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褐黄色或淡紫褐色,仅上部具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此枝长3—10厘米。茎、枝、叶面微被淡黄色短柔毛或近无毛;叶面具稀疏白色腺点及小凹点,背面具稀疏的蛛丝状薄绒毛;茎下部叶末见;中部为上部叶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长、宽3.5—4.6厘米,(三一)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4—6枚,每裂片常再分裂,每侧具  相似文献   

2.
沙文兰   《广西植物》1992,12(4):316-318
<正> 草本,不芳香,茎柔弱,直立或下部葡匐生长,具棱或有狭翅,长20—40(—50)厘米。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具锐尖头,基部楔形,下延成柄,全缘或稍波状,干时薄纸质,中脉在上面微凹,背面突起,侧脉及网脉在两面明显;叶柄长5—10毫米,具狭翅。花单生于茎上部叶腋;花梗纤细;长2—3厘米;花萼长3—4毫米,分裂几达基部,裂片5,卵状披针形,宽1—1.2毫米,边缘具紫色细腺点,花冠黄色,基部短合生,裂片5,椭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雄蕊5枚,花丝  相似文献   

3.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别名日日红、钳子花,为夹竹桃科植物。系多年生直立草本或半灌木,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全株无毛。叶对生,倒卵状矩圆形,聚伞花序有花2—3朵,萼片5裂,花冠粉红色、紫红色或白色(变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安徽苔藓植物区系过程中,发现一中肋部分具双输导束的假带叶苔属植物。这是一个单种属,原仅在日本有过报道,故为我国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假带叶苔属 Hattorianthus Schust. & Inoue, Bull. Natn. Sei. Mus. Tokyo, Ser. B. (Bot.) 1 (3): 1 (3): 103, 1975. 植物体黄绿色,基部及中肋部分黄褐色;叶状体,基部柄状,直立或倾斜生长,宽4—7mm,长20—35mm,边缘略波曲;中肋部分上平下凸,横切面高15—17细胞,具  相似文献   

5.
云南姜科新植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直立草本,高0.3—0.4米。根茎小,具香味,具纺锤状块根。叶椭圆形,长20—24厘米,宽7—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无毛,背面密被细的短柔毛;叶柄长4—7厘米,淡绿色,无毛。穗状花序卵形或卵圆形,从根茎抽出。长4.5—6厘米,宽2.5—3厘米;总花梗长5—9厘米,具淡紫  相似文献   

6.
曾淑英   《广西植物》1990,10(2):105-106
<正> 啮蚀叶羽藓 新种 图1 植物体极纤细,柔软,疏松交织生长,上部金黄色,下部淡褐黄色。茎葡匐,长约1.5—3cm,直径0.15mm,不规则二回羽状分枝,具黄棕色假根和线状或披针形鳞毛。茎叶疏松排列,微凹,干时尖部内弯,潮湿时直立开展或顶端外倾,阔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先端渐尖,由1—3个单列细胞组成毛状尖,叶边缘具不规则粗齿,齿顶端平滑或具2—3个疣,从中部到基部背卷,中肋较透明,其长度为叶的2/8,背部上面具2—3刺状疣;  相似文献   

7.
植物名称:花叶蔓长春花,又名对叶长春藤、爬藤黄杨,(Vinca majorl.var.varitgata)。植物材料:茎尖、茎段(带有休眠芽)。培养条件:1.芽生长的培养基:MS基本培养  相似文献   

8.
多叶楔叶在中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中国已经发现大量的楔叶类植物的印痕化石,但保存解剖结构的楔叶植物还属首次。所有标本来自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7号煤层的煤核中。采用醋酸纤维膜撕片法与扫描电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描述楔叶植物的茎小而直立、攀缘或匍匐状,横切面具典型的三原型外始式的原生中柱,有次生生长。叶楔形,一般为三的倍数,最宽的在近远端,往往远端边缘缺刻或深裂,并轮  相似文献   

9.
多年生草本,无毛。不育茎近直立,长3—5厘米,连同花茎密生叶;花茎直立或基部横卧,基部节上生有须根,长5—10厘米。叶互生,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8毫米,宽2.5—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具短距。花序顶生,聚伞式蝎尾状,着生多花,常8分枝,直径2—4厘米。花为不等的五基数,无梗;萼片5,三角形和宽线形,离生,不等长,长1—2.5毫米,宽0.7—1毫米,先端钝,基部具距;花瓣5,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4.5—6.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具短尖头,基部稍合生;雄蕊10,2轮,对瓣的长2.5—3.5毫米,在基部上1毫米处着生,对萼的长3.2—4.6毫米,花药黄褐色,鳞片5,近扇形,长约0.5毫米;心皮5,卵状披针形,全长3.5—5毫米,花柱长1—1.5毫米,基部约1毫米合生,含多数胚珠。蓇葖果成熟时星状叉开,内侧具囊状隆起。种子近卵形,长约0.6毫米,被微乳头状突起。花期6—7月。产四川南川金佛山,生于海拔1200米的山坡岩石上。本种与日本景天S.japonicum Sieb.ex Miq.相近,但植株的分枝少或无;叶扁  相似文献   

