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22的表达特点,探索IL-22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Bioscience IL-22和IFN-γ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52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5例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上清、PF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培养后上清中IL-22和IFN-γ的浓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与IFN-γ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相关(r=0.3485,P=0.032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反应性IL-22可作为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病因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对结核性胸水高敏感、高特异性而又简单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比色法和ELISA法对50例结核性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以45例恶性胸水和30例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胸水作对照。结果 结核性胸水ADA和结核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ADA>45U/L作为阳性标准,其对结核性胸水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6%,准确性为99.2%;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水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3.3%,准确性为92%。 结论 ADA 和结核抗体对诊断结核性胸水均有重要价值。在使用抗结核药特别是在并用激素治疗后,胸水ADA及结核抗体水平会随之下降,故应在停药1周后检测并动态观察二者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TF-1和HBME-1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P)研究5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10例继发性肺癌患者胸水中的癌细胞及44例肺良性疾病胸水中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TTF-1在原发性肺癌患者胸水中的阳性率为78.4%(40/51),而在继发性肺癌患者和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水中未见阳性表达;HBME-1在肺良性疾病患者胸水中的阳性率95.5%(42/44)明显高于在原发性肺癌患者胸水中25.5%(13/51)和继发性肺癌患者胸水的阳性率20.0%(2/10);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患者胸水中,TTF-1的阳性率在腺癌组90.7%(39/43)明显高于鳞癌组12.5%(1/8);当TTF-1和HBME-1联合应用时为最佳选择,其检测肺癌患者胸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6.7%和95.5%。结论TTF-1和HBME-1对原发性、继发性肺癌患者胸水中癌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K19和MC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P)研究44例肺癌患者胸水中的癌细胞和26例肺良性疾病胸水中的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CK19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阳性率95.5%(42/44)明显高于在良性胸水中的阳性率7.7%(2/26),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MC在良性胸水中的阳性率96.2%(25/26)明显高于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阳性率22.7%(10/44),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当CK19和MC联合应用时为最佳选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100%和88.5%。结论CK19和MC对肺癌患者胸水中癌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及相对应的恶性胸水肺腺癌细胞2种不同标本中的表达及对比其表达的差异,探讨其诊断意义.利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方法检测50例恶性胸水及相对应的术前血清,并对肺腺癌细胞进行石蜡包埋、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同时分别以10例正常献血者血清、20例胸水良性增生细胞作为对照.肺腺癌患者血清和恶性胸水细胞中PTN蛋白的表达分别高于对照组PTN蛋白的表达,恶性胸水中PTN蛋白的表达59.0% (49/83)高于肺腺癌患者血清中PTN蛋白的表达32.5% (2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水肺腺癌细胞中的PTN蛋白表达和波形蛋白Vimentin呈正相关关系(P <0.01,r =0.728),而与钙粘连蛋白E-ca呈负相关.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血清和恶性胸水细胞标本中高表达,恶性胸水肺腺癌细胞中PTN蛋白的表达高于血清中PTN蛋白的表达,肺腺癌细胞中PTN蛋白的表达与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相一致,肺腺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已发生了向间质细胞转化EMT的过程,同时增强了肺腺癌细胞的高侵袭性,而恶性胸水肺腺癌细胞PTN蛋白的高表达更促进了肺腺癌细胞的转移.提示对未发生胸水转移的肺腺癌患者进行血清中PTN蛋白的检测,对已发生胸水转移的肺腺癌患者同样要检测PTN蛋白,以期提高肺腺癌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及相对应的术后切除肺癌组织标本,和肺腺癌转移胸水标本中的PTN蛋白的表达,探讨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三种不同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89例上述三种不同标本中PTN蛋白的表达,其中有29例对应的术前血清,肺腺癌术后组织和术后3-4个月的转移胸水标本,同时分别以50例正常献血者血清、50例来自于189例肺腺癌癌旁组织和50例胸水良性增生细胞作为对照。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组织、胸水中PTN蛋白的表达分别高于对照组PTN蛋白的表达。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胸水细胞中的表达率57.7%(109/189)高于组织中的表达率42.9%(81/189)、组织中的表达率42.9%(81/189)高于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率18%(53/1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9例肺腺癌患者的胸水标本中PTN和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r=0.728)。并且,在29例分别来源于同一例患者的这三种标本中,27例PTN在血清和肺腺癌组织中阴性表达,但在相对应的恶性胸水腺癌细胞中PTN呈阳性表达。同时,在这27例对应的标本中,PTN阳性表达的标本Vimentin亦阳性表达,而E-ca阴性表达。结论 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血清、组织和胸水中高表达,且PTN和Vimentin的表达一致说明PTN在肺腺癌的EMT转化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检测血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良性胸水患者和40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IL-6、IL-8水平,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6、IL-8水平。结果:良性胸水组及恶性胸水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胸水组比较,良性胸水组胸水及血清中IL-6、IL-8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5),良性胸水组IL-6、IL-8的胸水/血清比值也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检测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羟喜树碱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确诊癌症胸水患者96例,随机分为香菇多糖联合羟喜树碱组(治疗组)48例和DDP(对照组)48例,观察香菇多糖联合羟喜树碱对癌性胸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羟喜树碱治疗癌性胸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3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和4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VEGF、TNF-α水平。结果: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VEGF水平显著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论:胸水中VEGF、TNF-α水平的检测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125和OPN联检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5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对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69例卵巢癌患者和5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术前行血清CA125(放免法)和OPN(ELISA法)测定。比较二种血清标志物在正常人、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病例中的表达水平。以正常人血清OPN均值±1.96S作为上下界,计算OPN临界值,大于临界值即为OPN阳性。血清CA125≥35 U/mL为阳性。比较三组病例中血清CA125和OPN单检及联检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二种血清标志物在卵巢癌及卵巢良性肿瘤的不同组织分型中的灵敏度。