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量评估四川眉山地区6种丛生竹种纤维原料化学组分的造纸应用潜力,提出其原料化学组分利用潜能排序。选取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绵竹(Bambusa intermedia)、撑绿竹(Bambusa pervariabilis)、粉单竹(Bambusa chungii)、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和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6种当地主要丛生竹种,对其竹秆含水率、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及灰分等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运用Matlab对化学组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估各竹种化学组分的造纸应用潜力综合得分值,进行排序。结果表明:6种丛生竹造纸纤维原料化学组分的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7%、23.8%、13.8%和12.0%,其中综纤维素、木质素和1%NaOH提取物是第一主成分的主要载荷贡献因子,戊聚糖和含水率是第二主成分中的关键载荷因子。绵竹为6种丛生竹种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的竹种,慈竹、梁山慈竹和甜龙竹三者综纤维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较绵竹和粉单竹含量低;慈竹...  相似文献   

2.
五十多年前,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大学理学院沉浸入黑夜中的时候,独有地质系的一间工作室里却总是亮着灯光。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数年来一直在这里废寝忘食地埋头工作,研究一种麦粒般大小的古生物化石——(竹虫廷)。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就是从英国伯明翰大学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李四光教授。 (竹虫廷),是一种生活在古代海洋里的低等动物。一般生活在远洋开阔的海底,地理分布很广,除南极洲外,其它各洲都发现有它的化石。最初发现的(竹虫廷)是两端尖,中部膨大,很象纺纱用的纺锤(见图),所以它的希腊名称具有纺锤的意思,日本人把它译作纺锤虫。在我国纺纱用的纺锤叫筵,所以李四光同志把它命名为(竹虫廷),意思是“筵状之虫”,“(竹虫廷)”字是李四光同志特为此而  相似文献   

3.
吴晓敏  郝瑞娟  王丽卿  潘宏博 《生态学报》2018,38(15):5541-5553
为了解载玻片法获取的周丛生纤毛虫群落可否用于监测景观水体,于2015年利用载玻片采样法对上海东南角的一处景观水体的周丛生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周年调查,并对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共检出12目51种周丛生纤毛虫。周丛生纤毛虫的年平均密度为127.29个/cm~2,2月密度最低,为24.27个/cm~2,5月密度最高,为248.57个/cm~2;其群落结构应对水体环境的变化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动。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总磷浓度和水温(T)均是影响周丛生纤毛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作为周丛生纤毛虫最主要的类群,缘毛目纤毛虫的密度与透明度(SD)和电导率(Spc)呈显著正相关,与T呈极显著正相关;丁丁目、毛口目和侧口目纤毛虫的密度与SD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丁丁目纤毛虫的密度与T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丁丁目纤毛虫的密度与总氮(T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显示,优势种钟形钟虫、钟虫sp.2、聚缩虫sp.1、亨氏累枝虫、沟钟虫和螅状独缩虫的密度与环境因子具有较好相关性。研究表明,载玻片法采集的周丛生纤毛虫能很好的反映水质变化,该方法可以作为景观水体水质监测方法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4.
滇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丛生竹林景观和珍稀特有竹种资源,但竹资源分布储量不清、监测技术缺乏等问题很大程度限制了竹资源开发与利用。基于Sentinel-2A影像数据,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三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沧源县丛生竹林信息提取及精度评价,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和DEM数据对竹资源分布的空间和地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分类精度优于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总体精度达90%,Kappa系数达0.87,竹林用户精度达81%。沧源县共有竹林138.07 km2,主要分布于城镇村庄、道路、水系和耕地周边,以四旁竹和防护竹林为主,采用Sentinel-2A10 m的分辨率很好地提取了空间上分布分散的丛生竹林。沧源县竹林主要分布在海拔900~2000 m,坡度范围大都位于缓坡和斜坡。研究结果可为沧源县竹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可作为大型丛生竹遥感监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滇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丛生竹林景观和珍稀特有竹种资源,但竹资源分布储量不清、监测技术缺乏等问题很大程度限制了竹资源开发与利用。基于Sentinel-2A影像数据,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三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沧源县丛生竹林信息提取及精度评价,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和DEM数据对竹资源分布的空间和地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分类精度优于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总体精度达90%,Kappa系数达0.87,竹林用户精度达81%。沧源县共有竹林138.07 km2,主要分布于城镇村庄、道路、水系和耕地周边,以四旁竹和防护竹林为主,采用Sentinel-2A10 m的分辨率很好地提取了空间上分布分散的丛生竹林。沧源县竹林主要分布在海拔900~2000 m,坡度范围大都位于缓坡和斜坡。研究结果可为沧源县竹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可作为大型丛生竹遥感监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部分丛生竹类染色体数目报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我国13属94种丛生竹类的染色体数目。其中21种已见报道,74种为首次报道。作者推测竹类染色体原始基数可能为x=8。多数丛生竹类染色体数目为2n=70±2。  相似文献   

