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濃度的2,4-D对柑桔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四川、江西、福建、湖南等省用20—60 ppm的2,4-D对柑桔品种“甜橙”、“雪柑”、“福桔”、“温州蜜柑”等在幼果期进行噴射,对提高座果率都有良好的表現。浙江省黄岩柑桔試驗站于1957—1959年用2,4-D的20—50 ppm在柑桔品种“本地早”、“早桔”和“温州蜜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黄果柑优系鲜果经特克多、2,4-D、托布津和SE保鲜剂四种药剂处理后在常温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000 ppm托布津+200 ppm2,4-D效果最好,贮藏115天,好果率达90%,果实新鲜饱满,味甜汁多;800倍特克多+200 ppm2,4-D效果次之,好果率为86%;SE保鲜剂和单一的特克多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3.
2,4-D对胚胎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时,外植体不能脱分化,与2,4-D配合时,抑制双穗雀稗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而1~5mg/L的2,4-D对苏丹草有促进影响:马唐对其不敏感。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对苏丹草胚状体的分化亦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4.
几种外源激素对杜仲剥皮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仲剥皮后,在暴露表面,分别涂以适当浓度的乙烯利、2,4-D、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以及 NAA GA 等植物激素,可看到不同的反应。发现用2,4-D、GA 和 NAA处理的,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都早于对照,而用乙烯利处理的,只是木栓形成层的发生提早。只有用 NAA 处理的,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都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5.
在三分三细胞悬浮培养中,单独使用激素时分别以0.1毫克/升的2,4-D和0.6毫克/升的萘乙酸效果较好,激动素、赤霉素和乙烯利的影响不大。2,4-D、萘乙酸和激动素的组合对悬浮细胞的生长最好。证明了2,4-D和萘乙酸对三分三悬浮细胞的生长有增效作用。在悬浮培养一周之后,添加 0.003毫克/升的激动素能显著地增加细胞中东莨菪碱的含量。三分三细胞悬浮培养比三分三愈伤组织团体静态培养,于重增加近六倍。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对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胚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影响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几个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 IR36、IR50、IR52及 IR54等品种的幼穗及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蔗糖浓度、2,4-D、NAA、激动素及脱落酸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结构的保持及植株分化的影响。6%蔗糖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3%的有利于胚性结构的保持及植株分化。当培养基中不含2,4-D,而含激动素与 NAA 时,幼穗直接出芽;当不含激动素而含2,4-D与 NAA 时,外植体产生非胚性愈伤组织;当不含 NAA 而含2,4-D 与激动素时,外植体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认为,2,4-D与激动素是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本因素,而 NAA 的作用是不明显的。不同外植体(幼穗与成熟种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对2,4-D 与激动素的反应略有不同,幼穗更为敏感。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脱落酸有利于胚性结构的保持。随着继代世代的延续,分化培养中愈伤组织所表现出的绿色生长点状物不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器官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紫背天葵种子、种胚异形苗及试管苗叶片的脱分化和植株再生的三种类型:(1)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植株。(2)促使无菌苗叶片产生多生长中心,从而长成小植株。(3)由愈伤组织分化根后再分化出芽而成植株。在以 SH 培养基附加0.5 ppm 2,4-D、2ppmP-CPA、0.1ppmKT 和 MS 培养基附加0.1ppm 2,4-D、2.5ppm NAA、0.25ppm KT 得到愈伤组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 2,4-D 和不同浓度的蔗糖对愈伤组织发生的效应,得出1ppm2,4-D 效果好,蔗糖以3%为宜。发现愈伤组织来源于 MS 及用 MS 为基础的分化培养基,分别比来源于 SH 及用 SH 为基础的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高。比较试验了 BA 和2ip 的分化效率,在0.25—2ppm 范围内 BA 对紫背天葵愈伤组织分化效率高。细胞学实验表明,叶片长出的小植株起源于表皮细胞。利用试管无菌苗叶片直接诱导植株的方法,可作为快速无性繁殖紫背天葵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物质对苦蕎麦受精结实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酸二氢钾、硼酸、2,4-D、赤霉素对苦蕎麦进行叶面喷施和涂花处理。