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Ⅱ.季节性和周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季节性指标,讨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变量的季节变动、季节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每个季节都有变量达到最大值,但除个体数和均匀性外,其余4个变量均在冬季达到最小值;(2)物种数与生物量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以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互之间有类似的季节变动规律;(3)除个体数外,群落数量动态的其他变量与8个物种种群的密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物种数有最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指标SI=0.628;(5)物种数、个体数和生物量在92个月的研究期中未显示出任何周期性。最后总结了该啮齿动物群落动态的时间模式,提出组成物种种群的扩散和休眠行为是形成这些模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Ⅰ.年间变动和趋势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曾宗永 《兽类学报》1994,14(1):24-34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生态学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生态时间序列的年间变动和趋势讨论了该群落的动态。结果是:1)各年间6个生态学变量均随物理环境而变化,个体数和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均匀性保持相对稳定;2)群落中17个物种从未同时出现过,物种数的  相似文献   

3.
曾宗永  杨跃敏 《兽类学报》1995,15(4):289-297
本文用X^2方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析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6个生态学变量的频次分布,并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拟合了这些变理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均匀性和生物量均匀性服从正态分布;2)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的频次为向右偏斜的分布,无法用常见的理论分布来近似表示;3)单移动平均和双移动平均分别较好地描述了和的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性;4)其余4个变量可用单指  相似文献   

4.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891,1544kg/hm2,158和073。真实群落4个变量的所有值均在模拟群落变量的95%置信区间内。模拟群落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有相同的年间变动规律。物种数和生物量有相同的季节变动规律。当零假设为这些变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时,X2检验及偏度和峭度说明,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物种数有962个样本,生物量有109个样本,物种多样性有5529个样本,均匀性有6654个样本服从正态分布,即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一个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结果说明,当样本含量较小时,我们不能用(平均数+196×标准误)的公式来计算  相似文献   

5.
川西平原农田啮齿动物群落动态: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研究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动态规律,用标志重捕的方法给出了川西平原农田的啮齿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等5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并分析了这些时间序列的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的特点。结果表明:(1)5个变量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特别是年间交替升降十分明显;(2)群落的全部8个物种从未同时出现过,同一个月最多有5个物种,最少只有1个物种;(3)5个变量季节变动的幅度均较大并各具有1至3个不等的明显的峰值,而年间变动的幅度则相对较小;(4)5个变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则出现在春季、夏季或冬季;(5)5个变量的季节性均不强;(6)优势种大足鼠(Rattus nitidus)的种群密度分别与群落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的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均具有相似的变动规律;此外,优势种大足鼠的种群密度、生物量分别占群落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的比例均较高,而且这两个比例季节变动的幅度都较大而年间变动则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6.
曾宗永 《兽类学报》1999,19(2):107-118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8.91,1.544kg/hm^2,1.58和0.73。真实群落4个变量的所有值均在模拟群落变量的95%置信区间内。模拟群落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有相同的年间变动规律。物种数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梁健  李金钢 《兽类学报》2004,24(4):322-328
利用生物量、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变量, 对延安人工林区小型兽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调查。选择生物量作为小型兽类的优势度指标, 分析了小型兽类优势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在不同生境的表现。共捕获小型兽类9 种, 分属2 目3 科, 优势种为达乌尔鼠兔和中华鼢鼠甘肃亚种; 小型兽类群落4 种变量的季节变化与小型兽类种群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关系密切; 延安人工林区小型兽类群落优势种的季节性决定着群落生物量的季节性, 普通种和稀有种的季节性决定着物种数和多样性的季节性; 延安人工林区9 种小型兽类存在不同的时空组合; 中华鼢鼠是唯一在各季节和所有生境中分布的种类; 夏、秋季刺槐人工林区、杂草灌丛区达乌尔鼠兔优势度极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х2方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析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6个生态学变量的频次分布,并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拟合了这些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均匀性和生物量均匀性服从正态分布;2)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的频次为向右偏斜的分布,无法用常见的理论分布来近似表示;3)单移动平均和双移动平均分别较好地描述了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性;4)其余4个变量可用单指数平滑来较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异  蔡立哲  郭涛  傅素晶  陈昕韡  吴辰 《生态学报》2014,34(5):1244-1252