10.
观赏实验两相宜—青荚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的果实均长在茎枝上,少数热带植物,如可可等的果实也有长在茎干上,形成“茎花”现象。不过花和果实长在叶面上的植物却不多见,这就是叶上开花结果的奇异植物———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它属于山茱萸科青荚叶属。在我国青荚叶属约有5种,广泛分布于秦岭黄河以南各省区。在闽西北山区,青夹叶通常生长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密林下,阴湿处或沟谷边的灌木丛中。青荚叶是一种落叶灌木,高1—3米,枝条无毛。单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长6—14厘米,顶端渐尖,边缘具刺状锯齿,两面无毛。花单…  相似文献   

11.
张泽荣   《广西植物》1986,(4):265-271
<正> 落叶直立灌木,高0.5—米;小枝不规则分枝,纤细,圆柱形,当年生枝褐色,密被黄绿色丝状绒毛,一年生枝紫红色,微具绒毛,多年生枝灰褐色,无毛;冬芽小,卵形,密被灰褐色长绒毛。叶互生,膜质或薄纸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1—2.8厘米,宽0.5—1.6厘米,顶端钝形,稀稍钝形,基部圆形或钝形,稀宽楔形,边缘全缘,稀反卷,初微被淡绿色丝状柔毛,上面鲜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幼时被淡绿色丝状柔毛,中脉在上面扁平,下面稍明显,侧  相似文献   

12.
徐炜   《广西植物》1989,9(3):199-199
<正> 彩叶球兰是笔者在福州地区进行攀援植物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球兰属新变种,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两年以来,生长良好,性状稳定,植株枝柔叶翠、彩叶斑斓、花序大型且耐荫性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棕榈科植物的形态概述棕榈科(Palmae)是一种既富具风趣且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属单子叶植物的乔木或灌木,其生长姿态的优美实为种子植物门中各木本植物之冠。茎:粗壮或柔弱,通常具木质、直立、无分枝的圆桂形树干;有时为攀缘状,有时则极  相似文献   

14.
新种与椭果紫堇接近,区别是本种叶三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较狭,叶柄基部呈宽鞘状,柱头具10乳突。 二年生草本,丛生,高15—30厘半。根茎短,长约1厘米,粗约3毫米,基部具多数纤维状须根,向上发出多茎。茎肉质,淡红色,不分枝或少分枝。基生叶多数,长约15厘米(叶柄长约10厘米,基部具鞘,叶鞘约长15毫米,宽8毫米),叶片三角形,约长5厘米,宽5厘米,羽状三回三出全裂,一回羽片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末回裂  相似文献   

15.
彩叶植物漫谈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袁涛 《生命世界》2001,(5):12-13
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彩叶植物,它们具有花朵一样绚丽的色彩,在春季盛花期过后与绿叶植物相互映衬,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色彩,而且枝繁叶茂,易于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可在城市绿化中发挥点、线、面的作用,因此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关于彩叶植物的定义,从狭义上说,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在春秋两季甚至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尤其在夏季旺盛生长的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一些彩叶裸子植物及亚热带地区的彩叶植物甚至终年保持彩色。它们与传统的仅在秋季变色的秋色叶植物很不相同,且呈现色叶的机理也不尽相同。广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野古草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南先   《广西植物》1992,12(3):219-221
<正>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缩;须根直径约1.2毫米,秆直立,单生,5—6节,高约65厘米,直径2—3.8毫米,无毛;节淡灰色,密被短柔毛;常于节上分枝。叶鞘松散,无毛或边缘具短纤毛,长于节间;叶舌短,干膜质,上缘微波状,具长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宽6—10毫米,纸质,扁平,两面疏生疣毛。圆锥花序狭卵形,长40—45厘米,超过植株之半,直径6—10(—12)厘米,主轴及分枝具纵棱,无毛,棱上粗糙;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彩叶植物的概念和分类,归纳说明了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方式和前景,以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乡太行山区木本彩叶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总结了新乡太行山区的木本彩叶植物资源总量、资源种类、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描述了其中几种重要的木本彩叶植物,给新乡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蔓荆属马鞭草科植物,是小灌木,高2~3米,因其叶背被灰白色绒毛,所以也叫白背杨。它抗旱、耐瘠,能在一般植物不能生长的沙荒地上生长、繁衍。因其枝条半蔓生,而且茎节着地遇雨易生不定根,所以它既能自然蔓延扩展复盖面,也可分枝移栽进行繁殖,极易成活。而且地下根系远比地上生长部份发达,伸展深广,根系厐大。因此,是一种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蔓荆的叶对生,倒卵形,长3~7厘米,宽1~2厘不等。揉碎后,有一种特殊的药香味。花小,淡紫色,腋生。果叶蔓荆子,球形,黄豆粒大小,熟时紫黑色。果中含  相似文献   

20.
万煜   《广西植物》1983,(3):197-199
<正> 草质缠绕藤本,茎中空,有条纹,无毛,叶柄间具一列小腺体,脱落。叶对生,膜质,三角状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卵形,长9—15.5厘米,宽6—11.5厘米,顶端骤锐尖,基部耳形,两耳叉开或相接,边缘全缘,上面散生下面脉上疏生微毛,后变无毛,中脉和侧脉上面平坦下面稍凸起,侧脉每边6—7条,弧曲上升近叶缘网结;叶柄长3—8.5厘米,被与叶片相同的毛,顶端具丛生的小腺体。聚伞花序伞形状或不规则总状,生于叶柄间;花序梗长2—7.5(—10.5)厘米;花梗长2—3厘米,基部具苞片,苞片披针形,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