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标本资源越来越珍贵,其修复技术需要不断更新。本文针对动物剥制标本出现的干裂破损、脱毛、褪色、霉烂、虫蛀现象,针对不同类群的动物标本修复作了技术探索,包括使用新型修补材料、新的补色方法,以及新的防霉、除虫技术等。与以前的修复技术相比,新技术充分利用了新材料和新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通过介绍几个修复案例,展示新的修复技术能使损坏的动物剥制标本恢复如初。  相似文献   

2.
滕斌  滕东利 《生物学通报》1996,31(10):39-39
用无毒防腐膜制作剥制标本的方法滕斌,张健(辽宁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大连116022)滕东利(辽宁大连印染厂技术研究室116022)制作剥制标本,一般都用升汞或砒霜等剧毒的药品制成“防腐剂”,涂在标本的皮内达到防腐的目的。但是标本在保存的过程中因防腐剂的毒...  相似文献   

3.
青蛙剥制标本的制作青蛙标本多用浸制仅保行。用没制标本过行教学,取拿不方便,学生观察也不清楚。我们改用剥制标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青蛙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回麻醉青娃将活青蛙放入密闭容器中,倒入少量乙醚使其深度麻醉致死。Zt支...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剥制动物标本的创始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方  杨晓燕 《生物学通报》1994,29(12):18-19
浅谈我国剥制动物标本的创始者肖方,杨晓燕(北京动物园100044)在我国动物标本制作业中,早在解放前就有“南唐北刘”之说,但未见文字记载。首次在文献中提及的是1981年《大自然》第2期刊物上。胡鸿兴和陆景一先生,分别在《大自然》和《生物学通报》中介绍...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鸟类剥制标本的防腐方法制作鸟的剥制标本,为长久保存,离不开防腐处理。书上介绍有不少的防腐办法,特别是砒霜膏法所用的砒霜不仅剧毒且极难得到。为此,我们根据习常经验改用另一种防腐方法,此法所用药品易得,且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现把该方法的制作情...  相似文献   

6.
鸟类剥制标本应注意的几个操作环节鸟类剥制标本,其操作要求较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剥制(1)剥制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部位:如腰背部荐骨至尾骨端、头部、耳孔处、眼眶周围、两翼以及弹孔周围。这些部位皮肤薄、皮肤与肌肉骨骼之间结缔组织多,连接紧...  相似文献   

7.
李长看 《生物学通报》2011,46(10):44-46
在进行科研、教学、科普等科学活动时,收藏、使用大量的标本是必要的。标本使用的过程中,残损现象时有发生,如褪色、脱毛、虫蛀、霉变、肢残等。以动物剥制标本为例.结合自身实践,针对生物标本保藏与修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冯恩慧陈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武汉430072)鱼类标本的制作通常采用浸制或剥制,由于小型有鳞鱼类的皮薄,且鳞片极易脱落,不易剥制。再则,浸制标本形态更逼真,不易变形。分类研究中多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为鉴别依...  相似文献   

9.
肖方 《生命世界》2012,(11):56-61
动物剥制技术的发展 动物剥制技术是伴随狩猎而产生在原始社会的一种手工工艺。这种技术制作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用途:披挂兽皮遮护身体;用兽骨制造工具、武器和饰物;将兽皮和头骨悬挂起来作为部落标志或部落首领富有的象征。英国是传统动物剥制技术发源地之一。传统剥制技术是伴随动物学诞生的一项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技术,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现在,动物剥制技术有了更鲜明的主题和生命力,即为动物学服务,并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0.
大型兽类标本的剥制是脊椎动物剥制标本中制作难度较大的一类,而模型的制作,又是其制作过程中最难掌握好的一步.通过描述一头幼亚洲象姿态标本的制作过程,重点介绍了现代大型兽类姿态标本模型的一种简便制作方法,供国内标本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肖方 《生物学通报》1993,28(5):15-15
动物剥制技术是伴随狩猎而产生在原始社会的一种手工工艺。这种技术制作的产品当时主要有三种用途:披挂兽皮遮护身体;用兽骨制造工具、武器和饰物;将兽皮和头骨悬挂起来作为部落标志或部落首领富有的象征。英国是传统动物剥制技术发源地之一。传统剥制技术是伴随动物学诞生的一项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技术,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从此,动物剥制技术就有了更鲜明的主题和生命力,即为动物学服务,并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2.
刘吉庆 《生物学通报》1996,31(11):14-14
蛇类标本的剥制方法刘吉庆(甘肃省庆阳长庆井下学校745113)蛇类标本多为浸制和干制,浸制标本由于药液的浸泡,标本缸的限制,易失去自然色,在教学中直观性较差。干制标本经药液防腐处理、风干后蛇体严重干缩,同样会失去形状和颜色。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利用他...  相似文献   