为了比较泉州湾蟳埔潮间带沙滩、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3种生境(3个潮层)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季度定量取样。在3种生境共获得85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39种,软体动物20种,节肢动物21种,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纽虫动物、星虫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表明,春季和冬季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夏季和秋季互花米草滩与牡蛎石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而与沙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其次是牡蛎石泥滩,而互花米草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较不明显。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潮层降低而增加。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生境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沙滩的物种数较少,栖息密度较低,但优势种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个体较大,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的优势种为加州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个体相对弧边招潮蟹小。不同季节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和丰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元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沙滩物种数少,但个体分布比较均匀,而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物种数较多,个体分布较不均匀。以上结果表明,潮汐、沉积物粒径和生境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分属4科10属的17种啮齿动物物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均匀性的Shannon指数和季节性指标对该17个物种的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说明:优势种在群落总生物量稳定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余非优势物种则在优势种种群密度较低时弥补低生物量,使17个物种种群能共存于同一群落之中,使处于复杂多变的荒漠生境中的啮齿动物的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扩散在维持这种稳定中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分属4科10属的17种啮齿动物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均匀性的Shannnon指数和季节性指标对该17个物种的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说明:优势种在群落总生物量稳定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余非优势物种则在优势种种群密度较低时弥补低生物量,使17个物种种群能共存于同一群落之中,使处于复杂多变的荒漠生境中的啮齿动物的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扩散在维持这种稳定中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西平原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试验操作:去除优势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宗水  罗明澍 《兽类学报》1997,17(3):189-196
1993~1995年我们在川西平原面积为2hm2的试验样地进行了试验,内容是去除啮齿动物优势种大足鼠(Ratusnitidus),同时在相同生境中设置了1.5hm2的对照样地。试验估计了优势物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啮齿动物种群。用捕鼠笼活捕进行监测后试验样地和对照样地间差异的成对数据t检验显示,移除大足鼠后:(1)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种群密度、社鼠的生物量在某一年或整个研究期增加;(2)1995年及整个研究期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3)结合密度、生物量和物种均匀性无明显改变。这些结果说明,优势种的存在对农田啮齿群落物种数和组织有重要作用,它与其它种群围绕资源的竞争限制了群落的物种数。但本研究相对简单的试验操作尚无法识别资源的什么成分在限制群落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7种典型植被恢复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配格局、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润楠次生林乔木层生物量最高,马尾松天然林灌木层生物量最大,油桐人工林草本层生物量最高,乔木层最低,毛竹-杉木林灌木层与草本层生物量最小,群落总生物量以马尾松天然林群落最高,荒草灌丛群落最低。2)乔木层物种以润楠次生林最丰富,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分布最均匀;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以毛竹-杉木混交林最高,油桐人工林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最大,优势度最小,荒草灌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最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以油桐人工林最高,马尾松天然林最低,杉木人工林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大,润楠次生林优势度最高;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以油桐人工林最高,润楠次生林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种群分布最均匀,荒草灌丛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度都最低。3)女儿寨小流域退化土地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可用"S"曲线较好地描述,双曲线能较好地描述群落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而生态优势度与生物量之间为非性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浙江饮用水源地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及对水体综合营养状态(TLIc值)的响应特征,对16个饮用水源地(H1-H8为河网型,K1-K8为水库型)展开了水质参数、浮游动物群落生物体积及其多样性指数的季节调查。结果表明,生物体积密度的季节变化以1月(0.681 mL/L)> 4月(0.443 mL/L)> 10月(0.252 mL/L)> 7月(0.229 mL/L),各季的第一优势种分别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1月)、晶囊轮虫(Asplanchna sp.)(4月)、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dybowskii)(7月)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10月)。河网浮游动物生物体积以轮虫(44.6%)和枝角类(23.4%)为主,水库则以哲水蚤(39.5%)和轮虫(29.0%)为主。夏秋季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P < 0.01)和物种多样性指数(P < 0.05)与lg(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生物量比率)[lg(ZB:PB)]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水库中仅浮游甲壳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与lg(ZB:PB)之间有极其紧密的相关性(R2=0.77)。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环境效应相比,甲壳动物的体积多样性指数(P < 0.01)能更好地指示夏秋季河网的TLIc值,这归因于甲壳动物个体数(ind./L)转换成了生物体积密度(mL/L)过程中有效信息的放大。