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说“毒”     
金重 《植物杂志》2010,(10):1-1
毒物是什么?“毒物”这个名词会让人产生多种不同的想法,几本辞典中对“毒物”的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很相似。其中之一是“被摄取或被有机体吸收后,会造成死亡或伤害的某种物质——尤指那种即使微量也会快速造成死亡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何谓排泄     
何谓排泄?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不断产生一些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胆色素、SO_4~(2-)、CO_2、NH_(?)和多余水与各种电解质以及外部进入体内的毒物,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积累过多,不仅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还会造成各种中毒症状影响消化吸收和中间代谢,甚至危及生命.而排泄就是通过某些器官将血液中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换言之,人和动物把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以及其他身体不需要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称为排泄. 因排泄物的组成不同,所以机体的排泄途径是  相似文献   

3.
小肠吸收     
各类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通过消化管的粘膜进入血液,淋巴或细胞下组织间隙的过程,称为吸收。一、吸收过程概述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差异很大,这与各部粘膜组织结构,食物性质消化情况和停留时间均有关。口腔和食道基本上无吸收机能,有些药物如硝酸甘油含在舌下,可通过粘膜  相似文献   

4.
说“毒”     
<正>毒物是什么?"毒物"这个名词会让人产生多种不同的想法,几本辞典中对"毒物"的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很相似。其中之一是"被摄取或被有机体吸收后,会造成死亡或伤害的某种物质——尤指那种即使微量也会快速  相似文献   

5.
随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加上农村卫生知识落后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中常见。多数经消化道中毒、病史明确的病例,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得以生存,但个别病例经皮肤粘膜吸收中毒且病史不明者,则有可能出现误诊误治。现对我...  相似文献   

6.
蔬菜水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维生素、无机盐、及植物纤维。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营养物质外,近几年研究发现,蔬菜水果里的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也可以被人体吸收。这些植物miRNA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不仅能稳定生存下来,还能被机体吸收进入血循环,从而在不同靶器官发挥作用。本文将围绕"植物miRNA的吸收"以及"植物miRNA如何在动物体内发挥作用"两个问题来介绍这些闯入动物王国的植物miRNA。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二次谐波成像结合双光子荧光成像的方法观察人源胶原蛋白透皮吸收的情况。方法:将荧光标记的人源胶原蛋白(1 mg/mL)涂抹于小鼠表皮层经皮肤吸收1 h后用背向二次谐波观察皮肤内胶原纤维作为真皮层定位标志,用双光子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源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深度,吸收方式。结果:二次谐波成像结合双光子荧光成像表明人源胶原蛋白透皮吸收1 h后可观察到荧光信号沿着毛囊聚集,并有部分荧光分子由毛囊扩散至真皮层。结论:二次谐波可以更快速,更灵敏地检测皮肤中的胶原纤维,以此作为检测物质透皮吸收深度的定位标志,具有不受荧光信号干扰的优点。人源胶原蛋白可以沿着毛囊进入真皮层,并从毛囊中扩散至胶原纤维层从而补充皮肤中的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8.
自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进入市场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已经生产出了多种挽救生命的新药。但在药物研究领域里,开发出新药只取得了一半成功。药物一旦开发出来,研究人员就面临着如何将药物导人体内发挥有效作用,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又不致高到使正常组织、细胞中毒。这个问题对生物技术行业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目前生物技术产品中绝大多数是大分子多肽或蛋白质。由于蛋白质极易被消化酶破坏,又不易透过皮肤进入  相似文献   

9.
机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的有毒物质随血液进入肝脏后,大多经肝细胞的作用,使其毒性降低,甚至生成无毒的化合物,或转化为可溶性的物质利于排泄,最后经尿或胆汁排出体外,这些变化过程称为肝脏的解毒作用。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脏。具有脂溶性结构特点的物质因在通过肾小管时大部分又被重吸收,故不易排出;具有水溶性结构特点的物质则能比较顺利地通过肾小管随尿排泄。脂溶性物质极性低,解离度小,而水溶性物质则是极性高,解离度大。各种毒物进入组织后,有一部分进行代谢转变,一方面增强其极性或水溶性,从而影响其分布,并易于随尿  相似文献   

