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合欢皮中提取分离组分1~24,SRB法测定IC50,LDH试剂盒评价毒性,筛选出乙醇回流正丁醇萃取的组分23为抗肿瘤新生血管高效低毒组分,化学定性其主要成分为皂苷,HMEC-1细胞上的IC50为4.18±0.37μg·mL-1,LDH阳性药物浓度为40μg·mL-1。细胞迁移、成管实验表明组分23对细胞迁移、成管均有抑制作用。急性毒性实验测得最小致毒量和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0 mg·kg-1,4000 mg·kg-1。建立肿瘤小鼠模型进行组分23的体内药效学研究:中剂量4 mg·(kg·d)-1,高剂量组8 mg·(kg·d)-1CD31蛋白标志肿瘤血管数明显降低,低剂量2 mg·(kg·d)-1、中剂量、高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
氯化镧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氯化镧对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细胞酶的影响。40只成年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25mg·kg-1)、中(50mg·kg-1)、高(100mg·kg-1)剂量组,腹腔注射1次/4d,饲养35d。测定睾丸和附睾脏器指数,检测并计算精子数量、活精率、活动率和畸形率以及睾丸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显示,高剂量氯化镧降低了小鼠睾丸AKP活力,抑制了精子数量和质量;中剂量氯化镧能促进NOS活力,使精子数量减少,对精子质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3.
罗刚  邓立普 《蛇志》2014,(1):13-15
目的探讨蝮蛇毒介导小鼠心肌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变化与不同蝮蛇毒剂量、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确定LD50蝮蛇毒注射剂量。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蛇毒低剂量(0.5mg/kg)组、蛇毒高剂量(1.0mg/kg)组,并按中毒时间设4水平组,即3、6、24、48h组,采集小鼠心肌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蛇毒低剂量组及蛇毒高剂量组小鼠心肌TNF-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蛇毒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6h组明显高于3h组(P0.05);24h组高于6h组(P0.05);48h组高于24h组(P0.05)。随着蝮蛇毒剂量的增加、中毒时间的延长,心肌TNF-α蛋白的表达越高。结论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TNF-α蛋白表达增高,且随着蝮蛇毒剂量的增加、中毒时间的延长,心肌TNF-α蛋白的表达越高,呈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趋势,提示TNF-α蛋白过度表达可能是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制首乌醇提物及其主要成分大黄素对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治疗作用。选取野生型斑马鱼若干,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制首乌醇提物(RPMP)组和大黄素(emodin)组,于胚胎受精后5天,对照组给于普通饲料AP100,模型组给予2 mg/mL蛋黄粉(EY powder),制首乌醇提物组分别给予2 mg/mL蛋黄粉与低剂量组(1 mg/mL)、中剂量组(1.5 mg/mL)、高剂量组(2 mg/mL),大黄素组分别给予2 mg/mL蛋黄粉与低剂量组(0.25μg/mL)、中剂量组(0.5μg/mL)、高剂量组(1μg/mL)。72 h后观察斑马鱼存活率和体重、体长、BMI的变化■,用整体油红染色评判脂肪肝发生率,石蜡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试剂盒判断斑马鱼体脂含量。制首乌醇提物组与大黄素组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的死亡率、BMI、TG含量,并显著改善斑马鱼幼鱼肝脏脂质沉积情况(P<0.05)。由此可见制首乌醇提物与大黄素可有效治疗斑马鱼NAFLD,且大黄素可能为制首乌治疗NAFLD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鼠氨水致咳法研究枇杷花茶水提物镇咳效果,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效果,并从枇杷花茶的还原能力及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分析枇杷花茶水提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枇杷花茶的水提物高剂量组(3000 mg·kg-1)、低剂量组(700 mg·kg-1)均有镇咳抗炎效果,水提物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各浓度枇杷花茶水提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还原能力,对于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都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其中,20 mg·mL-1水提物还原效果最好(吸光值0.903),超过0.2 mg·mL-1抗坏血酸(吸光值0.814);10 mg·mL-1的水提物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47.32%;20 mg·mL-1水提物对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非常明显,清除率为91.62%。枇杷花茶水提物镇咳、抗炎、抗氧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虎刺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所含蒽醌类化合物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小鼠分为模型组,正常组,阳性药组(联苯双酯),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水部位组和75%乙醇提取物组。正常组小鼠每日灌胃(ig)生理盐水10 m L·kg~(-1),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200 mg·kg~(-1),药物组按300 mg·kg~(-1)(高剂量组)、150 mg·kg~(-1)(低剂量组)剂量给药。连续给药6天后小鼠按剂量10 m L·kg~(-1)腹腔注射(ip)0.1%CCl_4花生油溶液,心脏取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并取肝脏做组织切片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变化。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初步分析,采用醋酸-甲醇显色法测定各样品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虎刺水部位(300 mg·kg~(-1))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p0.01),水部位(150 mg·kg~(-1))和75%乙醇提取物(300 mg·kg~(-1))也能降低ALT、AST的含量(p0.05)。病理切片发现水部位和总提物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学症状。