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棉阿舒囊霉(Ashbya gossypii)细胞色素C可用氯化钠抽提法或乙酸乙酯自溶法从菌体中抽出,经阳离子交换树脂Zeroli*226柱层析、硫酸铵分部沉淀及反透析后,可被纯化和结晶。乙酸乙酯自溶法的抽提得率高于氯化钠抽提法。两种方法抽提及纯化的细胞色素C在电泳中都表I见为均一,但氯化钠抽提之细胞色素C的生物活力略高于用乙酸乙酯抽提的细胞色素C。  相似文献   

2.
将已分离提纯的康氏木霉β-葡萄糖苷酶用逐步降低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在一2℃抽提,然后在4—7℃放置11天后在饱和度为50%、45%和40%的抽出液中均出现结晶。利用戊二醛固定和草酸双氧铀负染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β-葡萄糖苷酶结晶,在放大11万倍左右时可看到晶体内酶分子的有序排列。对一葡萄糖苷酶结晶进行选区电子衍射,出现六角形的点阵图。点阵图的排列位置与结晶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一致。说明该酶的确形成结晶。平面晶格大小为56x 96五o  相似文献   

3.
红曲霉(Monascus sp.) AS 3.2199的葡萄糖淀粉酶(E.C.3.2.1.3)的凝肢电泳图谱表现为5个带。过去曲经提纯得到过以带3和带4为主的制品。结晶的样品仍具有两个带。现将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的条件加以改变,即以0.01M、pH5.8的吡啶一盐酸缓冲液及NaCl浓度梯度(0—0.2M)洗脱,可以得到以带4为主的制品,经在同样条件下再层析即得到凝歧电泳均一的纯带q样品。纯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5,温度50—55℃。耐热性较差,在55℃保温5小时后,酶活力仅存13%。酶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的米氏常数K。为1.05×10-4(克/毫 升)。Ag+、Fe++、8-羟基喹啉和碘乙酸对酶有抑制作用。用等电聚焦法测定出来的等电点pI为4.04(5—7℃)。紫外吸收光谱最高吸收值在282毫微米,最低吸收值在252毫微米。超离心沉降分析表现为均一样品,样品浓度为10毫克/毫升时测得的沉降?占数sw,20为5.55s,浓度0.27毫克/毫升时,测得的Sw,20为4.8S。用凝胶过滤法在Sephadcx G 100柱上测出分子量为55,000。  相似文献   

4.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是古老的单种属残遗种,在中国分布于西北荒漠区,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揭示不同类型绵刺种群的结构、种内或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该研究选择集中分布区的绵刺种群(阿拉善种群,在砾石地大面积分布)和分布区东缘的种群(鄂尔多斯种群,在沙地呈斑块分布),采用大小结构分析法将绵刺植株分为3个等级(I级:d≤10 cm; II级:10 cm 30 cm, d为株高×冠幅长×冠幅宽的立方根),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Ripley’sK函数对2个绵刺种群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各大小级间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阿拉善绵刺种群以II级植株为主,占69%,I级植株虽仅占5%,但由于无性生殖的存在,种群仍呈稳定状态;而鄂尔多斯种群II级与III级植株占比相近,无I级植株,以种子进行更新受限。2)阿拉善种群总体呈随机分布,其中I、II级植株在中小尺度以聚集分布为主,在大尺度呈随机分布;鄂尔多斯种群不论是总体还是各大小级均以聚集分布为主,与种间竞争有着较大的关系。3)阿拉善种群III级个体与I级...  相似文献   

5.
将柿子或黑枣的种子浸于温水中24小时,剥去种皮,将胚乳切成薄切片并于I—KI溶液(I 1克,KI 1.25克,蒸馏水100毫升)中固定3—5分钟,移入5%H_2SO_4溶液中3—5分钟。将切片置载片中央滴一滴结晶紫染色,3分钟后用50%酒精洗1—2  相似文献   

