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腹锦鸡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霞  张宏杰 《四川动物》2006,25(4):906-909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红腹锦鸡的求偶行为、繁殖情况、种群密度、越冬生态、栖息地植被类型、生境利用及其季节变化等生态学研究较多;在解剖学方面,对红腹锦鸡胃血管、消化道和肝脏显微结构、肺微血管构筑、肾小球微血管构筑进行了研究;对人工养殖的红腹锦鸡的卵、肌肉及羽毛的营养组成进行了测定,发现红腹锦鸡卵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组成模型与NRC(Nar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USA)蛋鸡理想氨基酸模型最接近;红腹锦鸡的人工养殖及疾病防治也做过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
红腹锦鸡是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势雉类,1999年至2005年对保护区内野生红腹锦鸡生物学特性及繁殖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红腹锦鸡属中型鸡类,雄鸡体重570~751g,体长861~1078mm;雌鸡体重550~670g;体长590~700mm。多栖息于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的岩坡和灌木丛,主要以野豌豆、野樱桃、青蒿、蕨叶和青冈子等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常在林中边走边觅食,早晚亦到林缘觅食。红腹锦鸡一般12月龄达性成熟,每年3月进入繁殖期,一直延续到7月下旬。红腹锦鸡实行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鸡与2—4只雌鸡交配。雄鸡3月中旬开始发情,雌鸡发情晚15d左右。3月下旬雄鸡即出现求偶行为,雄鸡间亦常发生激烈的争斗并开始占区。4月初开始产蛋,产卵时间一般在早7:00或下午19:00左右,产蛋量为5~9枚。雌鸡在卵满窝的当天即开始孵抱,孵化期23d,孵化率80%左右。  相似文献   

3.
1 观察方法 3~5月在孔雀繁殖最活跃的季节,每周利用双休日带同学到动物园观察1d,时间是8∶00~19∶00,共观察10d。对动物园2号笼的4只成年绿孔雀(1∶3♀)进行重点观察,对其它笼内的孔雀作对照观察。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进行观察,电子计时器计时,观察绿孔雀的求偶行为,交尾行为等。2 观察结果2.1 繁殖期绿孔雀日活动时间分配(24h) 通过10d观察,繁殖期绿孔雀日活动时间分配见图1,图中绿孔雀静栖行为占60.42%,在时间分配中占的比例最大,求偶行为占16.67%,居第2位。说明进入…  相似文献   

4.
沙柳木蠹蛾性行为及其性信息素滴度的动态节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在进入暗期后的6 h内,对其求偶行为和交配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调查该虫求偶和交配的活动规律。通过触角电位技术(EAG)和毛细管气相色谱(GC)对性腺体内信息素的滴度进行了分析,以揭示性信息素产生的昼夜节律和雌虫日龄对性信息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虫在暗期0.5~1 h内即开始有求偶行为,最大求偶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的第2晚。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暗期的1~2 h内。在各日龄的成虫中,1日龄成虫的交配百分率最高。交配平均时间为24.16±2.64 min,随着日龄的增加,交配时间前移。在实验中,未观察到5~6日龄成虫的交配行为。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的体内合成早于求偶行为1~2 h,并在暗期的前2 h内达到峰值。性信息素的滴度随着雌虫日龄的增减而减少,最高值为当日羽化雌虫的腺体提取物。林间诱蛾实验中,处女雌蛾和性腺体提取物对雄蛾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本研究表明,在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滴度和性活动之间具有同步关系,同时为进一步利用长距离性信息素防治该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腹锦鸡和丽纹龙蜥视网膜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动物视网膜结构与机能的关系,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丽纹龙蜥(Jspalura splendida)视网膜的结构。结果表明,红腹锦鸡、丽纹龙蜥的视网膜均由四层细胞构成,在光镜下均可分为十层结构。红腹锦鸡视网膜平均厚225·2μm,视细胞与节细胞数比约为2:1;丽纹龙蜥视网膜平均厚156.2μm,视细胞与节细胞数比为1:1。红腹锦鸡、丽纹龙蜥视网膜视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4828±24404)个/mm2和(33165±7034)个/mm2。显示了红腹锦鸡和丽纹龙蜥均具有昼行性动物视网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两种锦鸡和环颈雉线粒体DNA(mt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亚平  陈欣 《动物学研究》1991,12(4):387-392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雉科中环颈雉,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线粒体DNA(mtDNA)。雉属与锦鸡属之间的遗传距离P为0.076(0.067-0.085),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P为0.012。推算雉属和锦鸡属的分化大约发生在3.8×10[6]年以前,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分化大约在6×10[5]年以前。这些结果表明:1.在雉科系统发生中,雉属与锦鸡属是近缘的属;2.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分化较晚,关系密切,可能只是两个亚种。  相似文献   

