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HSJ296是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1株能够异养生长、富含α-亚麻酸的栅藻(Scenedesmus sp.)。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氮源和葡萄糖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结果显示, 其最适培养条件为30℃、4 g/L尿素和20—40 g/L葡萄糖。通过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HSJ296总脂中的脂肪酸组成, 发现主要含有十六碳脂肪酸(C16: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α-亚麻酸(α-C18:3), 并且α-亚麻酸的含量稳定在35%—45%。栅藻HSJ296发酵产品或可用作鱼类饲料添加剂以补充α-亚麻酸等营养。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分析蓝细菌病毒A-4L在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藻苔中形成同心圆噬斑的原因,阐明A-4L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为分离、鉴定和筛选新的水华蓝藻病毒提供借鉴。【方法】用初始滴度为2.8×1010PFU/mL的A-4L悬液感染鱼腥藻,在不同时间点收集裂解液绘制一步生长曲线,获得A-4L对鱼腥藻的潜伏期和释放量。将适量A-4L悬液感染不同培养时间的藻苔,逐日观察和记录藻苔病变情况。培养藻苔并接种适量A-4L悬液,分别置于完全持续光照(Light:Dark=24 h:0 h,L:D=24 h:0 h)条件;完全周期光照(L:D=14 h:10h)条件;或前3 d周期光照转后3 d持续光照的条件下,比较不同光照条件对同心圆噬斑形成的影响。然后挑取单个噬斑进行扩大培养,纯化后,负染电镜观察A-4L的超微形态。【结果】A-4L的潜伏期为0.5-2h,释放量约为247 IU/cell (Infectious Units)。在周期光照条件下,藻苔接种A-4L 3-4 d后,出现同心圆噬斑,且同心圆数量与攻毒后的天数(n)有相关性,为“n-1”;同心圆间距约为3 mm。与周期光照条件相比,在持续光照条件下未形成同心圆噬斑。而在周期光照条件转持续光照条件下,由先周期光照时所形成的同心圆在转持续光照后逐渐消失,证实同心圆噬斑的形成依赖于周期光照。负染电镜观察显示A-4L具有一个近似球形的头部,直径约为50 nm以及长度约为10 nm的尾部,形态与短尾蓝细菌病毒相似。【结论】A-4L是一株能形成同心圆噬斑的蓝细菌病毒,并揭示其同心圆噬斑形成的关键条件是周期光照。  相似文献   
3.
从暴发水华的水体分离微囊藻(Microcystis)株,并依据gvpA-C间隔区和16S rDNA序列对其分型和比较。在gvpA-C间隔区序列中,有的类型具有一段172—176 bp的额外序列。以不包括额外序列的0.27 kb序列相比较,不同类型之间差异碱基位点达50余个。在16S rDNA碱基变异集中的0.69 kb序列中,不同类型之间有差异的碱基位点共有8个。与16S rDNA序列相比,微囊藻gvpA-C间隔区序列具有高度变异性,并且其PCR扩增可一步完成,不受其他细菌污染,因而可用于微囊藻株系分型。由于横向转移,2种分型存在交叉关系。此外,原本含有或不含有额外序列的微囊藻gvpA-C间隔区序列在系统进化树中分别聚成一簇。  相似文献   
4.
用对虾淋巴组织的原代培养细胞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进行相互作用,洗去不能结合的病毒,然后用甲醛固定,再用ELISA法检测所吸附的病毒。当病毒与抗血清保温后,抑制病毒与细胞的吸附能力的抗血清中应含有中和抗体。此方法可以在缺少细胞的情况下,简便地筛选到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奥施康定抗痛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以及癌痛缓解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B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总缓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食欲、精神状态、睡眠、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B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D4~+、CD4~+/CD8~+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B组患者以上指标升高的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病理性癌痛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低温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琦  陆兆新  高宏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5):16-18,24
从 2 0株枯草芽孢杆菌筛选出了 1株产低温碱性蛋白酶菌株 ;并通过单因子实验、正交实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为 :葡萄糖 8%,豆粕粉 6 %,Tween80 0 .0 3%,KH2 PO4 0 .0 6 %;确定了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 30℃。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椭圆栅藻(Scenedesmus ovalternus)是否可以提高越冬期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gibelio var. CASⅤ)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实验在异育银鲫中科5号[初重(109.24±0.23) g]越冬前期(4周)投喂基础饲料或者添加4%椭圆栅藻的饲料, 并在越冬结束后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攻毒实验, 测定其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椭圆栅藻对中科5号的生长和攻毒后累计存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在不同饲料处理中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栅藻组在攻毒后MPO活力显著升高(P<0.05)。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 中科5号头肾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基因表达显著升高, 且栅藻组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 摄食栅藻饲料的中科5号的Toll样受体4(TLR4)、包含Toll/白介素1的接头蛋白(TIRAP)和包含TIR结构域的IFN诱导连接蛋白(TRIF)基因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 而对照组中无显著性变化(P>0.05)。因此, 中科5号摄食栅藻后MyD88依赖性或者MyD88非依赖性介导TLR信号通路可能都被激活以抵御病菌的入侵。综上所述, 在饲料中添加4%栅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越冬后中科5号的抗病力, 可能是通过TLR通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吗啡皮下自控镇痛泵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应用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使用皮下自控阵痛泵给药,对照组口服吗啡片剂,5 d为一疗程,共计观察3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每疗程吗啡日均用量;疼痛起效时间、最佳缓解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剂量稳定天数、爆发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程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在治疗后均较镇痛前显著降低(P<0.05);在吗啡用量比较方面,试验组吗啡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用量;试验组在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最佳缓解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试验组平均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便秘、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疗程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经济优势。结论:吗啡皮下自控镇痛泵给药方式控制难治性癌痛临床疗效确切,止痛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疼痛起效时间短,疗程较吗啡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且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9.
以鹌鹑Emx cDNA片段作为探针,对人胎盘绒毛膜细胞和成人血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DNA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在人胎盘绒毛膜细胞中Emx基因剂量较成人血细胞高6倍,显示Emx基因在人胎盘绒毛膜细胞基因组中发生了扩增.  相似文献   
10.
精氨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集胞藻PCC 6803是单细胞蓝藻, 能利用工业废气(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NOx)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合成氨基酸等化合物, 因而选育高产精氨酸藻株, 不仅能提高精氨酸产量, 而且能去除工业废气中的NOx,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在集胞藻PCC 6803中利用紫外诱变, 筛选抗0.8 g/L D-精氨酸和抗0.2 g/L 6-氮尿嘧啶的突变株, 选育到了一株精氨酸产量显著提高的突变株#13807-111-55, 它每OD730值细胞的胞外精氨酸产量相比出发株提高了62.3倍, 达到(0.76±0.1) mg/(L·OD730), 总精氨酸产量相比出发株提高了6.0倍, 达到(0.82±0.08) mg/(L·OD730)。该突变株每OD730值细胞的胞外精氨酸产量明显高于胞内, 表明该突变藻株是精氨酸分泌型, 因而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