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利用ISSR技术对34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条ISSR引物在34份种质中共扩增出7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达100%。UPGMA聚类分析表明,种质的相似系数为0.61~0.92,在相似系数0.626处,福建省泰宁的野生铁皮石斛与栽培铁皮石斛分为两大类。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3111和0.4609,均高于栽培种群(0.3056和0.4204),表明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和较高的种群分化系数。AMOVA分析表明,铁皮石斛种群内变异指数为74%,种群间变异指数为26%,表明不同种群间可能存在基因交流。这些为不同地域的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又名黑节草,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兰科石斛属,是一种集食药用与观赏性为一体,且极具经济价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铁皮石斛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效率低、生境破坏及采摘无度,野生资源已面临灭绝,1991年被国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中国药典》记载其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被誉为"药界大熊猫",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加上近些年大健康产业不断蓬勃发展,铁皮石斛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这一古老的药食两用植物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随着基因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日趋成熟,铁皮石斛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铁皮石斛在分子遗传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与代谢组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这些工作对铁皮石斛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亟待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旨为铁皮石斛分子育种、功能基因挖掘和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种子的室内共生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慧凤  宋希强  刘红霞 《生态学报》2012,32(8):2491-2497
由于人为的采挖和原生境的破坏,使得铁皮石斛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因此,保护铁皮石斛野生资源及其生境,加快其野生资源的繁殖显得非常重要。以铁皮石斛种子(TTC染色显示种子生活力为77.65%)为材料,与分离自2种野生兰科植物根部的4株共生真菌 (C20来自铁皮石斛,L12,L24b 和 L28来自美花石斛)在燕麦培养基上进行共生萌发。经过18周的共生培养,4株真菌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其中菌株L24b (Epulorhiza)和L28 (Epulorhiza)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分别比对照高出26.51%和12.20%,但未形成幼苗,只是处于原生分生组织阶段(阶段3);菌株C20(Epulorhiza)和L12 (Alternaria) 虽没有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对原球茎的发育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照的种子仍然处于膨大转绿期,即萌发阶段(阶段2)。同时发现,TTC染色显示的铁皮石斛种子生活力要高于种子共生萌发的萌发率(除了菌株L24b)。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生活力染色检测的活力值只代表种子所具有的潜在的萌发能力,而不能代表实际的萌发率。在异地条件下,铁皮石斛与共生真菌间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可以与瘤菌根菌属、链格孢属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菌株C20和L12能促进萌发后的种子进一步分化成幼苗。这两个菌株为铁皮石斛的人工优质栽培和野外种群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黍黑孢菌在中国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泽  徐同 《菌物学报》2004,23(3):442-443
铁皮石斛多糖有明显提高肌体免疫机能、抗衰老、刺激唾液分泌、抗疲劳、耐缺氧等方面的作用,是名贵中药材。由于对铁皮石斛的过度采掘,目前已使野生石斛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我国许多地方开展人工石斛栽培,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培基地。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无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ARP)标记分析了黔西南州野生铁皮石斛和相关种类石斛23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4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373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363个,占97.32%,23份样品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36 2至0.863 3之间,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时可将23份样品分为6大类,与叶片颜色、花朵细节特征表现基本相符,SRAP分类结果与植物学形态分类结果统一。本研究对黔西南州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特性挖掘和铁皮石斛品种纯度鉴定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钗石斛濒危原因及其野生资源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珍稀濒危植物金钗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分析了金钗石斛濒危的原因,主要有:金钗石斛自身的生长、繁殖特性及其特殊生境的限制和人为的破坏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野生资源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然多糖安全、低毒,是潜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为寻找活性高、含量高的植物多糖资源,本文从多糖得率、结构和降血糖活性三个方面,对云南地方药材大苞鞘石斛、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进行比较。通过热水浸提、透析和层析得到多糖,然后用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大苞鞘石斛的多糖得率高(14.1%,DW),且分子量较小,其单糖组成与铁皮石斛多糖相似;降血糖效果强于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多糖。大苞鞘石斛可作优良的亲本,为降血糖的石斛多糖资源开发提供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福建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的显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连城冠豸山开展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实地调查,发现当地有铁皮石斛分布。对其茎、叶组织构造及茎的显微粉末特征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茎维管束外侧的纤维群呈帽状,草酸钙针晶束于近表皮处多见,粉末中含针晶束的黏液细胞以及纤维束外具有含硅质块的细胞等特征可作为该药正确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是中国长期使用的名贵药用植物.近20年来,该药用植物的研究和生产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系根据文献信息和在中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多年实验,对铁皮石斛快速繁殖研究的进展做一简要总结和评价.鉴于该种植物的学名和中名在不少文献中存在使用混乱,本文将在命名上和分类上予以澄清.笔者认为铁皮石斛的学名应当用其最早的合法名称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而中名则应当用其最为常用的“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10.
<正>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植物的干茎制成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而铁皮石斛则是石斛品种中最珍贵,也是最昂贵的一种,享有"救命仙草"的美誉。在唐代《道藏》一书开列的"中华九大仙草"中,铁皮石斛被列于首位。铁皮石斛被奉为"药中之上品",其神奇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历代医家推崇备至,是皇家御用圣品。铁皮石斛经历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其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到近现代古医书记载的盛产野生铁皮石斛原产地已均无可采,濒临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是中国长期使用的名贵药用植物.近20年来,该药用植物的研究和生产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系根据文献信息和在中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多年实验,对铁皮石斛快速繁殖研究的进展做一简要总结和评价.鉴于该种植物的学名和中名在不少文献中存在使用混乱,本文将在命名上和分类上予以澄清.笔者认为铁皮石斛的学名应当用其最早的...  相似文献   

12.