结果表明,它们对苦蒿麦的氮素水平、光合强度、花粉脯氨酸含量以及受精结实产生不同影响。对受精结实的作用,以磷酸二氢钾和2,4-D较大,硼酸其次,而赤霉素最小。受精结实率的提高,与苦蕎麦的氨基氮、光合强度和花粉脯氨酸的提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小偃22’和‘宁春16’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种类的胚和培养因子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差异,但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成熟胚的诱导,而幼胚培养时2,4-D浓度的影响效果因品种而异;两种外植体分化率的高低与KT/IAA的配比均有密切关系,但高浓度的激素水平不利于成熟胚的分化;诱导培养基中低浓度的2,4-D有利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同时,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KT能显著提高两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各种培养基处理与品种间都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偃22’成熟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D 3.0 mg/L 2,4-D和MSD 0.5 mg/L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0.5 mg/L IAA 1.0 mg/L KT;‘宁春16’成熟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1.0 mg/L 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时为MSD 1.0 mg/L 2,4-D和MSD 2.0 mg/L IAA 2.0 mg/L KT。  相似文献   

12.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研究了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影响.在对数生长 期的藻液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然后进行胁迫培养(25℃、24h、5000Lx连续光照 营养盐饥饿),诱导细胞内虾青素的合成积累.在诱导过程中,显微观察不同浓度2,4-D处理后细胞形态和虾青素积累的动态变化,并定期取样测定虾青素含量.结果表明,20.0mg/L的2,4-D能够明显促进雨生红球藻中积累虾青素.它不仅可以加快虾青素积累进程(比对照提前15 d),而且比对照能提高13.4%的虾青素产量.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100—300ppm11月下旬处理水涨龙眼,对花芽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大小年间的反应存在差异,小年各处理间的花穗抽生率呈现出随浓度降低而提高的趋势,低浓度(100ppm)有明显的促花效应,而大年处理的花穗抽生率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对花穗及夏、秋梢结果母枝的生长发育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试材,用化学药剂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对氯苯氧乙酸、激动素、烟酸、肌醇,2,4-D、赤霉素、奈乙酸、矮壮素、乙烯雌酚等化学药剂均有明显的诱导效果。不同施药方法的诱导效果不同,注射好于喷施,但喷施操作简便,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与大豆再生直接相关的基因,提高大豆转化率,解决大豆再生和转化困难的问题,以再生较好的东农50、再生较差绥农14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计不同2,4-D浓度处理及不同取材时间,测定与大豆再生相关的IAA、SOD、PAL以及再生率指标。结果表明:东农50在2,4-D浓度为8 mg/L、12 h处理下IAA浓度最大,比对照增加了76.9%,在2,4-D浓度为4 mg/L、4 h处理下SOD酶活性增幅最高,比对照增加了50.9%,在2,4-D浓度为4 m/L、8 h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了76.4%;绥农14在2,4-D浓度为8 mg/L、2 h处理下IAA浓度最大,比对照增加97.1%,在2,4-D浓度为4 mg/L、12 h处理下SOD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23.8%,在2,4-D浓度为2 mg/L、4 h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53.9%。东农50和绥农14均在2,4-D浓度为4 mg/L时再生率最高,分别为87.6%和79.5%。依照该实验结果进行取材,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与大豆再生直接相关的基因,解释再生作用机理,解决大豆再生和转化受基因型限制的难题,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及转化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乌蔹莓的未授粉子房外植体培养于附加不同浓度2,4-D(0,0.05,1.0,1.5,2.0mg/L单位下同)单独作用或2,4-D 与 TDZ(0.002)或 KT(0.05)结合使用的改良 MS 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2.4-D(0.5-1.0)和 TDZ 的培养基上得到最好的结果;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可达86—87%。愈伤组织鲜重平均可达100mg/外植体以上。2,4-D 与 KT 结合使用时的诱导效果也较其单独使用时为好;TDZ 或 KT 与生长素结合使用时,尤其在2,4-D  相似文献   

17.
