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紫外照射、亚硝基胍(NTG)和离子束综合诱变处理,获得一株三孢布拉氏霉菌负亩优良菌株SCB201。在优化了的培养条件下,它与三孢布拉氏霉菌正菌SCB200接合培养产β-胡萝卜素达到2g/1,较其亲株0.2g/1的水平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2.
巩尊洋  罗玮  杜瑶  余晓斌 《微生物学报》2017,57(10):1527-1535
【目的】探究crgA基因在三孢布拉霉合成类胡萝卜素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三孢布拉霉crgA基因并利用split-marker策略敲除该基因;在表型特征、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类胡萝卜素合成水平等方面将基因敲除株与野生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rgA基因敲除菌产孢能力明显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明显提高,在发酵120h后β-胡萝卜素的积累量提高了31.2%。将crgA基因重新导入到敲除菌后,该菌的性状恢复至野生型。【结论】crgA基因调控三孢布拉霉的生长和产孢能力,并通过调控类胡萝卜素关键酶基因表达来调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是一个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3.
皂化法分离测定三孢布拉氏霉菌体中辅酶Q10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究醇碱皂化法分离三孢布拉氏霉菌体中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醇碱皂化法分离测定三孢布拉氏霉菌体中辅酶Q10的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皂化时间、醇碱浓度及焦性没食子酸添加量对皂化效果影响显著,而温度(50~90℃)对其影响较小。醇碱皂化法提取三孢布拉氏霉中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OH加入量为湿菌体的1/2(w/w),醇碱浓度为10%,焦性没食子酸量添加量为湿菌体的10%(w/w),在70℃下皂化60min。此提取工艺平均回收率达81.8%,RSD为2.6%。  相似文献   

4.
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天然β-胡萝卜素。在30L发酵罐中,平均生物量31.3g干菌重/L发酵液和胡萝卜素1213.1mp/L;在3M3发酵罐中,平均生物量38.0g干菌重/L发酵液和胡萝卜素1146.5mg/L。将中试样品经HPLC分析,在总色素中β-胡萝卜素占92~96%,其他类胡萝卜素占8~4%;在β-胡萝卜素中,反式异构体占90~95%,9-、13-、15-顺式异构体占10~5%。结晶β-胡萝卜素呈多种形状,但大多数为两端锥形的棱柱体。在胡萝卜素提取中,工艺和技  相似文献   

5.
三孢布拉霉老化性状传递特征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素产生菌三孢布拉霉(Blakesleatripora)的老化现象及其特征,其老化菌株通过菌丝接触,将老化性状传递给正常菌株,并通过转变正常菌株的孢子,使老化性状传递给后代,菌丝的老化伴随着体内胡萝卜素的消失。  相似文献   

6.
番茄红素是一种能够预防某些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类胡萝卜素。三孢布拉霉是产生番茄红素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对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三孢布拉霉的生物学特性,高产菌株的选育,培养基及工艺的优化,番茄红素的提取,市场状况及开发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应用三孢布拉霉生产β-胡萝卜素的发酵工艺。在种子培养阶段,采用正负菌孢子混合培养的方法,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一个稳定、简便的工艺条件,β-胡萝卜素产量达到1.39g/L。  相似文献   

8.
三种被孢霉的电泳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等强度均一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被孢霉菌株及两株诱变菌株的电泳核型。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AS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及其诱变株M6-22、MH23具有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与拉曼被孢霉AS3.3411(M.ramanniana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素产生菌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的老化现象及其特征。其老化菌株通过菌丝接触,将老化性状传递给正常菌株。并通过转变正常菌株的孢予,使老化性状传递给后代。菌丝的老化伴随着体内胡萝卜素的消失。  相似文献   

10.
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DNA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氯化苄提取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DNA.用100mMTris*HCl;40mMEDTApH9.0;2%SDS作为提取液,使氯化苄在碱性条件下与三孢布拉霉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发生反应,从而达到破坏细胞壁结构,释放DNA的作用.实验得到的DNA污染少,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被孢霉MA—90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道海  李楠 《生物技术》1995,5(1):27-29
本文研究了由被孢霉变株MA-90生产了γ-亚麻酸的发酵条件,确定了最适碳源、氮源及C/N,初步建立了生产γ-亚麻酸的工艺条件.葡萄糖、蔗糖及天冬酰胺和尿素为最适碳、氮源。在C/N为20/1,葡萄糖浓度为80g/L的条件下,油脂产量和油脂中γ-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8.5g/L和14.13%,γ-亚麻酸产量及生物量分别为1..157g/L和31.2g/L。后期适当降低培养温度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均有利于γ-  相似文献   

