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Feuglen染色法制做果蝇唾腺染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通常以改良苯酚品红或醋酸洋红为染色剂 ,这些常规方法存在 1个共同的弊病 ;染色体被着色的同时 ,细胞质也着色较深 ,染色体与其背景形成的反差很小 ,不利于显微摄影。为此笔者改变传统方法用 Feuglen染色法对果蝇唾腺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方法和步骤1)将盛有 1mol盐酸的小烧杯置于 6 0℃的恒温水浴中 ,待用 ;2 )取较肥大的果蝇三龄幼虫 ,置于滴有 0 .85 %生理盐水中 ,在解剖镜下剖出唾腺 ;3)弃去杂物 ,剔除唾腺上的脂肪 ;   4 )将唾腺小心移至 1mol盐酸的恒温小烧杯中 ,2 0~ 30 s;5 )取出唾腺 …  相似文献   

2.
果蝇唾腺巨型染色体是大约1000-4000多条同源染色线精确配对聚集而成的多线染色体,这是染色体多次复制,但细胞只生长、不分裂的结果.染色体长达0.5mm.粗细是一般体细胞染色体的100-200倍左右,其上有深浅间隔、宽窄不等的染色带,果蝇4对唾腺染色体上已确定了6000多条染色带,它们宽窄、疏密、顺序、数目恒定,有种的特异性,同种个体的是相同的,不同的种则不一样,因此果蝇多线染色体可以建立染色带及间带分布图,它们的表现和遗传学图大致平行,多数遗传学家认为这些横纹与基因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从果蝇(Drosophil melanogaster)品系的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和果蝇的饲养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改进的制备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进行果蝇唾腺染色体实验培养三龄幼虫时,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了2项很实用的小技巧.现介绍如下: 1 选择果蝇的小技巧 果蝇的选择,以野生为宜,一般不要选用长期在实验室培养的果蝇.野生果蝇通常出现在有不新鲜或腐烂的水果周围,所以水果摊或有坏烂水果的垃圾堆是捕获果蝇的首选地点,当然也可以用切成碎片的果肉招引果蝇.  相似文献   

5.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几种染色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刚 《生物学通报》2003,38(1):53-54
《生物学通报》编委 :您好。笔者对贵刊 2 0 0 2年第 37卷第 2期第 2 3页刊登的“用 Feuglen染色法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一文感兴趣 ,但笔者认为文中几处不妥 ,比如 1)水浴温度波幅偏高 ;2 )染色时间不确定 ;3)试剂配方不全 ;4 )盐酸的浓度单位有误 ,mol?M?;5 )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表述不清。特撰写下文与各位读者商榷。双翅类昆虫如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唾腺染色体 (Salivary chromosome)比普通染色体大的多 ,处于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状态 ,是由于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形成的 ,大约有 10 0 0~4 0 0 0根…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探索,在果蝇唾腺制片方法上加以改进,采用加蔗糖液保色,树脂胶封边,制备一种半永久制片标本。操作过程如下: 1.取出唾腺,在其上加2滴(37℃)蒸馏水低渗处理10~20分钟,使唾腺细胞涨大有利于染色体的分散。 2.用滤纸吸去蒸馏水,加1滴1N HCl解离8~15分钟(时间随当时的温度而定),吸去解离液,用蒸馏水轻轻冲洗2~3次,将水吸净。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进行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实验时,发现了两项很有效用的小技术。现将它们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的苯酚品红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苯酚品红为染色液,观察其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8%-12%苯酚品红为染色液,可获得背景清楚,染色体横纹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改进的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装片制作方法,整个实验流程为:50℃水浴处理果蝇幼虫—剥离唾液腺—压片—冰冻—脱片—浸染—脱水—封片。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改进的地方主要有3点:1)热水处理果蝇幼虫;2)玻片冰冻;3)先压片后染色。该方法显著改善了实验效果,提高了实验成功率。改进后的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装片制作技术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同样适用于蝗虫精巢减数分裂装片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李刚  陈凡国 《遗传》2015,37(6):605-612
果蝇唾腺多线染色体是细胞遗传学的3大经典染色体之一,从1934年至今因其具有显著的特点已经作为一个优异的模型用在不同的遗传学研究中。果蝇唾腺多线染色体最大的贡献就是为研究间期染色体结构和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了一个非凡的视角;另外,果蝇唾腺多线染色体还可以用于解释一些特殊的遗传现象,例如剂量补偿效应和花斑位置效应。文章一方面就以上进展作一简要总结,另一方面尝试将这一典型案例系统地用于遗传学教学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双翅目昆虫果蝇、摇蚊已成为观察染色体实验的经典材料,结合作者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做好本实验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是:幼虫要看颜色,唾腺要看形态及透明度,染色要把握好时间,压片要经过冷激等.  相似文献   

