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2009,(21):I0004-I0004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药物可消除约半数患小细胞肺癌的实验鼠体内的肿瘤。研究人员希望用这种药物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这一致死率极高的恶性癌症。  相似文献   

2.
有时被称为“基因组守护神”的肿瘤抑制蛋白p53,针对DNA损伤发生反应,要么停止细胞分裂,要么促使细胞凋亡。p53的反应通过阻止已发生恶性突变的细胞不停的生长,从而阻断肿瘤的结构形成。但是p53自身也对损伤敏感,这一点被认为利于半数癌症的生长,包括常见的一些癌症,如皮肤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现在,研究人员已鉴定了一种药物,能够保留一些变异的P53蛋白的正常功能,因此可能开辟出一条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3,(20):I0001-I0001
卵巢癌细胞能够转化环境中的正常细胞。使这些细胞支持癌细胞生长,近日研究者们揭示了这一转化过程的机制。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旗下的CancerDiscovery杂志12月刊上,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显示卵巢癌细胞能够改变邻近正常细胞中三种microRNA的合成。microRNA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100-101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利用肿瘤具有的吸引干细胞的能力对一种抗癌药物传递系统进行了改进。这种新的“细胞运载器”能够将药物直接“泵”入癌细胞并将其杀死而只留下正常的组织。  相似文献   

5.
《生物磁学》2009,(22):I0003-I0004
以往曾认为在乳腺肿瘤中的两类细胞——快速增长的恶性细胞和它们周围的正常细胞——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最近的研究表明,表面正常的细胞能促进肿瘤内细胞恶变。但这两类细胞间如何相互影响有待解答。一项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癌症研究人员主持的研究有助于解开这个谜团。它首次表明,如果肿瘤外围正常细胞缺失一种PTEN基因,将会改变肿瘤周围环境以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癌症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均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或局限性。脂质体和纳米颗粒作为被广泛研究的药物递送载体,在人体临床试验中也出现了药物渗漏和装载功能不全等问题。目前而言,应用具有肿瘤靶向性的载体递送抗肿瘤药物或小分子,是有希望介导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的策略之一。近年来,细菌来源的非复制型小细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细胞是细菌异常分裂时期产生的纳米级无核细胞,其直径为200–400 nm,因而具有较大的药物装载能力。对小细胞的表面进行修饰,例如,装配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或受体结合的抗体/配体,可显著提高小细胞的肿瘤靶向性。这种具有靶向性的纳米材料能将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功能性核酸或编码功能性小分子的质粒靶向递送至肿瘤,而减少药物在正常组织器官的集聚。因此,使用小细胞作为靶向递送载体有助于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分子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文中将对小细胞的产生与纯化、药物装载、肿瘤细胞靶向性、内化过程以及其用于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发基于小细胞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种异质性的免疫调节细胞。在癌症机体中,MDSCs是主要的免疫抑制细胞,通过多种途径诱导T淋巴细胞衰竭和凋亡,促进肿瘤细胞逃逸,从而导致肿瘤不受控制地生长,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目前,MDSCs是癌症药物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靶点。近年来,研究报道显示多糖可下调MDSCs在癌症患者及肿瘤实验动物体内数量和比例,并诱导免疫抑制功能丧失。食药用菌多糖是天然多糖的主要来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肿瘤免疫应答,其抑制MDSCs功能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等部分种类。因此,本文简要描述髓源性抑制细胞在癌症中的免疫抑制功能,然后详细地综述食药用菌多糖对髓源性抑制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食药用菌多糖在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及辅助增强(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4,(26):I0001-I0001
近日,墨尔本研究人员已经证明通过“哄骗”癌细胞回到正常发展状态。一种类型的白血病可以成功被“逆转”。这一研究发现是使用B-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完成的,B-ALL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类型。Walter和ElizaHall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关掉PAX5基因后,在B—ALL模型中可引发癌症,然而恢复它的功能可以”治愈”疾病。该研究发表在杂志Genes&Development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细胞药物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重视。特别是干细胞药物,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各国的干细胞药物绝大多数仍处于研究阶段,全球真正上市的干细胞药物很少。目前正在研发的干细胞药物主要集中在治疗慢性疾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癌症等)和心脏相关疾病(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一些传统体细胞药物(软骨细胞、心肌细胞、胰岛细胞等)和免疫细胞药物已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导致癌症的基因突变也会削弱癌细胞,从而使得人们有机会开发选择性地杀死它们同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药物。