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胶州湾最近几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 作者于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在胶洲湾西部海域5个测站每2个月1次共进行了7个航次采样, 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 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PRIMER软件计算得到以下变量: 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结果表明: 位于大沽河口的D站和水道中央的S站的多样性最低; 养殖区内外站位的多样性差异显著; 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 养殖区内的底栖动物群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群落物种数(S)和丰富度(D)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春季和秋季较低, 夏季和冬季较高。分析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增养殖区的站位(D)发现, 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与次级生产力有着负相关的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曲线的分析显示, 该研究海域处于一个轻度人为扰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深圳湾潮间带1995-2010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1995-2010年在深圳湾潮间带5条断面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度指数(d)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即距离深圳河口越近,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越少,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越低.空间差异还体现在越靠近深圳河口的取样断面,大个体物种,如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innaticirris)和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的栖息密度越低,而小个体、生命周期短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寡毛类动物栖息密度所占的比例越高,丰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简称ABC)法证实了深圳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推测是由于深圳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排入深圳河的污水量增加,导致距离深圳河越近,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的年和季节变化各不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庆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2):259-267
研究在土壤含水量(X1)、土壤pH(X2)、全盐量(X3)和海拔高程(X4)等4个主要环境梯度上,分析了青海湖北岸18个草本植物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以物工为测度指标)变化规律,以及其基于环境梯度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2=0.104),而物种丰富度(Y)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显著,回归模型为:Y=-88.29-  相似文献   

18.
从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探讨沉水植物群落对水深的响应可深刻揭示水深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以南四湖不同水深沉水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群落的9个加权功能性状(株高、茎分支数、茎节数、茎直径、根长、根围直径、生物量分配比、比叶面积、植物体磷含量)、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Berger-Parker生态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和5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功能离散度FDiv指数、功能分散度FDis指数和二次熵Rao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关系对水深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水深可显著改变群落株高、根长、根围直径、比叶面积、生物量分配比和植物体磷含量6个加权功能性状;群落茎分支数、茎节数和茎直径3个加权功能性状对水深变化无显著响应;(2)水深可显著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中等水深处沉水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Berger-Parker生态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功能离散度FDis指数、二次熵Rao指数;(3)水深可改变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功能离散度FDiv指数3个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关系,但对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离散度FDis指数、二次熵Rao指数2个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关系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群落不同测度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及其相关关系对水深变化的响应迥异,在探讨水深对沉水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时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9.
2014年4月—2015年1月,按季度对漓江中下游进行了4次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共采集鱼类10 161尾,计74种,隶属于5目15科55属。以鲤形目为主,占总物种数的66.67%,总个体数的64.29%;且鲤科占优势,占总个体数的59.30%。夏季鱼类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最丰富,春季鱼类多样性相对较低,鱼类物种相对较少。秋冬两季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鱼类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春季优势度指数λ最高,优势种较明显;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显示,平乐县鱼类群落结构与其他采样点间存在显著差异;但鱼类群落的季节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点法、样线法和随机调查法,2005-2008年间对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垂直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捕获蝶类3681只,隶属于10科69属111种,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科;该地区蝶类呈现由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且随着海拔的升高东洋界种类逐渐递减,古北界种类逐渐增多.在3个垂直带中(海拔低于800 m、800~1200 m、高于1200 m),海拔800~1200 m垂直带的蝶类种类最丰富.研究区6种主要生境类型(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和次生林、农田、居民点)中,灌木和次生林中蝶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生境类型,农田生境中蝶类多样性指数最低;生境之间蝶类物种的相似性系数主要与生境构成要素中的植被类型有关,植被类型相差越大,蝶类物种的相似性系数就越小,研究区针阔混交林与灌木和次生林之间的蝶类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0.61),而常绿针叶林与灌木和次生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