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125和OPN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OPN临界值为27 ng/mL。在卵巢癌诊断中CA125、OPN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6.7%和85.5%,二者联检的敏感度为95.7%。同时二者联检对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1.7%、70.0%和66.7%。结论:血清CA125和OPN是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二者联检可提高卵巢癌、特别是粘液性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含量规律。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胸心外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对穿刺获得的胸腔积液,用比色法测定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的水平。测量血中腺苷脱氨酶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测定值为89.67±47.85IU/L,癌性胸腔积液组水平为24.56±11.491U/L,胸腔积液ADA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ADA〉45IU/L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则敏感性为(48/51)94.1,特异性为(48/52)88.9%,以ADA〈45IU/L一诊断恶性胸腔积水:则敏感性((51/55)89.4%,特异性为(51/54)94.4%;结核性胸膜炎中胸腔积液ADA/血清中ADA比值为2.25±0.72,癌性胸腔积液组水平0.43+0.1,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胸腔积液ADA/血清中ADA比值〉1.0为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则敏感性为(46/51)90.1,特异性为(45/55)81.8.%,以胸腔积液ADA/血清中ADA比值〈1.0诊断恶性胸腔积水:则敏感性(47/57)82.4%,特异性为(47/53)88.7%。结论: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任兆强  邢维聪  孙勇  刘菲  林存智 《生物磁学》2014,(23):4471-447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及青岛胸科医院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差异及意义。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8、8.126、8.066、7.221;P=0.000、0.000、0.000、0.00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诊断临界值为201.45 pg/mL、41.91 pg/mL、21.55 pg/mL、33.78 U/L;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3%、93.5%、91.2%、89.1%;特异度分别为91.0%、92.1%、89.9%、90.1%。结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胸腔积液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而渗出性胸腔积液以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较为常见,这两种积液的治疗和预后差异很大。因此,及时而准确地找到胸腔积液的成因,才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临床工作中两者的鉴别仍较为困难,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系统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腔积液的第一步,然后行X线、B超、CT检查判断积液的位置及积液量,后行胸腔穿刺检查明确积液的性质是渗出液或漏出液,结合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检查进一步判断积液病因,最后通过胸腔穿刺胸膜活检、胸腔镜检查明确病理诊断而获得确诊,对于疑难性胸腔积液,PET/CT检查也具备较好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恶性胸腔积液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技术和方法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测定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胸腔积液性质分为两组,良性组47例,恶性组42例,对两组的NSE、CEA和CYFRA21-1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独NSE、CEA和CYFRA21-1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E、CEA和CYFRA21-1测定对胸腔积液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在诊治病因不明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11年4月196例病因不明胸腔积液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均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探查,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切口部位.排净胸腔积液后,分离粘连,进行胸膜活检后恶性患者行胸膜固定术.结果:196例均明确诊断:140例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胸腔积液,20例炎性胸腔积液.胸腔镜手术178例,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手术18例.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4 min.出血量10~120mL,平均53 mL.10例出现术后肺漏气,胸腔引流量<50 mL/24h拔除胸腔引流管,胸管留置时间4~19天,平均9.4天.191例成功控制胸腔积液,全组无院内死亡.2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访14~34个月,平均23个月,复查胸片显示无胸腔积液、积气.结论:电视胸腔镜安全、有效、微创,便于操作,可作为诊治病因不明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辉  荣艳  凌敏  苟安栓  汪海涛 《生物磁学》2014,(24):4723-4726
目的:目前医学证实有很多疾病的分布与民族及种族有关,而维吾尔族是新疆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探讨了2010~2012年入住我院的诊断明确的所有683例胸腔积液(PZ)患者与其中276例维吾尔族PE患者的病因分布的差异,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入住我院的683例PE患者及其中276例维吾尔族P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维吾尔族PE患者与入我院总的PE患者二者之间病因分别的差异。结果:入我院总的PE患者与其中维吾尔族PE患者最常见的病因相同,均为结核性PE、恶性PE、心功能不全性PE、肺炎旁PE,但二者之间这四种病因的分布有差异,前者病因分布顺序为恶性PE、结核性PE、心功能不全性PE、肺炎旁PE,而后者病因的分布顺序为结核性PE、心功能不全性PE、恶性PE、肺炎旁PE;二者在不同年龄段的病因分布也具有差异,后者在≤40岁组与41-59岁组比较、≤40岁组与≥60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41~59岁组与≥60岁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在上述三个年龄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入我院总的PE患者与维吾尔族PE患者的最主要的病因相同,但二者这四个病因分布的顺序不同,且二者在不同年龄段的病因分布也存在差异,前者在三个年龄段的病因分布均存在差异,而后者仅在二个年龄段的病因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每位患者随机进行编号,获得1~52个编号,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采用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3.08%高于对照组的42.3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6.92%高于对照组46.15%(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糖蛋白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7例作为肺癌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肺良性病变患者55例纳入良性病变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的阳性率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9-9、SCC-Ag和CYFRA21-1在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高于在血清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血清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呈现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肺部感染、胸水葡糖糖(Glu)水平的相关性,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并发胸腔积液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6例,术后无并发症,观察组患者40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Pearson分析法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胸水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一般资料进行Pearson分析显示,肺部感染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正相关,胸水Glu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负相关(P0.05)。17例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阴性菌为11例,构成比64.71%,革兰氏阳性菌为6例,构成比35.29%,无真菌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胸水Glu水平呈现负相关,与肺部感染呈现正相关,且肺部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相对较多,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