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管花肉苁蓉茎异常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花肉苁蓉茎内存在类似于单子叶植物的散生初生维管束。它由散生在基本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束分化而成。在原形成层来分化的过程中,每个原形成层束可通过分离形成2—7个初生维管束,使初生维管束的数目迅速增加。当初生维管束开始正常次生生长时,正常维管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组织细胞或远离维管柬的薄壁组织细胞转变为异常形成层束。异常次生维管束与正常维管束以韧皮部相对或韧皮部并列的方式排列,或异常次生维管束单个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牛滕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药用植物牛滕根的异常次生生长。其初生结构和早期的次生结构类似于一般的草本双子叶植物根。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的顺序发生多轮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和射线细胞。以后的每一轮由前一轮向外衍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产生。新的形成层常常以弧状片段与前一轮维管束之间的形成层相连接。每一轮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组成异常维管束。这些束排成不规则的同心环,包埋在薄壁结合组织中。  相似文献   

3.
木立芦荟茎的发育解剖及其异常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茎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木立芦荟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束。初生结构由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初生维管束为外韧有限维管束,分散于薄壁组织内。次生加厚分生组织起源于正常的散生维管束柱外侧的薄壁组织细胞。次生加厚分生组织切向分裂,向外侧产生的细胞分化成薄壁组织;向内产生的细胞,一部分细胞分化成为薄壁组织细胞,称为结合组织,另一部分细胞则分化成次生周木维管束,分散于结合组织中。由表皮之内的一层薄壁组织细胞恢复细胞分裂能力,进行切向分裂,以后形成周皮。木立芦荟茎初生结构阶段的增粗主要是基本分生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的结果。在老茎中,茎的增粗主要是由次生加厚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分裂及其衍生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川牛膝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川牛膝的根内具有异常的次生结构。其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维管柱外围发生的异常形成层通过正常的活动方式完成的。后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每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组成异常维管束。其中,木质部最先开始分化。异常维管束排成螺旋状,分散在结合组织中。除最外轮一些木质部束之间的结合组织是厚壁组织外,其余结合组织都是薄壁的。由于初生结构和早期的次生结构是正常的,所以,这种异常结构可能是后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旱生植物驼绒藜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及其发育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祝建  张泓 《西北植物学报》1992,12(2):135-140
藜科旱生植物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成长茎由木栓组织、异常形成层、不规则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木质化厚壁结合组织和中央正常的维管柱所组成。木栓组织很发达。异常形成层连成环状。异常维管束外韧型。结合组织细胞紧密围绕在各个异常维管束之间。正常的次生维管柱由数个扇形维管束组成,位于维管束内的束中形成层已失去分生能力。中央的髓细胞大多破毁。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是正常的。而以后的次生生长由初生韧皮部外方保留的原形成层细胞发生的异常形成层活动所代替。起初,异常形成层仅向内交替产生结合组织细胞和异常维管束,而后来同时还向外分化木栓细胞。这种异常的次生结构对旱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黄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黄根的初生构造与次生生长的发生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但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木栓形成层产生了多层栓内层薄壁细胞,维管形成层则产生了大量高度薄壁组织化的次生维管组织,从而形成了肉质膨大的块根。地黄块根的这种形成方式为一种异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张泓  胡正海 《植物研究》1987,7(4):121-132
本文报道了药用植物商陆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商陆根的初生结构和早期的次生结构都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的顺序先后产生5-7轮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后一轮异常形成层在前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外产生的薄壁结合组织中发生。各轮异常形成层都以正常的活动方式产生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以及它们之间丰富的薄壁结合组织,从而使根变成肉质状。薄壁结合组织细胞以及异常维管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中贮藏有淀粉粒。  相似文献   

8.
甘遂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甘遂根在发生次生生长后,局部区域的木栓形成层向内产生多层栓内层细胞,这些细胞不断扩大,使这一区域的根发生膨大。以后维管形成层开始活路,产生薄壁组织化的次生维管组织,同时栓内层继续增加,从面形成了块根。由次生木质部中胶质纤维形成的薄壁组织细胞也参与了块根的后在。块根的这种形成方式应为一种异常生长。块根发育过程中,各种薄壁组织中淀粉粒的数目及体积不增加,甘遂根中的乳汁管为无节,分枝和多核的,不具淀粉粒  相似文献   

9.
栽培太子参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纺锤状块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栽培太子参的块根是由其不定根发育而成。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阶段,类似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发育。其特点是初生结构的皮层细胞大,仅3 ~4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多为三原型,少数为二原型、四原型与五原型。次生结构中次生木质部约占根面积80 %,主要为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呈稀疏的放射状分布其中。由不定根发育成块根过程中,根据从根头至根尾不同距离的各组成部分的面积及细胞层数分析,从上向下其维管形成层活动强度不同,从而根的直径大小不同,使根发育成上粗下细的纺锤状肉质块根。高碘酸-Schiff反应显示,在成熟的块根中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和次生木质部射线间的木薄壁组织细胞内富含淀粉粒,在有些木薄壁组织细胞中还含有草酸钙簇晶。  相似文献   

