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种蝗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为将线粒体基因组的COⅠ基因作为蝗虫DNA条形码进行分类鉴定手段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蝗虫─新种(直翅目:蝗科)张凤岭,郑一平,任炳忠(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130024)1989、1990年8月,作者在小兴安岭及周围地区进行了蝗虫调查。在整理鉴定标本时,发现异爪蝗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标本室。水边异...  相似文献   

3.
杨丽平  常会会  李杰  张智斌  黄原 《生态学报》2017,37(20):6905-6913
利用DNA复合条形码技术,研究了11个样本的蝗虫肠道共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ITS在所研究的物种中鉴定了5门16纲29目40属2786 OTU真菌。肠道真菌群落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物种肠道真菌类群中含量最高的是木耳菌目和银耳目,其中斑翅蝗科的真菌类群多样性相对最高,斑腿蝗科的真菌类群多样性相对最低,表明各蝗虫肠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菌群多样性变化。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斑翅蝗科的共生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斑腿蝗科的则最低。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同科的各个种的肠道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小,不同科的种的肠道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2)剑角蝗科的肠道真菌群落结构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均相对较低,而且在两个不同取样地得到的中华剑角蝗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也相对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同科的蝗虫肠道真菌首先聚到一起,且群落相似性也相对较高;(2)布勒掷孢酵母属、内疣衣属和外瓶霉属3个属在蝗虫肠道真菌中是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蝗虫的研究 Ⅱ.异爪蝗属及鸣蝗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 Tarbinsky,1925)及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1928)为蝗科中的二个小属,已知的种类不多。异爪蝗属在我国多分布于北部及西北地区,是草原上的一类重要害虫,目前在我国已知的约有五种。鸣蝗属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在我国已知有二种,在陕西省曾记载过一种,即Mongolotettix japonicus(Bolivar),但我们未采到标本。作者之一于1963年曾记载上述二属中的三种蝗虫(郑哲民、梁铬球,1963),其中有一种异爪蝗当时未能定名,近年来经核对后,认为是一新种,此外,并首次在我国发现异翅鸣蝗Mongolotettix anomopterus(Caud.)的大翅型。现将陕西省该二属的种类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雏蝗属的模式种白边雏蝗Chorthippus albomarginatus(De Geer)和异爪蝗属的模式种素色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Ikonnikov)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7=16+XO;常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m,6条)和端部着丝粒(t,10条)两种类型,性染色体类型为端部着丝粒。二者的相似性显示出2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在进化过程中处于较近的发展阶段。但2种蝗虫的核型公式和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则不相同,白边雏蝗K(2n,♂)=6m+11t=8L+4M+4S+XO;素色异爪蝗K(2n,♂)=6m+11t=8L+6M+2S+XO;且2种蝗虫性染色体的位次也有明显差别,白边雏蝗的性染色体为第9位,而素色异爪蝗则为第8位。由此看出,该2属的蝗虫存在的不同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蝗虫预测与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应用五点取样法、昆虫分类学和相关动物地理学方法对通辽各地蝗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研究。通辽共分布蝗总科7科12亚科37种,以斑翅蝗科Oedipodidae物种最多(14种),其次为网翅蝗科Arcypteridae(10种)。多样性分析表明扎鲁特旗具有最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但均匀度最低;开鲁县具有最低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从科的分布范围看,剑角蝗科Acrid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和斑翅蝗科在通辽各地均有分布;而癞蝗科Pamphagidae仅在扎鲁特旗有分布。从物种分布看,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和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nnikov分布最广,其次为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从分布地区看,扎鲁特旗为物种最丰富(34种)。研究结果显示通辽市蝗虫物种多样性及分布特点与各地的草地面积和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蝗虫分布调查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2 0 0 2年对白洋淀蝗区的蝗虫种类、分布、优势种群及蝗区水文、植被、土壤、天敌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 ,白洋淀蝗区有蝗总科昆虫 3 0种 ,隶属 6总科、2 2属 ,分布于白洋淀淀内湖泊蝗区、淀边内涝蝗区和淀外河泛蝗区 ;明确以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 (Meyen)为主的 5个蝗虫优势种群及生活史 ,并根据不同蝗区类型 ,提出了蝗区治理区划、生态治理技术、应急化学防治等 3项防治技术和“两改一加强”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资源,于2019年6—8月和2020年5—6月通过灯诱法采集2 402号标本,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标本进行分子鉴定。通过BOLD数据库,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和ABGD在线工具对获得的297条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物种界定,结合BOLD和GenBank中70条相关种序列共367条COⅠ基因序列分析遗传距离。发现297条序列隶属于191种,其中95种鉴定到种,35种鉴定到属;鉴定到属或种水平的序列隶属于92属。计算遗传距离发现,种内遗传距离为0~4.36%,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0.63%,种间遗传距离为3.43%~19.12%,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11.91%。结果表明,保护区尺蛾科昆虫种类丰富,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能有效区分尺蛾科物种。  相似文献   

9.
