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浙江金华地区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样方调查、民间访问等调查方法,对浙江金华地区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药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浙江金华地区野生兰科药用植物有21属36种,在金华地区呈不均匀分布,以地生型为主,占总数的75.0%,区系特征以热带分布为主,药用部位以全草入药居多,其中大部分具有清热功效。结论:浙江金华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其中金线兰、广东石豆兰、见血青、斑叶兰等兰科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可进一步保护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地区兰科药用植物简介陆静梅,李桂兰,杨风清,张立(东北师大生物系长春130024)(长春职工医科大学)兰科Orchidaceae植物多为著名的中草药,其根、茎或全草入药,可治疗神经障碍、阳萎、上腹痛、头痛、风湿性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3.
几种沙漠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引种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种沙漠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引种栽培尹林克(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新疆吐鲁番838008)Resourcesofseveralspeciesofwildmedicinalplantsindesertregionandtheirintrodu...  相似文献   

4.
同色兜兰及其亲缘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兰科兜兰属(Paphiopedilum)中的同色兜兰(P.concolor(Lindl.)Pfitz.)、巨瓣兜兰(P.bellatulum(Rchb.f.)Stein)及其近亲的异同与亲缘关系,并描述了3个新分类类群:云南的文山兜兰(P.wenshanense Z.J.Liu et J.Y.Zhang)和广西的大化兜兰(变种)(P.concolorvar.dahuaense Z.J.Lir  相似文献   

5.
菌根真菌─新种─—石斛小菇(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省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wall.ExLindl.)根中分离出一菌根真菌,经系统形态学研究后,将其鉴定为小菇属(Mycena)一新种: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HMAS)。用石斛小菇伴播12种兰科植物种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真菌对天麻(Gastrodiaelata)和密花石斛(Dendrobiumdensdlorum)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是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var.dicoccum Shrank ex Sehubler)与粗山羊草(T.touschii Cuss,)天然杂交并自然加倍的产物,而栽培二粒泪科是由野生二粒小麦(T.turgidum var.dicoccoides(Koern?)Bowden)进行而来,从野生二粒注麦到普通泪科的进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许多变。以普通小麦-野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陕北米脂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分布规律,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米脂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5科110属148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08属146种,集中分布于单种科和寡种科及单种属内;(2)从生长型来看,草本植物最多,其次是乔木,灌木最少;(3)药用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最多,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2.03%和14.86%;(4)药用功效以清热和利水渗湿为主,分别占药用植物总数的23.65%和11.49%;(5)从药用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来看,有13个分布区类型8个变型,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本研究表明米脂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较高,生长型、药用部位、功效、区系成分丰富多样,明确了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生存现状,为加强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野生人参最佳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人参最佳生态位的研究吴德成,陆兆华,张国君(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究研所)(柴河林业局)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是五加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药用植物。野生人参天然分布于北美、中亚及东亚。亚洲东部天然分布于红松阔叶林区,主产地为...  相似文献   

9.
广西兰科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楷永   《广西植物》1998,18(1):5-8
广西兰科二新种郎楷永(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TwonewspeciesofOrchidaceaefromGuangxi,ChinaLangKaiyong(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inica,Beijin...  相似文献   