12.
STUDIESONSYNTllliSISOFLIPIDS!NBLAKESEAIRliyl,nnxJIANGWen-HouSHANZhi-PingMENGYu(JangsuInstituteofMicrobiology.Wuxi214063)用三抱布拉霉发酵生产卜胡萝卜素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油,它能显著提高胡萝卜素产量,该菌在吸收利用植物油脂合成胡萝卜素过程中也在细胞内积累丰富的油脂。本文研究了该菌的油脂合成,结果表明,三抱布拉霉菌有较强的吸收同化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并合成菌体自身油脂的能力。菌体油脂脂肪酸组分中C;。和C;。酸含量占绝大多数,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占62~84%。菌体油脂脂肪酸…  相似文献   

13.
三孢布拉霉发酵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在生物体中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虽然已经有部分企业实现了番茄红素的工业化生产,但产量仍然是制约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重要因素。在本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遗传育种、发酵工艺优化、化学调控等方面综述了提高三孢布拉霉中番茄红素产量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等强度均一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被孢霉菌株及两株诱变菌株的电泳核型。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AS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及其诱变株M(6-22)、MH(23)具有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与拉曼被抱霉AS3.3413(M.ramanniana AS3.3413)和葡酒色被孢霉AS3.3414(Mvinacea AS3.3414)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三种被抱霉明显的染色体带数分别为15条,10条和11条,分离的染色体DNA大小范围大约为390kb-2660Kb,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21640Kb、15040Kb、19670Kb。  相似文献   

15.
β-胡萝卜素发酵过程中关键的代谢产物--三孢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lea trispora)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发现:使用( )、(-)菌混合的培养物与分别使用“ ”、“-”菌的培养物相比,β-胡萝卜素产率可提高3~15倍;既使用膜将( )、(-)菌株隔开培养,这种作用仍然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混合培养物中生成的β因子或称三孢酸在起作用。主要介绍了三孢酸的性质、作用机理和功能、合成路线及其分离纯化,以期为类胡萝卜素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真菌还原Cr(VI)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几株抗Cr(VI)的真菌,他们能在含300 ̄500mg/LK2Cr2O7的蔗糖合成培养基中生长,其中BS-1菌株抗K2Cr2O7达900mg/L.BS-1等4株真菌在含200mg/L K2Cr2O7的培养基中生长4 ̄6d后,培养液中的Cr(VI)已全部消失。这些真菌经鉴定为青霉菌BS-1和BS-3,黑曲霉BR-4和黄曲霉BX-1。经紫外可见光扫描及化学分析证实,高毒的C  相似文献   

17.
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属间隔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融合细胞,串联发酵D-葡萄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第一步发酵菌株欧文氏菌SCB247经0.8mg/mL溶菌酶酶解0.5h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8%和27.8%。第二步发酵菌株棒杆菌SCB3058经预处理后由1.3mg/mL溶菌酶酶解2h,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5%和56.3%,用携带氨苄青霉素抗性标记的SCB247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三孢布拉霉JM9207胞外脂肪酶的特性,适宜的酶反应条件是温度27℃,pH中性,在利用该菌发酵β-胡萝卜素的过程中,发酵30-96h的时间段内酶活性可维持10个单位以上,发酵36h和72h时分别出现两个活性高峰。  相似文献   

19.
桂仁跃  洪宇  余晓斌  罗玮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275-5285
【背景】CrgA是三孢布拉霉(Blakesleatrispora,Bt)中调控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关键负调控因子,其表达水平会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目的】克隆三孢布拉霉crgA启动子并分析其活性,为进一步解析CrgA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综合微生物基因组(integrated microbial genomes, IMG)数据库提供的基因组序列,克隆crgA翻译起始位点上游2 000 bp序列,分析其顺式调控元件和转录起始区域预测,通过RT-qPCR分析不同光照时间对三孢布拉霉crgA相对转录水平的影响;构建4个不同长度的crgA启动子截短序列驱动的GUS-mGFP5重组表达载体p1303-procrgAF、F1、F2和F3,利用农杆菌侵染整合到三孢布拉霉基因组中,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测定β-D-葡萄糖苷酸酶(β-D-glucuronidase,GUS)酶活性并观察荧光信号。【结果】crgA启动子不仅包含基础的TATA-box和CAAT-box元件,还包括多个与光响应相关的元件。观察荧光结果显示CaMV35S和构建的4个突变启动子均能在三孢布拉霉体内驱动下游基因表达,检测GUS...  相似文献   

20.
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属间融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融合细胞。串联发酵D-葡萄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第一步发酵菌株欧文氏菌SCB247经0.8mg/mL溶菌酶酶解0.5h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8%和27.8%。第二步发酵菌株棒杆菌SCB3058经预处理后由1.3mg/mL溶菌酶酶解2h,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5%和56.3%。用携带氨苄青霉素抗性标记的SCB247和经热灭活的SCB3058为亲本,在40%PEG6000和0.2mol/L新生磷酸钙等适宜条件下融合,融合频率为3.6×10~(-6)。在非选择和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十几次后,对融合子的单菌形态、染色结果、菌落形态、色泽、总蛋白量、同工酶、发酵性能等方面与亲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融合子确系棒杆菌和欧文氏菌的融合细胞。摇瓶发酵结果显示,所得的38株稳定的融合子中约40%能转化葡萄糖为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