鼓槌石斛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鼓槌石斛野生及栽培资源现状,为鼓槌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方法:查阅文献,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鼓槌石斛野生资源破坏严重。鼓槌石斛人工栽培已经初具规模,以普洱地区面积最大。采收主要部位由老茎转变为鲜花,随着鲜花产品的开发利用,市场前景较好。结论:建议加大保护野生鼓槌石斛资源的力度,提高人工栽培鼓槌石斛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野生石斛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徽省野生石斛属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结果:安徽省野生石斛属药用植物共有3种,全部药用,其中仅分布于大别山区的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种群数量最少。结论:加强霍山石斛D.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的野生资源保护和仿野生栽培,为今后合理利用安徽省野生石斛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齿瓣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情况。为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湿润地区,高温环境下茎条细长,低温(1℃以下)容易受冻,为冬季落叶型石斛。自然条件下,齿瓣石斛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有性繁殖对环境要求严格,果实种子量大,为明显的“以量取胜”繁殖,是扩大种群分布范围的主要途径;营养繁殖分合轴生长和高芽繁殖,合轴生长形成并壮大株丛,有春秋两个萌芽峰期,而高芽是扦插、压条繁殖的保证。野生资源过度采摘、生境破坏与植树造林、繁殖特性缺陷、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供需矛盾突出等是齿瓣石斛野生资源濒危的主要原因。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野生资源保护,推进齿瓣石斛工厂化育苗,并积极开展种子自然繁殖技术研究,降低种苗培育成本,加快规模化种植产业发展,实现齿瓣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多糖、柚皮素、石斛酚的含量,同时运用HPLC法建立霍山铁皮石斛及其他产地铁皮石斛甲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并聚类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5批霍山铁皮石斛的总黄酮、柚皮素、石斛酚含量较高,多糖含量较低。建立了霍山铁皮石斛的共有指纹图谱模式,5批霍山铁皮石斛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在92.6%~94.8%之间,浙江临安、浙江乐清、江苏盐城、云南昆明所产的铁皮石斛相似度在17.5%~41.5%之间。5批来自安徽霍山的铁皮石斛共有峰总面积较高,为9 827.40~14 102.28。其他产地铁皮石斛的共有峰面积在730.27~4 206.20之间,明显低于霍山铁皮石斛。聚类分析结果可分为两大类,安徽霍山为一类,其他产地为一类。霍山铁皮石斛与其他产地铁皮石斛存在一定差异,且小分子成分含量较高。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霍山铁皮石斛化学成分提供参考,为铁皮石斛品质鉴别、质量控制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焦振彬  罗毅波 《生物多样性》2021,29(8):1073-3852
石斛属(Dendrobium)种类繁多, 属内物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霍山石斛(D. huoshanense)为我国特有物种, 其与河南石斛(D. henanense)和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以及铁皮石斛(D. catenatum)等近缘种表型相似, 在分类处理中存在争议。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与植物普遍存在的表型可塑性和代际共存有关。为探究环境和代际间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表型性状的影响以及霍山石斛与近缘种的物种边界问题, 本研究观测了安徽省霍山县霍山石斛(野生、林间和温室F1代、林间和温室F2代)、野生河南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 共计16个群体2,279株植株的假鳞茎茎长等12个表型性状; 在种内层面, 首次借鉴生态学同质园实验和遗传学代际间性状比较的方法, 对霍山石斛群体表型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95%置信区间比较以及主成分和变异系数等统计学分析。在种间层面, 对霍山石斛与河南石斛和铁皮石斛等近缘种群体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 环境因素对霍山石斛假鳞茎茎长和假鳞茎直径等具有显著的影响, 代际间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假鳞茎直径具有显著的影响。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和细茎石斛等近缘种群体在假鳞茎茎长、假鳞茎直径、花瓣长和花瓣宽等表型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间隔, 但与河南石斛仅在假鳞茎表型性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的研究明确了环境和代际间遗传因素对霍山石斛表型性状的影响程度, 为霍山石斛与近缘种等争议物种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了表型证据。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为我国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独特。在铁皮石斛的众多药用成分中,多糖是主要的有效成分。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铁皮石斛多糖累积规律方面的研究,从种质资源、生理时期与部位、栽培技术及组织培养等方面阐述铁皮石斛多糖累积的影响因素,为铁皮石斛高多糖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金钗石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对收集的 17个居群的野生金钗石斛植株形态、花、气孔、有效成分含量等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多样性评价,并进行亲缘关系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金钗石斛在表型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变异系数较低的7个表型性状为参数进一步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0时,金钗石斛居群分成三组,其中海南白沙居群独立成一组,表明岛屿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对金钗石斛的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较大,因此岛屿为金钗石斛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和遗传资源有效维护提供了重要场所,为金钗石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4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了24份不同地区来源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筛选出的7条ISSR引物对铁皮石斛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92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1. 3%。利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得出平均观察等位基因(Na)为1. 913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 528 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 310 0,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 465 0。利用NTSYS-pc软件得出24份试验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 478 3~0. 913 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份人工栽培居群的铁皮石斛分为3类,暗示铁皮石斛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全面掌握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遗传背景,选育、引种和推广优良铁皮石斛品种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微卫星SSR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Websat对来源于NCBI公共数据库的2 447条石斛属(Dendrobium)核苷酸序列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的搜索,剔除冗余序列后,找到124个SSR位点。利用primer3.0软件设计引物75对,并通过改良的方法提取铁皮石斛DNA作为模板,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KimuraetMigo)的SSR引物进行筛选,选出21对有较清晰且稳定的目标扩增产物的引物,对8个种源的铁皮石斛进行多态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8个种源的铁皮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