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方法利用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麸皮和豆粕,以2%的接种量加入植物乳杆菌ST-III、干酪乳杆菌LC2W,15d密闭发酵。结果获得具有良好风味和质构、粗蛋白含量(以干物质计)可达到16%、pH为4.3的发酵饲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72h瘤胃降解率可达42%,经25d饲喂后[1.5kg/(头·天)],后备牛(9~10月龄)的25d平均日增重可以达到0.95kg。结论发酵菌糠饲料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发酵中药渣在断奶仔猪养殖中应用的可行性,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发酵中药渣组和抗生素组,研究发酵中药渣对仔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第7 d,发酵中药渣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中药渣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第28 d,发酵中药渣组血浆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含量均高于、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抗生素组(P0.05);但其血浆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LT活性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发酵中药渣在保护肝脏、调节血脂浓度方面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发酵中药渣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效果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发酵中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行性,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发酵中药渣组和抗生素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消化率和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中药渣组仔猪各阶段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和中药渣组。试验1~7 d、8~28 d和1~28 d,发酵中药渣组仔猪腹泻率与对照组和中药渣组无显著差异;发酵中药渣组各养分消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发酵中药渣组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最小,绒毛宽度最大。上述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但对仔猪腹泻率和肠道形态结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的可行性,考察了发酵中药渣对生猪生长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果表明:发酵中药渣组生猪可以正常生长,发酵中药渣组生猪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部分替代的发酵高湿药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肉质,尤其是在硬度上,明显嫩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总之,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是可行的,而且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猪的生长与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发酵中药渣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饲粮添加黄芪、当归、益母草和金银花等中药渣发酵前后对围产期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后14和21 d血浆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7日龄仔猪血浆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7 d血浆ALT和CAT活性、产后14 d血浆ALP和GSH-Px活性以及产后21 d血浆ALT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产后14和21 d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14日龄仔猪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活性显著升高(P0.05),21日龄仔猪血浆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证实了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可改变围产期母猪及哺乳仔猪的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接种植物乳杆菌对小规模饲料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自然发酵的样品为对照,接种不同来源植物乳酸菌发酵饲料稻,发酵30 d后对饲料稻的感官进行评价;通过选择性平板对饲料稻青贮中的不同微生物进行计数;并采用V-Score评价法对发酵品质进行评定。【结果】相对自然发酵的样品而言,接种植物乳杆菌的青贮样品感官评分等级达到优良;乳酸菌为优势菌株,引起腐败变质的好氧菌、霉菌、大肠杆菌等受到抑制;接种发酵的样品中乳酸含量明显增加,氨态氮的产生量为对照的1/2左右,V-Score评分为满分。【结论】供试的植物乳杆菌,尤其是从青饲料和青贮材料中分离的菌株能有效改善饲料稻青贮的品质,可考虑用作青贮饲料稻发酵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中药渣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直链脂肪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支链/直链脂肪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苯乙胺和产后色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粪便中亚精胺、精胺和乳酸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可改善妊娠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从而有利于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传统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分别选择发酵豆酱0、35、65、75和105 d(成品豆酱)作为研究材料,通过PCR-DGGE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检测了豆酱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豆酱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细菌为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芽孢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的近缘种等;主要乳酸菌为乳球菌、明串珠菌、魏斯氏菌等种属细菌的近缘种;东北豆酱发酵过程中优势真菌为米曲霉、散囊菌和谢瓦氏曲霉的近缘种,随发酵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最后成品酱粗蛋白含量下降为24.76%;氨基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 g/kg。