7.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具有趋泥行为的咀嚼式口器昆虫。为了探讨黄脊竹蝗趋泥行为的激发动力,本文分析了水对黄脊竹蝗趋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水分是黄脊竹蝗"趋泥"的动力之一;黄脊竹蝗成虫对经去离子水处理的滤纸访问次数及停留时间均多于干滤纸,且发生趋泥行为的黄脊竹蝗成虫体内含水率较未发生趋泥行为的竹蝗有显著提升(P=0.008);碳酸氢铵是激发黄脊竹蝗成虫定向聚集的引诱物质,而水是重要的驻留剂;发生趋泥行为的黄脊竹蝗雌虫显著多于雄虫(♀∶♂=7.75∶1),可能与雌虫体型较大密切相关;在高湿度栖境中活动也是黄脊竹蝗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研究了贵州盘县滑石板村滑石板阶层型剖面的(竹虫廷)类动物群,有5属26种及亚种,其中1未定种.滑石板阶包含2个(竹虫廷)带;Pseudostaffella antiqua-P.antiqua posterior带及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P.paracompressa带.滑石板阶底界以(竹虫廷)化石Eostaffellina protvae-Pseudostaffella antiqua演化系列中Pseudostaffella antiqua首次出现为标志,具体位置在层型剖面的层1,层型点置于层1之底AAK56点上;顶界止于(竹虫廷)化石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带之底.滑石板阶的Pseudostaffella antiqua-P.antiqua posterior带可以和俄罗斯下巴什基尔阶Severoketmensky层的Pseudostaffella antiqua带对比;滑石板阶的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P.paracompressa带大致与俄罗斯下巴什基尔阶Prikamsky层的Pseudostaffella praegorski-Profusulinella staffellaeformis带的一部分对比.滑石板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Bashkirian)中部.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绿化材料选择的需求,对福建华安竹种园79个丛生竹和121散混生竹分别测定分析,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对竹子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和放氧量等方面1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结果表明:花竹、小叶琴丝竹、黄竹、糯竹、乡土竹、泰竹、青皮竹等为城市绿化优良丛生竹种;实心竹、衢县苦竹、黄槽毛竹、毛竹、鸟哺鸡竹、高节竹、红哺鸡竹、毛环水竹为城市绿化优良散混生竹种.  相似文献   

10.
黄脊竹蝗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深入理解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测定了黄脊竹蝗成虫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及NH4HCO3等溶液挥发物的EAG反应。结果表明,黄脊竹蝗成虫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与发酵天数及性别密切相关,与新鲜人尿及发酵时间分别为7、15、45及60 d的人尿相比,雌、雄成虫触角对发酵30 d的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最强;另外,不同浓度的吲哚、NH4HCO3及尿素溶液也能激发黄脊竹蝗成虫明显的EAG反应,但反应强度均显著弱于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强度(P0.05)。黄脊竹蝗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与性别密切相关,雌虫对新鲜人尿及发酵15 d的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显著强于雄虫,而对发酵30 d的人尿挥发物、同一浓度的NH4HCO3及吲哚溶液的EAG反应强度均显著弱于雄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