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对食管癌晚期患者CEA,SCC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奈达铂+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及SCC水平的变化情况、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EA及SCC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EA及SCC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降低食管癌晚期患者CEA、SCC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联合螺旋藻胶囊对原发性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可溶性人类MHC-1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蛋白(s MIC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每组。对照组采取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甘氨双唑钠联合螺旋藻胶囊。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TPS、s MICA、HIF-1α及Her-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CA、CEA、TA-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CCA、CEA、TA-4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PS、s MICA、HIF-1α及Her-2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TPS、s MICA、HIF-1α及Her-2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CD8~+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炎、贫血、腹泻、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毒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螺旋藻胶囊能有效降低原发性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PS、s MICA、HIF-1α及Her-2水平,对患者免疫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能降低毒副反应率,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及角蛋白19片段(Cyfa21-1)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顺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EA及Cyfa21-1浓度的变化,应用KPS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EA及Cyfa21-1浓度均较低,KPS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CEA及Cyfa21-1浓度较低,KPS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能较单用氟尿嘧啶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纹理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在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检测其血清CEA、CA724水平,并行增强CT扫描,将其动、静脉期图像数据行纹理分析,记录均值、中位数、标准差、不均匀度、偏度、峰度、熵值等参数。术后对8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根据其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32例)与无复发转移组(54例),比较两组增强CT图像纹理参数及血清CEA、CA724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CT图像纹理参数联合血清CEA、CA724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转移组动脉期熵值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均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CEA、CA724水平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EA、CA724联合动脉期熵值及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均较各指标单独应用有明显提升,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血清CEA、CA724水平和动脉期熵值及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升高与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有关,动脉期熵值及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联合血清CEA、CA724在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与结节直径的关系及联合高分辨率CT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SPN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104例和良性结节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分辨率CT胸部增强扫描,并比较不同结节患者的CT影像征象表现。此外,检测并比较不同结节患者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分析血清CEA、NSE、Cyfra21-1与结节直径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联合高分辨率CT诊断SPN良恶性的效能。结果:肺恶性结节患者胸部CT影像征象表现为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数征、棘突征人数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而钙化征人数占比低于良性结节(均P<0.05)。肺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均P<0.05)。结节最大直径>2.0 cm的SPN患者血清CEA明显高于结节最大直径1.0~2.0 cm患者,而结节最大直径1.0~2.0 cm患者血清CEA明显高于结节最大直径<1.0c m患者(均P<0.05);且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EA水平与SPN患者结节直径呈正相关,而血清NSE、Cyfra21-1水平与SPN患者结节直径无相关性。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高分辨率CT诊断SPN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和高分辨率CT单独诊断。结论:SPN患者血清CEA水平与结节直径呈正相关,而血清NSE、Cyfra21-1水平与结节直径无明显相关,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高分辨率CT诊断SPN良恶性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 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 年10 月-2015 年1 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22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 予紫杉醇和地西他滨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和安慰剂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积分、血常规、血尿素氮、肌 酐、转氨酶含量以及血清CA199、CEA及CA724 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卡氏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 CEA、CA19-9、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的卡氏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EA、CA19-9、CA72-4 水平明显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能有效降低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 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 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关系。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从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TC计数及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CTC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的关系。此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TC和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诊断NSCLC的效能。结果:研究组外周血CTC计数及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外周血CTC计数和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吸烟史的NSCLC患者CTC阳性比例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吸烟史的NSCLC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及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TC计数升高,与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均存在相关性,且CTC阳性与NSCLC恶性进展和患者吸烟史有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诊断NSCLC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影响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治疗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YFRA21-1、CA125、CEA及MMP-9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3年后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YFRA21-1、CA125、CEA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CYFRA21-1、CA125、CEA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VEGF、CYFRA21-1及CA125、CEA、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ements,CYFRA21-1)与结直肠腺癌的病理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结直肠病变患者为良性对照组,选择我院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三组个体的血样并进行CEA、CA19-9以及CYFRA21-1水平的检测,并比对三组个体上述因子阳性表达率、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三种因子同结直肠腺癌患者TNM分期相关性,最后探究三种因子对结直肠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以CEA≥2.805μg/L、CA19-9≥39 U/m L、CYFR21-1≥3.3 ng/mL为临界值,结果显示病例组CEA阳性率51.25%,CA19-9阳性率31.25%,CYFR21-1阳性率40.00%,明显高于良性组的10.00%、20.00%和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12.00%和2.00%(P<0.05);(2)比较显示病例组患者的CEA、CA19-9以及CYFR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以及对照组(P<0.05),良性对照组CEA、CA19-9以及CYFR21-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比较显示IV期结直肠腺癌患者CEA、CA19-9以及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III期以及I+II期(P<0.05),III期三种因子水平明显高于I+II期(P<0.05);(4)CEA对结直肠腺癌诊断一致性71.25%,灵敏度65.00%,特异度90.00%;CA19-9诊断一致性46.25%,灵敏度35.00%,特异度80.00%;CYFRA21-1诊断一致性55.00%,灵敏度46.67%,特异度80.00%;联合诊断一致性95.00%,灵敏度95.00%,特异度95.00%。结论:血清CEA、CA19-9以及CYFRA21-1对结直肠腺癌具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表达差异明显,可以考虑将联合诊断作为结直肠腺癌鉴别方式之一,推广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CA15-3、CEA和OPN水平,并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比较X射与血清学检测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A15-3、CEA及OP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CEA、OPN和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钼靶X射线摄片及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CEA、CA19-9、CA125及CA15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1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肺癌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并与对照组的上述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术前空腹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平均空腹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术后3个月平均水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进行围手术期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TACE治疗)和研究组(49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生存率、生存质量改善率、血清AFP、AFP-L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FP、AFP-L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CE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改善其短期预后及生存质量,降低其血清AFP、AFP-L3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对卵巢癌术后患者ROMA指数、HE4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奈达铂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ROMA指数、血清CA125和HE4水平、生存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ROMA指数、血清CA125及HE4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ROMA指数、血清HE4及CA125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卵巢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ROMA指数和血清CA125、HE4水平,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