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白山北坡河岸带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对吉林省二道白河河岸带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植被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8科169属288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11科16属26种,种子植物57科153属262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3科6属9种,被子植物54科147属25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45科118属212种,单子叶植物9科29属41种.由此可见二道白河河岸带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对其中被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二道白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2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9个分布类型7个变型.河岸带植物区系呈温带特性,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17属,占河岸带种子植物153属的76.5%.二道白河流域河岸带植物区系地理联系广泛,与热带植物区系和东亚区系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地中海植物区系的联系甚少.表明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湿地维管植物有96科337属1009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0属41种,种子植物74科307属968种,主要是由草本植物组成,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分布区类型多样,在科级水平上有8个类型和2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类型和12个变型,在种级水平上有13个类型和5个变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其他区系联系广泛;温带成分占微弱优势,反映出该区系从热带到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世界分布成分多为建群种和优势种;特有属、种贫乏,说明湿地植被的隐域性.  相似文献   

3.
云南热带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为了解不同地区和生境热带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差异,本文选取云南南部和东南部3个有代表性的热带植物区系——西双版纳龙脑香林植物区系(DFX)、西双版纳石灰岩山植物区系(LFX)和文山古林箐石灰岩山植物区系(LFG)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植物区系的科属数量结构、科内多样性、科属分布区类型及植物区系相似性。研究结果显示:(1)3个热带植物区系均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种类组成、科属数量结构及科内多样性差异较大;(2)热带分布的科、属在3个热带植物区系中均占绝对优势;(3)3个热带植物区系的共有物种极少,而专有物种(即在3个植物区系之间相对专有)相对较多,植物区系之间的种级相似性极低。云南不同地区和生境热带植物区系强烈的热带亲缘、物种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较低的植物区系相似性,揭示了地理和生境差异会影响各地热带植物区系的演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93科627属1139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6科66属119种,裸子植物7科8属9种,被子植物150科528属1011种(双子叶植物130科417属838种,单子叶植物20科111属173种)。(2)该区种子植物科、属优势现象明显,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及茜草科Rubiaceae为主。在科属的组成上较为分散,主要以少寡种的科、属为主,分别占67.88%、91.7%。(3)该区蕨类植物在属的组成上也较为分散,以5个种以下的属为主,占比为93.94%。(4)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科级水平上,种子植物有8个分布区类型及5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成分有80个科,占总科数的50.96%,而蕨类植物有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的科有23个,占蕨类总科数的63.89%;在属级水平上,种子植物有13个分布区类型及16个变型,热带成分有365属,占总属数的68.10%,而蕨类植物有7个类型及1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成分有40属,占蕨类植物总属数的60.61%。  相似文献   

5.
北京永定河-海河干流河岸带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晨  欧阳志云  郑华 《生态学报》2014,34(6):1535-1547
探讨了北京永定河-海河干流河岸带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河岸带植被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7科100属134种,其中包括种子植物36科100属133种,蕨类植物1科1种。北京永定河-海河干流河岸带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其中,在科的组成结构上,植物种类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大科如为禾本科和菊科,而多数科只有少数种或单种。在属的组成结构上,主要以单种属和小属为主。对其中种子植物的植物区系分布类型在种级水平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岸带共有4大类区系性质成分和16个地理成分类型,总体呈温带特性,各类温带分布类型67种,占河岸带植物总种数的50%。各河段河岸带植物区系结构存在差异:永定河山峡段与海河干流段区系结构比较相近,各结构在植物种所占比例上的排序为温带类世界类热带类亚洲类;而大部分长期干涸的永定河平原段,则温带类热带类世界类亚洲类。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对合肥大蜀山植物区系基本组成和科属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进行了R/T比值的比较。统计共有维管束植物120科、315属、508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10科、13属、14种,裸子植物7科、19属、47种,被子植物103科、283属、447种。壳斗科、松科、榆科、槭树科、椴树科和豆科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属的水平上可划分为14个类型,温带成分占有较高比例,热带种类丰富,北温带分布最多(23·81%),其次为泛热带分布(18·52%),表现出向北亚热带植物区系明显过渡的特征。中国特有成分较为缺乏。落叶阔叶林仍是该区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类型。与其他山地植物区系R/T比值的比较表明,其热带性质大于安徽鹞落坪和皇藏峪,小于南京幕府山和滁州琅琊山,与南京紫金山和牛首山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艾山植物区系是山东半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以下特征: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计有维管植物96科,311属,488种。该植物区系优势科现象明显;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优势明显达161个属,泛热带成分丰富有50个属,热带植物区系为21个属。将艾山植物区系与邻近植物区系的植物地理分布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和属、种相似性系数和优势科的比较,结果表明,艾山植物区系与千山植物区系的差异比较大。植物区系资料研究不支持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划为同一植物区系亚地区。  相似文献   

8.
