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脂素、抵抗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治疗后,观察和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抵抗素水平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血清内脂素、抵抗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二甲双胍相比,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血糖水平,降低血清内脂素与抵抗素水平,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2%,74.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BG、FINS、HbAlc、TC、TG、LDL-C水平及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水平和HOMA-β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8.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瘦素(Leptin)、内脂素(Visfa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动态血糖、胰岛细胞功能、血清RBP4、Leptin和Visfatin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58±1.30)mmol/L vs.(7.47±1.44)mmol/L,(9.20±1.22)mmol/L vs.(10.36±1.31)mmol/L,(5.23±0.46)%vs.(5.88±0.62)%](P0.05);观察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S)、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日平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3±1.26)mmol/L vs.(8.58±1.59)mmol/L,(3.39±0.42)mmol/L vs.(5.21±0.69)mmol/L,(90.34±2.40)%vs.(82.01±2.15)%](P0.05);观察组胰岛素β细胞(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53.84±6.20) vs.(41.85±5.03),(2.84±0.40) vs.(3.72±0.72)](P0.05);观察组血清RBP4、Leptin、Visfati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0±1.20)mg/L vs.(10.57±1.65)mg/L,(8.23±1.42)μg/L vs.(10.84±1.79)μg/L,(17.40±2.42)μg/L vs.(24.03±3.06)μg/L](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头晕、低血糖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由于单用阿卡波糖的患者,其可显著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和改善IR,其内在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清RBP4、Leptin、Visfatin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对比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分别联合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4月-2012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70例,并随机单盲分为A(n=36)、B(n=34)两组,A组患者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方案,B组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方案,服药12周后对比两组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服药12周后,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2hPG水平明显低于B组水平(P<0.05).②A组患者显效率(50.0%)、总体有效率(91.7%)略高于B组(38.2%、85.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vs.26.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用药方案均是治疗老年T2DM的有效方案,西格列酮+二甲双胍方案较之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方案在临床疗效中具备比较优势,尤其是对降低餐后血糖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肠源性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52例)和二甲双胍治疗组(53例),以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12周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源性内毒素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的肠源性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肠源性内毒素和hs-CRP水平均下降较为明显(P0.01);而二甲双胍治疗后,仅hs-CRP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源性内毒素下降不明显(P0.05);但两种药物治疗后,肠源性内毒素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以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源性内毒素水平,而二甲双胍对肠源性内毒素的下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均治疗至胎儿娩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血清VEGF、APN和Hcy水平的变化及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APN、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Hc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可能与其有效调节血清VEGF、APN、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载脂蛋白A、B(ApoA、ApoB)、ApoA/ApoB、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poA、ApoA/ApoB、NO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观察组ApoA、ApoA/ApoB、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两组FPG、2PG、FINS、HOMA-IR、IL-6、hs-CRP、ET-1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FPG、2PG、FINS、HOMA-IR、IL-6、hs-CRP、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内皮功能并调节血清载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淀粉样蛋白(SAA)、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喉炎患儿7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上,对照组以地塞米松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以甲泼尼龙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5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IFN-γ、SAA、IL-6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37/40) vs. 75.00%(27/36)](P0.05);观察组咳嗽、声嘶、呼吸困难、哮鸣音、发热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19±0.51)d vs.(4.01±0.64)d,(1.76±0.21)d vs.(2.48±0.30)d,(1.02±0.14)d vs.(1.76±0.19)d,(2.74±0.42)d vs.(3.39±0.53)d,(1.45±0.20)d vs.(2.04±0.27)d](P0.05);观察组血清IFN-γ、SAA、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03±3.47)ng/L vs.(52.81±4.60)ng/L,(37.40±4.12)mg/L vs.(49.83±5.47)mg/L,(11.02±1.42)ng/L vs.(15.73±1.70)ng/L](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地塞米松治疗,其可更有效促进疾病恢复,其内在机制可能和显著降低血清IFN-γ、SAA、IL-6水平,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再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TC、TBil、UA、m Alb的变化以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UA、m 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TC、TBil、UA、m Alb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血糖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胰岛功能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_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肠球菌、肠杆菌及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水平、血糖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NS、2hINS、FCP、2hCP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HOMA-IR、HbA_lc、FPG、TG、LDL-C、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明显增加患者肠道有益菌群数量,调节菌群失衡,控制血糖血脂代谢水平,改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败血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NLR、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5.00%)(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为(6.22±1.05)d、(3.88±0.25)d、(5.10±0.86)d、(8.71±2.05)d,均短于对照组的(8.76±1.53)d、(6.22±0.64)d、(7.53±1.46)d和(11.24±3.