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诱导的L929细胞死亡是研究细胞程序性坏死的重要模型,但也有报道称,TNFα处理后的L929细胞发生了凋亡。该研究以所在实验室保存的L929细胞(L929-A)和从商业化细胞库购买的L929细胞(L929-N)为模型,进一步鉴定了TNFα诱导的L929细胞死亡类型与调控机制。结果发现,TNFα处理后的L929-A细胞中出现了凋亡特征,且阻断胱冬肽酶(caspase)信号通路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L929-A细胞死亡,但却促进TNFα诱导的L929-N细胞死亡。此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RIP1)在TNFα诱导的两种L929细胞死亡过程中都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表明TNFα处理后的L929-A细胞发生了RIP1依赖的细胞凋亡,而L929-N细胞发生了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同时,启动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关键蛋白RIP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在L929-N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929-A细胞,因此,RIP3的这种差异表达可能是决定两种L929细胞在TNFα处理后发生不同类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Biogen公司发表:该公司研制的γ干扰素(γIFN)在西德获得了作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使用的专利权。另外,Schering Plough公司(新泽西州,麦迪逊)发表:加拿大的专家认为该公司销售的Biogen公司研制的α干扰素(αIFN)“Intron A”对至今不能治愈的hairy细胞白血病有治疗效果。还有,M.D.Anderson医院癌症研究所(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报告。给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17人投与重组αIFN时,发现13人“从血液学的角度看也是有完全的抑制效果”。在M.D.Anderson医院指导白血病治疗的Jordan U.Gutterman建议两种IFN同时投与。为了增加治疗效果,他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投与了αIFN和重组γIFN。关于已使α和γ  相似文献   

3.
Biogen公司的重组CD4已转入到人体临床试验上了。目前,国立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NIAID)、麻萨诸塞州综合医院、Cedars Sinai医学中心也合伙进行这项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是剂量逐步增加,主要是测定该蛋白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大约25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患者将获得可溶性CD4。Biogen公司和麻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实验室试验表明,Biogen公司的重组CD4阻碍了艾滋病病毒对T-辅助细胞(T4淋巴细胞)的直接侵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70年代中期发现了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建立了制取单克隆抗体的手段以来,癌症免疫疗法的研究重新盛行了起来,并取得了相应的可观的成果。对于作为癌症免疫疗法候选制剂之一的TNF的研究深度,虽然稍逊于对单克隆抗体、IL-2和干扰素(IFN)的研究,但在这十年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揭示了令人振奋的前景。淋巴毒素(LT)也有强的肿瘤细胞溶解活性,而且有迹象表明LT参与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淋巴细胞,如CTL细胞、NK细胞和K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卡介苗(BCG)和内毒素(LPS)诱导兎产生瘤肿坏死因子(TNF),获得含TNF血清(TNS)。TNS序顺通过DEAE-sephadex、SephadexG-200、Sephadex G-75和con-A-Agarose柱层析纯化,可获得单一电泳纯的TNF(SDS-PAGE和IEF),其分子量为67kD,等电点为pH5.2。抗肿瘤效应的结果表明,人胃癌细胞株:FGC-85和MGC-803对TNS/TNF敏感,SGC-7901不敏感;TNS/TNF可使小鼠移植性实体瘤(S_(180)、S_(37)、L_(Ⅱ)、U_(14)和黑色素瘤)发生出血性坏死,其中S_(180)对TNF最敏感。  相似文献   

6.
1989年12月10~14日在南卡罗来纳洲召开了第二届细胞因子国际大会,共有700人参加,收到526篇摘要,会议交流内容主要是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等)。涉及领域较广,包括免疫学、内分泌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及生化学。细胞因子抑制剂过去几年内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细胞因子的抑制剂,在本次会议上,首次报道了几种细胞因子抑制剂的一级结构,包括一种白细胞介素-1(IL-1)及两种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抑制剂。从尿液中分离出一类蛋白,可以和TNF结合,使其不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阻断TNF  相似文献   

7.
美国Genentech公司用遗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了两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毒素:人的淋巴细胞毒素(L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这两种提纯的毒素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的结果表明,微克量的TNF就能使肿瘤坏死,LT对人和鼠的好几种肿瘤细胞系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并能破坏鼠类体内的肉瘤。对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大分子的氨基酸顺序约有30%的同源性。分子内部有两个很保守的区段,一段可能与结合细胞受体有  相似文献   

