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是否通过AKT途径调控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乙二醛酶Ⅰ(GlyoxalaseⅠ,GloⅠ)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雌激素(17-β雌二醇)处理或AKT途径抑制剂(LY294002)处理子宫内膜癌KLE细胞后GloⅠ的mRNA或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分4组:Con组(对照组);LY294002组(LY294002处理组);E2组(17-β雌二醇处理组);E2+LY294002组(LY294002预处理1小时后再17-β雌二醇处理组)。结果:1、经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Con、10-11、10-10、10-9M)作用于KLE细胞24小时后,Glo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58±0.04,1.82±0.03,1.81±0.04,以10-10 M的浓度时最为显著(P<0.05)。以10-10 M的17-β雌二醇作用于KLE细胞48小时后,Glo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79±0.02,高于Con组。2、以LY294002抑制AKT途径后,KLE细胞中Glo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69±0.0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6±0.02,均低于Con组。3、E2+LY294002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4、1.01±0.03,均低于E2组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E2组分别为1.34±0.03、1.79±0.02。LY294002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0.03,0.16±0.02,均低于Con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论:雌激素可上调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AKT途径可下调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AKT途径在雌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过表达雌激素核受体(estrogenreceptor,ER)是否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继而调节细胞增殖活性。方法:MTT检测雌激素及Notch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及Westem.blotting检测雌激素及Notch通路抑制剂DAPT对Notch表达的影响;质粒的抽提及转染使KLE细胞中的雌激素核受体ER过表达。结果:雌激素呈剂量依赖效应促进KLE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雌激素浓度为1.0×10-9M时最明显(相对于对照组为1.25±0.026,P〈0.05);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可以明显下调KLE细胞的增殖活性(0.76±0.02,P〈0.05);在KLE细胞中,雌激素对Notch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是将其雌激素核受体过表达后,雌激素可明显上调Notch的表达,并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1.24±0.02,P〈0.05)。结论:在ER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过表达ER,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进一步的调控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过表达雌激素核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否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继而调节细胞增殖活性。方法:MTT检测雌激素及Notch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雌激素及Notch通路抑制剂DAPT对Notch表达的影响;质粒的抽提及转染使KLE细胞中的雌激素核受体ER过表达。结果:雌激素呈剂量依赖效应促进KLE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雌激素浓度为1.0×10-9M时最明显(相对于对照组为1.25±0.026,P<0.05);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可以明显下调KLE细胞的增殖活性(0.76±0.02,P<0.05);在KLE细胞中,雌激素对Notch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是将其雌激素核受体过表达后,雌激素可明显上调Notch的表达,并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1.24±0.02,P<0.05)。结论:在ER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过表达ER,可以恢复雌激素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进一步的调控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逆转顺铂耐药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CDDP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CDDP药量,体外连续诱导培养TCA8113/CDDP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Y294002和顺铂处理TCA8113和TCA8113/CDDP细胞;MTT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LY294002作用前后p-Akt、Akt、P13K蛋白的表达。结果:建立了舌鳞癌耐药细胞TCA8113/CDDP,耐药指数为7.7;MTT实验显示LY294002对TCA8113和TCA8113/CDDP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LY294002联合顺铂对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单用顺铂效果好;P1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其中TCA8113/CDDP细胞中P1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比TCA8113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LY294002能增加耐药口腔鳞癌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诱导的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coli感染不同时间后磷酸化及非磷酸化AKT的表达;预先用不同浓度的LY294002(PI3K途径抑制剂)处理U937细胞60min,观察E.coli感染30min后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磷酸化AKT的表达逐渐下降。加入PI3K的抑制剂LY294002后,U937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E. coli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过程。