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对兔肉质、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马铃薯渣发酵饲料部分替代兔日粮和与沙棘嫩枝叶配合使用部分替代兔日粮对兔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30%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可提高兔日增重51.05%,降低饲料消耗(料重比)21.25%,对兔肉品质(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等)无显著性影响,对兔肝脾肾重及脏体比、血细胞指标、血清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等含量及白球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酶、谷丙酶、谷氨酸氨转移酶的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30%马铃薯渣发酵饲料与沙棘嫩枝叶配合使用,可提高兔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含量,改善兔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酸菜发酵液中乳酸菌的动态改变。方法采集传统天然发酵1~8周的酸菜发酵液50mL,抽提基因组DNA,使用DGGE对乳酸菌菌群进行多样性、相似性研究和优势菌的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乳酸菌含量。结果发酵周期加长,乳酸菌的含量随之也逐渐增大。清酒乳杆菌是酸菜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型,鼠李糖乳杆菌主要存在于发酵初期,发酵的中期(3~5周)、后期(6~8周)明显减少,同时发酵后期植物乳杆菌成为优势菌并完成全部发酵过程。发酵周期延长后,香农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较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第7周达到最大值。结论在DNA水平上,DGGE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了酸菜发酵液中乳酸菌的含量,进行菌群结构的动态分析,明确优势菌型,为实现酸菜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薏苡仁作为发酵基质,确定利于提高发酵液体外活性的较优乳酸菌种,并分析优势乳酸菌种薏苡仁发酵液对斑马鱼胚体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分析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3种单一乳酸菌和三者复合乳酸菌的薏苡仁发酵液的还原糖、总酚、游离氨基酸、蛋白、总酸和乳酸含量等理化指标及体外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活抑制率确定较优发酵菌种,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发酵液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乳酸乳球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3种乳酸菌复合发酵比单一乳酸菌发酵更具优势。使用以上菌种复合发酵薏苡仁过程中,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前期优势菌群,发酵中后期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优势菌群。经复合乳酸菌发酵后,薏苡仁发酵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酪氨酸酶活抑制率分别提高了20.82%和87.26%;斑马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薏苡仁发酵液可以显著减少斑马鱼体表黑色素分布,当使用含量为2.0%时,对黑色素生成抑制率达到59.45%。研究结果为利用薏苡仁多菌发酵液开发为具美白肌肤性能的功能性新原料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并希望进一步推进薏苡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发酵可赋予茶饮料独特的香气与滋味,且可改变其物质组成,产生益生因子等。目前,针对乳酸菌在不同发酵阶段对茶汤中风味物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从中国传统泡菜中筛选获得的棒状乳杆菌FZU63为发酵菌株,对不同发酵阶段红茶汤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发酵红茶汤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棒状乳杆菌FZU63以红茶汤中的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木糖作为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碳源物质。红茶汤经棒状乳杆菌FZU63发酵作用后,香气成分丰度显著增加,且主要香气组分结构发生改变,发酵红茶汤在花香、坚果香的基础上增添了水果香;此外,部分苦味氨基酸含量下降,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并且,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现积累。同时,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棒状乳杆菌FZU63发酵可改善红茶汤的感官品质,且在发酵48h后达到较优。本文系统分析了经棒状乳杆菌发酵不同阶段对红茶汤风味的影响,可为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的金山醋酸乳杆菌特异性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食醋和白酒发酵过程样品的快速检测。[方法] 筛选金山醋酸乳杆菌基因组中特异性强的基因序列作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标准菌株、醋醅样品进行PCR验证引物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建立RT-qPCR方法分析金山醋酸乳杆菌在不同地区酒醅、醋醅和食醋样品中的含量。[结果] 以金山醋酸乳杆菌的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α亚基(编码pheS基因)为参考序列,设计了一对GC含量55%、Tm值59℃、可扩增199 bp片段的引物。建立的RT-q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重复性好,检测浓度范围为2.24-10.24 lg (copies/μL),成功应用于4个地区的酒醅、醋醅和食醋样品检测。对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的研究表明,醋醅中的金山醋酸乳杆菌数量先迅速增加,随后稳定在108 copies/g干醅。[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T-qPCR方法可对食醋和白酒发酵过程中金山醋酸乳杆菌进行特异性鉴定和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中药渣在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健康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平均日增重均有所增加,断奶窝增重和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增加,母猪背膘损失有所降低;中药渣组木乃伊数略有增加,仔猪腹泻率明显增加。