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时期哲罗鱼(Hucho taimen)卵黄的超微结构.根据哲罗鱼卵黄物质在卵母细胞中的加工合成、积累以及卵母细胞中参与卵黄颗粒形成的细胞器的变化,可将该鱼卵黄发生分为4个特征时期,即卵黄发生前期、卵黄泡期、卵黄积累期和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发生前期是指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卵黄物质开始积累前的时期,此时期核仁不断分裂,出现线粒体云和早期的滤泡细胞层、基层和鞘细胞层;卵黄泡期特点主要是细胞器不断变化产生卵黄泡和皮层泡;卵黄积累期的滤泡膜由内向外依次为放射带、颗粒细胞层、基层和鞘细胞层,此时外源性卵黄前体物质不断经过血液汇集于鞘细胞层,后经微胞饮作用穿过胶原纤维组成的基层,经过多泡体作用转运至颗粒细胞内,在细胞内经过加工和修饰形成小的卵黄蛋白颗粒,卵黄蛋白颗粒经微胞饮穿过放射带进入卵母细胞边缘形成的空泡中,不断积累形成卵黄球;进入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球体积变大,向细胞中心聚集,填满大部分卵母细胞,卵黄积累完毕.  相似文献   

2.
黄胫小车蝗卵子发生及卵母细胞凋亡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卵子发生过程和卵母细胞凋亡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卵子发生可明显分为3个时期10个阶段,即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和卵壳形成期。第1阶段,卵母细胞位于卵原区,经历减数第一次分裂;第2阶段,卵母细胞核内染色体解体成网状,滤泡细胞稀疏地排列在卵母细胞周围;第3阶段,滤泡细胞扁平状,在卵母细胞周围排成一层;第4阶段,滤泡细胞呈立方形排在卵母细胞周围;第5阶段,滤泡细胞呈长柱形排在卵母细胞周围,滤泡细胞之间、滤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出现空隙;第6阶段,卵母细胞边缘开始出现卵黄颗粒;第7阶段,卵母细胞中沉积大量卵黄,胚泡破裂;第8阶段,滤泡细胞分泌卵黄膜包围卵黄物质;第9阶段,滤泡细胞分泌卵壳;第10阶段,卵壳分泌结束,卵子发育成熟。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凋亡发生在卵黄发生前期,主要表现为滤泡细胞向卵母细胞内折叠,胞质呈团块状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分为初期和后期)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在泡内有不同程度的卵黄物质合成,此时在卵母细胞的表面区域,可见很多卵泡细胞向卵母细胞表面迁移,并包围卵母细胞。后者其特征是在卵母细胞的表面,有大量的胞饮小泡出现在卵膜的内面,随着两细胞表面膜的逐步融合和胞饮作用加强最后形成链锁状结构,胞质中靠近卵质周围有卵黄体的积极合成和大更换 脂肪滴积累,在此阶段的后期,卵泡细胞质已基本吸收完毕,卵泡细胞膜和卵母细胞膜融合,某些界面已无膜结构。卵黄发生后期在亲蟹孵出幼体后的第11d至第27d基本结束,此期也主要以外源性卵黄发生为主,在卵母细胞的周围,卵泡细胞迅速扩大,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大小不同的囊泡和线粒体,在接近卵母细胞表面,还常可见大量的脂肪滴存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间其膜结构完全消失,从而可使滤泡大片细胞质直接融入卵母细胞中,以后随着卵黄发生的进一步发展,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的交界面逐步形成一个网状的膜结构屏障,同时在卵巢中可见正在降解的卵母细胞,在卵黄发生近结束以后,在卵母细胞的表面,逐步形成两层卵膜,这时的卵母细胞质中几乎充满了卵黄体和脂肪滴。  相似文献   

