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麂活动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动物在不同时间内的活动强度及变化规律(原宝东和孔繁繁,2011).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隶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麂属(Muntiacus),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分布范围十分狭小,目前该种群仅存于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4省,且栖息地成小种群岛屿状分布(盛和林,1987).  相似文献   

2.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栖息地片断化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影响种群的基因流,进而导致近交,降低个体生活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绝灭的主要因素.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由于自身目前的濒危状况和生物学特异性,使得栖息地片断化对其影响更甚.为了更好的保护该珍稀物种,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划分了浙江遂昌的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开化的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黑麂栖息地的片断化斑块,并通过所得片断化斑块数据进行两个保护区在片断化程度的计算,同时从片断化斑块获取黑麂的组织、粪便样品,提取黑麂的线粒体DNA,估算其基因流大小.以此初步确定两个保护的黑麂栖息地片断化程度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各项片断化指数均表明,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黑麂栖息地片断化程度要小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片断化种群的平均基因流Nm达到了3.65,明显高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1.12.结果表明,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对黑麂种群的基因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恢复黑麂栖息地,否则将严重阻碍片断化种群间的个体迁移、扩散和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小麂种群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样带调查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进行小麂种群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带法得到全区的种群密度为(5.8±0.4)只/km2,种群数量为(473.5±29.2)只,其中核心区种群密度最高,为(7.5±0.7)只/km2,种群数量为(160.8±14.0)只;缓冲区为(5.7±0.6)只/km2,种群数量为(98.2±10.4)只;实验区密度最低,为(3.3±0.5)只/km2,种群数量为(140.5±20.7)只。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得到全区种群密度为(4.9±0.3)只/km2,种群数量为(397±26)只。样带法调查显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种群密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是春季种群密度最高,保护区内小麂主要栖息在海拔400-800 m之间,夏季向高海拔区域迁移,冬季则向低海拔迁移。SRY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古田山小麂种群季节间平均雌雄性比1.17∶1,周年雌雄性比为1.11∶1(9只雌性,84只雄性)(x=0.458,P=0.499),雌性个体的数量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若要进一步提高种群数量,则需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程亮  王晓卫  赵海涛  任轶  李保国 《生态学报》2016,36(23):7724-7731
小种群的保护已成为保护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小种群极易灭绝的特性,寻找制约小种群存活的关键因子,形成快速拯救的措施,是目前对于小种群进行保护十分迫切的任务。根据秦岭大坪峪地区2个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种群连续5a的观察数据,参照群体大小、配偶体制、迁移扩散、环境容纳量、死亡率、灾害的发生频率等种群参数,并结合川金丝猴其他种群的研究结果,利用旋涡模型(Vortex 10.0),对猴群未来100a内的数量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个体迁移的情况下,大坪峪种群种群100a间灭绝概率为95.8%和93%;当存在个体迁移和扩散的情况,灭绝概率为2%和0.4%。因此种群间个体迁移是秦岭大坪峪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动态的限制因子。鉴于此,增加川金丝猴大坪峪种群间的个体交流,能够保证本群川金丝猴长期生存所需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增加秦岭川金丝猴各种群间的个体交流,建立群间的生境走廊对这一世界性濒危物种的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年龄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年龄的鉴定方法,是种群生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狩猎动物来说,年龄鉴定的最终目的是为探索种群数量动态,为确定猎期和猎取量提供依据。测定年龄有多种方法,眼水晶体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少量无机盐组成,它本身无血管及神经,受环境的影响小,是较为稳定的组织。Lord(1959)通过棉尾兔(Sylvilagus)眼水晶体的研究后指出:水晶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生长,所以能根据水晶体重量来测定其相对年龄。科尔诺斯基(Kolenosky)等(1962)研究叉角羚(Antilocucapa)后认为,可根据叉角羚眼水晶体  相似文献   

