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蛇岛蝮蛇的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克明  李建立 《蛇志》1991,3(2):9-14
经 ICP-AES 测定,在蛇岛蝮蛇体内含有 Zn、Cu,Fe、Mn、Mo、Cr、Co、Se、V、Sn、Si、Li、Te.Al、As,Ge 和 Pb 等多种微量元素,但各器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Zn 几乎存在于蛇体内的所有组织,而且含量极为丰富.蛇体内的 Cr、Sn、Te、Al 含量较高,但 Cu、Mn、Mo.V 等含量甚微.胆汁,血清具有高 Te、Cr、Pb、As,Li、低 Fe、Zn 的特点,而肝、脾、血液不仅 Fe 贮量丰富,且 Sn 含量也高.  相似文献   

2.
墨旱莲对4种蝮蛇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墨旱莲提取液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的炎症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应用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致炎模型,观察墨旱莲提取液对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墨旱莲提取液分别与不同蛇毒混合,给小鼠腹部皮下注射,观察其对蛇毒引起的小鼠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墨旱莲提取液15g/kg连续2次灌胃给药,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或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急性炎症造模和短尾蝮蛇毒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造模(20g/kg)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这些蛇毒引起的小鼠皮下出血也能明显抑制。结论墨旱莲提取液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蝮蛇是全国分布最广的毒蛇。一旦被蝮蛇咬伤 ,蛇毒进入体内 1~ 6h,即出现中毒表现 ,若抢救不及时 ,在短期内致人死亡。我院用本院研制的蝮蛇胶囊先后治疗蝮蛇咬伤 5 5例 ,部分结合西医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5例均确诊为蝮蛇咬伤 ,其中 ,男 46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62岁 ;农民 44例 ,占 80 % ;工人 4例 ,占 7.2 % ;学生和儿童共 7例 ,占 1 2 .73%。大多发生于 7、 8月盛夏季节 ,共 36例 ,占 65 .45 % ;6月 7例 ,占1 2 .73% ;9月 7例 ,占 1 2 .73% ;1 0月 5例 ,占9.0 9%。1 .2 咬伤情况 …  相似文献   

4.
陈静 《蛇志》2002,14(4):53-53
抗蝮蛇毒血清是治疗蝮蛇咬伤的特效药 ,但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如处理不当 ,常引起严重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 1 999年至今共收治蝮蛇咬伤 5 6 6例 ,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5 1 7例 ,其中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有 2 1例。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2 1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在 5~ 5 2岁。临床分型与表现 :轻型 7例 ,皮肤出现荨麻疹、红斑 ;中型 9例 ,皮肤出现荨麻疹、红斑 ,恶心呕吐 ;重型 5例 ,皮肤出现荨麻疹、红斑 ,全身出冷汗 ,恶心呕吐 ,胸闷 ,呼吸困难 ,休克。治疗方法及结果 :…  相似文献   

5.
6.
蛇岛自然保护区与蛇岛蝮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沐朋 《四川动物》1989,8(2):44-46
蛇岛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的渤海中,东经120°59′,北纬38°57′,离大陆最近距离7海里,面积0.8平方公里,于1980年划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蛇岛是一座单面山,主峰在岛的西南角,海拔216.9米。由主峰向西北斜伸一条山脊,山脊的西至西北面为陡立的峭壁,从山脊向东南、东及北面,分别延伸、下降成6—7条呈折扇状的沟梁。岛的周围,除东南角有一小片卵石滩外,概为悬崖,难于攀登。岛上岩石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和砾岩,属震旦纪岩层。一座翠绿的小山,在一片碧波中崛起,悬崖耸立,怪石相随,断裂皱褶,纵横交错,形成雄伟险峻的景观。蛇岛地处中纬度地…  相似文献   