10.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块根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与皂苷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类似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特征.在成熟的块根中次生木质部约占80%,其中以木薄壁组织细胞为主.导管很少,次生韧皮部中也以薄壁组织细胞居多,从而形成纺锤状块根.组织化学定位显示,在根的初生结构中,皂苷分布在中柱鞘和初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中.在次生结构与成熟块根中,皂苷分布在除木栓层及导管外的周皮及次生维管组织其它细胞中,其中次生韧皮部显色较深.植物化学检测结果表明,2月与7月块根的皮部中皂苷的含量高于木部,与组织化学结果一致:根头部的皂苷含量>根尾部>根中部.在块根的发育过程中,皂苷的含量存在高一低一高的动态特点,此种变化规律与其根系的发育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11.
Anatomical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1-, 2-, and 3-yr-old plants of Yucca whipplei Torr, ssp. percursa Haines grown from seed collected from a single parent in Refugio Canyon,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The primary body of the vegetative stem consists of cortex and central cylinder with a central pith. Parenchyma cells in the ground tissue are arranged in anticlinal cell files continuous from beneath the leaf bases, through the cortex and central cylinder to the pith. Individual vascular bundles in the primary body have a collateral arrangement of xylem and phloem. The parenchyma cells of the ground tissue of the secondary body are also arranged in files continuous with those of the primary parenchyma. Secondary vascular bundles have an amphivasal arrangement and an undulating path with frequent anastomos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vascular bundles are longitudinally continuous. The 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 (PTM) is longitudinally continuous with the secondary thickening meristem (STM). Axillary buds initiated during primary growth were observed in the leaf axils. The STM becomes more active prior to and during root initiation. Layers of secondary vascular bundles are associated with root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珍稀植物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状茎的薄壁细胞中含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柱中分布着排列紧凑的周木维管束;根的皮层发达,有的皮层细胞中存在真菌菌丝团,木质部与韧皮部呈辐射状相间排列,根和根状茎的内皮层细胞都形成马蹄形加厚结构。茎的表面分布气孔,皮层面积较小,皮层内部的基本组织发达,外韧维管束散生分布其中,茎和叶上都附有非腺性毛;叶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气孔主要分布于远轴面,略外凸,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缘处的叶肉组织中含有气腔结构。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这些特征与其荫蔽湿润的生境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及植物化学方法对白鲜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及其生物碱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白鲜根的次生结构以及茎和叶的结构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白鲜多年生根主要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以及次生木质部组成,根次生韧皮部中可见大量的淀粉、草酸钙簇晶、韧皮纤维以及油细胞;茎由表皮、皮层、维管组织和髓组成;叶由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组成;在茎和叶初生韧皮部的位置均分布有韧皮纤维,在叶表皮上分布有头状腺毛和非腺毛;在茎和叶紧贴表皮处分布有分泌囊。(2)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白鲜多年生根中,生物碱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木薄壁细胞中;在茎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薄壁细胞及髓周围薄壁细胞中;在叶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表皮细胞、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的薄壁细胞;此外在分泌囊和头状腺毛中亦含有生物碱类物质。(3)植物化学结果显示,秦岭产白鲜根皮/白鲜皮、根木质部、茎和叶中白鲜碱含量分别为0.041%、0.012%、0.004%和0.002%,其中木质部中白鲜碱含量和其他部分地区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类似。研究表明,在秦岭产白鲜营养器官中,除根皮/白鲜皮外,在根木质部亦含有大量的白鲜碱,且在茎和叶中亦含有一定的白鲜碱,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怀地黄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观察了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cv.Hueichingensis Hsiao.)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怀地黄的传统栽培方法,即用上一年的块根作母根进行繁殖,分别从母根和不定芽的茎基部发生不定根。怀地黄不定根的初生结构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但其次生生长却有两种方式,即正常次生生长和异常次生生长。一类不定根的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即次生木质部中主要是导管,而薄壁细胞较少。这类不定根其次生生长为正常次生生长(normal secondary growth),是担负吸收和固着作用的正常根。另一种类型的不定根,其形成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薄壁细胞,少量的导管分散在薄壁细胞之间。这种次生生长为异常次生生长(anomalous secondary growth),从而使不定根膨大,形成块根。因此,怀地黄的药用部分在起源和结构上都属于根的性质,其药用部分应称为块根。  相似文献   

15.
Anomalous secondary thickening occurs in the main axis of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as a result of a 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 which differentiates in pericycle. The 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 first appears in the base of the primary root about 6 days after germination and differentiates acropetally as the root elongates. It begins differentiating from the base of the hypocotyl toward the shoot apex about 33 days after germination. The 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 is first observable at the base of the first internode about 60 days after germination. It then becomes a cylinder in the main axis of the seedling. No stelar cambial cylinder forms in the primary root, hypocotyl, or stem because vascular cambium differentiation occurs neither in the pericycle opposite xylem points in the primary root nor in interfascicular parenchyma in the hypocotyl or stem. The primary vascular system of the stem appears anomalous because an inner and an outer ring of vascular bundles differentiate in the stele. Bundles of the inner ring anastomose in internodes, whereas those of the outer ring do not. Desmogen strands each of which is composed of phloem, xylem with both tracheids and vessels, and a desmogic cambium, differentiate from prodesmogen strands in conjunctive tissue. The parenchymatous cells surrounding desmogen strands then differentiate into elongated simple-pitted fibers and thick-walled fusiform cells that are about the same length as the 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 init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