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人心果和蛋黄果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山榄科的2种优稀热带果树--人心果及蛋黄果的染色体计数及其染色体形态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人心果体细胞染色体2n=2X=26,核型类型为2B型,核型公式为18m+8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2M:+8M1+4S,不对称系数为61.71%;蛋黄果体细胞染色体2n=2X=28,核型类型为1A型.核型公式为26m+2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0M2+16M1,不对称系数为59.193%.  相似文献   

2.
大苞萱草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苞萱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苞萱草的染色体数目为 2n=22;核型公式为2n=2x=22=10m 6sm 4st 2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L 6M2 10M1 2S, 属于2A型。全组染色体总长31.26μm,长臂总长为21.05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34%。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药用植物东方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体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染色体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方蓼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2,相对长度组成2n=22=10M2+12M1;核型公式为K(2n)=2X=22=20m+2M;全体染色体总长19.16μm,长臂总长10.93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7.00%,属于"1A"型,全体染色体总体积为20.30μm3。结论:东方蓼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核型、体积等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和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 Tang et F. T. Wang)的核型,采用根尖压片法对扇脉杓兰和无距虾脊兰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扇脉杓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2,核型公式为2n=2x=22=16m+2sm+2st+2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6M2+12M1+2S,核不对称系数为60.01%,核型分类为2B型;而无距虾脊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核型公式为2n=2x=40=28m+10sm+2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0=8L+10M2+16M1+6S,核不对称系数为59.84%,核型分类为2B型;两者核型都较为对称。其中,无距虾脊兰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这为扇脉杓兰和无距虾脊兰的进化地位和种质保护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对泽泻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泽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2L 6M2 2M1 4S,属于2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40.15μm,长臂总长为25.14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62%。染色体总体积为104.26μm^3。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辽宁分布的植物山扁豆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体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染色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扁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6, 相对长度组成2n=16=2L+4M2+10M1; 核型公式为K(2n)=2X=16=6m+6sm+4T; 全体染色体总长16.45 μm, 长臂总长11.81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1.9%,属于"3A"型,全体染色体总体积为17.04 μm3.结论:山扁豆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核型、体积等清晰准确,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两个茄子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栽培茄的2个品种即屏东长茄和紫奇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屏东长茄的核型公式为2n=22m+2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0M1+14M2;紫奇的核型公式为2n=20m+4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M1+10M2;两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均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8.
吊兰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吊兰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吊兰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2x=28=4m+14sm+10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8=4L+14M2+10M1,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73.84μm,长臂总长为53.59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58%;染色体总体积为101.94μm3。  相似文献   

9.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倍体青花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和有丝分裂观察.结果表明:四倍体青花菜核型公式为2n=4x=36=16m+20sm(4 SAT),其中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具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6=16 M_2+20 M_1,表明该四倍体青花菜是二倍体加倍得到,为同源四倍体.在部分四倍体根尖中发现非整倍体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变异较大;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有丝分裂过程存在双核仁、体细胞配对、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木樨科白蜡属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 2 sm,属于"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L 10M2 8M1。  相似文献   

11.
三裂叶豚草和普通豚草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元刚  沙伟 《植物研究》1999,19(1):48-52
本文对产自中国东北地区和南昌市的三裂叶豚草和普通豚草进行了染色体观察与核型分析,两种豚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4和2n=36,与前人的报导一致,染色体核型未见到报导。  相似文献   

12.
首次采用酸解去壁低渗法,以陕北地区野生山丹丹根尖为材料,观察染色体并对野生山丹丹的染色体数目与核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野生山丹丹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8m+2sm+12st+2t,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5.84%~12.7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16%,属"3B"型。  相似文献   

13.
黄芩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对黄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芩的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在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可形成9个二价体,后期Ⅰ染色体以9∶9的方式向细胞两极分离,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在少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其花粉粒育性为76.49%。黄芩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8,核型公式为K(2n)=2X=18=16m+2 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 s+4M1+3M2+1L,其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14.
以2份角堇与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观察和分析了它们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平均臂比等核型指标,以明确两种植物细胞学特点,为分类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份角堇自交系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染色体基数为x=13,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6=8m+12sm+6st、2n=2x=26=4m+16sm+6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20%~70.10%,核型分类均属于3B。(2)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均为四倍体,其中2份(EYO-1-2-1-4、DSRFY-1-1-2)染色体数目为44,核型公式为2n=4x=44=4m+16sm+6st、2n=4x=44=16m+24sm+4st;2份(G10-1-3-1-4、XXL-YB-1-1-1-1)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8=8m+20sm+20st、2n=4x=48=4m+36sm+8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6.74%~71.77%,核型分类属于2B、3B。  相似文献   

15.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木樨科白蜡属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0m+2 sm,属于"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L+10M2+8M1。  相似文献   

16.
山东米口袋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德奎 《广西植物》2002,22(4):349-351,T003
对山东米口袋属 ( Gueldenstaedtia Fisch.)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米口袋 ( G.multiflora Bge.)核型公式 K( 2 n) =2 x=14 =14 m ,相对长度组成 2 n=14 =6 M2 +8M1,“1A”类型 ;狭叶米口袋 ( G.stenophylla Bge.)核型公式 K( 2 n) =2 x=14 =14 m,相对长度组成 2 n=14 =8M2 +6 M1,“1A”类型 ;光滑米口袋 ( G.maritimaMaxim.)核型公式 K( 2 n) =2 x=14 =12 m+2 sm,相对长度组成 2 n=14 =4 M2 +10 M1,“1A”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茶属4种2变种核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光涛  梁涛   《广西植物》1990,10(3):189-197
本文采用去壁低渗法研究了我国山茶属植物4种2变种的核型。根据Levan等的命名系统,各个种的核型可简式为大理茶2n=20m+2m(SAT)+8sm;勐腊茶2n=20m+2m(SAT)+6sm+2sm(SAT);德宏茶2n=20m+8sm+2sm(SAT);苦茶2n=20m+9sm+1sm(SAT);茶2n=18m+2m(SAT)+12sm;白毛茶2n=18m十2m(SAT)+9sm+1sm(SAT)。这些种都是二倍体种(2n=2x=30),未发现多倍体。在勐腊茶核型中发现2个超数染色体(B-chromosome)。核型的不对称性表明,这些种均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的2A型核型。这些种在“随体数目和位置,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着丝点端化值,染色体绝对长度”方面的变异是清楚易见的。核型的变异表明,这些种的染色体进化顺序为大理茶—→勐腊茶—→德宏茶—→普洱茶—→白毛茶—→苦茶—→茶。这一结果与张宏达提出的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基木吻合。本文还讨论了山茶属植物核型的杂合性和多态性。本文中勐腊茶、德宏茶、苦茶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及大理茶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水松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87,(2):101-106
本文报道了水松的核型公式K(2n)=22=22m,为“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4M_2+16M_1。8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这是核型的一个特征。与近缘的国产种柳杉和水杉相比较。三者由原始到进化的顺序可能为(柳杉、水松)、水杉,水松与柳杉最接近,水杉和水松较近缘。本文还计算了水松的染色体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