6.
红背(鼠平)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动物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不外是改造有益有害动物的种群,增加有益动物的数量,减少或消灭有害动物的数量,使之更符合于国民经济的需要。啮齿动物对农、林、畜牧、保健各项事业的危害甚大,故在“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上的除四害一项中规定要消灭它。而在与鼠类的斗争中就需要掌握其种群状态、数量变化的规律等等,以求预测鼠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各项灭鼠的措施。在种群研究中年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了解其年龄组成可以知道其种群是否健康、繁殖情况、及其数量的发展趋势。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为东北林区的害鼠(寿振黄等,1958)。所以我们就以此鼠为材料,来研究这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家鼠(Mus musculus)种群动态预测及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我国学者夏武平(1966)用9月铗日捕获率预测东北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数量以来,严志堂等(1983)应用种群年龄结构的回归方程预测新疆天山北麓农区塔西河地区的小家鼠(Mus musculus)种群密度获初步成功,并根据该文提供的一个改进公式M10=5.60x+5.80(x表示种群年龄的成亚比,M10表示小家鼠10月数量,即年内最高数量),提前11个月预测该地的小家鼠种群最高数量。  相似文献   

8.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 Sclater)的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鹿科动物。仅分布皖南、浙西及与之接壤的闽、赣部分地区,从北纬28°-31°,东径117°-120°的37个县的范围内(Sheng et,L,1980)。由于黑麂数量稀少,且栖居中山密林,活动隐蔽,因而以往对它的繁殖情况一无所知。为保护和利用这一特产动物资源,我们于1978年1月至1981年2月,对黑麂的繁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云南赤麂的亚种分类记述(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赤麂(Muntiacus muntjak)又名印度麂或吠鹿,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麂属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同时又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毛皮兽。迄今,本种已记载过15个亚种,其中7个分布于中国大陆(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8个见于东南亚诸岛(Chasen,1940)。近来,本文作者之一的Groves和他的同事Grubb又将这15个亚种归并为8个(论文已交付出版)。 关于云南赤麂的亚种问题以往很少深入研究,仅在部份区系分类报告中有过简要记载。但因各学者所获标本有限(或者仅得少数皮张),而将云南及整个中国大陆的赤麂 (Muntiacus muntjak)统统归入了M.m.vginalis亚种。事实上,真正的M.m.vaginalis仅局限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西部的阿拉刚(Arakan)和中国的西藏东南部(Grubb和Groves,待发表)。 笔者查看了采自云南各地的60余号赤麂标本,经与已知亚种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和主要性状差异系数值的比较(表3)发现:云南的赤麂不仅与M.m.vaginalis,海南亚种M.m.nigripes以及邻国的其它亚种(如M.m.curvostylis和M.m.annamensis等)明显有别,而且与中国的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的标本差异亦颇大。就说云南南北(约为22°20`N.以南;23°10`N.以北)两地标本的差异也十分显著(两地之间有一狭窄的过渡地带,发  相似文献   

10.
续 2 0 0 2年第 9期 5 3页 )生态学3 0 .1个动物种群的生长依赖于种群中个体的生物学特征 ,如预期寿命、生殖力 (1个雌性在一生中产生后代的数目 )、生殖期的持续时间 ,沿雌性年龄的生殖力的分布、发育时间 (出生和产第 1枚卵之间的时间 )以及产第 1枚卵的年龄。此外 ,种群的年龄结构 (即根据年龄的金字塔的年龄分切 )将影响到这些被表达的特征。考虑 2个种群 A和 B,其中哪一个种群在与下列陈述有关连的情况下更快地生长 ,所有其他要素维持恒定。用×填在每一项的空格中。种群 A  种群 B × A.A种群主要由年青能繁殖的个体组成 ,而B种…  相似文献   

11.
小麂的生态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麂(黄麂、角麂)(Muntiacus reevesi)是我国野生有蹄类中数量最多的资源动物之一。麂皮为制革工业上的重要原料;麂肉为野味中的珍品。 从1960年以来,对小麂进行了调查,先后获得90只(雄51只,雌39只)标本和资料;从江西的乐平、波阳、修水和峡江得60只;浙江的常山和海宁15只;安徽的歙县和绩溪14只;福建邵武1只。重点分析其食性,并了解其繁殖状况。  相似文献   