基于芸香科的植物通用DNA条形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是近10年来进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其通用序列的筛选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09年,生命条形码联盟植物工作组推荐rbcL+matK组成复合序列作为植物通用条形码,但其研究对象中近缘属、种较少,且物种水平鉴定成功率仅为72%,所以仍在进行验证和新序列的研究工作.本研究选取nrDNAITS2序列,利用其具有Ⅱ级结构的特性、通过不同物种类型模型判定全长,将其和目前热点候选序列(matK,rbcL,psbA-trnH,rpoC1,ycf5)及nrDNAITS序列针对芸香科72属192种300个样本进行比较,试图在同一科属下更多近缘种存在时,真实判定候选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自行设计引物的ITS2序列具有较好的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在所考察的候选序列中具有最大的种间变异和较小的种内变异,且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物种鉴定成功率最高,各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候选序列.证实ITS2序列在单一科属内的"高效性",故推荐其作为植物DNA条形码通用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组织学观察与测量对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中3种蝗虫卵子发生各阶段进行比较和分析,3种蝗虫分别为:绿牧草蝗Omocestus viridulus(Linnaeus),素色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Ikonn.)和条纹异爪蝗Euchorthippus vittatus Zheng。结果表明,在蝗虫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体积和形态变化显著,呈现指数增长模式;细胞核体积增长在发育初期增长显著,后期变化不显著;滤泡细胞体积和形态及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比较种间差异发现不同种蝗虫的卵子发生存在不同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NA条形码对中国蛛缘蝽科(半翅目:缘蝽总科)物种界定的适用性。【方法】对中国蛛缘蝽科13属23种207个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进行扩增,并扩增稻缘蝽属Leptocorisa 3个物种的31条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作为辅助标记。使用MEGA 11软件计算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 K2P);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进行物种聚类分析;利用中介邻接网络算法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基于线粒体COI DNA条形码序列得出测试的中国蛛缘蝽科所有23个种的种内平均K2P距离在2%以下,种间K2P距离在0.98%~23.98%之间(平均17.50%)。多数物种彼此能够被较好地分开,且支持率较高。其中,中稻缘蝽Leptocorisa chinensis和大稻缘蝽L. oratoria共享部分COI单倍型,造成COI条形码无法区分二者,可通过ITS-1序列在单倍型网络分析中将二者区分。【结论】本研究得出的中国蛛缘蝽科中绝大部分物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单元一致。然而,对于其中亲缘关系极近的物种,单靠线粒体数据尤其是COI条形码序列无法进行准确界定,需引入其他DNA序列或其他类型数据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2.
网翅蝗科四种蝗虫的RAPD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运用RAPD技术对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4种蝗虫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在试用的2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引物用于4种蝗虫的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128条清晰稳定的扩增片段,每条引物的扩增片段数为10~13条,片段长度在100~2 000bp之间.根据扩增出的RAPD图谱,用UPGMA和NJ法对Nei's 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聚类结果显示:同属的物种首先聚在一起;网翅蝗科4种蝗虫分为两支,竹蝗属Ceracris Walker的贺氏竹蝗Ceracris hoffmanni Uvrov、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fsaciata(Br.-W.)优先聚为一支,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和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聚为另一支.基于RAPD图谱的分子系统树所展示的物种间亲缘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此结果表明RAPD在科下不同属间亲缘关系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丁方美  黄原 《昆虫学报》2008,51(1):55-60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斑翅蝗科部分种类的线粒体ND2基因进行分析,重建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探讨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和传统分类结果的异同。扩增并测定了我国斑翅蝗科10属16种蝗虫的线粒体ND2全基因1 023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系统发育信号等进行了分析。并基于ND2全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重建了10属16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斑翅蝗科蝗虫ND2全基因A+T含量平均为74.6%;痂蝗亚科和异痂蝗亚科没能得到区分,建议合并为一个亚科;而斑翅蝗亚科和飞蝗亚科的分类地位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4种DNA序列,分析了各片段序列特征以及在串珠藻科植物中种属水平的鉴定能力,包括线粒体COI-5P、cox2-3 spacer序列,以及叶绿体rbc L、UPA序列。结果表明,COI-5P、cox2-3 spacer、UPA以及rbc L序列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96%、100%、96%和98%。其中,COI-5P、cox2-3 spacer和UPA的片段大小符合标准DNA条形码的判定标准,即片段大小在300—800 bp,能够通过单对引物双向测序获得。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这4种DNA片段在串珠藻属植物的鉴定中能够鉴定大部分的种类,但COI-5P、cox2-3 spacer以及rbc L序列均不能将两种中国特有种洪洞串珠藻B.hongdongense和长柄串珠藻B.longipedicellatum与弧形串珠藻B.arcuatum分开。在种水平的鉴定中,UPA基因的种间差异最大,显示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在串珠藻科植物的鉴定中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4种DNA序列, 分析了各片段序列特征以及在串珠藻科植物中种属水平的鉴定能力, 包括线粒体COI-5P、cox2-3 spacer序列, 以及叶绿体rbcL、UPA序列。结果表明, COI-5P、cox2-3 spacer、UPA以及rbcL序列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96%、100%、96%和98%。其中, COI-5P、cox2-3 spacer和UPA的片段大小符合标准DNA条形码的判定标准, 即片段大小在300—800 bp, 能够通过单对引物双向测序获得。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 这4种DNA片段在串珠藻属植物的鉴定中能够鉴定大部分的种类, 但COI-5P、cox2-3 spacer以及rbcL序列均不能将两种中国特有种洪洞串珠藻B. hongdongense和长柄串珠藻B. longipedicellatum与弧形串珠藻B. arcuatum分开。在种水平的鉴定中, UPA基因的种间差异最大, 显示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在串珠藻科植物的鉴定中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6.
