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肛瘘患者经挂线引流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0例肛瘘挂线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均行肛瘘经挂线引流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自拟熏洗方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恢复时间、创面愈合速度、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能够有效促进肛瘘患者经挂线引流术后恢复并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均升高,而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较高,而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TNF-α、IL-1β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TLC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LC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水平下降,IgA,IgM及IgG水平升高,肺功能TLC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较低,IgA,IgM及IgG水平较高,肺功能TLC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杂性肛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择同期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术后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满意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明显疼痛、肛门功能障碍、局部出血感染和术后6个月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时,应首选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联合局部中药外敷对老年附睾炎患者降钙素原,白介素-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钠注射液治疗,实验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块大小、血清IL-6及PCT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附睾肿块缩小,血清IL-6及PCT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附睾肿块较小,血清IL-6及PC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地嗪联合局部中药外敷能够降低附睾肿块大小、血清IL-6以及PCT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对卵巢癌术后患者ROMA指数、HE4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奈达铂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ROMA指数、血清CA125和HE4水平、生存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ROMA指数、血清CA125及HE4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ROMA指数、血清HE4及CA125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卵巢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ROMA指数和血清CA125、HE4水平,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制剂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gA、IgG水平均升高(P0.05),IgE、IL-6、IL-17及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gA、IgG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IgE、IL-6、IL-17、IL-2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可能与其影响机体血清IgA、IgG、IgE、IL-6、IL-17及IL-2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糜烂性胃溃疡患者血清ERK1/2及EGFR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糜烂性胃溃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予以埃索美拉唑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RK1/2及EGFR水平变化,观察患者溃疡面积、愈合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RK1/2及EGFR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ERK1/2及EGFR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可调节糜烂性胃溃疡患者血清ERK1/2及EGFR水平,改善溃疡情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胆囊癌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60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择日行胆囊癌标准根治术,实验组患者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术后给予苦参碱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5年中位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5年中位生存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够降低胆囊癌患者血清及胆囊组织中MMP-7,p-STAT3及E-Cad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症患者3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检测术前术后血细胞计数、细胞免疫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后7天,对照组的红细胞略低于实验组(X~2=0.118,P=0.906);对照组的白细胞高于实验组(X~2=6.095,P0.001);对照组的血小板显著低于实验组(X~2=17.263,P0.001);术后28天,对照组的红细胞显著低于实验组(X~2=7.981,P0.001);对照组的白细胞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2,P0.001);对照组的血小板低于实验组(X~2=2.165,P=0.037);术后7天,对照组的CD3略低于实验组(t=0.606,P=0.548),对照组的CD4明显低于实验组,CD8显著高于实验组,CD4/CD8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8天,对照组的CD3略低于实验组(t=0.948,P=0.349);对照组的CD4略低于实验组(t=2.742,P=0.009);对照组的CD8显著高于实验组,CD4/CD8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对照组的IgM高于实验组,对照组的IgG略高于实验组,IgA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对照组的IgM高于实验组,对照组的IgG略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gA为(2.76±1.37)g/L,明显低于实验组的(3.79±1.69)g/L(t=2.063,P=0.046)。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脾亢症状,调节脾脏功能,提升全身性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与M蛋白(IgG、IgA、IgM)鉴别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220例作为骨关节炎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2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血清两组ANA滴度与IgG、IgA、I...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对胰腺炎患者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rypsinogen activating peptide,TA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引流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开腹引流手术治疗,引流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治疗,记录不同时间点血清TAP、IL-6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引流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 %(P<0.05)。引流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术后14 d的消化道瘘、腹腔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 %(P<0.05)。两组术后14 d的血清TAP、IL-6值低于术前1 d,引流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穿刺引流治疗胰腺炎患者有利于抑制TAP、IL-6的释放,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且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对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血清IL-6水平及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4例行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阻生牙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术后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牙槽骨密度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水平均升高,IL-6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IL-6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不良明显反应。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显著提高下颌阻生牙术后患者的创口恢复,且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钙(Ca)、铁(Fe)、铜(Cu)、锌(Zn)、镁(Mg)等的水平、体液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血清补体C3、C4、C5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a、Fe、Z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Cu、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补体C3、C4、C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a、Fe、Zn与血清IgA、IgM、IgG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血清Ca、Fe、Zn微量元素缺乏及血清IgA、IgM、IgG水平降低现象,且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共同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单纯的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观察组的IgA、IgG、IgM、CRP、ESR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能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生津颗粒联合羟基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硫酸羟基氯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解毒通络生津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Ig G、Ig A和CRP水平,同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 G、Ig A和CRP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 G、Ig A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低于观察组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络生津颗粒和硫酸羟基氯喹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pS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学指标,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左肝外切除术(LLLR)和开腹左肝外切除术(OLLR)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及生存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左外叶HCC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OLLR治疗,观察组患者行LLL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和两年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CAM-1,MMP-13,PCT,IL-6,IgA,IgM及Ig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CAM-1,MMP-13,PCT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08%)低于对照组(41.47%)(x~2=5.89,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LR治疗HC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及预后快等优点,能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低,可显著降低肿瘤侵袭力,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