水稻营养生长期喷施赤霉素可提早成熟,但增产效果不稳定。为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须喷施适时、浓度适宜、增加基本苗。水稻营养生长期喷施赤霉素有抑制分蘖出生,促进主茎和早出生分蘖生长的效应。正确运用这一效应,可以控制最高苗数和过剩分蘖,提高稻株的生理活性,增进优势蘖成穗,促进主茎和早出生分蘖的发育,获得穗大粒多、早熟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固体发酵制造赤霉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制法簡单,原料广泛,很适合于农村人民公社推广应用。菌种培养基用麦麸。种子培养基用淘米水,或淘甘薯干水。发酵培养基用玉米軸加麦麸或棉子餅。即可获得效价較高的赤霉素。 2.在生产过程中,发酵培养基加水二倍較为合适。接种量为20%最經济。封閉式培养的效价远远高于开放式培养。变温培养(17.5—27.5℃)并不次于恒溫(27℃±1℃)培养。温度低,培养的时間应适当放长。 3.成品的灭菌,以采用60—70℃的高温干燥法最好。赤霉素溶液的浸提用普通水浸泡4—12小时为宜。但延长至60—72小时,其有效成分并无显著增降。 4.赤霉素对植物根、莖、叶的生长都有明显影响,对莖和叶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促进生长的作用对生长旺盛的幼嫩部分最大,但有一定的期限,此有效期一般为10天左右。赤霉素有可能具有抽調根部貯藏养分的功能。一般而論,由于地上部分的旺盛生长,地下部分根的生长反而削弱,因此其再生的能力也被降低。 5.赤霉素对植物的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促使菠菜、油菜抽苔。烟草提前現蕾。但对小麦未見有促进抽穗,成熟的效果。 6.試驗初步証明,赤霉素在菠菜、芹菜和大麻等,利用莖和叶的植物上,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对于打破馬鈴薯休眠,提早发芽也有明显的作用。在小麦和胡蘿卜上,經赤霉素处理后,反而会引起减产。 7.植物經赤霉素处理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光合作用显著增强。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蒸騰强度和伤流速度急剧增加。植物体内糖分和叶綠素含量相对降低。試驗証明,經处理后,叶綠素含量之所以降低,是由于赤霉素处理后,叶組織内非蛋白氮含量不足影响叶绿素在光下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所致。增施氮肥能防止叶綠素的含量降低。 8.固体发酵赤霉素和液体发酵赤霉素具有同等效能。固体发酵赤霉素用普通水浸提与用0.5%NaHCO_3溶液浸提者效能相近。赤霉素的应用,必須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实际經济效益等方面,掌握适当的濃度、施用时期和次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試驗証明,菠菜以10—20ppm,芹菜以20—50ppm为宜。施用时期不宜过早,最好当其效能发揮殆尽之时,恰好是收获之日,一般在收获前10天左右为宜。在有效濃度范圍内,采用低濃度,增加噴雾次数,能提高增产效果。結合增加肥水条件应用赤霉素能更好的发揮其促进生长的作用。附注 1.菌种培养基 (1) 普通馬鈴薯、洋菜培养基:馬鈴薯20%,蔗糖2%,洋菜2%。 (2) 麦麸培养基:麦麸和水各半。 2.种子培养基 (1) 洛林-湯姆配方:葡萄糖5%,酒石酸0.266%,酒石酸銨0.266%,磷酸二氫銨0.04%,碳酸鉀0.04%,碳酸鎂0.027%,硫酸銨0.017%,硫酸鋅0.005%,硫酸亚鉄0.005%。 (2) 苏联配方:蔗糖2%,硝酸鉀0.1%,碳酸鎂0.03%,氯化鈉0.02%,硫酸亚鉄0.0001%。 (3) 日本配方:甘油3%,氯化銨0.25%,磷酸二氫鉀0.5%,硫酸鎂0.5%,酒石酸0.3%,硫酸鋅0.005%,硫酸亚鉄0.005%。 (4) 澳大利配方:葡萄糖2%,硫酸鎂0.3%,氯化銨0.3%,磷酸二氫鉀0.3%,硫酸錳、硼酸、硫酸鋅、硫酸亚鉄各0.000005%,氯化銅0.000002%。 (5) 美国配方:葡萄糖2%,硫酸鎂0.3%,氯化銨0.3%,磷酸二氫鉀0.3%。  相似文献   

19.
生长调节剂对离体银杏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6种生长调节剂诱导离体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300mg·L-1ETP诱导作用最强,其动态诱导在处理4 h后最高;40 mg·L-1 2,4-D诱导效果最强,并有2个明显的诱导高峰;200mg·L-1CCC诱导作用最强,在处理8 h后出现诱导高峰;除100mg·L-1IAA处理组的酶活性比对照低外,其他浓度的IAA处理均比对照高,诱导作用最强的是70 mg·L-1IAA处理;除了100mg·L-1ABA处理使酶活性略有降低外,其他浓度的ABA处理都能诱导酶活性升高,以75 mg·L-1ABA诱导能力最强,在处理4 h后酶活性最大;4个浓度的GA处理中,仅75 mg·L-1GA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对照,处理8 h后酶活性达到最大.结果说明诱导效果从高至低依次为:乙烯利(ETP)、2,4-D、矮壮素(CCC)、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  相似文献   

20.
1.用2,4-D处理植株后其原生质粘度有较显著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依着於用2,4-D的浓度而转移。2.喷洒2,4-D后,当植株在形态上还未曾表现出任何变化的时候,而在原生质粘度的变化上却已经有相当明显的反应了。3.在刺激的剂量下(本测定中以1.5ppm开始到10ppm为止)喷染24小时后皆降低了植株的原生质粘度。而在抑制的剂量下(本测定由20ppm开始),植株均提高了原生质的粘度。4.在刺激的剂量下植株虽然暂时的降低了它的粘度,但是经过10天以后我们发现这些植株的粘度又重新提高了。而在抑制或伤害的剂量下,植株原生质的粘度始终是提高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