4.
牦牛卵泡细胞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艳红  余四九  巨向红  崔燕 《动物学报》2005,51(6):1050-1057
采集成年母牦牛卵巢,通过光镜和电镜对牦牛卵泡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当卵母细胞被单层立方卵泡细胞包围时,微绒毛开始出现,而皮质颗粒、透明带则在包被2-4层卵泡细胞时开始出现。随着卵母细胞的继续发育,透明带增厚,微绒毛由粗短变为细长,密度增加;皮质颗粒、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数目不断增加,并逐渐移行到质膜下;在移行的过程中,皮质颗粒成团存在。在囊状卵泡中,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呈线形分布于质膜下,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又移向胞质中央。卵母细胞借助微绒毛穿过透明带与卵泡细胞胞质突起相联系。结果证明牦牛卵泡和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
七星瓢虫卵子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卵子发生过程进行了组织学、细胞学观察及阶段划分,并与取食人工饲料的瓢虫进行对比。卵母细胞仅出现在幼虫期。蛹期已分化为卵母细胞与营养细胞。成虫期卵子发生可以明显的分为卵母细胞分化、卵母细胞营养及卵母细胞卵黄形成三个时期,并分为9个阶段。第1阶段:卵母细胞位于卵原区,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第2阶段:卵母细胞位于颈区,开始增大,出现了营养索,DNA呈明显的孚尔根正反应。第3阶段:卵母细胞形成卵泡囊并进入生长区,核增大成胚泡。第4阶段:胚泡移至卵质周缘,卵质中RNA丰富,滤泡细胞立方形。第5阶段:胚泡内核仁增大、分枝并释放核仁小体进入卵质。第6阶段:营养索消失,滤泡细胞扁平并出现空位,卵黄形成开始。第7阶段:卵黄球形成逐渐充满卵质,胚泡膜逐渐消失。第8阶段:胚泡消失,滤泡细胞开始分泌卵壳。第9阶段:卵发育完成,经过上皮塞进入输卵管。取食人工饲料瓢虫的卵子发生过程显著缓慢,发育中的卵母细胞致量少,滤泡细胞及卵黄分布均不正常。  相似文献   

6.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国大鲵卵泡闭锁过程和闭锁小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 ,大鲵闭锁小体是卵泡细胞侵噬卵母细胞并增殖形成细胞团 ,膜细胞未参与。在大部分卵泡处于缓慢生长期时 ,未发现卵泡闭锁现象 ;在 5、 6月份 ,卵巢内大部分卵母细胞进入卵黄形成前期 ,部分卵泡闭锁 ,但闭锁小体细胞的类固醇激素分泌结构特征不明显 ;在 7、 8月份 ,大多数卵母细胞处于卵黄形成期 ,闭锁小体细胞具有管泡状嵴线粒体、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脂滴、发达的高尔基体等。这些细胞学特征表明闭锁小体可分泌类固醇激素 ,以调节正常卵子的成熟。在大鲵中观察到的闭锁小体属于排卵前黄体  相似文献   

7.
剑尾鱼卵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卵胎生硬骨鱼类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剑尾鱼卵子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相。Ⅰ时相的卵母细胞呈原始分化状态,细胞外具一层细胞质膜。Ⅱ时相卵母细胞外不仅具有质膜,而且还包绕一层滤泡细胞。Ⅲ时相和Ⅳ时相的卵母细胞分化明显,胞质内开始积累脂滴和卵黄颗粒。Ⅴ时相为成熟卵子,卵子的卵膜极薄,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脂滴和卵黄。Ⅵ时相卵母细胞进入退化期,滤泡细胞从卵周向中央突入,卵黄被完全吸收,滤泡细胞自身也变得肥大。结果表明,剑尾鱼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8.
以生物素标记的凝集素(UEA-I、SBA、PNA)为探针,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卵子发生过程中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内糖复合物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发生的各期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中没有UEA-I受体的表达,SBA和PNA受体以不同的分布模式呈阶段性表达。两者首次出现于卵母细胞生长期,随后PNA受体消失,SBA受体大量表达;在卵黄形成期前期SBA受体和重新出现的PNA受体表达于卵黄颗粒形成部位,卵黄形成期后期两者均为阴性表达;成熟卵子中两种受体又以不同程度重新出现于卵黄膜。两种受体在滤泡细胞内均大量表达。提示,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β-(1,3)半乳糖胺复合物的修饰和变化与卵母细胞的发育、卵黄物质的形成及滤泡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卵黄膜上的糖复合物可能与精卵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9.
长江华溪蟹卵子发生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对长江华溪蟹卵子发生过程中,核酸、蛋白质、糖类及脂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酸从卵原细胞到卵母细胞的发育进程中逐渐分散;蛋白质的量不断增加;脂类物质也在慢慢积累,伴随着发育,在成熟的卵母细胞质内充满PAS阳性反应的卵黄颗粒。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成熟卵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堵南山  姜焕伟 《动物学报》1995,41(3):229-234
中华绒螯蟹的成熟卵仅有初级卵膜,无次级和三级卵巢,质膜初期厚而多层,且具皱褶,卵核在卵的发育过程中变化很大,未发见中心粒,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始见于蟹卵发育的初期,皮层颗粒先出现于蟹卵深部,随后移到卵的表层,无滋养细胞,蟹卵由卵泡细胞提供物质,形成卵黄,此外,还可直接从血淋巴内摄取卵黄前身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