7.
《昆虫知识》2008,45(4)
5月21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对果蝇求偶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果蝇脑内多巴胺水平过高诱发雄性果蝇之间的“同性之恋”。求偶行为对于动物物种的繁衍和其对环境的适应都是非常重要的。果蝇的求偶行为是一个复杂  相似文献   

8.
研究苯并[a]芘(BaP)和镉(Cd2+)暴露对雄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求偶行为的影响。设对照组和实验组,BaP暴露浓度为0、0.1、100μg/L;Cd2+暴露浓度为0、5、500 nmol/L;分别暴露6和8周。暴露实验结束后,观察雄鱼与雌鱼配对(1∶1)的求偶行为,并作录像记录分析。结果显示,雄鱼在0.1和100μg/L的BaP分别暴露6周后其对雌鱼的求偶行为开始明显降低,并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BaP高浓度组(100μg/L)暴露8周后对雄鱼有严重的致死效应。暴露在5和500 nmol/L的Cd2+至8周后雄鱼求偶行为明显降低;雌鱼暴露在低浓度BaP和Cd2+中其对雄鱼的求偶行为无明显影响(P>0.05);但分别在高浓度100μg/L BaP和500nmol/L Cd2+中暴露后,雄鱼对雌鱼的求偶行为显著减少。结果表明,BaP和Cd2+暴露均可降低雄性食蚊鱼的求偶行为。  相似文献   

9.
2003年及2004年3~6月在河南郑州市区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月中旬至5月底雄性夜鹭表现出占区及固定的仪式化求偶行为,主要包括伸展炫耀、扬举炫耀、炫耀羽毛和配偶形成后的相互爱抚4个方面,其中前两种行为是夜鹭主要的求偶行为。在营巢地,求偶行为从早上日出之前夜鹭觅食归来开始,一直持续至日落前后。夜鹭的配偶选择包括雄性之间对巢区的竞争、雄鹭与雌鹭的相互选择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10.
红腹锦鸡感染鸡异刺线虫病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经空运后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所发生的急性大批死亡现象,从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综合分析得出该红腹锦鸡群病因为爆发的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e)所致。  相似文献   

11.
长光照诱导红腹锦鸡当年雌鸡冬季繁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pictus)属鸡形目 ,锦鸡属 ,俗称锦鸡、金鸡 ,分布于我国北起宁夏固源 ,南到广西贺县 ,西至四川宝兴 ,东到湖北宜昌 ,即 :东经 10 2°40′~111°2 0′,北纬 2 4°39′~ 36°0 0′范围内 (余志刚等 ,1997)。红腹锦鸡为我国特产珍禽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因其羽色绚丽多姿、雍容华贵而著称于世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也是具有开发前景的特禽养殖新品种。已有的记述表明 ,红腹锦鸡雏鸡在第 2年 4~ 5月开始产卵 ,但是对此期间红腹锦鸡 1龄雌鸡的解剖观察发现 ,其卵巢尚未充分发育(吴至康 ,1991) ,还不…  相似文献   

12.
昆虫求偶行为是两性间相互吸引并完成各种生殖活动的一种定向行为,其形式多样,存在种的特异性。不同物种其求偶行为不同,以此来帮助区分特定类群近缘种、识别生物学种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综述了性信息素求偶行为、鸣声求偶行为、闪光求偶行为以及献礼求偶行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和探讨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繁殖前期的冲凉行为及其意义,在仿生态养殖环境条件下,采用定时定点观察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雄性成鲵的冲凉行为过程及姿势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分析了冲凉行为与年龄、求偶行为、繁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繁殖前期雄性成鲵表现出冲凉行为,冲凉行为与求偶行为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表现出求偶行为的6尾雄性成鲵有4尾成功参与了繁殖.冲凉行为可能促进了雄性成鲵精巢的发育,引发求偶行为,最终达到成功繁殖.  相似文献   