LY294002通过特异性地抑制PI3K/AKT活性增加E.coli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iRNA 沉默整合素茁1 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ECC-1细胞系(ER阳性) 和KLE细胞系(ER阴性),分别转染Integrin beta1 siRNA 质粒(Integrin beta1 siRNA 组)、无义序列siRNA质粒(无义序列对照组)和空载 质粒(空载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各组细胞中Integrin 茁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细胞中Integrin beta1、 beta-catenin 和C-Myc 蛋白的表达,Transwell 小室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MTT 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Integrin beta1 siRNA 组ECC-1 细胞和KLE 细胞中Integrin beta1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无义序列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P<0.05); Integrin beta 1 siRNA组ECC-1 细胞和KLE细胞中beta-catenin 蛋白和C-Myc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无义序列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grin beta1 siRNA组ECC-1 细胞和KLE 细胞中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无义序列对照组 和空载对照组(P<0.05);Integrin beta1 siRNA 组ECC-1细胞和KLE 细胞的A 值均低于无义序列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P<0.05)。结 论:特异性抑制Integrin beta1 基因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可能与抑制Wnt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Ⅲ(IMP-3)在不同病变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及40例子宫内样腺癌组织中IMP-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例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IMP-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及子宫内样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361±1.074、13.587±2.301和19.572±1.936,两两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手术-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MP-3可能参与调节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观察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Periostin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胶原酶I法原代培养PASMCs,经低氧(5%O2)分别处理PASMCs2,6,12,24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eriostin mRNA和蛋白表达。加入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低氧处理24h后大鼠PASMCs中Periostin和Akt/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日月,与常氧组比较,低氧处理6h组、12h组和24h纽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P〈0.01),低氧处理后的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低氧处理2h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LY294002对PASMCs处理,并低氧24h后,Periostin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P-Akt的表达下调(P〈0.05),总Akt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推测低氧可诱导大鼠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低氧可能通过激活P13K/Akt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进而使Periostin在PASMCs中过表达,提示Periostin在低氧性PASMCs增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探讨小檗碱(berberine)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体外培养hPDLSCs,将其分为空白对照(Con)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LY)组、小檗碱(Ber)组和小檗碱+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Ber+LY)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h PDLSCs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骨钙蛋白(OCN)、骨膜蛋白(POSTN)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NA、Cyclin D1、OCN、POSTN、OP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与Con组相比,Ber组h PDLSCs增殖活力,ALP的活性,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CNA、Cyclin D1、OCN、POSTN、OPN、p-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protein,SATB1)在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诱导的上皮性卵巢癌ES-2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以Real-timePCR检测不同浓度FSH(0、10、20、40、80mlU/ml)处理后sATB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分4组:①siCon组,转染si-阴性对照(si-Negativecontrol)序列的实验组,对SATBl无干扰作用;②siSATB1组:转染特异性干扰下调SATB1的siSATB1序列;(3)FSH+siCon组:以FSH处理的siCon组;(4)FSH+siSATBl组:以FSH处理的sisATB1组。MTT法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4组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4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1.FSH+siCon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siCon组的细胞增殖能力,FSH+siCon组的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0.90+0.08明显高于siCon组的0.37+0.01(P均〈0.01),提示FSH具有促进ES.2细胞增殖的作用。2.FSH+siCon组的穿膜细胞数(30212)个明显高于siCon组(13919)个,FSH+siCon组的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0.40+0.01明显高于siCon组的0.28+0.02,提示FSH具有促进ES.2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3.随着FsH浓度的增高,SATBl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分别为1,1.66±0.04,1.79±0.21,2.31±0.03,以FsH浓度为80mlU/m1时最显著(P〈0.05)。4.FSH+siSATBl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FSH+siCon组的细胞增殖能力,FSH+siSATBl组的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0.22±0.02明显低于FSH+siCon组的0.90±0.08(P均〈0.01);FSH+siSATB1组的穿膜细胞数(5216)个低于FSH+siCon组的(30212)个,FSH+siSATB1组的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0.15±0.00明显低于FSH+siCon组的0.40±0.01(P均〈0.01),FSH促进ES-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能力由于SATB1基因表达的下降而被阻断。