由上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制剂虽然在短期内造成仔猪一定程度的腹泻,但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用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591对蛋鸡配合饲料基础料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14 d,接种量为6×108CFU/kg,料水比为1∶0.5,硫酸铵添加量为2.5%。并测定了优化发酵条件下的发酵饲料质量,发酵后饲料的pH显著降低,有效活菌数可达到1.83×1011CFU/kg,酸溶蛋白/粗蛋白含量达到33.66%。希望可以通过该研究,为后续进行多菌种固态发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原位诱导有益微生物(污水菌、芽胞杆菌、硝化菌和副球菌等),复合添加外源的有益微生物(金藻、栅藻、硅藻、芽胞杆菌、光合菌、酵母菌和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等),在养殖水体中建立稳定的有益微生物复合菌群,使水体中亚硝酸氮和氨氮清除率分别可达100%和99%。并进一步利用这些菌群在小红鲫鱼(red crucian carp)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中进行原位水质净化应用。在小红鲫鱼养殖水质原位自净中,无需清污和换水,就可长期维持水环境完全稳定,连续养殖50 d以上,水中未检测出亚硝酸氮,氨氮低于0.2 mg/L,稳定在优质安全的养殖环境;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投菌后初期水体亚硝酸氮较快下降,第10 d后氨氮浓度也降至养殖安全范围内,形成稳定安全的养殖水质环境。实验效果显著,表明微生物菌群原位水质自净技术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发酵饲料在日本沼虾中的养殖效果,设计5个试验组,分别投喂L1(100%基础饲料组)、L2(87.5%基础饲料+12.5%发酵饲料)、L3(75%基础饲料+25%发酵饲料)、L4(50%基础饲料+50%发酵饲料)和L5(100%发酵饲料)。试验选取大小相近的日本沼虾(0.09±0.01) 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评估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果显示,饲料经过发酵后可溶蛋白和小肽含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饲料有益菌含量增加,霉菌得到抑制。养殖试验表明各组存活率均在80%以上,增重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L3和L4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3、L4和L5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L1组(P<0.05), L2、L3和L4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L1组(P<0.05),L2和L5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显著高于L1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中药渣发酵物作为母猪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试验选取2~6胎次妊娠90 d母猪32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头,限位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的中药渣发酵物。分别于产后第1、14和21 d采集母猪新鲜粪便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粪便中菌群数量,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粪便中代谢产物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产后第1 d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以及丁酸、异丁酸、酪胺和亚精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产后第14 d粪便中精胺含量显著降低,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总短链脂肪酸、酪胺和亚精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产后第21 d各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饲粮添加中药渣发酵物可增加母猪后肠有益菌数量、功能性短链脂肪酸和生物胺含量,这有利于改善围产期母猪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9.
在恒温恒湿箱内对海南光村茄衣发酵42 d,并对整个过程中烟叶表面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研究探讨了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叶面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细菌为优势菌群,霉菌所占比例很小,没有检测出放线菌和酵母菌;所有细菌均为芽孢杆菌,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茄衣表面各菌种数量在发酵过程前24 d内呈急剧下降趋势;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雪茄茄衣人工发酵中的优势菌种,分别占芽孢杆菌数量的50%以上和19%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筛选得到的低温乳酸菌复合菌系(LAC-1)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应用于玉米干秸杆微贮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限制性培养的方法,以pH为指标进行低温乳酸菌复合系的筛选;利用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低温乳酸菌复合系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获得培养液pH下降迅速、变化稳定及接种干玉米秸杆后可降低发酵体系pH、提高发酵饲料感官品质的低温乳酸菌复合菌系LAC-1.培养时间对LAC-1的pH降低速度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接种量影响最小;响应面分析LAC-1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9.5℃、接种量3.3%和培养时间139 h.经过优化,LAC-1培养过程中pH下降到4.0的时间比优化前缩短48 h,乳酸菌数提高了20.5%.LAC-1接种于干玉米秸秆发酵5d时,秸秆发酵体系pH降至4.1;与对照相比,秸秆发酵饲料可散发出甜酸香味,外观质地松散、色泽鲜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46.3%,霉菌、恶臭醋酸杆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乳酸菌数量提高了33.3%.[结论]接种LAC-1可促进干玉米秸秆低温微贮进程,提高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