8.
Lou SJ  Gu P  Xu H  Xu XH  Wang MW  He C  Lu CL 《生理学报》2003,55(2):183-186
为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应用体外扩增的新生大鼠中脑NSCs,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NSCs分化及其后代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1)TNF—α可提高中脑NSCs后代中神经元和寡突胶质细胞所占的比例;(2)TNF—α可明显诱导由NSCs分化的寡突胶质细胞增殖,但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上述观察结果提示TNF—α对NSCs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Cetus 公司宣布开始进行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临床试验,肿瘤坏死因子是从人免疫系统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在治疗某些癌症方面可能证明是有用的。肿病坏死因子是 Cetu公司开始对人进行试验的第三种治疗蛋白质。其它两种蛋白质是前白细胞素(R)(人重组体白细胞间素-2)和 BETASERON(R)(人重组体β干扰素)。Cetus 公司生产的肿瘤坏死因子是应用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肿瘤坏死因子的类似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基因工程学的发展,有可能大量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纯品,有利于开展TNF的基础研究和探讨其有关生理意义。过去认为TNF仅对肿瘤细胞有作用,但是它对许多正常细胞也起作用,其生物学活性是多样的。本文概述其最新研究进展。 TNF是将脂多糖(LPS)静注于卡介苗致敏的小鼠,血清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经注入皮下移植Meth A肉瘤的小鼠体内,可使肉瘤组织出血坏死,故而得名。TNF是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由于它在体外可以直接杀伤某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则无影响,因此有希望作为抗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人跨膜型和跨膜稳定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脑恶性质瘤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研究应用了基因重组、细胞培养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通过真核表达pcDNA3转染NIH3T3细胞,并在体外观察了THF-α对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M-TNF-α组和TM-TNF-αm组中GFAP和S-100免疫反应阳性肿瘤细胞的数量、胞体截面积、周长、平均光密度皆明显减少。统计学分析提示差异有显性意义。这表明TNF-α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胶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而且,还发现跨膜稳定型TNF-α的杀瘤效果较跨膜型TNF-α强。这为TNF-α基因用于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提示大剂量的TNF-α在临床治疗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CD4为基础制成的艾滋病治疗药物有可能遇到麻烦.几项研究表明,CD4与HIV-Ⅰ之间在体外的亲合性比体内强,从而令人怀疑CD4药物是否有效,并使人得出这样的结论:CD4分子也许只不过是HIV病毒进入细胞的几种途径之一. 据加州大学医学院(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的DavidHo报道,初期临床研究表明HIV浓度并不随Biogen的可溶性CD4浓度增高而下降,之后,又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补充实验表明,Biogen的可溶性CD4产品、其它可溶性CD4产品以及CD4-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3.
协议规定,Asta公司(西德)将寻求管理机构的批准,以便在某些西欧国家扩大天然β-干扰素的销售业务。Asta公司将在这些国家负责重组β-干扰素的临床研究和商品化。Biogen公司(美国)将通过它在西德的附属公司Bioferon向Asta公司提供β-干扰素的临床和商品材料。Biogen公司保留了共同销售该重组产品的权力,并且从Asta的销售额中提成。协议的详细条款未予公布。Asta是西德著名的化学公司Degussa的药品子公司。西德已经批准天然β-干扰素的几项用途。如治疗鼻癌和病毒性脑炎。这种产品,即  相似文献   

14.
已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又称TNFβ)或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有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有些肿瘤细胞对这两种淋巴因子有天然的或逐渐获得的抗性现象,而且这两者在临床用有效抗癌剂量时,又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为此有人用IFN和TNF联合处理肿瘤细胞,发现它们具有协同抗癌效应,这就为低剂量治疗肿瘤以减轻副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此,Feng等于1988年将人IFNγ和人TNFβ两个cDNA片段连接为融合基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包括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炎症诱发等.TNF的生物学效应都是通过细胞表面的两种TNF受体引发的.TNF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凋亡及转录因子NF-kB和JNK蛋白激酶的激活.这3条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及各通路内部含有各种调节机制,使TNF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协调发挥出来.从1994年到现在,对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细胞信号传导研究领域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为157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因子,在克隆的全良cDNA的5’端有480bp的非编码区包括76个氨基酸信号肽编码区。本文采用寡核苷酸指导下的定位基因缺失突变方法,删除了这一非编码区及信号肽序列,并在成熟TNF分子第一个氨基酸密码前插入一个翻译起始密码(ATG),形成一个限制酶NcoI的识别位点ccATGG。然后取出含有成熟TNF全基因的Nc0I—Pst I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获得了肿瘤坏死因子的高效表达菌株。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量可达3.42×10。Μ/L菌液。sDs-PAGE电泳凝胶扫描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量可占细菌可溶性总蛋白量的22.8%。抗呻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可以中和大肠杆菌表达的肿瘤坏死因子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sD和ATG间插入31个核苷酸可使TNF表达量降低约10倍。  相似文献   

17.
几家生物技术公司已开始检测混合淋巴因子,希望混合蛋白比单种蛋白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而Genentech公司(加州旧金山)正在跨出新的一步——生产由两种淋巴因子即γ-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β嵌合而成的单链蛋白。TNF亦称淋巴毒素。数年前就已了解到γ-干扰素和淋巴毒素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协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能影响在体和离体垂体激素的释放。IL-1和TNF是自细胞介素-6(IL-6)合成的有效诱导剂。IL-6是由腺垂体内已被激活的单核细胞和滤泡星形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单核细胞因子。静脉注射IL-6能提高血浆ACTH水平,而且这种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中和试验在不同细胞上对干扰素血清与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及人干扰素(HuIFN-α)的中和能力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HuIFN-α多克隆抗体具有明显的中和PSIFN的能力。而人免疫干扰素(Hu IFN-γ)抗体具有微弱的中和猪脾细胞干扰素能力。猪脾细胞干扰素不仅可在同源细胞表现出抗病毒活性,而且可在异源细胞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多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可有效地分离猪脾细胞干扰素,证实猪脾细胞干扰素与人白细胞干扰素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解决外源基因在蓝藻中低效表达的主要策略是改进供体DNA元件。这项工作尝试改变受体系统生理状态,研究对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以前已经报道用高温(45℃)和红光处理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可以诱导其形成短藻丝体,这里报道以此作为受体细胞,将构建的含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pKT-TNF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法进行转化。红光和高温诱导形成的短藻丝体中,TNF—α基因接合转移效率为在正常营养藻丝中的5~6倍,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pKT-FNF已在受体细胞中复制。Western印迹表明TNF—α基因已在受体系统中表达,放射免疫测定结果显示在短藻丝体中的表达效率提高到在正常营养藻丝中的4~5倍。这可能为提高外源基因在丝状蓝藻中的表达效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此外,研究还分析了人TNF-α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向性对在鱼腥藻7120中表达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