7.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内和各种浓度的碱土族氯化溶液内,研究了来自江浙蝮蛇毒的酸性与碱性磷脂酶A2的热变性过程。得到表征这两种酶深液构象变化的热力学参数。依据这些参数研究了两者的溶液构象及其变化。在PH4.5以下,分子净荷正电的这两种酶在溶液中不形成可热致伸展的有序构象;PH高于4.5时,Asp和Glu的侧链羧基以负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有序构象的稳定。His是决定PLA2活力和热稳  相似文献   

8.
汪国和 《蛇志》1992,4(1):49-50
蝮蛇咬伤是常见的蛇伤,临床治愈率较高,但有极少数患者因伤后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以致并发危重症而危及生命.我院曾抢救成功3例被蝮蛇咬伤后并发呼衰、肾衰的患者,现报道如下.例1,陈某,男,39岁,铁路工人.1987年9月25日晚在巡道时被蝮蛇咬伤右足背.当即在铁路医院经大量输液等治疗,因尿闭行导尿术,两天后转入我院.查体发现伤者呈重病容,双眼脸下垂,复视较重,伤肢膝反射减弱,右足背可见牙痕2枚,牙距1.8cm,伤口渗血不止,右大腿中段以下肿胀,大片瘀斑.入院后停止输液,给以抗蝮蛇毒血清12000单位,皮试阴性后缓慢静注,口服祁门蛇药片及利尿药等治疗.拔除导  相似文献   

9.
高忠恩 《蛇志》1992,4(4):48-49
在蝮蛇咬伤导致脏器损害中,以中毒性肾损害发生率最高.患者除有蛇伤的一般症状如伤肢肿痛、皮下瘀血等外.主要表现为腰痛、小腹胀痛、血尿、少尿等症.这提示患者中毒情况严重,毒素已由肌肤入里.损害肾脏、势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我们采用中药利尿通便、结合患肢高位结扎等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本院自1986—1990年四年间,资料较完整的61例蛇毒性肾损害的治疗和体会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61例中,男性28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0岁,蛇咬伤时间最长54小时,最短1小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少尿.其中6例出现尿素氨,肌酐异常;心电图异常27例;肝功  相似文献   

10.
孙爱珠  倪毓生 《蛇志》1992,4(2):28-29
本文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心功能损害与衰竭79例的临床总结.笔者认为坚持解毒与排毒相结合,是保护、改善心功能的根本措施.按心脏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情况,采用益气生脉、解毒护心等法,辨证施治,配合对症支持疗法,及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保持内环境稳定,防治继发感染,是促进心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文华 《蛇志》1996,8(1):24-27
蝮蛇咬伤的中医证治体会周文华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沙北医疗室2554211前言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害最普遍的主要毒蛇,亦是我省唯一的毒蛇。在人口稠密的苏南地区,蝮蛇咬伤有很高的发病率,个别地区的年发病率达16‰。从历年的临床病例来看,本病如无...  相似文献   

12.
13.
乌苏里蝮蛇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1986年,作者在栖息地考察的基础上,对102条孕卵蛇隔离饲养观察,还对137条(♂36,♀101)在不同季节进行剖检,依据体长划分出4个年龄组,结果表明,雌蛇体长460mm达性成熟,500—599mm为最大繁殖群体和最佳繁殖期。雌蛇4月始卵泡开始发育,6月成熟卵进入输卵管,7月成胚,8月下旬开始产仔,窝仔数1—8条,孕期约90天,每年有近1/4的雌蛇参加繁殖。  相似文献   