14.
韩宗先 《四川动物》2001,20(3):167-167,122
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当进入繁殖季节以后 ,随着鸟类性腺的发育 ,会出现一系列的繁殖活动。其中第一步常常是通过求偶行为而形成一定的配偶关系。求偶行为是鸟类通过婉转鸣唱 ,展示华丽多彩的婚羽或色彩斑斓的冠囊、角、裙等附属物 ,进行婚飞、戏飞或其它行为姿态吸引异性的一种活动。1 求偶行为的主动性雌鸟和雄鸟由谁先出现求偶行为呢 ?谁在求偶行为中表现主动呢 ?这是由鸟类的外貌决定的。我们知道 ,多数鸟类的雌雄鸟外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般雄鸟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或“婚装” ,而雌鸟的羽色较为平淡。所以 ,大多数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求偶行为的特征及过程、视觉因素与信息素粗提物在求偶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4±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4L∶10D],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实验观察斑翅果蝇的求偶行为特征及过程。【结果】雄虫的求偶特征为当雌雄虫相遇前或相遇时,雌虫腹部末端翘起,雄虫转向追逐雌虫且翅膀展开;当雌虫静止时,雄虫在雌虫前方展开翅膀并伴随翅膀振动,之后雄虫绕到雌虫侧面,使用前足触碰雌虫并很快返回雌虫前方展开翅膀,随后绕到雌虫尾部弯曲腹部试图进行交配。3日龄雌虫的求偶行为次数最多,为(127.4±10.0)次,且求偶高峰期出现在进入光照期后的3-4 h时段内,为(59.2±5.4)次。与单一因素相比,未交配雌虫卵巢粗提物与死亡虫体共同作用时能够显著激发雄虫的求偶行为。进一步观察结果显示,卵巢粗提物对斑翅果蝇未交配雄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效果,但仅有卵巢粗提物出现时并不能显著增强雄虫求偶行为。【结论】能引起斑翅果蝇雄虫求偶的化学物质(性信息素)存在斑翅果蝇雌虫卵巢中,视觉因素和性信息素联合作用才能显著增强雄虫的求偶行为。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红腹锦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建初 《四川动物》1991,10(2):37-38
1982—1985年在陕西省林业厅的组织下,对秦岭主峰(高达3767米)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收集了红腹锦鸡部分生态资料,现整理报道如下。1栖息地红腹锦鸡生活于太白山保护区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分布高度为海拔800—2200米。主要优势树种有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华山松、油松、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刺柏、懈树(Q.dentata)、锐齿栎、山杨、漆树和侧柏等。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种类繁多,食物丰富,是红腹锦鸡良好的栖息环境。通过观察,红腹锦鸡在太白山主要生活在以下二个林…  相似文献   

17.
麦蛾的求偶行为与区分等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祖琳 《昆虫知识》1994,31(5):270-273
求偶行为是麦蛾的本能,主要由自身生理状态决定,雌蛾全是自发行为,雄蛾多是对异性信息刺激的反应。两性求偶行为都有固定发生程序,有明显的阶段性。本文按其阶段程序特点把两性求偶行为各分为3等9级。非求偶行为概作0等0级。等级数值大小反映了性兴奋强度,统计分析级别数值,就能确定个体或蛾群求偶行为的动态。  相似文献   

18.
果蝇(Drosophila)的求偶行为受多个基因调控,例如fruitless(fru)、dissatisfaction(dsf)和retained(retn)等。它们通过不同的剪切方式产生特异性产物,利用这些产物来控制雌雄果蝇的求偶行为,它们的剪切方式是雌雄果蝇求偶行为和性别决定所必需的。主要阐述了这些基因在果蝇求偶行为方面的分子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果蝇的求偶行为和性别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Jefferson等(1971)已经报道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bla(Saund.)雌蛾释放性信息素时呈现一种“求偶”姿态。雌蛾求偶时,腹部第8—9节的节间腹上方有一囊状物突出,此囊状物即是红铃虫信息素的分泌腺体。本文描述了红铃虫雌蛾求偶行为的过程,观察雌蛾求偶行为的时辰节律以及羽化天数、交配和寄主植物(棉叶)对雌蛾求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果实蝇Bactrocera是危害经济作物的一类重要农业害虫,研发有效的果实蝇防控技术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雄性不育技术是防控果实蝇高效绿色的防控方法。深入研究果实蝇求偶行为是雄性不育技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能为开发新防控技术提供有效的生物学靶标。本文将以果蝇研究作为对照,对果实蝇求偶行为与求偶歌的研究相关进展进行总结。果实蝇求偶行为基本属于预交配求偶行为,但其求偶歌中是否具有物种特异性的特征参数还有待验证。这为下一步开展果实蝇求偶行为与求偶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与方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