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醌修饰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苯醌作为电子传递介体,石墨电极为基础电极。葡萄糖氧化酶和苯醌吸附在石墨电极表面,再用戊二醛交联固定。制成的酶电极以电流法测定底物葡萄糖浓度,其线性响应范围为(0-15mmol/L)。本工作测定了介体改良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值,酶电极的pH范围,介体的循环伏安图谱,以及温度对酶电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绝大多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采用在电极表面修饰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来制备,但是,在电极的固定化过程中需要酶的纯化,使得成本增加,已成为固定化酶电极开发领域的瓶颈。文中主要以芽孢衣壳蛋白CotX为锚定蛋白将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GOD) 展示到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表面,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免疫荧光分析以及酶活检测均证明GOD在芽孢表面有效表达,发酵获得重组芽孢 (Spore-GOD)。再采用滴涂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沉积膜修饰玻碳电极,将Spore-GOD固定在修饰电极表面,最后滴加一层Nafion溶液,制成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葡萄糖的灵敏测定。葡萄糖在该酶电极传感器上的循环伏安图表明,该反应在0.42 V处出现明显的氧化峰,并且氧化还原峰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0.1–7.0 mmol/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校正曲线方程为:I=1.304 7Cglucose+3.639 (R2=0.992 9),其检测限为7.5 μmol/L (S/N=3)。此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葡萄糖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3.
环糊精交联固定酶的生物传感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交联方式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在Eastman-AQ-N-甲基吩嗪修饰电极上,制备成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证明固定在Eastman-AQ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N-甲基吩嗪有效地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玻碳电极之间传递电子.由于该生物传感器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生物电催化还原的功能,所以将它与葡萄糖氧化酶和半乳糖苷酶结合,制备成双酶和三酶体系的生物传感器,用于葡萄糖和乳糖的测定.该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响应范围宽及选择性好等优点.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测定结果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光光度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复合酶电极法测定麦芽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乙烯醇(PVA)包埋法共固定糖化酶和葡萄氧化酶(GOD)制成酶膜,与氧电极结合成为复合酶电极;该电极可以用于流动注射分析系统中测定溶液中麦芽糖.对酶电极的pH效应和温度效应作了研究.酶电极的线性范围为0.5-35mmol/L.响应周期小于2min.变异系数(CV)为1.8%.在半连续使用状态下,酶电极可以使用10d以上.糖化酶保持活力为60%.对延长酶电极寿命和克服共存葡萄糖的干扰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1,6-己二硫醇作为联结剂将纳米金颗粒修饰到金盘电极上,再以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使纳米金颗粒功能化并进一步与漆酶充分作用,制备了固定漆酶的纳米金颗粒修饰金盘电极并以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其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O2在该电极上还原电位约为-0.26 V(vs SCE),氧还原峰电流为3.0 uA(25℃),较文献[7]报导的固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修饰ITO电极的氧还原催化性能要优。(氧气还原电位:-0.26 V,vs NHE,峰电流:0.47 uA)进一步研究表明:本文制备的修饰电极稳定性好,适于长期使用而且热稳定性优于文献[7]报道的固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修饰ITO电极:50℃时在本文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上氧还原峰电流仍保持为25℃时修饰电极上氧还原峰电流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6.
二茂铁-交联剂修饰的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年清白蛋白-戊二醛交联剂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Nafion-二茂铁修饰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上修饰一层Nafion膜,制备成葡萄糖传感器,电活物质如抗坏血酸,尿酸等对葡萄糖的测定无干扰。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5.0×10^-^4-1.3×10^-^2mol/L,响应时间小于60s。  相似文献   

7.
将酶电极应用于发酵糖的测定时。与糖共存的乙醇常常会影响测糖的准确性,通过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的研究,探讨了乙醇对测糖酶电极测定影响,进而研制出抗干扰的GOD酶电极,若是GOD电极的酶膜通过夹心法制备.在乙醇含量为0.1%(V/V)时·即产生显著的影响,使测定结果偏大4.3%,且乙醇的影响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若用尼龙网固定GOD膜,GOD电极在测定20mmol/L和5mm01/L左右的葡萄糖溶液时,含量高达9%的乙醇仍未对测定产生显著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不受乙醇干扰的特性,并且,该尼龙网GOD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的响应活性及较长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末以来,已有很多有关酶电极用于分析葡萄糖和其他生物样品的报道,以往大都采用氧电极和过氧化氢电极作为构成酶电极的基础。近年来许多研究则着重于发展如何将电子直接从酶活中心传递到电极表面以降低反应体系中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聚6-甲基香豆素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尿酸(U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50mV/s时,尿酸在修饰电极上于0.352V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在0.278V处有一弱的还原峰。经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氧化峰电流与尿酸浓度在2.5×10-6~1.0×10-5mol/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将修饰电极在常温下放置50d及将体系温度升高到75℃时,修饰电极对尿酸的响应电流大体不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喻歌  李友荣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280-283
以二茂铁为中间介质的葡萄糖电极是由葡萄糖氧化酶、含有二茂铁的电极糊和铂金电极构成的。由于用二茂铁代替氧作为电子受体,故此电极的响应只取决于葡萄糖浓度,而与氧分压无关。该电极的稳态响应时间为40—120s,线性范围为0.6—16m mol/l。本文还讨论了各种因素(pH、温度、搅拌速度和一些基质)对电极的影响。用此电极对牛血清和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与酶法比较,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1.
将5, 10, 15, 20-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钴(CoTMHPP)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对多巴胶等神经递质有高灵敏度响应的CoTMHPP修饰电极.电极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等特点.电极响应时间小于10s,儿茶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浓度为10-6mol/L.  相似文献   

