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陈希文  郑艳 《生命世界》2012,(10):50-51
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古徽州,四周崇山峻岭,人们生活十分艰苦。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何须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懂得善用资源的勤劳智慧的徽州人,在创造瑰丽徽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成体系、宛然一脉的徽菜。从山水中汲取精华的徽菜,源于自然,质朴平和,浓醇味厚。作为八大菜系之一,徽菜系本身就喜以"干  相似文献   

2.
朱家湾是柞水县营盘镇的一个行政村,包括红庙河、林丰、老林这几个自然村。这些小村庄坐落于秦岭南麓的山沟里,是目前距离保护区管辖林域最近的几个村子。牛背梁保护区下设的老林和北沟两个保护站,均位于朱家湾行政村管辖范围内。千百年来,当地村民一直都以种植玉米、洋芋等作物为生,不时上山通过靠山吃山的方式换取现钱,贴补家用,生活过得平淡艰辛。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渔民分水面承包"的尝试,并不能简单地实施。我们首先需要保证相关承包周期足够长,从而使得渔民能够从长计议;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避免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而是对渔民间形成的习惯予以承认。三峡水库的修建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自然地貌,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人的谋生手段。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片大型的人工水域的出现,很自然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计手段——捕捞渔业。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那些习惯于从市场上获得日常生活需要的城市居民来说,很难理解广大农村居民直接依靠天然生物资源维持生计的底细,更不清楚他们对森林、草地、湿地和海洋的感情及对有效管理的迫切要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确实生动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其实,即使种植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乃至城市,那里的居民在许多方面仍需要依赖某些自然资源来改善和丰富其生活,不少人正是依靠这种城乡交流来维持其生计。在当今迅速变化的世界中,无论从事保护或开发工作,都不能忽略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不能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开展保护要考虑他们当…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森林抚育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森林抚育与保护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森林抚育的重视,提高森林综合效益。本文对景洪市森林抚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社尧 《生态科学》2011,(Z1):106-108
(2011年5月8日)1、"发展学会优势,开发智力资源"。学会要为科学家大展宏图创造条件做出贡献。——刊登于1980年12月《广东科协通讯》第14期。2、应该"食有鱼"。生态考察团对珠江口生态状况担扰,建议保护珠江口生态环境。《羊城晚报》老总吴有恒写了"街头巷议"。但愿建议是解决问题的先声。——刊登于1981年7月13日《羊城晚报》头版头条。  相似文献   

7.
植物迁地保护将是正在建设的国家植物园体系的核心任务,然而,有关植物迁地保护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应该如何确立等诸多问题尚待讨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简要回顾了植物迁地保护的发展历史、过去40年国内外植物迁地保护取得的成绩,澄清了人们对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一些疑虑;结合《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即将发布的《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的植物保护相关的自愿补充行动》,提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应该为“对所有受威胁植物实施有效的迁地保护,包括保护其遗传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正迄今为止,中国大地上已经设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海洋公园等,包括即将建设的国家公园体系,因为它们建设初衷和基础都是从保护自然出发的,我们用一个统一名称来称呼它们,叫作"自然保护地"。这些加起来超过国土面积18%的自然保护地应该如何进行改革理顺和顶层设计呢?我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系统保护规划和不可代替性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区域规划中应该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遵循系统保护规划和不可代替性分析的观点,内蒙古克 什克腾旗应该建立10个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并与有关部门和社区实施共同管理,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生物多样性的定量分析,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中心议题之一(Purvis and Hector,2000; Brooks et al.,2006; Pavoine and Bonsall,2011)。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不仅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诺亚方舟",更应该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式、维持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地(Higgins et al.,2004)。  相似文献   

11.
朱里莹  徐姗  兰思仁  王光玉 《生态学报》2020,40(12):4229-4239
作为全球自然保护地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跨界保护对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然而,跨界保护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快速了解并借鉴全球跨界保护研究经验,梳理跨界保护研究热点,判断研究发展趋势,成为这一阶段我国国家公园开展跨界保护研究的当务之急。通过CiteSpace文献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对跨界保护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将12个跨界保护研究知识聚类划分为"G1跨界物种"、"G2社会-经济-生态系统"、"G3军事争端与解决途径"、"G4跨界保护决策"4大热点研究方向。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形成4点启示:(1)匹配物种保护规模,完善跨界生态系统;(2)联合双边意愿,寻求跨界社区发展;(3)搁置领土争议,建立跨界合作协定;(4)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优先保护次序。  相似文献   