12.
合肥野生动物园黑麂的繁殖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肥野生动物园自1978年开始进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饲养和繁殖,1989年第一胎圈养条件下繁殖的黑麂出生,到2001年底累计繁殖黑麂51头,繁殖种群正处迅速增长期。13年的繁殖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圈养条件下育龄母麂平均每12个月产一胎(多数在11—13个月,少数仅6—9个月),孕期240d左右,哺乳期2—3个月,少数母麂可产后发情,但极少有两年三次产仔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圈养条件下黑麂多在9—11月交配,4—7月产仔(80.39%)。圈养条件下黑麂幼年的死亡率较低(7.84%),成年黑麂多死于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56%)。  相似文献   

13.
鹿科动物是我国动物资源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类经济动物。在陕西省境内,野生的有林麝(Moschus berezousk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鹿包)(Capreolus capreolus);驯养的除梅花鹿和马鹿外,林麝驯养已初见成效。但鹿科动物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却广泛危害其种群发展及开发利用。养獐(林麝)场和养鹿场的寄生蠕虫,程度不同地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地区宽鳍(鱼巤)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88尾采自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鱼巤)(Zaccop,platypus)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初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地理格局,所测定的Cyt b基因全序列长1140 bp,其中变异位点98个,简约信息位点75个.共检测到33个单倍型,除鉴江种群只有1个单倍型外,其余8条水系均有多个单倍型.北江、流溪河、鉴江、北流河和罗定江等5个种群有共亭单倍型Hap11,罗定江和北流河之间共享了单倍型Hap4,东江与流溪河共享Hap6,而韩江和榕江共享单倍型Hap29.种群单倍型多样性的平均值(h)为0.908,核苷酸多样性的平均值(π)为0.0196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NJ树)显示,宽鳍(鱼巤)种群33个单倍型可分为2个分支,其中来自珠江水系(北江、东江、流溪河、罗定江和北流河)和广东西部独立人海水系(鉴江和漠阳江)的宽鳍(鱼巤)种群聚为一支(分支A),广东东部独立入海水系(韩江和榕江)种群聚为另外一支(分支B).2分支间的遗传距离和碱基差异率均较高(0.0517-0.0549,5.35%-_6.49%),明显大于分支A内(O.0012-0.0099,0.26%-2.11%)和分支B内的值(0.0027,1.58%),但远小于宽鳍(鱼巤)与外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和碱基差异率(0.0945-0.1912,8.77%-17.11%).这表明分支A与B之间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来达到物种级水平,韩江和榕汀的种群相对独立,推测可能与莲花山脉的阻隔有关.根据单倍型网络图推测,流溪河可能是广东中西部地区宽鳍(鱼巤)的扩散中心,分别向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东江扩散,再向鉴江和漠阳江扩散:另外由扩散中心经东江到榕汀再向韩江扩散.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38.50%,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66.24%.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皆表明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鱼巤)在整个种群上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明显的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15.
小麂、黑麂、赤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工作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小麂(Muntiacus reeuesi)、黑麂(M.crinifrons)和赤麂(M.muntjak)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 ptonemal complex,SC)进行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SC的平均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同有丝分裂细胞相应染色体的数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SC的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绘制了三种麂的SC组型图。雄性黑麂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复杂的易位多价体,意味着其核型的演化过程涉及两次染色体易位和一次臂间倒位。 2.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的有明显差异,如性染色体嗜银性较强,配对延迟等。XY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在中粗线期,Y的全长均同X配对;XY-SC开始解体于晚粗线期。 3.在粗线期,X染色体未配对区域出现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通过不对称易位得到的重复片段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配对的一种细胞学表现。  相似文献   