结论:SATBl是FSH作用的重要靶分子,介导FSH对上皮性卵巢癌ES-2细胞系增殖、侵袭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丁羟回醚(BHA)对小鼠胎肝(FL)细胞神经组织特异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途径。方法:小鼠胎肝细胞,以DMEM/F12+10%胎牛血清培养液培养;第4d后,去悬浮细胞,留黏附细胞,加入或者不加入磷酸肌醇3羟基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20μmol/L)处理24h,再加入BHA至终浓度0.2mmol/L,然后继续培养5d。用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BHA处理前后神经组织细胞特异基因表达。结果:胎肝细胞本身表达神经组织特异基因水平较低或者不表达。BHA则促进了胎肝细胞内神经组织特异基因表达:NF-L mRNA增加5.8倍、NF—H mRNA增加8.0倍、TH mRNA增加30倍、BF-1 mRNA增加2.68倍;NF-L蛋白增加11.29倍、NF—H蛋白增加5,5倍、BF-1蛋白增加2.53倍、TH蛋白增加4.76倍。而LY294002能明显抑制BHA诱导的神经组织细胞特异蛋白NF—L、NF-H、BF-1和TH的表达。结论:PI3K活性与BHA诱导小鼠胎肝细胞表达神经组织细胞特异结构和功能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用LY294002特异性阻断P13K信号通路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明显被抑制.RT-PCR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Y294002增加了p27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27的mRNA表达.在LY294002处理的细胞中转入p27的RNAi质粒以干扰p27蛋白的表达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可部分恢复.放线菌酮(Chx)处理实验表明,阻断P13K信号通路使p27蛋白的半衰期延长,稳定性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LY294002可抑制介导p27蛋白降解的关键分子Skp2的rnRNA表达,还可缩短Skp2蛋白的半衰期,降低Skp2蛋白的稳定性.但在SMMC-7721中分别转染P13K下游重要靶分子Akt的持续激活和失活突变体,却并不影响p27蛋白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P13K信号通路在转录及翻译后水平调节Skp2的表达而影响p27蛋白的降解,从而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但Akt并没有参与这种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株U251,分为ATRA组、TMZ组、ATRA+TMZ组和空白对照4组,应用MTT法测定U251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维甲酸受体β(RARβ)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ATRA组、TMZ组及ATRA+TMZ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2±0.12)%、(9.87±0.87)%、(23.87+1.32)%及(35.74±1.44)%,ATRA+TMZ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TMZ(P〈0.01)。对照组、ATRA组、TMZ组及ATRA+TMZ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2±0.11)%、(4.16±0.35)%、(8.44±0149)%、(15.27±1.03)%,ATRA+TMZ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TMZ有更高的凋亡率(P〈0.01)。对照组、ATRA组、TMZ组及ATRA+TMZ组RARp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0.452±0.054、0.837±0.068、0.195±0.021、0.376±0.039,ATRA+TMZ组RAR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TMZ组(P〈0.01)。ATRA+TMZ组Caspase.的3蛋白表达相对水平为(0.832±0.059),明显高于ATRA组(0.334±0.041)及TMZ组(0.521+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替莫唑胺能更有效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增加其凋亡率,这可能与其增加RARβ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质酶12(MMP-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对42例子宫内膜腺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MP-1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MP-12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癌细胞胞浆中,在问质中有少量表达。MMP-12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MMP-12阳性表达率之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12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病理分级为G3、G2强阳性率分别为80.00%及57.14%,均高于G1者的(17.39%)(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1/2、≥1/2)者的强阳性率分别为42.86%及53.85%,均高于无肌层浸润者的0%(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者(P〈0.05);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期者的强阳性率分别为24.14%、57.14%及83.34%,随着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MMP-12表达强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MP-1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以及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TNF—α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对ASMCs上ERK1/2mRNA、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哮喘模型大鼠ASMCs培养,分别以0.2μg/L、1.0μg/L、20μg/L TNF-α干预ASMCs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ASMCs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ASMCs上ERK1/2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哮喘组ASMCsS期比例、A值、ERK1/2mRNA、p-ERK1/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34.45±2.08)%、(0.550±0.010)、(0.995±0.118)、(130.77±4.16),与对照组(11.17±0.96)%、(0.292±0.008)、(0.576±0.098)、(163.82±1.38)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各TNF—α干预组ASMCs的S期比例、A值、ERK1/2mRNA和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哮喘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0.2μg/L和1.0μg/LTN-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 TNF-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鼠相比,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经TNF—α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增殖减弱,TNF-α可能抑制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TNF—α可下调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ERK1/2mRNA及p-ERK1/2表达,TNF-α可能通过抑制ERK信号转导通道的活性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雌激素受体α(ERα)作为雌激素调节骨效应的主要受体在雌激素对骨量和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比较了17β-雌二醇(E2)和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影响的异同。