13.
制作大型哺乳动物的剥制标本和完整的骨骼标本,通常都各需要一完整的个体为材料.本试验是以一具东北虎尸体为材料,探索出用同一具东北虎尸体制作剥制和完整的骨骼标本各一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型兽类头部标本的剥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欧美国家的中型兽类头部标本剥制技术,包括制作前的构思和记录、头部测量部位、头部皮层剥制、皮张处理、头模的制作、安装义眼、制作假耳、头部模型和角的连接、披皮操作和整形等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于保存于制的鸟类皮肤和羽毛,主要通过制作假剥制标本来实现。假利制标本又称冰棒标本(供从事鸟类科学研究工作实用的、可作为科学资料保存的标本),是鸟类研究的参照物,也是大多数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学生物系用于展示和教学而收集的对象。鸟类的体型多种多样,但制作方法基本一致。工工具及材料解剖盘、解剖刀、剪刀、镊子、骨剪、手术针、缝合线、棉花、竹根、石膏粉、防腐剂等。2材料选择由于获得的鸟有时间差或地域环境影响,制作标本时要选择新鲜的。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几小时鸟就会腐败,羽毛脱落,内脏分解。而冷冻的鸟类,要…  相似文献   

16.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学习动物学,制作标本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废物品制作动物标本,既经济又实用,具有推广的价值。本文介绍一种制作小型动物浸制标本的简易方法;(1)处理把采集到的小动物(长小于2.scm、直径小于1.5cm),如家蚕、蜘蛛、蚜虫、...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一种制作流程简单、材料廉价易得、标本质量优良的野生哺乳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方法,本研究以野猪、狗獾、黄麂为试验对象,以尸体解剖下刀口、皮质处理方法、骨架制作方法为研究内容,以制作程序、制作成本和标本质量为指标,确立一种野生哺乳动物剥制标本简易制作的方法。对照组标本历时25 d,成本为103元/只,标本质量良好;实验组标本制作历时15 d,平均成本为52元/只,标本无变型、无异味、色泽和状态自然,与对照组标本质量无显著差异。相对于现有的野生哺乳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方法,本研究确立的方法可以简化标本制作流程,减少制作费用,保障标本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标本的保养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标本的保养和维护直接影响到标本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影响标本的完好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标本比一般仪器的保养和维护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科学地保养和维护各类生物标本应当注意以下技术要点。1 精心保养标本分浸制标本、骨骼标本、玻片标本、昆虫类标本、腊叶标本、覆膜标本和剥制标本等 ,各类标本的存放需要的条件不同 ,要分开陈列存放。保养标本要做好以下防护工作 :1)防尘 直接暴露的标本应加上防尘罩如透明薄膜袋 ,有了灰尘时 ,要用鸡毛掸拂拭 ,深凹处用洗耳球吹尘 ,切勿用湿布擦拭。2 )防潮 昆虫类标本、腊叶标本、剥制标本…  相似文献   

19.
王烁 《化石》2007,(4):13-14
现生动物的骨骼标本在动物学和古脊椎动物学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对比作用。在以往的骨骼标本制作过程中,从取材到标本的制成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特别是一些细小的脊椎动物标本制作。小型动物的骨骼标本的制作不同于大型动物,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它的难度就在于细节的处理不同以往。小动物(如蟾蜍、蜥蜴)在前后肢的细小关节处和肋骨的处理上要特别小心。  相似文献   

20.
鸟类标本腹开剥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鸟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外部形态。一般由于时间的关系,在野外采到的标本不能马上进行鉴定。为了防止腐烂,必须经过剥制过程,这样的标本,不但能达到科学研究的要求,而且可以长期保存,做为科学资料。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很多种剥制标本的方法,除珍传的“唐家”剥制法之外,在大跃进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剥制方法。为了搞清我困的动物资源,现在许多地方的大中学校及有关部门和人民公社,都从事于动物调查工作。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所以目前有必要总结技术工作,将多快好省的剥制方法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