6.
用0.3M的甘氨酸缓冲液(含0.1M的MgCl_2,pH7.4)对泡桐丛枝病病树的新鲜或冰冻组织进行抽提,用蜗牛酶处理,并差速离心,获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然后用蛋白酶E处理,苯酚和氯仿抽提,酒精沉淀,可有效地制备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总核酸。所得总核酸在0.6%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呈现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种电泳带。DNase I RNase A及专一性降解单链核酸的S.酶等分析结果表明,大分子带为DNA,小分子带为RNA,且DNA具有双链性质,RNA具有单链性质。将上述总核酸用RNase A消化,苯酚和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可获得单一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电泳测得其DNA分子量约为1.5×10~7道尔顿。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核酸报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采用耻骨后膀胱颈和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两种方法,建立雄性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aritial bladder outlet obstraction,pBOO)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鉴定和比较,为pBOO后膀胱重构(bladder reconstruction)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成活率高,复制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假手术组(对照组),20只;II组为耻骨后途径膀胱颈部分结扎组,30只;III组为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组,30只.依据梗阻时间分别将I组、II组、III组大鼠随机分为2周组和4周组,于术后2周和4周对大鼠行尿动力学检测后,完整切除膀胱测其重量,将精囊腺组织和部分膀胱用4%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II组和III组成活率分别为73.3%和80.0%,二者无统计学意义;I组、II组、III组建模手术时间分别为(9.75±2.29)、(17.33±3.54)、(10.77±2.44)min,II组与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组、II组、III组的2周组和4周组逼尿肌漏尿点压(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DLPP)分别为(26.31±2.32)、(27.34±3.93)、(24.68±2.39)mmHg和(26..42±2.41)、(34.23±3.01)、(32.63±3.20)mmHg,I组与II组和III组的4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组和III组的2周组和4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耻骨后途经膀胱颈部分结扎和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建立雄性大鼠pBOO模型,与耻骨后途径相比,会阴途径成活率高,手术操作时间短,复制性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用Triton X-100选择性抽提法,部分提纯了人红细胞膜带3蛋白。在除去去污剂后,带3蛋白被插入由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组成的脂质体中。研究表明,用0.05%Triton抽提膜能除去大部分唾液酸糖蛋白,不会损失太多的带3蛋白。再用0.5%Triton抽提,可增溶出大量带3蛋白和少量其它膜蛋白。把它重组入脂质体后,在最后超离心步骤中得到了小的单层囊泡和大的多层囊泡。本文研究了单层重组囊泡输入~(35)SO_4~(2-)的功能,并和那些由人红细胞“发芽”得到的天然囊泡输入~(35)SO_肋~(2-)的功能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sp.)Y-85产生的胞内菊粉酶(endocellular inulinase)和胞外菊粉酶(exocellular inulinase)粗酶液分别经PEG6000-磷酸盐缓冲液双水相抽提得部分纯化酶液。前者进一步用硫酸铵分级沉淀、Protein-PAK DEAE离子交换、Protein-PAK200SW凝胶过滤后得到两个菊粉酶组分EⅠ和EⅡ;后者采用DEAE-Sephacel离子交换、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后得到菊粉酶Eexo。经Waters 650E蛋白纯化系统鉴定,三者均呈单一的对称峰;EⅠ和EⅡ达聚丙烯酰胺盘状凝胶电泳纯。EⅠ、EⅡ和Eexo的分子量分别为42kD、65kD和57kD;三者均为糖蛋白,多糖含量分别为30%、35%和25%;I/S(Inulinaseactivity/Sucrase activity)比值分别为0.086、0.078和0.072;三者均属外切菊粉酶。EⅠ、EⅡ和Eexo酶反应最适pH分别为4.6、4.5和4.6,最适温度分别为52℃、52℃和55℃;Ag^+、Hg^(2+)和PCMB对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三者水解菊芋粉糖液的产物均为果糖(86.5%)和葡萄糖(13.5%)。  相似文献   

10.
针对1997-1998 年在广东内伶仃岛设置并调查的5 个台湾相思林固定样地, 15 年后于2013 年再次进行调查并研究群落的演替。结果表明: (1) 经过15 年的演替, 5 个台湾相思群落的优势种群发生明显变化, 少数种群消退, 另又增添了部分优势种群, 并且整体上以中生性树种为主; (2) 在演替过程中, 台湾相思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有上升,亦有下降, 但5 个群落其乔木层的物种组成更加丰富, 年龄结构更加复杂; (3) 在5 个群落中, 台湾相思多以第Ⅳ、Ⅴ龄级立木存在, 缺少I、II、III 级立木, 说明其均为衰退种群。总体上, 内伶仃岛的台湾相思群落在后期将演替成为以中生性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群落。  相似文献   

11.
系统报道了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33种5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并与澳大利亚 2属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做了比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国产桑寄生科花粉外壁 纹饰可明显分为两个类型:一种类型为刺状或条状纹饰,另一种为颗粒状纹饰,这与该科的鞘 花族和桑寄生族两个族相吻合。在鞘花族类型中,3合沟、钝刺状或条状纹饰的花粉是基本类 型,合半沟或孔沟形,刺状纹饰的花粉是较进化的类型;在桑寄生族类型中,等极、3合沟、 颗粒状纹饰的花粉是基本类型,异极、副合半沟-合半沟、3沟形和沟形-短沟形或沟孔形、粗 糙或模糊颗粒状纹饰的花粉是较进化类型。根据萌发孔和纹饰可将桑寄生族类型花粉分为3个 类群:类群I包括五蕊寄生属Dendrophtho、梨果寄生属Scurrula、钝果寄生属Taxillus和大苞 寄生属Tolypanthus;类群II仅包括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类群III也仅1属,桑寄生属Lor anthus。在这3个类群中,类群I属于基本的类型,属间花粉差别较小,其中梨果寄生属和钝 果寄生属花粉差别最小,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类群II和类群III皆是较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HKG(HCl-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 C-分带带型公式为:2n=2x=34=8I++3T++5I+I+T++4C+2CI+4CI++3CI++I+T++CT++2C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 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13.
江苏菜豆同工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菜豆经酸水(PH2.0)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植物血球凝集素(PHA-P),分子量为128000的糖蛋白,活性回收率在80%以上,PHA-P经SP-sephadexc-50离子交换层析,分成L_4,L_3E_1,L_2E_2,L_1E_3,和E_4同工凝集素。 L_4和E_4等电点为5.4和6.5。亚基分子量分别是31000和33000,并有类似的氨基酸组成。PAGE分析为单一蛋白带。红细胞凝集活性随电泳迁移速度的加快而增强,促淋性细胞分裂活性则减弱。E_4血凝活性受CalNAc,EDTA抑制和Zn~(++)的促进。  相似文献   