结论:虎刺提取物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其中水部位活性最强,保护活性可能与蒽醌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精粉对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肌酐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美洲大蠊精粉:低剂量100 mg·kg~(-1)、中剂量200 mg·kg~(-1)、高剂量400 mg·kg~(-1))。灌胃第42天和第49天取血后,用试剂盒测定血清血糖和肌酐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中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肾脏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长率在第42天和第49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第42天实验组小鼠的血糖、肌酐和MCP-1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高剂量组的G-6-Pase mRNA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GLUT2 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49天,低、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糖和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且低、中、高剂量组的G-6-Pase、GLUT2和MCP-1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美洲大蠊精粉可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以及血糖、血清肌酐水平,减少肝脏中G-6-Pase mRNA表达和调节GLUT2 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美洲大蠊精粉降血糖机制之一,并且可能通过降低肾脏中MCP-1 mRNA的表达减轻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COX-2过度表达及淋巴管的生成与肺癌早期转移、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观察不同剂量COX-2特异性抑制剂Celecoxib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COX-2、VEGF-C表达和微淋巴管生成影响,探讨Celecoxib对Lewis肺癌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可能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C57BL/6小鼠左侧腹股沟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塞来昔布低剂量(30 mg·kg-1·d-1)、中剂量(90 mg·kg-1·d-1)、高剂量(180 mg·kg-1·d-1)组。观察荷瘤小鼠生存状态,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种瘤42天后牺牲小鼠,切取移植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VEGF-C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塞来昔布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3.3%、46.8%和56.3%。塞来昔布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抑瘤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显示:塞来昔布高、中剂量组COX-2、VEGF-C的表达水平及微淋巴管密度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略有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程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塞来昔布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淋巴转移,可能与下调COX-2的表达,减少VEGF-C的产生,抑制微淋巴管生成有关,该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为抗肺癌早期淋巴转移,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乌蕨醇提取物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型糖尿病模型组、乌蕨醇提取物低剂量组(30 mg/kg)和高剂量组(60 mg/kg)。分别用生理盐水及乌蕨醇提取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28 d,灌胃容积为20 m L/kg。结果证明,乌蕨醇提取物可减缓STZ致1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负增长,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 0. 05);升高胰岛素及葡萄糖激酶(GCK)含量;降低醛糖还原酶(AR)含量(P 0. 05)。同时,胰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乌蕨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数目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增多,胰岛及外分泌腺萎缩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提示乌蕨提取物可显著降低STZ致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葡萄糖激酶含量和降低AR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乌蕨醇提取物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型糖尿病模型组、乌蕨醇提取物低剂量组(30 mg/kg)和高剂量组(60 mg/kg)。分别用生理盐水及乌蕨醇提取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28 d,灌胃容积为20 m L/kg。结果证明,乌蕨醇提取物可减缓STZ致1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负增长,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 <0. 05);升高胰岛素及葡萄糖激酶(GCK)含量;降低醛糖还原酶(AR)含量(P <0. 05)。同时,胰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乌蕨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数目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增多,胰岛及外分泌腺萎缩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提示乌蕨提取物可显著降低STZ致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葡萄糖激酶含量和降低AR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菟丝子总黄酮对内分泌衰退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0.3 mg·kg-1),菟丝子总黄酮低剂量组(35mg·kg-1),菟丝子总黄酮中剂量组(70 mg·kg-1)和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140 mg·kg-1),采用背部去卵巢法切除双侧卵巢,另取10只小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建立内分泌衰退小鼠模型,术后各治疗组进行灌胃给药治疗三个月,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sapase-3)及Cyt-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血液中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yt-c、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大大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明显(P0.01)。