10.
兰科药用植物活性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科(Orchidaceae)是有花植物中第二大科,目前已确认的兰科植物有736属28 000种,其中有82属343种可作药用。常见的兰科药用植物有铁皮石斛、天麻、白及和金线莲等。兰科药用植物功效成分主要为糖类、茋类、酚类、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和甾醇等,其中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等单糖构成的水溶性多糖是其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改善记忆等多种药理功能。对兰科药用植物活性多糖的结构、药理作用和生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取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评估其保护现状。松山共有兰科植物12属18种,其中北方盔花兰为北京新记录种。在生活型方面,以地生兰为主,计14种(77.78%),腐生兰4种(22.22%);在分布区类型方面,属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6属,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3属,25.00%)、世界分布(2属,16.67%)和旧世界热带分布(1属,8.33%);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为主(9种,50.00%),兼有旧世界温带分布(5种,27.78%)和北温带分布(4种,22.22%)。松山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北沟和小海坨山。通过综合分析松山兰科植物保护现状,提出生境评估、种群动态监测、建立迁地保护资源圃和加大宣传等都是切实加强兰科植物保护工作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尤溪县枕头山森林公园野生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药用植物14属24种(包括变种、变型)。在查清资源种类的基础上,对该区野生唇形科药用植物的优势属、入药部位、生活型、生态环境、数量与分布、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利用途径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内蒙科尔沁草原的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 Tang et Tang,1978)其第二中间宿主是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而山东滨州地区的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 Rud.,1803)和枝双腔吸虫(D.dendriticum Rud.,1819)的蚂蚁宿主是中华蚂蚁(Formica sinica)。作者用中华双腔吸虫的黏球感染山东的中华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5S rRNA基因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5S rRNA基因为探针,对产于青藏高原的4份近缘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即:二棱野生大麦Hordeum vulgare L.ssp.spontaneum(Koch)Hsue,六棱野生大麦H.vulgare L.ssp.agriocrithon(Aberg) Hsue,六棱瓶形野生大麦H.vulgare L.ssp.agriocrithon var.lagunculiform(Bakht) Hsue,栽培大麦H.vulgare.L.进行了研究,将杂交结果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建立起5S rRNA基因定位的模式图。结果表明5S rRN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呈现动态变化,由二棱野生大麦、六棱瓶形野生大麦到六棱野生大麦、栽培大麦、位点数目有递增的趋势,而且位置也发生了某些改变。探讨了5S rRNA基因进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间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后期整理分析等,初步研究了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野生药用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可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约有56科117属148种,其中野生蔬菜46种、药膳植物37种、代茶植物38种、野果植物22种、调味植物4种、制作凉粉植物1种;2)这些植物中种类较多的科是: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唇形科(Lami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茜草科(Rubiaceae)、百合科(Liliaceae)、兰科(Orchidaceae)和桑科(Moraceae);3)对各种野生药用植物在区域内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如何传承民间的野生植物饮食文化和保护这些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傅荣昭1邵鹏柱2高文远3孙勇如1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2.香港中文大学生化系香港·新界·沙田3.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DNA分子标记(DNAmolecularmarkers)或称遗传标记(geneticmarkers)本质上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这...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笃斯越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笃斯越桔张欣(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哈尔滨150069)笃斯越桔(VaciniumuliginosumL.)别名:甸果、地果、笃斯、都柿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L.)亚灌木野生植物。分布于中...  相似文献   

18.
紧缺中药材远志的栽培与加工邓友平,赵力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100094)周明全(湖北农学院特种生物实验中心荆州434103)远志入药的有远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和宽叶远志(P.sibiricaL....  相似文献   

19.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范黎  郭顺星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4):227-230
兰科(Orehidaceae)是仅次于菊科(Composltae)的一个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广布于全球,多数种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和珍贵花卉。兰科植物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其花形状奇特,色彩艳丽,芳香宜人,授粉机制独特而复杂;第二、种子细小,仅具未分化的原胚;第三、在生活史中,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苗根。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带来了较高的商业利益,科学家,园艺工作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兰科植物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兰科菌根的共生物之———菌根真菌的角度对有关其分类及与植物之间的专一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从…  相似文献   

20.
金铁锁根中的环肽成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云南民间重要的药用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的根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天然环二肽以及2个新的环八肽:金铁锁环肽A和B(psammosilenins A and B)。它们的结构经光谱方法鉴定为cyclo(-Ala-Ala-),cyclo(-Val-Ala-),cyclo(-Pro1-Phe1-Pro2-Phe2-Phe3-Al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