方法:将4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雌激素和运动四个组。手术1周后,雌激素组大鼠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三次17β-雌二醇,每次25μg/kg体重。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连续给药或运动处理1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血清E2水平以及胫骨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子宫重量、子宫重量指数和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后,三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但运动处理只能增加血清E2水平,对子宫重量和子宫重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子宫EIh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α在去卵巢组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及基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在雌激素组中的表达高于去卵巢组,运动组各部位ERα表达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远低于雌激素组。胫骨近端ERα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卵巢后,胫骨近端骨骺端软骨细胞的细胞核内ERα表达减少,运动和雌激素干预后,胫骨近端ERα表达增加。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处理均能刺激去卵巢大鼠子宫和骨组织ERα蛋白的表达,但运动处理无雌激素处理增加子宫重量的副作用。可见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运动处理可能要优于雌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18.
β-catening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受BCR/ABLTL其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旨在探讨PI3K-AK聪号通路对慢粒急变期细胞的影响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P13K-AKT信号通路的靶向抑制剂LY294002作用于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AKT(Thr308)的表达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β-catenin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0,20,40μmol/L的LY294002作用细胞24h后,抑制了K562细胞的增殖以及克隆形成能力。该效应呈浓度依赖的方式。3种浓度的LY294002处理细胞后,PI3K—AKT信号通路明显被抑制,pAKT(Thr308)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β-catenin的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但其蛋白水平依次减少;β-catenin的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STR各亚型、VEGF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isity,MVD)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结果在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STR各亚型(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15.0%。21.7%,23.3%及18.3%;SSTR3、SSTR4在中高分化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83.3%,VEGF在低分化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深肌层浸润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肌层浸润组、FIGO分期≥II期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I期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MVD(44.85±15.78)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MVD(18.96±4.30)(P〈0.01)。SSTR5的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VEGF阳性表达组子宫内膜癌组织MVD高于VEGF阴性组。结论联合检测SSTR和VEGF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SSTA)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转移及耐药的影响。方法:选择代表I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KLE细胞株和代表II型子宫内膜癌的ARK2细胞株,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两细胞株Keap1和Nrf2基因m RN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两细胞株对顺铂耐药性。对Keap1表达更低、耐药性更强的ARK2细胞株的Keap1基因过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平板克隆实验、MTT法、Transwell迁徙、侵袭实验等方法研究ARK2细胞中Keap1过表达对Nrf2及下游靶基因表达、细胞生长、侵袭、耐药的影响。结果:在ARK2和KLE细胞中Nrf2基因m RNA表达无明显差异,ARK2细胞中Keap1基因表达无论是m RNA还是蛋白水平在的表达均要低于KLE细胞株,而Nrf2蛋白水平的表达在ARK2细胞株中则要明显高于KLE细胞株。Keap1表达较低的ARK2细胞较Keap1高表达的KLE细胞耐药性更高。ARK2细胞株中Keap1过表达能够明显下调Nrf2蛋白及下游基因ABCC2、γ-GCS表达;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表明Keap1过表达能够降低ARK2细胞增殖能力;Keap1过表达能够降低ARK2细胞迁徙和侵袭能力;Keap1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ARK2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Keap-Nrf2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细胞株ARK2中活化程度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样癌细胞株KLE,Keap1对Nrf2蛋白表达调控是基于转录后的,且低表达的Keap1及高表达的Nrf2蛋白和肿瘤细胞的高耐药性有关。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细胞株ARK2中上调Keap1基因表达能够有效的下调Nrf2蛋白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并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迁徙、侵袭能力,且能提高肿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