12.
提高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成功率的关键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生物学通报》2004,39(3):57-57
在遗传学实验中,果蝇是最为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但果蝇三龄幼虫的染色体制片,按传统的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培养及方法技术存在一些不足,学生难以把握,实验成功率较低。笔者就上述情况在以下几点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Meigen)幼虫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2种活体饲料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果蝇幼虫饲喂的东亚小花蝽幼虫发育历期12.36d,与西花蓟马饲喂的(12.19d)相近。果蝇幼虫饲喂的东亚小花蝽产卵量(89.58粒)与西花蓟马饲喂(95.72粒)相当。表明果蝇幼虫与传统活体饲料西花蓟马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相当,可以很好的满足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要求。由于西花蓟马饲喂成本比较高,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果蝇幼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活体饲料。  相似文献   

14.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使学生掌握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基因的概念。笔者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果蝇三龄幼虫作实验材料 ,并对该实验步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在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染色体、DNA与基因的相互关系的知识方面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作法如下 :1 实验原理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特征跟生物体的性状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又不易观察 ,科学家们发现果蝇三龄虫的唾液腺细胞处于永久早期 ,染色体解旋呈伸展状态。在幼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中的DNA多次复制 ,…  相似文献   

15.
王彩丽 《生物学通报》2009,44(11):49-50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2n=8)为完全变态的双翅目昆虫,具有生活史短、突变型多、染色体数目少、繁殖率高等突出特点,是遗传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也是遗传学研究中经典的模式生物材料。因此,饲养好果蝇对遗传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本实验室饲养果蝇和保种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这两种果蝇隶属果蝇科 Drosophilidae 果蝇属 Drosophila (Sophophora) 黑腹果蝇 D.melanogaster 种组(species group)中的D.takahashii 亚组(subgroup)。Bock和Wheeler(1972)在报道新种的文献中,曾记述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为2对中着丝粒(V形),1对棒状(R)。其中X染色体为棒状,Y染色体稍短。据此,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推测为2n=6。我们观察的结果则与之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视觉对于动物的生存和行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果蝇幼虫的视觉神经系统在组织结构上比成虫简单,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最近几年中,随着对果蝇幼虫视觉系统功能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我们对于果蝇幼虫视觉系统的认识更加丰富了。果蝇幼虫视觉系统的结构中,最初级的光感受神经元包括三类,一类是BO/BN(Bolwig's organ/Bolwig's nerve),一类是表达感光分子CRY(cryptochrome)的神经元,另外一类是Ⅳ型DA(classⅣdendriticarborization)神经元;果蝇幼虫视觉系统的次级神经元主要是光节律相关的侧神经元(lateralneurons,LN),它表达Per(period)、Tim(timeless)及Pdf(pigment dispersion factor)等节律相关的蛋白分子;而第三级神经元包括更为下游的、表达果蝇促胸腺激素且直接调控幼虫光偏好的NP394神经元。这三级神经元构成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果蝇幼虫视觉神经系统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对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配好15d后使用,浓度为6%时,染色5~8min可以获得染色体横纹和背景清晰的图像;通过改变脂肪剥离的顺序即染色后再去除脂肪,压片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凌发瑶  林苏 《动物学研究》1990,11(2):145-146
这两种果蝇隶属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 (Sophophora)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种组(species group)中的D.takahashii亚组(subgroup)。Bock和Wheeler (1972)在报道新种的文献中,曾记述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为2对中着丝粒(V形),1对棒状(R)。其中X染色体为棒状,Y染色体稍短。据此,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推测为2n=6。我们观察的结果则与之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TIS11是转录后调控因子TTP在果蝇中的同源物,在果蝇幼虫免疫、发育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IS11的功能,需要利用GAL4/UAS系统获得整体高干扰效率的Tis11 RNAi果蝇幼虫.为平衡GAL4转基因果蝇高活性启动子的致死效应,需要使用带有成蝇卷翅标记CyO的第二染色体的平衡子,但CyO标记在幼虫中无可见表型,因此无法区分杂交幼虫的基因型.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带有CyO-GFP标记的平衡子.携带CyO-GFP平衡子的G-Actin果蝇与携带Tis11 RNAi序列的101765果蝇杂交,杂交幼虫可以通过GFP标记进行区分,剔除带有CyO-GFP平衡子的幼虫,从而挑选出表达Tis11 RNAi序列的幼虫,最后经real-time PCR检测所得幼虫具有整体高干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