14.
药用中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杆菌(Baceillus subtilis) AS 1.398中性蛋白酶的粗酶(5万u/g),用自来水(1:10)抽提12小时,在这抽提液中加入20%(v/v)CaCl2溶液(在100ml水中加60g无水CaCl2):再加25%固体硫酸铵使酶沉淀,过滤后得酶饼,用0.005MpH7.2磷酸缓冲液溶解,经Sephadex G-25柱脱盐,冷冻干燥得片状粉末,含酶活60一100万u/g,纯度提高4倍,本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消肿及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HKG (HCI-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 C-分带带型公式为:2n =2x =34 =8I++3T++5I+I+T++4C +2CI+4CI+ +3CI+ +I+T++CT++2C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 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16.
牙节(Dregea volubili(L.)Benth)系萝摩科南山藤属植物,从其根的甲醇提取处理后所得粗甙水解物,分离到两个α-甲基双糖甙,I,II(I,II得率分别为0.016%,和0.0097%),I,II及其乙酰化物经各种波谱分析并比较物理性质,推证为I,α-甲基-茯苓双糖甙;II,α-甲基-[3-O-甲基-6-去氧-D-阿洛糖(1→4)D-橄榄糖]-甙,II系首次报道,命名为α-甲基-牙节双糖甙。  相似文献   

17.
牙节(Dregea volubili(L.)Benth)系萝摩科南山藤属植物,从其根的甲醇提取处理后所得粗甙水解物,分离到两个α-甲基双糖甙,I,II(I,II得率分别为0.016%,和0.0097%),I,II及其乙酰化物经各种波谱分析并比较物理性质,推证为I,α-甲基-茯苓双糖甙;II,α-甲基-[3-O-甲基-6-去氧-D-阿洛糖(1→4)D-橄榄糖]-甙,II系首次报道,命名为α-甲基-牙节双糖甙。  相似文献   

18.
短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提纯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由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209产生的胞外碱性蛋白酶的粗酶制剂(5×10 4u/g),经硼砂NaOH缓冲液抽提,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一25脱盐,DEAE-纤维素柱层析,冷冻干燥获得部分纯化的酶。纯酶的活力为199x10u/g,比活力提高2,6倍。此酶的最适pH8.5—9.0,在pH6一10之间稳定,因此是属于微碱性蛋白酶“’。最适温度为50℃,在50℃以下稳定,在60℃处理10分钟活力损失95%。0.003村c丑件的存在对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Ag+,Cu2+,Fe2+,Hg+,Zn2+ 对酶有抑制作用;Mn2+有明显的激活作用;1×10-3M的PCMB,IAA,O-PTH,PMSF对活力无影响;1×10-3M EDTA对酶有30%的抑制作用;在40℃用NBS(1×10-4M)、DFP(2.5mM)对醢进行10分钟处理,酶活力完全损失。此酶能水解多种天然蛋白,如酪蛋白、血红蛋白、蛇毒蛋白等,不水解鱼精蛋白和溶菌酶。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得的km值为0.66×10-2g/ml。在pH7.3进行圆盘凝胶电泳,虽然呈现九条带,但均具有大小不等的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19.
韩方普  李集临 《遗传学报》1993,20(1):44-49,T001
首次获得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 Zhuk)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tetraploid Elytrigia elongata)的属间杂种,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为5.29%和1.41%,杂种均表现为多年生,具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呈双亲中间类型,杂种F1自交不育,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回交,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的F1均获得交种子,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以构型分别为:13.78I+6.87II+0.147III,9.10I+9.11 II+0.20III,F1形成的二价体主要是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之间配对所致,并推测四倍体长穗偃麦草具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或抑制小麦ph基因作用的特殊遗传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树脂灌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2例,均分为I组和II组各41例,I组患者采用金宝8LR聚酰胺膜透析器进行常规透析,II组患者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串联树脂血液灌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清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和患者体内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变化情况,并对血压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I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II组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组治疗后3个月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II组治疗后3个月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结论:血液透析联合树脂吸附灌在保证有效清除患者体内代谢物质的同时角色较好的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