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对尿疗和磁疗有两种认识。一种是“不需要解释,只要有已知的事实就行了。”如尿疗法和磁疗法能治百病。而另一种认识是“如果没有一定理论根据,就无法相信和理解”。这就是有人不相信尿疗法或磁疗法的关键所在。但现在未知的或未完全知道的是,“尿的何种成份发挥了作用?磁疗为什么能治百病?”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尿疗法及磁疗法的机理探讨尿疗法及磁疗法,皆属于自然疗法。笔者在保键养生方面一贯重视自然疗法。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类起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发展于自然,归结于自然。《黄帝内经》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类…  相似文献   

2.
于中 《植物杂志》2010,(4):32-35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加之西方回归自然的风潮,以自然疗法和毒副作用小为特点的中医药在海外越来越受到到青睐。中医一改往日便廉效验的形象,给人以新奇和神奇的印象,其独特的疗效也愈发得到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于中 《生命世界》2010,(4):32-35
<正>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加之西方回归自然的风潮,以自然疗法和毒副作用小为特点的中医药在海外越来越受到到青睐。中医一改往日便廉效验的形象,给人以新奇和神奇的印象,其独特的疗效也愈发得到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融合蛋白,经其修饰的免疫细胞可以特异性靶向和杀伤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关于CA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细胞上。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恶性血液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7款药物获批上市,研究者在不断深入研究CAR-T细胞疗法的同时也开始寻找新的免疫效应细胞, CAR自然杀伤细胞(CAR natural killer cell, CAR-NK)疗法、CAR自然杀伤T细胞(CAR NK T cell,CAR-NKT)疗法以及CAR巨噬细胞(CAR macrophage, CAR-MP)疗法逐渐成为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尽管围绕CAR的研究策略不断增加,该领域也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有效地靶向实体瘤、减少治疗时的毒副作用。该文对以CAR为基础修饰不同效应细胞的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癌症免疫疗法已经成为继手术疗法、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后的第五大主流疗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鉴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问题,免疫疗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借助生物材料构建智能纳米递释系统用于研究新型疫苗和靶向药物,有效地减小了癌症免疫疗法的毒副作用并提高了疗效.本文概述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发展过程,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纳米材料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紧张的工作把很多人累垮了,尤其经理人和政府官员超负荷的工作,多发脑疲劳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疲劳等。大多数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健康了,或者是吃一些保健药品等。实际上最有效的是自然疗法我自己受益的疗法:每天用健脑降压梳梳头3~5次,每次梳完后,放松神经,做几次深呼吸,头脑立即清醒了许多,一个月后,头晕、头痛症状消失了。在我国古代苏东坡健身三法是:勤沐浴、勤扣齿、勤梳头。著名的儒学家面壁十年读史书过目不忘,受益于放松神经做深呼吸。朱熹说,我每天静坐放松半个时…  相似文献   