山东崂山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崂山植物区系是山东半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以下特征: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计有维管植物129科,517属,1045种;优势科现象明显;种的特有现象明显;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优势明显,泛热带成分丰富,与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将崂山植物区系与邻近植物区系进行了属、种相似性系数和优势科的比较,表明崂山植物区与千山、小五台山植物区系的差异较大。区系资料支持将崂山与昆嵛山归属于鲁东丘陵植物小区,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583属129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58科576属1285种。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163科可分为9个分布类型及10个分布变型,其中热带分布科89科,占总科数的66 %;583属可分为13个分布类型及16个分布变型,热带性质属285属、温带性质属235属,两者基本达到平衡。本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和原始性;少种科、属数量多;特有现象明显,东亚特有科4科,中国特有科1科,中国特有属23属。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昆嵛山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昆嵛山植物区系是山东半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以下特征: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植物116科,414属、878种;优势现象;分布类型多亲,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性质明显,又与热带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新缘关系,特有现象比较明显。将昆嵛山植物区系一邻近区系的地理分布类型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和属、种相似性系数比较,认为,昆嵛山植物区系与千山植物区系的差异较大,植物区系资料研究表明,将山东半岛、辽东半  相似文献   

11.
张红梅  陈浒  陈静  郭城  黄菊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10):1768-1777
为了明确毕节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该研究于2018年、2019年分别采用样线和样方法对研究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同时通过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研究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总计133科438属721种,其中蕨类10科13属16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116科417属695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5科75属121种,双子叶植物101科342属574种;珍稀濒危植物共35种,隶属于14科24属。(2)资源植物分类中,药用类植物121科339属516种,蜜源植物74科180属333种,食用类植物37科60属75种,观赏类植物75科146属209种,纤维类植物42科82属89种,淀粉和糖料类植物21科37属59种,芳香油类植物25科88属132种,油脂类植物63科117属144种,树脂及树胶类植物17科17属22种,鞣料类38科63属87种,其他植物资源合计68科128属155种。(3)植物区系上蕨类植物的科、属区系分化小,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9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级水平上共15个分布区类型、20个亚型,属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研究表明,研究区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文献,对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62科236属448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1科1属4种,被子植物59科233属441种。藜科、菊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为优势科,所含属、种数占该保护区总数的49.15%和51.12%;属内种数的变化范围为1~13种,仅含1种的属最多,有144个,占总属数的61.02%。植物生活型组成多样,草本375种、灌木65种、乔木5种、藤本3种,分别占保护区总种数的83.71%、14.51%、1.12%和0.67%。植物群落组成简单,以梭梭群落(Form.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群落(Form.Haloxylon persicum)为主,它们与超旱生、旱生灌木、小灌木、草本等组成荒漠植被。保护区种子植物60科可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14科),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的56.00%;234个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73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的37.44%,地中海、中亚、东亚分布在此地交流融合,缺乏热带成分,具强烈的温带荒漠性质。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四川茂县药用种子植物资源状况,在茂县第3次和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茂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茂县县域内药用种子植物共130科582属1 342种,包括裸子植物7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23科568属1 32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科37属57种。15个大型科(科内种数大于20)分别占总属、种数的48.45%、56.56%,处于主导地位;小型属(含2~4种)共507属783种,分别占总属、种数的87.11%、58.35%。茂县药用种子植物科以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56.52%),而属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68.11%);茂县的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比剑阁县和盐边县呈现更为明显的温带性,而较澜沧江源区与错那县的热带成分更为活跃,揭示纬度和海拔可能是决定茂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的关键因素。因此,茂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温带性质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亦呈现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因此茂县可视作研究横断山脉地区南北植物交流的关键地区之一,在药用种子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文  屈兴乐  任毅华  罗大庆 《广西植物》2018,38(11):1428-1439