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NLR、PCT、hs-CRP、WBC水平为(1.35±0.20)、(0.80±0.34)mg/mL、(3.56±0.62)g/L、(9.12±1.80)×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32)、(2.19±0.73)mg/mL、(9.78±2.64)g/L和(12.26±2.59)×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为(42.77±11.36)%、(41.27±11.26)%、(1.70±0.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0±9.32)%、(35.66±9.40)%和(1.29±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0.00%vs7.50%)(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使用微血管减压术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睡眠情况,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72.09%(31/43)](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3.35±0.31)分、(7.02±0.81)分比(5.68±0.57)分、(8.45±0.92)分](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43±8.22)分比(68.98±6.51)分](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与输卵管碘油造影)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有排卵且月经规律,经输卵管相关检查被确诊为由于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者输卵管阻塞而导致的不孕不育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输卵管碘油造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异位妊娠、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15±12.37)min、(7.23±1.3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36±15.43)min、(9.97±1.62)d(P0.05);观察组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P0.05);观察组的异位妊娠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P0.05);观察组的宫内妊娠率为70.00%(3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14/50)(P0.05)。结论:与输卵管碘油造影相比,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能明显提高宫内妊娠率以及输卵管通畅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rh-BNP,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Tn-I、Myo、CK-MB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I、Myo、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3±0.10) vs.(0.16±0.08)、(27.54±3.86) vs.(21.62±2.54)、(70.82±9.25) vs.(61.28±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情况总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0.05)。结论: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静脉注射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效减低血清cTn-I、Myo、CK-MB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Th17/Treg免疫应答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3例T2DM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研究组接受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观察两组血糖水平、营养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和Th17/Treg免疫应答平衡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 1~7 d 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血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Tre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降低T2DM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对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治的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替莫唑胺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8.7%和23.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肝肾反应、胃肠道反应、疲乏、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PS与ECOG评分分别为64.22±2.19分和1.65±0.45分,对照组为56.35±4.50分和2.41±0.51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与治疗前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和21个月,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为41.0%,对照组为16.4%,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可显著改善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疗效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Endocrine practice》2011,17(4):558-562
Objective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basal insulin begun immediately after cardiac surgery can decrease the need for insulin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and save nursing time.MethodsAfter cardiac surgery, 36 adult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standard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or insulin glargine once daily in addition to standard treatment (basal insulin group). Standard treatment included blood glucose measurements every 1 to 4 hours and intermittent insulin infusion to maintain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100 and 150 mg/dL. The study period lasted up to 72 hours.Results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s or baseline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 study groups. Mean daily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lower in the basal insulin group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29.3 ± 9.4 mg/ dL versus 132.6 ± 7.3 mg/dL; P = .25). The mean duration of insulin infus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basal insuli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16.3 ± 10.7 hours versus 26.6 ± 17.3 hours; P = .04). Nurses tested blood glucose a mean of 8.3 ± 3.5 times per patient per day in the basal insulin group and 12.0 ± 4.7 times per patient per day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1). There was no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blood glucose level < 60 mg/dL) in either group.ConclusionOnce-daily insulin glargine is safe and may decrease the duration of insulin infusion and reduce nursing time in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who have hyperglycemia after cardiac surgery. (Endocr Pract. 2011;17: 558-56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门冬胰岛素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依据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的ADL量表评分评价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PG、Hb 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尿酸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方案,并给予心功能不全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B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I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UA和BN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SF-36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血尿酸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