7.
肿瘤导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是各种导向治疗方法的共同目标。本文综述了前体药物疗法,免疫毒素,基因疗法,以肿瘤增殖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为靶的导向治疗,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肿瘤治疗的新途径--中药有效成分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治疗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区别于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疗法,对机体正常细胞的负影响较小,并在毒副作用等问题上优于传统中药。其药理机制是从抑制癌基因等多种途径作用。文中主要就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2,(6):I0002-I0002
近日来自萨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发现了连接人体生物钟与糖代谢系统的关键环节,他们证实参与调控机体生物节律的cryptochromes蛋白可与某些抗炎药物靶向的代谢开关分子互作。这一研究发现或可帮助研究人员找到避免哮喘、过敏及关节炎等治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于2011年12月14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其具有的瘤内定植增殖、靶向性高的特性,是放化疗、免疫检查点调控等传统肿瘤治疗方法难以企及的。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该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沙门氏菌为代表的多种抗肿瘤菌株相继涌现。本文综述了基于平衡细菌抗肿瘤疗效与毒副作用改造策略的沙门氏菌减毒菌株构建,以及减毒菌株作为药物递送载体介导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化疗、放疗等癌症治疗手段存在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肿瘤靶向细菌可以特异性定殖于实体肿瘤微环境,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可以使其在实体肿瘤内持续合成并释放抗癌药物,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避免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成为近年来癌症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作为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益生菌,没有致病性,不产生免疫毒副作用,且具有高效的肿瘤靶向定殖能力,能在正常组织中迅速被清除,因此在癌症细菌疗法中备受关注。针对EcN在癌症靶向治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通过基因工程提高其靶向性、可控性和安全性的方法,并介绍了EcN在辅助其他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细菌功能的设计合成能力不断增强,EcN作为可编程的活体药物,有希望发展成为对抗癌症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一项来自肯塔基大学研究者的最新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治疗可卡因成瘾的长期化学性疗法,相关研究刊登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描述了他们如何利用特殊的化合物来有效抑制可卡因的"粉丝"高度使用可卡因,与此同时这种疗法也足以作为可卡因成瘾患者的一种长效疗法。如今可卡因已经成为美国唯一的毒品,而长期以来美国FDA并没有批准一种可卡因成瘾的长期预防性疗法,科学家们也通过多年努力来寻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极难治疗,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5%。在过去20年中,有许多溶瘤病毒被尝试用于治疗胰腺癌,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步入临床试验阶段。由于溶瘤病毒疗法毒副作用较低,且可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有机结合,对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及单一疗法疗效较差的胰腺癌而言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溶瘤病毒的基因改造方法、作用原理以及临床前实验结果,并对溶瘤病毒疗法治疗胰腺癌存在的挑战和相应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恶性程度很高,患者就诊时大多已经发生转移。虽然VEGF和m TOR为主的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肾癌的治疗现状,但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幸运的是肾癌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PD-1/PD-L1抑制剂、个体化疫苗和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显示了巨大的临床效益。而且PD-1/PD-L1抑制剂与抑制血管生成或CDK4/6抑制剂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治疗效果。在肾细胞癌中针对免疫治疗靶点和肿瘤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有望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新的免疫疗法发挥作用的同时,随之也会带来很多毒副作用。因此探索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哪些肾细胞癌患者适合这类治疗,提高治疗效应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本文就肾癌中新的免疫治疗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抑制肾癌的发展和用于治疗的靶点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恶性程度很高,患者就诊时大多已经发生转移。虽然VEGF和m TOR为主的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肾癌的治疗现状,但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幸运的是肾癌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PD-1/PD-L1抑制剂、个体化疫苗和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显示了巨大的临床效益。而且PD-1/PD-L1抑制剂与抑制血管生成或CDK4/6抑制剂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治疗效果。在肾细胞癌中针对免疫治疗靶点和肿瘤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有望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新的免疫疗法发挥作用的同时,随之也会带来很多毒副作用。因此探索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哪些肾细胞癌患者适合这类治疗,提高治疗效应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本文就肾癌中新的免疫治疗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抑制肾癌的发展和用于治疗的靶点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之外的重要肿瘤治疗手段.在肿瘤免疫疗法中,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患者肿瘤组织免疫原性低、存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瘤内浸润缺乏等问题,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仍存在临床响应率低等局限性.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肿瘤区别于正常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特性,联合物理、化学等刺激手段,发展了多种基于纳米递药系统的免疫检查点联合治疗策略,显著提高了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疗效并有望降低其毒副作用.本文简要综述了本团队及国内外同行利用纳米递药系统高效递送免疫治疗药物,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放疗和光疗等方法联合,改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疗效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科研快讯     
<正>《自然-通讯》:大脑铁蛋白水平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症发展更高水平的铁蛋白(一种储存铁的蛋白质)和认知能力的降低相关联,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则研究指出,铁蛋白还可以用来预测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是否会继续发展成阿尔茨海默氏症。此前,研究人员曾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发现了更高水平的铁,但是大脑铁水平和阿尔茨海默氏症临床结果之间的关联并没有建  相似文献   

18.
激发态和自由基存在于活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存在于诸如脂类过氧化反应、炎症、帕金森氏病、癌症和老化等病理过程中,存在于诸如苯醌类抗肿瘤药剂之类的药物作用机制中,以及存在于诸如皮肤病的内服补骨脂类加外用紫外线照射疗法(PUVA)和肿瘤的光动力疗法(PDT)等光化学疗法中。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给读者这个迅速发展的领域,该领域处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和医学的边缘领域,尤其旨在探索用时间分辨分光镜的方法怎样在分子水平上找到生物学和医学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抗的靶向疗法已成为各种癌症的重要治疗手段,抗体与小分子药物一体化的联姻——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新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ADC是将药物与抗体的赖氨酸残基或链间二硫键还原而产生的半胱氨酸残基相偶联 而形成,其稳定性差,易发生聚集,且其中药物易脱落而产生非治疗性毒副作用。而应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定点偶联技术所获ADC,除均 一性好外,还保留了母体单抗的药动学性质,毒副作用也远低于具有相同偶联比的传统ADC,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新一代重磅药物。综述 4种ADC定点偶联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5):I0003-I0003
<正>在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不幸的恋人经过大脑的实验疗法来消除他们头脑中对彼此的所有记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设定好的伴侣,但近日研究人员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中报告称:有针对性的医疗干预可以有助于减少悲观患者的特定负面记忆。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学家Karim Nader说:"我认为在这方面科学比艺术更有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