12.
 一种酶电极流动注射分析系统(EFIA)用于血糖和发酵葡萄糖的快速测定。研究了酶电极及其工作系统的性能和各种影响参数,,奠定了实用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最近,酶电极的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其应用也很引人注目。酶电极由固定化酶与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固定化酶识别复杂组分中的特殊物质,并将其转化为产物,由此引起的电化学变化为电极所响应而被检测。根据以往的文献介绍,酶电极主要用于定量  相似文献   

14.
蔗糖—葡萄糖双功能酶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蔗糖转化酶酶管与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变旋酶双酶电极构成一种新的蔗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分别用于蔗糖及葡萄糖的测定。蔗糖经酶管作用产生α-D-葡萄糖,再用GOD-MUT双酶电极定糖。若是样品中蔗糖和葡萄糖共存,比较样品流经不同路径时传感器的响应值,可以排除葡萄糖对蔗糖测定的干扰。传感器的最适pH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0-6.5和30-40℃,在稳态法实验中,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5×10^-4  相似文献   

15.
二茂铁-交联剂修饰的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交联剂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Nafion-二茂铁修饰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上修饰一层Nafion膜,制备成葡萄搪传感器,电活性物质如抗坏血酸、尿酸等对葡萄糖的测定无干扰.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5.0×10-4-1.3×10-2mol/L,响应时间小于60s.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SUMO化修饰是一种调控蛋白命运的关键修饰方式, 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SUMO化修饰过程主要由激活酶(E1)-结合酶(E2)-连接酶(E3)组成的级联酶促反应催化, 其关键酶组分将SUMO分子缀合至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 形成共价异肽键以完成SUMO化修饰过程。该文报道了1种植物蛋白质SUMO化修饰体外高效检测系统, 通过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构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SUMO化修饰的关键通路实现对底物蛋白的SUMO化修饰, 结果可通过免疫印迹进行检测。该系统可以简化植物蛋白质SUMO化修饰的检测流程, 为植物细胞SUMO化修饰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张佩佩  贾林涛  王婷 《生命的化学》2023,(12):1972-1981
长期航天飞行会导致骨骼肌萎缩,糖代谢紊乱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最常见和最保守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修饰,通常参与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本研究主要探究微重力对肌细胞糖原代谢的影响及微重力引起的m6A修饰改变与糖原代谢相关酶表达改变的相关性。通过蒽酮法检测骨骼肌细胞糖原含量,通过流式法检测荧光-D-葡萄糖类似物2-(N-7-硝基-2,1,3-苯并恶二唑-4-氨基)-2-脱氧-D-葡萄糖[2-N-(7-nitrobenz-2-oxa-1,3-diazol-4-yl)amino-2-deoxyglucose,2-NBDG]标记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利用点杂交检测信使RNA m6A修饰的变化情况以及通过qPCR、Western blot检测糖原代谢相关酶和m6A修饰相关酶的表达,通过RN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eRIP)检测肌细胞糖原代谢相关酶m6A修饰水平,同时通过GEO数据库分析临床及动物实验中糖原代谢相关酶和m6A修饰相...  相似文献   

18.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保健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研究的热点.Δ6脂肪酸延长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关键酶,克隆了三角褐指藻的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并对该基因的基因结构、翻译后修饰及起源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角褐指藻的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有两个内含子,该酶属于ELO系列延长酶,具有磷酸化及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等翻译后修饰.BLAST结果表明,在三角褐指藻中很有可能存在两个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酸氧化酶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将谷氨酸氧化酶和牛血清白蛋白共交联,置于内层醋酸纤维素抗干扰膜和外层聚碳酸酯扩散控制膜之间,制成酶膜,将其与过氧化氢探头复合制成了扩散控制型谷氨酸氧化酶电极,并构建了采用该电极的流动注射分析芽纺。酶电极红性范围0—1000mg/L。50s响应电流达稳态值的95%。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响应时间20s,检测速度60次/h,线性范围5—8 000mg,L,酶膜使用寿命两周以上。系统选择性好,仅对干扰物L-谷氨酰胺和L-天冬氨酸有微弱响应。对同一样品连续测定41次的变异系数2.8%。测量味精发酵液和瓦勃呼吸计的结果相吻合。可望应用于味精发酵及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20.
媒体酶电极     
通过精心设计电极表面,电解质系统并以小分子有机导电化合物作为电子传递体,可在生物氧化-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达到无氧反应,因而为排除反应系统中的pH,氧分压和其他电活性物质的干扰,提高分析测定的灵敏度,精度和扩大测定范围打下基础。本文拟就媒体修饰电极系统中的酶、有机导电媒体、电极、以及此类酶电极的应用与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