为了丰富西藏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资料,深入开展该区域植被生态学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种类较贫乏。佩枯错共有种子植物31科77属115种,仅占西藏种子植物的18.90%、6.73%、2.17%。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75属11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3科58属91种,单子叶植物6科17属22种。(2)优势科明显,单种科占绝对优势。所有科中有5个科至少含有7种种子植物,占该研究区总种数的39.13%,是该区系的主要组分;同时科数中有11科仅含1种植物,该类科占一定优势。(3)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较复杂,划分为3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0个属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分布科、属分别占总数的29.03%和77.92%,表明本区系具有明显温带性质。(4)科属特有现象不明显,没有中国特有科分布,仅有1个中国特有属分布,说明佩枯错植物区系的特有化程度极低,表现出寒旱化与高山、高原特化综合而成的高寒植物区系的年轻性。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在对德夯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进行多次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从科、属、种层面、不同特殊生境类型,并与邻近地区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探讨德夯的植物区系特征,深入揭示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地位,为该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德夯种子植物类群丰富,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710属1 626种,分别占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4.48%、83.43%、54.00%,分别占湖南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3.33%、54.20%、33.46%。(2)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含12个分布区类型,属含14个,种含15个,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泛热带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种的地理成分以中国特有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特有现象明显,该区含7个东亚特有科、2个中国特有科,27个中国特有属,588个中国特有种,其中含39个华中特有种,29个武陵山地区特有种和6个德夯特有种。(3)该区植物区系成分随生境不同出现分化,台地、悬崖、谷地3种代表性生境区系成分差异明显,和邻近的壶瓶山、小溪、乌龙山3个地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总体上,德夯风景名胜区植物区系具有东亚植物区系特征,在武陵山地区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安庆西江是长江下游唯一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迁地保护区。为了解安庆西江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 进而评价西江长江江豚栖息地的生境情况, 于2017年夏季对西江河岸带10个断面的植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西江河岸带植被中共有维管植物166种, 隶属于50科131属, 其中藻类植物1科1属1种, 蕨类植物1科1属2种, 种子植物48科129属163种, 以蝶形花科、菊科、禾本科为优势科, 科、属的分布类型较为丰富。对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的结果显示, Shannon-Wiener指数变幅为0.213—0.899, 均值为0.629±0.399; Simpson指数变幅为0.135—0.465, 均值为0.315±0.204, 物种丰富度变化范围在3—14, 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变化一致。西江河岸带植被分布还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特征, 两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 河岸带植被多样性指数较低; 自然区域的植物覆盖面积大, 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则较高。总体而言, 西江河岸带植被物种丰富, 覆盖率高, 既可以改善水质, 又可以为小型定居性鱼类提供良好的产卵场和索饵场, 对于维持长江江豚迁地种群的栖息和繁衍生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宜昌大老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大老岭有野生种子植物122科435属856种。对本区科、属和种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性质明显是温带性,且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地理成分复杂,仅属就有13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地理联系广泛,具有古老性强和特有现象不很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