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生  黄宏文  王瑛 《遗传》2007,29(10):1191-1191―1198
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 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 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 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 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 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 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 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 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 更为重要的是, 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刘钢 《遗传》2011,33(10):1027-1028
微生物遗传学是建立在经典遗传学基础上的、揭示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微生物生长、发育、分化、代谢以及进化等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四分体的遗传分析为孟德尔式遗传提供了直接证据,对大肠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对微生物诱变分子机理的研究也日益完善。从微生物诱变分子机理出发,着重介绍了DNA损伤分子机理、基因突变分子机理和诱变剂的种类及遗传效应,同时,列举了诱变菌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遗传》2021,(5)
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子系统学 ( molecular systematics)是近 3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前沿学科 ,它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类、系统发育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结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尤其是遗传多样性 ) ,揭示生物进化历程及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分子系统学的定义及发展简史分子系统学是通过检测生物大分子包含的遗传信息 ,定量描述、分析这些信息在分类、系统发育和进化上的意义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及进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分子生物学、系统学、遗传学、分类学和进化论为理论基础 ,以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米景九  朱涓 《遗传》1991,13(3):41-43
遗传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生物科学,它是农业、医学和生物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有人把它称为生物科学的核心科学(Core Science),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它的分支学科已遍及生物科学各领域,如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等,也包括诸如免疫遗传学、体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等新兴学科。如果以具体的研究对象分类,还有玉米遗传学、果蝇遗传学、大肠杆菌遗传学等等,则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可达百种之多。仅此一端已足以看出遗传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建平  韩玉波  刘钢  白林泉 《遗传》2016,38(9):765-790
中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在2015年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回顾了2015年度中国本土科研团队在微生物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科研进展,扼要介绍了若干重点论文,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本领域的学术贡献。在基础微生物遗传学领域,明确了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系列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了微生物免疫系统识别外源核酸片段的分子基础,阐明了多个微生物来源重要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新颖的酶学反应过程,发现了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新机理,在微生物发育、进化与群体行为生物学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在工业微生物遗传学方面,阐明了微生物制造及其分子基础。在病原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研究了多个致病菌的遗传调控,明晰了致病菌-宿主相互作用的遗传机制,在基因组水平解析了微生物耐药、新发病原和环境微生物的遗传机理,为致病菌防控新措施的研发提供了基础。在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展示了利用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催化获得特定手性的化合物具有较好应用前景,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8.
保护生物学一新分支学科——保护遗传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防止物种灭绝是保护生物学的两个主要目的。随着环境日益恶化、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保护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不为民相互渗透,和产生了一全新的分支学科--保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是保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部分,主要研究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物种的进化潜力。目前保护遗传学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为此,本文就保护,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研究内容和意义作一简要介绍,以推动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会议消息     
1978年10月中国遗传学会成立大会上曾决定于1979年11月在长沙召开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论文报告会,检阅1979年度人类医学遗传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报告会内容为宣读包括与人类和医学遗传有关的各个分支学科,即:人类群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  相似文献   

10.
程焉平 《遗传》2008,30(3):380-380―386
遗传伦理问题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争议并最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 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遗传伦理问题的种类及解决方法进行的。但关于遗传伦理问题起源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 这也使相应对策的提出显得缺乏理论支撑。文章从人类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双重角度深入探讨了遗传伦理问题发生的进化根源和演化规律。人类是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双重产物, 是地球上唯一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的物种。通过对人类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及其生物属性与文化属性特点的比较研究, 文章提出了任何伦理问题都可以从人类的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突中找到其发生根源的观点, 其目的是为研究遗传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的提出寻求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同时,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遗传伦理问题的对应策略。文章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为某种观点能被接受, 而是希望通过对遗传伦理问题及其起源的了解和认识, 使遗传学领域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更具使命感与责任感, 使一般公众对遗传学研究及其应用少一些误解, 多一些理性, 从而使遗传学事业能健康、持续发展, 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1.
RFLP、RAPD及其遗传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标记是研究物种进化不可缺少的工具,遗传学和育种学更离不开遗传标记;遗传标记的每次进步都会使这些相关学科有一个飞跃式发展。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DNA标记技术为物种起源、进化、分类以及生物遗传育种等研究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叙述了RFLP及RAPD技术作为遗传标记的原理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新一代遗传标记技术,它们都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分子生物学研究必将产生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遗传》2014,(4)
正为展示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微生物遗传学及组学时代微生物学的发展,由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省微生物学会等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16~19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一、论文征集范围1、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2、微生物(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分子遗传学;3、微生物遗传与代谢调控;4、微  相似文献   