这一概念被称作"合成致死性(synthetic lethality)",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仅对发生突变的(或者说合成的)细胞是致命性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斯坦福大学和癌细胞图谱项目(Cancer Cell Map Initiative)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1.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因某种因素(如内因的细胞DNA异化等和外因的致癌物诱发)而造成的恶果。一旦在机体内扩散而又未来得及有效遏制,无疑对机体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防止癌细胞扩散是战胜癌症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个重要难题。国内外对癌细胞扩散的研究格外活跃。有两项成果值得注意:一、RNA可阻断癌细胞扩散: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利用RNA分子能够阻断肿瘤细胞中刺激癌细胞扩散的危险基因,从而为至于癌症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12.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自被发现以来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单细胞拉曼光谱能提供细胞内核酸、蛋白质、脂质含量等大量信息,可在不损伤细胞的条件下实时动态地监测细胞分子结构变化,亦可获得细胞的“分子指纹”,具有敏感性高、实时检测、活样品不需固定或染色、不损伤细胞等众多特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将拉曼光谱应用于细胞药物处理、细胞水平疾病诊断、单细胞生命活动监测、亚细胞结构等研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必将在干细胞,癌症研究、细胞分选、药物筛选等领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癌症基因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癌症分子机理研究的深入和基因转移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癌症治疗的新方法-基因治疗,已开始从理论研究向临床试验过渡,本着重介绍通过体细胞基因转移治疗癌症的各种可能性,包括反义核酸等信息药物,基因规换,基因免疫调节,自杀基因及正常细胞保护等。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14,(33):I0003-I0003
化疗的副作用令许多癌症患者很痛苦。为解决这一难题。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识别并专门攻击癌细胞的新方法。某些化疗药物能够识别癌细胞的蛋白进而对其攻击。不过,由于一些正常细胞也含有同样的蛋白。所以引起副作用的可能性很高。比如在肺癌、食道癌、恶性脑肿瘤和卵巢癌患者体内,能促进癌细胞转移的平足蛋白都会高度表达,它们是化疗药物的良好标靶。但是。平足蛋白在正常的淋巴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等细胞中也会高度表达。因此以平足蛋白为标靶的药物开发难以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I0008-I0009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找到了在实验室中大量制造癌症干细胞的新方法。这一成果将为癌症研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新的实验同时表明,各种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症干细胞的倾向和转移破坏的潜力是有差异的。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13日的《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热门的癌症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往往聚焦于,与不同类型的癌症相关联的,特异性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以往的癌症作用靶点,近日,来自Saint Louis大学的研究人员们首次发现,一种靶向Warburg效应的药物,可以从根源上阻断癌症的能量来源,从而使癌症细胞停止生长。这项研究结果最近发表于Cancer Cell杂志上。我们知道,所有的生物均有利用能量的能力,即代谢。癌症细胞大大地加快了代谢过程,使突变的细胞疯狂地生长。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2,(24):I0002-I0003
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肝癌复发率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斗不过癌细胞。为何斗不过?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8.
DNA错配修复与癌症的发生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错配修复是细胞复制后的一种修复机制,具有维持DNA复制保真度,控制基因变异的作用。DNA错配修复缺陷使整个基因组不稳定,最终会导致肿瘤和癌症的发生。DNA错配修复系统不仅通过矫正在DNA重组和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碱基错配而保持基因组的稳定,而且通过诱导DNA损伤细胞的凋亡而消除由突变细胞生长形成的癌变。错配修复缺陷细胞的抗药性也引起了癌症化疗研究方面的关注。大多数情况下,错配修复健全型细胞对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而错配修复缺陷细胞却有较高的抗性。DNA错配修复系统通过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维护基因组稳定的功能,显示了错配修复途径在癌症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受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绕过iPS细胞步骤,首次直接将实验鼠的皮肤细胞转化成神经细胞的影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干细胞和癌症研究所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中间环节,直接将成人体皮肤细胞变为血液细胞。这意味着那些因为手术或者贫血治疗等而需要血液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正>来自马里兰大学格林鲍姆癌症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Maryland Marlene and Stewart Greenebaum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发现微触须(Microtentacles),也就是乳腺癌细胞细胞膜的延伸,在癌症的远处转移过程中起了一定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