与模型组相比,TFSC各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5,P0.01,P0.01);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上升显著(P0.05,P0.01,P0.01);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P0.01,P0.01);同时Cyt-c、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大大降低,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5,P0.01)。结论:TFSC可上调脑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Bax、Caspase-3和Cyt-c蛋白的表达量,进而增强神经元的可塑性和营养性,以防止神经细胞从内源性线粒体途径丢失或凋亡,进一步改善内分泌衰退型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FSC可能是通过促进或增强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从而达到增加雌激素水平和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姜黄素治疗宫颈癌的实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选取成功建立的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裸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顺铂组(顺铂3 mg·g~(-1)·d~(-1))、高剂量组(100 mg·kg~(-1)·d~(-1))、低剂量组(50 mg·kg~(-1)·d~(-1)),每组12只,连续处理15 d后,对比各组小鼠肿瘤体积、瘤体重量、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aski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p5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顺铂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小鼠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组的小鼠肿瘤体积、肿瘤重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G1期细胞比例低于空白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组的G1期细胞比例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高于低剂量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的MIF、VEGF-C mRNA表达低于低剂量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的p53mRNA表达高于低剂量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MIF、VEGF-C蛋白低于空白组(p0.05);顺铂组、高剂量组的MIF、VEGF-C蛋白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p53蛋白高于低剂量组(p0.05)。姜黄素能有效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裸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可能与下调MIF、VEGF-C及上调p53 mRNA及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载维生素D3海藻酸纳米粒和维生素D3的抗佝偻病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佝偻痛模型组、负载VD3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VD3)低剂量组(1.70 mg·kg-1·d-1含VD315.0μg)、sSAN-VD3高剂量组(4.2 mg·kg-1·d-1含VD337.5μg)、VD3低剂量组(15.0μg·kg-1·d-1)、VD3高剂量组(37.5μg·kg-1·d-1)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在通光条件下用正常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大鼠置于暗室中,并喂养缺乏维生素D3的饲料,同时各预防给药组按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5天.观察记录大鼠的体重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活性及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结果佝偻病模型组大鼠喂养5周后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BAP活性明显增高,血清25-(OH)VD3含量及股骨BMD则显著降低(P<0.05);与佝偻病模型组大鼠比较,各预防给药组大鼠体重及股骨BMD均有所增加,sSAN-VD3高、低剂量组和VD3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AP活性降低,25-(OH)VD3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与同剂量的VD3低剂量组比较,sSAN-VD3低剂量组大鼠的血清BAP、25-(OH)VD3及股骨BMD等三项指标均显示出更明显的抗佝偻痛作用(P<0.05).结论:负载维生素D3海藻酸纳米粒和维生素D3均具有良好的抗佝偻病作用,以前者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MP低剂量组(35 mg/(kg bw·d))、CMP中剂量组(70 mg/(kg bw·d))、CMP高剂量组(140 mg/(kg bw·d)),灌胃给药30 d后,测定小鼠负重的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MP可以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CMP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并提高肝脏SOD活性(P0.05)。CMP对小鼠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尿氮素、血乳酸含量以及提高肝脏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用H22荷瘤小鼠对6种"桑黄"类真菌的水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除鲍姆木层孔菌水提取物低剂量组外,粗毛纤孔菌、椭圆嗜蓝孢孔菌、山野木层孔菌的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以及火木层孔菌、鲍姆木孔菌、瓦尼木层孔菌的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抑瘤作用,抑瘤率均大于40%,其中;椭圆嗜蓝孢孔菌水提取物高剂量组(1 000 mg/kg)的抑瘤效果最佳。与阳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粗毛纤孔菌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小鼠胸腺指数无显著性差异。