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适泰联合地奥司明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液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6例老年CP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63例)给予普适泰联合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63例)予以普适泰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与前列腺液的MIP-2、MIP-1α水平;评价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1.0%,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血清和前列腺液中MIP-2、MIP-1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清与前列腺液中MIP-2、MIP-1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适泰联合地奥司明治疗老年CP/CPPS能更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和前列腺液中MIP-2、MIP-1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影响及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及PCT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CRP,IL-6及PC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IL-6、PCT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核糖体蛋白L6(RPL6)表达,分析其对肿瘤恶性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1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炎组63例、前列腺癌组54例;另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前列腺组织RPL6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前列腺组织增殖基因、侵袭基因mRNA表达,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RPL6表达量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前列腺组织RPL6表达量高于前列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酶(PSAP)、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 PA)、硫氧还蛋白(TRX)含量高于前列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增殖基因URG11、PTEN mRNA表达量高于前列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RDM5 mRNA表达量低于前列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侵袭基因IgGHG1、TMPRSS2-ER、PIK3C2B mRNA表达量高于前列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RPL6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增殖及侵袭基因活性均呈直接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表达的RPL6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且与肿瘤恶性程度直接相关,有望成为前列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80例,年龄60~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治疗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能显著提高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照组行头孢曲松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胃泌素、胃动素、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变化,临床表现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IL-6、CRP、PAF、MDA、胃泌素水平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胃动素水平及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表现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雷丁替尼可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维生素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女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妊娠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妊娠率(71.43%)高于对照组(5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维生素E能够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女性血清TNF-α及IL-6水平,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强骨胶囊对老年股骨头近段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的老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钙片;实验组22例予强骨胶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BMP-2及IGF-1水平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BMP-2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血清BMP-2和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均下降、骨密度值(BMD)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血浆粘度降低、BMD较高(P0.05)。结论:强骨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股骨头近段骨折延迟愈合,促进骨折断端的愈合,推测其机制与增加患者血清BMP-2及IGF-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超  韩洁  苏妍  崔颖  高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66-276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蛋白Z(PZ)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Z、hs-CRP水平,分析比较不同血压、妊娠期下各组间血清PZ与hs-CRP的差别。结果:不同程度高血压组妊娠患者血清PZ、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高血压程度加重,PZ水平下降、hs-CRP水平升高。实验组血清PZ水平随妊娠期发展逐渐下降,且不同妊娠期血清PZ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hs-CRP水平随妊娠期发展逐渐上升,且不同妊娠期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Z水平降低和hs-CRP水平升高会导致孕妇血压升高,检测孕妇血清PZ与hs-CRP对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 影响。方法:选择60 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 (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8 周,测定和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hs-CRP 的水平。结果:治疗8 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BP、DBP、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组更 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压和血清血脂水平,并可减少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清胰利胆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清胰利胆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71.43%(30/42)](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MGB1、HSP70、HSP72、IL-8水平较低(P0.05)。结论:清胰利胆颗粒能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70、HSP27、IL-8水平,且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不同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低表达意义及其与术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分组,间质结节组(16例)、腺肌性结节组(32例)、纤维腺瘤性结节组(12例)、腺性结节组(30例)和混合结节组(38例),其中以间质增生为主60例、以腺体增生为主68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SA、EGF的表达水平,以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8分判定为预后良好,分析血清PSA、EGF在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的差异性及与IPSS评分的关系。结果:血清PSA、EGF表达水平在间质结节组、腺肌性结节组、纤维腺瘤性结节组、腺性结节组和混合结节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以腺体增生为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以间质增生为主的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SA联合EGF预测以腺体增生为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敏感度为86.42%,特异度为65.34%,AUC为0.93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98例、预后不良30例;预后不良组血清PSA、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EGF表达水平均与IPSS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8、-0.417,P值均为0.000)。结论:血清PSA、EGF在不同病理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表达差异显著,以间质增生为主的患者,以腺体增生为主的患者血清PSA、EGF表达水平更高,两者均与术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对肺脓肿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与高迁移率蛋白1(HMGA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120例肺脓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肺泡灌洗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SPA和HMGA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88.3%)(P0.05);两组的FEV1、Pa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PA、HMGA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泡灌洗可有效提高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状态,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SPA与HMGA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天麻钩藤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仅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实验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其可更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以及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香丹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心肌酶学、不良反应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以及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室性早搏次数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试验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上皮钙黏蛋白(sE-cadherin)、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组)以及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展开回顾性研究。100例研究对象均完善了MRI检查并测定血清PSA、EPCA-2、sE-cadherin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PSA、EPCA-2、sE-cadherin水平以及各项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前列腺癌的MRI影像学特征为病灶主要位于外周带,外周带T2W呈低信号,病变侵及包膜、膀胱及周围组织具有T1加权消失或者不对称,具有信号异常、肌肉增厚的表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淋巴结部分融合或增大表现;前列腺增生的MRI影像学特征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并且中央带增生、不均匀信号结节;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前列腺体积增大。相比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sE-cadherin、EPCA-2水平明显更高(P<0.05)。MRI、PSA、sE-cadherin、EPCA-2四项联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6.00%,明显高于四项单独诊断的88.00%、79%、81%、82%(P<0.05)。结论:MRI联合PSA、sE-cadherin、EPCA-2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作为临床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导方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的表达及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患者102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2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设为试验组,剩余60例未发生吻合口瘘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行预防性造口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预防性造口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预防性造口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C反应蛋白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临界值为39.69 mg/L,灵敏度为71.47%,特异度为83.14%,AUC为0. 824,血清白蛋白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临界值为29.76 g/L,灵敏度为61.20%,特异度为79.40%,AUC为0. 746,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临界值为200.09 pg/mL,灵敏度为61.18%,特异度为80.45%,AUC为0. 605,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6%、86.38%。结论: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对比及对血清钙离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酶(AMS)、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6)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钙离子、hs-CRP、AMS、PCT、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钙离子、hs-CRP、AMS、PCT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AMS、PCT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钙离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血淀粉酶恢复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09%、15.38%(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钙离子、hs-CRP、AMS、PCT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ten,TPSA)表达与微波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选择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本院)诊治的78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波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微波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波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 w,记录血清TPSA表达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微波组的总有效率为97.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 %(P<0.05)。两组治疗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低于治疗前,微波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PSA值低于治疗前,微波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8例患者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患者预后有效率与微波治疗、IPSS评分、TPSA值、临床分期、病程等显著相关(P<0.05)。结论:微波治疗前列腺炎能促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抑制血清TPSA的表达,血清TPSA表达与微波治疗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