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蛇志》2020,(2)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3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药服用加巴喷丁,最终计量为1800 mg/d;治疗组在服用相同计量加巴喷丁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度洛西汀60 mg/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QS),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VAS评分、Q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48.39%和87.1)均高于对照组(31.25%和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PHN的疗效确切,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口服加巴喷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97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全凭静脉麻醉)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物追加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罗库溴铵用量、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诱导期(T1)~麻醉结束时(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毕CD8+更低,CD4+、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更高,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经穴电针刺激麻醉用于老年直...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缪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据1:1随机分配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缪刺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缪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缪刺治疗,所有患者都治疗观察1个月,在治疗前后进行VAS疼痛评分与JOA腰椎功能评分并分析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缪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7.7 %,高于对照组的86.0 %(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JOA评分低于治疗前,缪刺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屈曲范围高于治疗前,缪刺组高于对照组(P<0.05)。缪刺组治疗期间的腰大肌挛、恶心呕吐、低血压、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 %,低于对照组的30.2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琢、IL-6含量低于治疗前,缪刺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缪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能降低患者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患者的腰屈曲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血液学指标、认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癫痫患者9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评分,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cy、ADM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Hcy、ADM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IE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力/疲乏、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等评分以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与对照组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均可升高其Hcy、ADMA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而奥卡西平在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GT)化疗方案对晚期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 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膀胱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GT化疗,观察组49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GT化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3.06%(26/49),高于对照组的30.61%(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膀胱肿瘤抗原(BTA)、核基质蛋白22(NMP22)、尿膀胱癌抗原(UBC)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更高(P<0.05)。观察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GT化疗可有效阻止晚期膀胱癌患者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同时治疗期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环氧合酶-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AML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HAG方案)和研究组(n=47,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血清COX-2、bFGF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85%(38/47),高于对照组的56.52%(26/46)(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CD4+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8+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OX-2、bFGF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可减轻AML患者机体免疫抑制,改善血清COX-2、bFGF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奥施康定抗痛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以及癌痛缓解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B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总缓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食欲、精神状态、睡眠、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B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D4~+、CD4~+/CD8~+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B组患者以上指标升高的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病理性癌痛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脉冲射频、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10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36例)、试验组B(35例)和试验组C(35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夜间睡眠评分(SRSS)、疼痛程度(NRS)、不良反应及综合疗效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治疗3天、7天、14天和1月后,与对照组A比较,B、C组患者的VAS、SRSS和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B、C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3/35)和5.71%(2/35),对照组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8/3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加巴喷丁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这两种治疗方案,加巴喷丁联合射频脉冲及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患者肌力改善、细胞免疫因子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ICU-AW患者14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3)和对照组(n=73)。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康复前后,考察两组肌力改善、气道阻塞、睡眠情况及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康复后各项肌力得分、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后中心气道、周围气道阻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有效改善ICU-AW患者肌力,缓解气道阻塞,纠正细胞免疫因子失衡,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和研究组(n=40,给予扶正解毒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CD8+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且用药安全性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多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8月共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地塞米松预处理后,对照组仅应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3周为1个治疗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期后总缓解率为44.19%(19/43),高于对照组总缓解率23.26%(10/43)(P<0.05);治疗4周期后两组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CD8+、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QLQ-C30)中的功能及症状总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及QLQ-C30的总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多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缓解率,其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更优,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且短期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信必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宁波市第九医院就诊的11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信必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白介素-5(IL-5)和白介素-10(IL-10)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和FEV1/FVC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5水平降低而IL-10水平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5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信必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介质IL-5水平和提高IL-10水平,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D)联合甲氨喋呤(MTX)、羟氯喹(HCQ)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MTX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HD与HCQ,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ESR、CRP、RF、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4、5、6个月比较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细胞降低、消化道症状、呼吸道感染、月经紊乱、皮疹、ALT升高、头晕嗜睡、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甲氨喋呤、羟氯喹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病情的进展、缓解患者痛苦,同时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TMJ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最大张口度、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显著降低,最大张口度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TMJ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丙泊酚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心率,麻醉前(T0)、手术中(T1)、手术结束时(T2)时SOD、颅内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心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0时,两组SOD、颅内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SOD、颅内压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HR、MA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HR、MAP水平均较T0时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VAS、MMSE评分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MMSE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88%、16.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急性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SOD、颅内压水平,减轻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乒乓球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局部疼痛敏感点分别皮内注射A型肉毒素与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7、30、60天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睡眠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Sleep,Q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7、30、60天的VAS及Q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7、30、60天的VAS及Q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A型肉毒素皮内注射疗法可以显著减轻PHN患者的疼痛及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口腔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对牙垢面进行清洁、处理咬合创伤、采用生理盐水漱口等及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次,2次/d。治疗4周后,比较2组研究对象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菌斑指数(dental plaque index,PLI)及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评估治疗效果;采用细菌培养的方式观察龈沟液中主要致病菌群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研究对象PD、PLI及BI均低于对照组(t=2.614,P=0.010;t=2.523,P=0.013;t=5.330,P<0.001),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775,P=0.009);治疗后,2组研究对象唾液中福赛坦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t=4.174,P=0.041;t=5.783,P=0.016;t=6.009,P=0.014;t=10.231,P=0.001);2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69)。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利于减轻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抑制口腔致病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酚羟考酮片、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小,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44/50)显著高于对照的68.0%(34/5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甲钴胺片治疗神经性头痛疗效优良,能有效缓解痛疼程度,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比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简称难治性精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精分症患者108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不同时期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照组的77.78%(P0.05)。两组治疗1周后~治疗8周后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及PANSS总分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8周后的阴性症状及PANSS总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81%(P0.05)。结论:阿立哌唑较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分症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建议可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