6种"桑黄"类真菌水提取物均对提高小鼠肿瘤细胞中Bax的表达起到了促进作用;对Bcl-2的表达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长春七超临界提取物(SELB)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静实验采用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法和小鼠自主活动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结果显示:SELB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和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抑制率;高、中剂量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蛋清致大鼠的足跖肿胀率,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度。SELB具有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与长春七的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相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芦笋对高脂饮食小鼠脏器指数以及血生化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高脂饮食中剂量芦笋组、高脂饮食高剂量芦笋组、高脂饮食阳性对照组。其中正常组喂食正常饲料,其余组喂食高脂饲料。分别灌胃蒸馏水(正常组、高脂饮食组)、芦笋1.05g/(kg·d)(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芦笋2.10g/(kg·d)(高脂饮食中剂量芦笋组)、芦笋4.20g/(kg·d)(高脂饮食高剂量芦笋组)、降脂理肝汤1.19g/(kg·d)(高脂饮食阳性对照组),每天2次,每次0.35mL。比较分析小鼠的脏器指数及血生化活性。结果脏器方面:高脂饮食中剂量芦笋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最低,但与高脂饮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最高,并且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雌性与正常组雌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6,P0.05)。胸腺指数中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小鼠的相对于高脂饮食中剂量芦笋组和高脂饮食高剂量芦笋组而言是最高的,但与高脂饮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方面: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高脂饮食中剂量芦笋组以及高脂饮食高剂量芦笋组小鼠的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高脂饮食组,但与高脂饮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组中的TC、TG水平最低,而高脂饮食高剂量芦笋组相应的数值最高。芦笋治疗组小鼠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高于正常组与高脂饮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脂饮食低、中、高剂量芦笋三组相比,低剂量芦笋组小鼠的HDL-C数值最低,而在LDL-C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饮食中剂量芦笋能够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肝脏指数,高脂饮食低剂量芦笋对小鼠脾脏以及胸腺等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剂量芦笋则对小鼠脾脏以及胸腺等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芦笋能降低小鼠的TC、TG水平,其中低剂量的芦笋效果最好。芦笋能提高小鼠HDL-C和LDL-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石菖蒲不同部位对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大鼠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腹腔注射戊四唑(PTZ)溶液35mg·kg1体重,隔天1次,共14次.点燃成功的大鼠,分8组,每天灌胃1次,分别给予石菖蒲挥发油50mg·kg-1体重、石菖蒲去油水提液高剂量28g·kg-1体重、中剂量14·kg-1体重、低剂量7g·kg-1体重、β-细辛醚100mg·kg-1体重、α-细辛醚70mg·kg-1体重,阳性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VPA)126mg·kg-1体重治疗,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另设正常组5只,正常喂养,不作任何处理.治疗36天后注射同剂量戊四唑点燃测试药效,断头取脑,分取海马用放免法测定神经肤Y(NPY)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造模的各组大鼠海马神经肽Y含量升高,石菖蒲去油水提液低剂量组、阳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造模各组大鼠海马神经肤Y含量升高,起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D-半乳糖(D-ga1)致小鼠衰老模型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蒜素低剂量组(10 mg/kg·d)、中剂量组(20 mg/kg·d)、高剂量组(40 mg/kg·d),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Y型迷宫、跳台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和迷宫错误次数明显增多,体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大蒜素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减少,迷宫测试潜伏期缩短,体内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蒜素能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低剂量(5 mg·kg~(-1))、中剂量(30 mg·kg~(-1))和高剂量(60 mg·kg~(-1))的辣木叶乙醇提取物(EE-MO)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动物模型。结果表明:(1)高剂量的EE-MO显著降低NAFLD小鼠的体重和肝湿重; EE-MO剂量依赖性地降低NAFLD小鼠血清TC、TG、HDL-C和LDLC含量;高剂量的EE-MO除降低上述生化指标外,还显著降低血清中FFA含量。(2) HE和苏丹红Ⅲ染色发现,EE-MO处理后,模型组小鼠的肝脂肪病变和细胞损伤得到显著改善。(3) EE-MO对NAFLD小鼠模型的血脂代谢具有改善作用。(4)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脏和血清的ROS和MDA的含量,诱导SOD、POD和CAT活性增加,降低GSH-Px活性。(5)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的EE-MO依赖性地降低NAFLD小鼠肝脏和血清的ROS和MDA的含量,缓解氧化胁迫。(6)低剂量的EE-MO对SOD、POD、CAT和GSH-Px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中剂量和高剂量的EE-MO处理后,NAFLD小鼠的SOD、POD和CAT酶活性显著下降,GSH-Px活性显著增加; EE-MO可能通过GSH-Px抗氧化酶途径缓解NAFLD小鼠的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