14.
邓禄延  胡征林 《蛇志》1989,1(3):29-30
蛇伤的临床特点,常因毒蛇种类而异。蝮蛇是东北陆生蛇的优质品种,是东北唯一毒蛇,在东北地区蛇伤中均为蝮蛇咬伤。兹将1970年以来,我院收治东北陆生蝮蛇咬伤116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116例,男92例,女24例;年龄4~60岁:科研人员35例,农民34例,战士19例,工人9例。学生14例,教员2例,干部2例,家庭妇女1例。咬伤季节集中于7、8、9月三个月。病因:除34例科研人员取蛇毒操作中被咬伤外,其会病例均为户外活动中不慎被咬伤。患者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五天。咬伤部位:手54例,手腕及手臂6例,足45例,踝部及小腿9例,背部及臀部各1例。二、临床表现及特点:因毒蛇咬人时注毒量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不一,按1973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白眉蝮蛇自然越冬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长白山地区白眉蝮蛇自然越冬的环境、洞穴的构造及蛰期活动情况。长白山地区蝮蛇一般在5月上旬(气温在15—20℃)开始出蛰,它具有很强的回迁性,当年9月中旬又逐渐往原洞穴附近迁移,10月上旬逐渐进入原洞穴,天暖出洞活动,天冷时又返回洞内,洞内温度2℃左右时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16.
周金莲 《蛇志》2001,13(3):72-72
蝮蛇咬伤后 ,毒素作用会产生多个系统的功能衰竭 ,死亡率较高 ,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蝮蛇咬伤一般 7、 8、 9月份发病率最高 ,对其观察和护理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抢救的成败。我院自1 991年至 2 0 0 0年收治蝮蛇咬伤病人 1 2 6例 ,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6例中 ,男 85例 ,女 41例 ;年龄 1 1~ 67岁 ,平均 37岁 ;其中农民 98例 ,工人 2 5例 ,干部 3例。咬伤部位 :上肢 42例 ,下肢 80例 ,头部 4例。就诊时间最短 2 h,最长 3天 ;病程 5~ 2 0天 ,平均住院 1 0天。1 .2 典型病例 患者 ,…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尖吻蝮蛇毒、蝮蛇毒及抗蛇毒血清能使接种S180、EAC腹水癌的小鼠明显延长存活时间、降低接种率,但不能完全阻止癌细胞生长。体外具有较明显的导致癌细胞肿胀、膜破裂、核纤维化、坏死等。从腹水酶活力测定及抗血清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病变中产生的某些抗原物质可能与蛇毒中的酶和毒蛋白相近。因此注射蛇毒后可在体内产生相关抗体,中和癌细胞产生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岳善永  蒋耀坤 《蛇志》1991,3(2):48-49
本文探讨了祖国医学对蝮蛇咬伤的发病机理和辩证施治,作者提出了早期病人宜通利大小便,以促使蛇毒排泄,有利于减轻中毒症状,并对抢救肺气祓夺,肾阳衷(?),以及亡阳,亡阴重危病人,认为应用中药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伽楠香、麝香、牛黄、羚羊等有满意效果。对蛇毒尚未排除,尿少短赤、邪盛正衰、人参、附子要慎重。  相似文献   

19.
胡征林 《蛇志》1991,3(3):26-28
于1991年5月下旬在昆明召开的中国蛇毒酶临床应用研讨会后,陆续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询问精制蝮蛇抗栓酶有关问题。为了能较全面地回答读者来信,采访了有关专家并做了某些调查,对几个共同问题公开做答,不专门复信,见谅。一、精制蝮蛇抗栓酶的本质是什么?答:根据昆明会议信息。精制蝮蛇抗栓酶就是原来的“江浙蝮蛇毒抗栓酶-3号”,由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防治中心在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的江浙蝮蛇抗栓酶(Svate)基础上,经过两次分离所得的产物。经过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认为: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原江浙蝮蛇抗栓酶。为了区别于原江浙蝮蛇抗栓酶,已被辽宁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批量生产。商品名称为“精制蝮蛇抗栓酶”。为什么要取消“江浙”二字,其  相似文献   

20.
刘石江 《蛇志》1995,7(1):56-57
尖吻蝮蛇咬伤抢救成功3例报告刘石江湖南江永县城南路054号425400五步蛇毒、尖吻蝮蛇毒属血循毒素,伤口中毒严重、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其心脏的损害常为主要死亡之一。本人治愈毒蛇咬伤致严重的七孔流血2例,主要:采用、草、中、西拔罐相结合治疗,现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