条形码数据库是开展基于DNA的生物监测关键先决条件。为在珠江流域有效开展基于DNA的生物监测,迫切需要了解物种DNA条形码的覆盖或空缺状况。整理了珠江流域常见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清单,从National Center and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数据库中检索了物种清单的DNA条形码序列,分析了常见鱼类(包括线粒体组和12s rRNA基因)和大型底栖动物(包括线粒体组、COI和18s rRNA基因)的DNA条形码覆盖范围和空缺程度。数据分析表明:(1)珠江流域共记录了常见鱼类221种,隶属于2纲18目51科和137属;常见大型底栖动物105种/属,隶属于6纲14目53科。(2)共检索到常见鱼类线粒体组序列913条和12s rRNA基因序列962条,分别占总物种的81.45%和57.92%;有12.67%的物种没有线粒体组和12s rRNA基因序列,若将条形码阈值设置为至少包含5个参考序列,则空缺度上升至52.94%;(3)共检索到常见大型底栖动物线粒体组65条序列、COI基因26,988条序列和18s rRNA基因175条序列,分别占总种/...  相似文献   

17.
宁夏黄河湿地现已知有44种蝗虫,隶属2总科8科24属,占全自治区蝗虫总种数的50.57%。湿地蝗虫在种类组成上以蝗总科中的斑翅蝗科为优势类群,共计12属15种,占总种数的34.09%。网翅蝗科次之,共计3属11种,占总种数的25%。区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黄河湿地蝗虫完全为古北界区系成分。在中国地理区划中有17个区系型,以蒙新区特有种所占比例最高,计17种,占总种数的38.64%。其次为蒙新区—青藏区系型,计4种,占9.09%。以宁夏黄河湿地11个自然行政地理区划为分类单元,对其种类生态地理分布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了地理生态环境与生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DNA条形码主要目的是物种鉴定和新物种或隐存种的发现,而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是物种快速鉴定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维管植物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借助于公共数据库(NCBI)和初步建立的中国植物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运用DNA条形码数据开展了植物标本鉴定的核查工作:(1)比较DNA序列信息与标本鉴定信息,从科、属、种级水平查找鉴定错误的标本;(2)基于有较好研究基础的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开展未知标本的鉴定;(3)通过对标本核查的总结,提出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于苔藓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来说,目前已提议的可用片段只有rbcL和trnH-psbA,并且均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GenBank中3,365条rps4序列,利用遗传距离法和分子系统学方法评价它作为苔藓植物候选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rps4序列覆盖了藓纲96%的科和苔纲88%的科,具有通用性;(2)rps4物种分辨能力为73.0%,并且它在6个序列最丰富的苔藓植物属(Plagiochila,Tortula,Plagiomnium,Pyrrhobryum,Pogonatum,Grimmia)内的物种识别能力均高于rbcL-a在同属中的分辨能力;(3)GenBank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已知物种米源的rps4序列,可为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库.因此,本文建议将rps4作为苔藓植物候选DNA条形码.尤其是当rbcL和trnH-psbA在某个具体类群中无法取得理想的物种识别效果时,rps4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c-kit蛋白在蝗虫卵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网翅蝗科(直翅目,蝗总科)3种蝗虫卵子发生过程中8个代表性阶段c-kit蛋白表达进行观测和比较,3种蝗虫分别为:绿牧草蝗 Omocestus viridulus(Linnaeus),素色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Ikonn.)和条纹异爪蝗Euchorthippus vittatus Zheng.结果显示蝗虫卵子发生第1~6阶段卵母细胞中有不同程度c-kit蛋白特异性表达,但随着卵黄发生的开始逐渐消失,而且3种蝗虫卵子发生过程中c-kit蛋白表达存在种间差异.以上结果提示c-kit蛋白在卵子发生中的表达暗示它参与和调控卵母细胞增殖与分化,此外c-kit蛋白表达种间差异说明在它的调控下不仅导致蝗虫卵子发生进程的迥异而且可能参与维系种间生殖隔离等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