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派瑞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比较治疗后脂溢性皮炎复发率、复发间隔天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及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血清IL-2、IL-8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痊愈至复发的间隔时间较长(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能够明显提高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复发率,可能与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左室重构与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研究对象(50例)均来自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且被诊断为AMI的住院患者,患者均经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规范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50例患者发病后1天、7天、30天的血清vaspin和IL-6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以50例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vaspin、IL-6水平的差异,观察AMI后血清vaspin、IL-6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重构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血清vaspin水平为6.03±1.18 ng/mL,AMI组血清vaspin水平4.22±1.37 ng/mL,AMI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AMI后1月内血清vaspin水平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IL-6水平为12.04±3.97 ng/mL,AMI组血清IL-6水平为26.72±10.06 ng/mL,AMI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MI后1月内血清IL-6水平逐渐升高(P0.05);(2)经相关性分析显示:AMI后1天、7天、30天血清vaspin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IL-6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aspin水平与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室重构的进展伴随着血清vaspin的降低与IL-6的升高,临床上应监测两种指标的变化,对左室重构早期干预,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实施PCI治疗后给予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PCI术,术后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比较PCI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结果:PCI术后,患者测定指标SDNN、SDNN Index及SDANN相对于术前均有升高(P0.05);频域分析指标HF及LF相对于术前均升高,LF/HF比值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F、SV及CI均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LVEF、SV及CI较高,LVEDD较低(P0.05)。结论:PCI术能够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而复方丹参滴丸对于PCI术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对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血清IL-6水平及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4例行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阻生牙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术后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牙槽骨密度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水平均升高,IL-6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IL-6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不良明显反应。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显著提高下颌阻生牙术后患者的创口恢复,且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性反应、心室重塑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行PCI治疗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予以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及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两组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0 min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20 min时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a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入院接受治疗的5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出院前1 d及随访时血浆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Ⅰ,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肌酐(Creatine,CREA)、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表(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临床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FIB、TNF-α、CRE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出院1周时,观察组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2周、1个月时,观察组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各个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清FIB、TNF-α、CRE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出院前1 d LVEF、LVEDD、LV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时,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各个时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KCCQ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KCCQ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相当,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患者近期预后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75例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术后8~12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其中9例有再狭窄作为再狭窄组,66例无再狭窄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等药物治疗。取2组患者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时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血清IL-18、ox-LDL水平。结果:①再狭窄组PCI术后IL-18、ox-LD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2.37±0.22):(0.85±0.19)mg/L、(6.99±0.98):(2.38±1.06)mg/L],均P<0.01;对照组PCI后IL-18、ox-LD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0.48±0.11):(1.23±0.09)mg/L、(1.39±0.54):(4.45±0.87)mg/L],P<0.05。②再狭窄组和对照组PCI术前IL-18、ox-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狭窄组PCI术后IL-18、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④再狭窄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IL-18和o...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米力农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老年病科、心血管科二区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80例记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的80例记为观察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25%(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DD、CK、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较对照组升高,LVEDD、CK、CK-MB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EGF、IL-6、IL-8、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VEGF、IL-6、IL-8、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清IL-6、IL-8、E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起到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相似的应用效果,但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形成的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IL-8、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喘息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IL-18、IL-33、TNF-α,内皮素(ET)、一氧化碳(NO),NK细胞、CD3~+、CD4~+、CD8~+、CD4~+/CD8~+,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喘息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8、IL-33、TNF-α、ET、CD8+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NK细胞、CD3~+、CD4~+、CD4~+/CD8~+、PEF、FVC均上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肯定,降低血清IL-18、IL-33、TNF-α水平,同时能够利于血管内皮功能、肺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HD患者3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扩冠、抗凝和降压药物等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栓素B2(TXB2)水平,记录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LDL、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PAGM、TXB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PAGM、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3%(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CHD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调节血脂,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α-酮酸片(α-K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α-酮酸片(商品名:开同)治疗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各项指标等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MHD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相对室壁厚度(RWT)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酮酸片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其对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耳聋左慈丸对老年肾虚耳聋患者血清TNF-alpha、IL-1beta和IL-6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 年4 月至2015 年1 月于我 院以肾虚耳聋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将10 mL银杏叶提取物 注射液溶于0.9 %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日一次静点;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日一次睡前口服,连用14 天为一疗程。实验组在 此基础上加用耳聋左慈丸一次8 丸,一日3 次口服,14 天为一疗程。治疗后通过电测听对患者治疗前后耳聋等级进行测定;并分 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 天、第14 天采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用ELISA 法测定TNF-alpha、IL-1beta和IL-6。结果:①治疗后两组 进行电测听,耳聋等级测定均较治疗前改善,分级呈整体性下降,说明患者耳聋程度经治疗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7、14 天,实验组与对照组TNF-琢、IL-1茁和IL-6 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TNF-alpha、IL-1beta和IL-6 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聋左慈丸可明显改善老年肾虚耳聋患者耳聋等级以及血清TNF-alpha、IL-1beta和IL-6 水平,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肱动脉街道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以及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RP的水平相对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FMD、NO和6-Keto-PGF-la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虽有升高的趋势,但均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患者在上述各指标方面的升高程度相对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的ET-1和TXB2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也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均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患者在ET-1和TXB2指标方面相对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比较左西孟旦(LEV)与米力农(MIL)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RHF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MIL组给予MIL治疗,LEV组予以LEV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血清NT-proBNP、ET-1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LEV组总有效率较MIL组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7 d后LVEF、E/A值均显著上升(P0.01),LVIDd值均显著下降(P0.01),且LEV组LVEF、E/A值均显著高于MIL组,LVIDd值均显著低于MIL组(P0.01)。两组治疗7 d后血清NT-proBNP、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LEV组血清NT-proBNP、ET-1水平均明显低于MIL组(P0.01)。LEV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MIL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米力农相比,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更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症状体征、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NT-proBNP、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血清IL-6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DNN,SDNN Index,SDANN,HF及LF均升高,而LF/HF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DNN,SDNN Index,SDANN,HF及LF较高,而LF/HF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及SV均升高,而LVEDD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F及SV较高,而LVEDD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还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罗松  林璋  李锦  魏大勇  王世红 《蛇志》2021,(1):44-46
目的 评价伊伐布雷定治疗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120例高龄老年HFmr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RHR)、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  相似文献   

18.
王健  王君  应伟  王静  何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1):6119-6121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 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间收治的80 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 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给予CRRT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 天,治疗后24 h,72 h空腹静脉血TNF-alpha、IL-6、IL-8 水平。结 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72h 后两组患者 TNF-alpha、IL-6和IL-8 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 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 者血清中TNF-alpha、IL-6 和IL-8 水平,有助于对炎症反应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