12.
新型生态系统理论及其争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良  杨永均  侯湖平 《生态学报》2016,36(17):5307-5314
澳大利亚Richard J Hobbs教授等近年提出的新型生态系统(Novel Ecosystems)理论认为,由于人类作用,地球生态系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很多生态系统已经越过不可逆转的阈值,不可能恢复到原有状态,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其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和系统功能等都发生了显著改变;人类应该面对现实,必须反思传统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行为、政策和思维;应该致力新型生态系统的特征、属性和演替规律的研究,在管理、规划、政策、组织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新型生态系统理论引起了很大争议。质疑者认为,由于自然作用力和人类的持续扰动,地球生态系统一直在不断变化,所以一直都是"新"的,根本没必要贴上"新型"标签;该理论基本概念模糊,理论模型不精确,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还很不成熟;该理论无助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实践,会扰乱人们的思想,没有实践价值。不过,支持者和质疑者都承认地球上很多生态系统的确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发生深刻演替,极有必要对这类系统的非线性机制、系统阈值、恢复力、新范式,以及破坏后的所有特征等开展研究,应该理性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理性分析人工干预的程度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和优选标准。跟踪国际前沿,开展新型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恢复生态学理论以及创新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于水稻的保护增产不止应该有更高的技术,也应该有更好的产品,以保护农业环境安全和提高水稻的综合抗虫抗病实力为基础的生物农药的预防治疗技术,对水稻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的测试防治方法和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的最佳时期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1,334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中国543个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数据的分析,对我国1,334种兰科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逐一评价。我们根据有记录分布保护区的数量,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将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和"未予评价"6个等级。结果发现:有676种兰科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就地保护,占所评价兰科植物总数的51.9%;但有626种兰科植物保护状况不明,尚未受到就地保护,占总数的46.9%。另外有32种仅分布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本研究中未予评价,约占总数的2.4%。根据评价结果,就兰科植物就地保护中存在的基础调查不足、受关注程度低、受保护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5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1)加强兰科植物的调查监测;(2)提高兰科植物的保护级别与受关注程度;(3)进一步完善兰科自然保护区建设;(4)规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5)定期评价我国兰科植物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15.
Conservation一词在汉语中有"保护"和"保育"不同的翻译。在google中,以conservation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关键词搜索的结果有828000个条目,而以conservation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23000个条目,说明汉语中人们更习惯于将该词译为保护。  相似文献   

16.
濒危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物种受威胁等级评估则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方向指引。经过多年的发展, 物种受威胁等级的评估由定性评估逐渐向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为辅的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植物受威胁等级定量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 同时介绍了国外较为成熟的IUCN红色名录评估系统、CITES评估系统、美国自然保育协会评估系统, 提出未来制定受威胁物种定量评估标准时要兼顾以下方面: (1)等级设置定义要明确、统一且合理; (2)评估标准应该定量化、客观且不冗余; (3)评估系统应该适应不同地理范围, 最好能同时表达出各范围的受威胁等级; (4)评估指标要包含物种动态信息, 能定量分析物种在过去或者未来的变化。此外, 本文认为国内的物种受威胁等级定量评估系统应该形成规范化的大纲, 加大宣传力度, 尽量将理论研究与具体的保护行动结合起来; 同时, 我国还应该采用全球广泛应用的受威胁等级评估系统获取物种受威胁等级, 将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到全球范围中去。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些海洋产业如渔业捕捞和生态旅游要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仰赖当地渔民世代相传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这是外来的商业公司甚至是研究团队难以取代的。然而,随着这些渔民的逐渐老去,他们所承载的这些传统知识也随之消失。渔民是站在海洋保护第一线的人群,众多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不应该只是单纯地禁渔、限渔、强制性地转产转业,更应该去思考怎么让渔民、第一线的海域使用者、海洋管理人员参与保护工作。既有经验教训表明,脱离了人民群众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苏珊  姚爱静  赵庆磊  田盈盈  周丁扬 《生态学报》2019,39(22):8319-8326
合理的资源保护分区有助于提高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的区域针对性,增强保护效果。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从"生态本底"、"资源特征"以及"人类干扰"三方面选取要素指标,构建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指标体系。将林小班作为分区单元,根据园区的生态本底特征将其划分为7个自然资源保护区,并以此作为国家公园开展资源调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区划单位;根据各区域具体的资源问题和保护需求将国家公园进一步细分为17种自然资源保护区域,形成了包含两个层次的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方案,并基于各个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该分区方案避免了国家公园现存的各类用地空间布局交叉或错位所导致的难以协调问题,有利于实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方案的落地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正>变色龙也信"教"地点: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谁说动物没有宗教信仰?瞧,这只变色龙对动物保护神圣方济(St FranciS)是多么的"毕恭毕敬",一看到他的雕像,连美味的"晚餐"螳螂都舍弃在一边,赶忙伸出"双臂"做出一副虔诚祷告的样子。不过,动物的克制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快,这只变色龙就现出"原形",爬到了神像的头顶,还露出了颇为得意的神情。如果圣方济在天有灵,不知道会不会生它的气哦。老虎畅游"大草原"地点: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园大家都知道,老虎是游泳健将。不过,能畅游"草原"的老虎应该数量不多,哥本哈根动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自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各有关部门对自然保护的重视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出现各种各样保护实体的名称和相应的主管部门,各有一套的管理办法和章程,彼此联系和交流不多,经常在同一地域重复建立各种保护实体。不少人对这种情况不大理解和有点诧异,其实,这种现象应该说是正常的,随着自然保护工作不断的深入和发展,经过百花齐放的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