16.
对麂属(Muntiacus)中的3种动物:赤麂(M.muntjak)(2n-6♀,7♂),小麂(M.reevesi)(2n=46),黑麂(M.crinifrons(2n=8♀,9♂)MDR-1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多药耐药基因)726bp左右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系统树,同时探讨了这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任鹏  龚堃  鲍毅新  黄相相  周晓  韩金巧 《生态学报》2017,37(20):6933-6944
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收集634份粪便样本,2份肌肉样本。通过严格筛选,最终获得390份可用于PCR扩增的样本。用多态性较高的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共识别出177个小麂个体。SRY基因性别鉴定显示研究样本中雄性84只,雌性93只。所使用的8个微卫星位点在177个样本中,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在0.960—1.000之间,平均值为0.9685,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799—0.887之间,平均值为0.8429,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66—0.872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214,基因杂合度水平较高,为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种群。采用Cervus3.0进行亲权分析,当置信度为95%和80%时,8个微卫星位点的鉴定率均达到100%。共鉴定出父-母-子24对,母-子23对,父-子19对,涉及到104只个体。根据亲缘关系分析小麂的婚配制,结果发现小麂的婚配制属于1雄多雌,但并不是目前所知的亚型,而可能是一种被称作"检查策略"的一雄多雌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 DNA (BMC5, 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在膜翅目中 ,未受精卵形成单倍体的雄蜂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受精卵将产生双倍体的雌蜂。但是 ,因互补性别决定机制 (CSD)的作用 ,受精卵有时也会产生双倍体雄蜂。这种性别决定机制包括单位点的CSD和多位点的CSD。在单位点的CSD作用下 ,唯一的一个性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决定后代个体的性别。性位点上杂合的个体将是雌性 ,半合或同型结合的个体将分别形成单倍体或双倍体的雄性。在多位点的CSD作用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位点控制后代的性别 ,每个性位点上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如果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性位点是杂合的 ,形成的双倍体后代都是雌性的 ,但若是所有的性位点都为同型合子 ,则将产生双倍体的雄蜂。在膜翅目中 ,目前已知 4 3种具有双倍体雄蜂 ,其中 2 2种发现存在单位点的CSD ,但是多位点的CSD还有待于确认。双倍体的雄性个体或者不能存活 ,或者不育 ,这样的个体形成将对寄生蜂种群的增长带来一定的遗传负担。在生物防治上 ,保护寄生蜂种群的性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及减少其遗传多异性的损失极其重要。如果利用具有单位点CSD的种类 ,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可避免由于双倍体雄性的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利用18台红外相机收集到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川西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6种有蹄类动物的照片数据,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了它们的活动规律及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1)6种有蹄类动物在研究区域总丰富度达到了58.71%,其中羚牛的相对丰富度是28.02%,川西斑羚13.24%,毛冠鹿10.08%,中华鬣羚4.21%,小麂2.26%,林麝0.90%。(2)6种有蹄类动物的月相对丰富度反映了其年活动格局,其中羚牛、川西斑羚、毛冠鹿、中华鬣羚、小麂表现出一致性,即夏季活动最为频繁,秋季减弱,冬季达到活动低谷,春季逐渐回升;而林麝则在冬季活动最为频繁,夏季最弱。(3)日时间段相对丰富度反映了动物全年的日活动规律,其中川西斑羚和羚牛相似,主要以白天活动为主;毛冠鹿、小麂、林麝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中华鬣羚活动高峰出现在02:00–06:00和20:00–22:00,以夜间活动为主。(4)分析不同季节6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规律,羚牛在春季出现一定的差异,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20:00;川西斑羚、毛冠鹿、中华鬣羚在冬季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活动高峰相对延迟或者提前;小麂春季表现出差异,活动主要集中在00:00–10:00和18:00–20:00;林麝由于数据相对较少,在4个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规律。(5)夜行性分析得到中华鬣羚具有较强的夜间活动能力,夜间相对丰富度达到了65.81%。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有蹄类动物种群的变化,为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