13.
表观遗传学是与经典遗传学相对应的一个遗传学分支,是没有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其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的调控、X染色体失活等几个方面。表观遗传异常可导致诸多人类智力发育障碍,例如瑞特综合征、Rubinstein Taybi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与Angelman综合征等。从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的遗传机制及相关治疗进展等方面对表观遗传相关人类智力发育异常疾病进行详细阐述,并对相关研究提出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与医学)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为了学习与掌握一般遗传学中所阐述的理论及有关问题,要从纷纭复杂的众多内容中找出其规律性,采用综合归纳、区别对比的学习方法(即纵与横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好处的。如综合一般遗传学书籍(尤其是教科书),其主要内容都是论述两大问题——遗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15.
桂宏胜  杨丽  李生斌 《遗传》2007,29(12):1443-1148
STR作为遗传多态性较高的标记, 被广泛地运用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于STR分型产生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数据, 文章总结了各种参数指标的计算及分析方法。其中参数指标包括杂合度、多态信息量、连锁不平衡系数、近交系数、遗传距离以及固定指数等; 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系统发生树、分子方差分析、R矩阵、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这些参数指标及分析方法的使用, 可以既直观又科学地揭示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间遗传分化以及人类起源与进化等群体遗传学中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昆虫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分子遗传标记是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Sou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遗传学标记技术 ,它突破了以往形态标记 ,细胞学标记和同工酶标记等表达型标记的局限性 ,在揭示物种的遗传变异性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分子遗传标记目前已出现了几十种 ,可依其涉及的位点和反映的多态性的基础分为多位点分子标记和单位点分子标记 ,多位点分子标记反映核苷酸序列的多态性 ,单位点分子标记反映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本文对一些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和它们在昆虫系统进化、昆虫分类、昆虫生态、生物防治和特定基因标记等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遗传》2009,31(6)
值此复旦大学一云南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联合实验室成立十周年之际,两校联合邀请十多名遗传学界知名院士、教授举办统计遗传学、系统生物学与分子进化演讲班。其目的是为中美统计遗传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计算系统生物学家、从事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的专业人员、生物信息科学工作者、研究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并为今后的项目交流和相互合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浅谈干扰素(及其诱导物poly 1:C)抗病毒作用的分子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婷  陆军  孙晖  董梅  韩松岩  黄百渠 《遗传》2003,25(5):567-572
《遗传》杂志是全国性中级学术刊物。其专业领域涉及遗传学各个分支学科。凡有关人类与医学A传、植物遗 传、动物遗传、微生物遗传方面的研究报告、快讯、实验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争鸣、讨论、教学心得等文章,均受 本刊欢迎。质量优秀者优先发表。来稿暂不收审稿费,发表后暂不收版面费,而且照付稿酬,质量优秀的文章稿 酬从优。目前尤其欢迎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稿件,发表优先。  相似文献   

19.
<正>微生物遗传和DNA生物化学新近的发展,促进了微生物致病性物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其中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研究进展较快。应用这些技术研究微生物致病性遗传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对致病机制可得到更多的了解,这样,对传染病的预防免疫及某些传染病的抗生素治疗会有所帮助。 按经典的遗传学方法来分离及研究无毒  相似文献   

20.
《遗传》1992,14(1):48-48
《遗传》杂志是全国性中级学术刊物。其专业领域涉及遗传学各个分支学科。凡有关人类与医学A传、植物遗 传、动物遗传、微生物遗传方面的研究报告、快讯、实验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争鸣、讨论、教学心得等文章,均受 本刊欢迎。质量优秀者优先发表。来稿暂不收审稿费,发表后暂不收版面费,而且照付稿酬,质量优秀的文章稿 酬从优。目前尤其欢迎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稿件,发表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