10.
将SD大鼠分组 ,先制作空肠袋 ,分别向袋内注射不同营养物 :10mmol/L丙氨酸 ,10mmol/L葡萄糖 ,10mmol/L甘露醇或 5mmol/L丙氨酸 +5mmol/L葡萄糖的混合液 ,用动脉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 6 0min后 ,再恢复灌流 6 0min。分别于阻断血流 6 0min和恢复灌注 6 0min测定肠粘膜ATP含量。研究结果显示 ,缺血再灌注能显著降低肠粘膜ATP含量 ,给予丙氨酸或葡萄糖 /丙氨酸混合液使肠粘膜ATP含量进一步降低 (P <0 .0 1) ,而给予葡萄糖能显著增加肠粘膜ATP含量 (P <0 .0 1)。结论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肠内给予葡萄糖能改善肠粘膜ATP含量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道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若有一种异种蛋白质,不经消化吸收途径而直接被注射进入动物体内,则此异种蛋白质可以影响体内的蛋白质生成机制,使其生成一种新的蛋白质。此新的蛋白质若在体内或体外遇到上述异种蛋白质,则可与之特异结合,并起沉淀或其他反应。此新的蛋白质称为抗体;影响机体以生成抗体的异种蛋白质称为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称为抗原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问:根外施肥中,喷射在叶面上的水溶液是如何进入植物体内的?有人认为“溶液是通过叶面上的气孔进入体内的”是否这样? 答:近些年来,大量的农业实践业已证明:根外施肥、在作物的叶面上喷射肥料,可以被叶子迅速地吸收,及时地供应各部分的需要,可以补充土壤肥料的不足与增加施肥的效率。如小麦在结穗时,喷射氮肥可以增加麦粒中蛋白质的含量,苹果在结实初期喷射氮肥可以增加果实产量,棉花在晚期喷射磷肥,可以补充根系吸收磷肥的不足,增加棉花的产量等等都是。根外施肥大都是以水溶液的状态由叶面上吸收进  相似文献   

13.
白化病(albinism)是一种遗传性皮肤及其附属器色素缺乏的疾患,是由于黑色素的代谢障碍或缺陷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它使皮肤、毛发、眼的色素减少或消失,呈现出白化性状。正常时,体内黑色素由黑素细胞合成,黑素细胞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称为黑素小体(melansome),它且有含铜的酚氧化酶(即酪氨酸酶)。这种酶能催化酪氨酸羟化为多巴。多巴脱氢变成多巴醌。经一系列非酶促反应,最终生成吲哚醌。细胞内的多巴醌、吲哚  相似文献   

14.
铅对几种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将醋酸铅溶液施入土壤及喷洒叶片的盆栽试验可以确定:(1)铅对植物的毒性不大,植物对铅的忍耐力很强。目前自然界中的铅污染程度不足以直接伤害植物本身。(2)溶液中的铅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也可以被叶片直接吸收。吸收量与环境中的铅浓度成正比。(3)铅在植物体中移动性很小,根吸收的铅主要积累在根部,叶片吸收的铅主要积累在叶部。有少量铅可以向上或向下转移,但极少能进入果实的内部及块根的淀粉中。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1是一种新近发现和重新命名的细胞因子或脂肪因子.IL-41也曾分别被称为Metrnl, Cometin, Subfatin, Meteorin (Metrn)-like或Meteorin-β、IL-39等.IL-41/Metrnl是一种小分子分泌蛋白, 在体内广泛表达, 特别是在皮肤、粘膜和白色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它在神经发育、白色脂肪褐变、胰岛素敏感、代谢与炎症相关疾病中起重要作用.IL-41/Metrnl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将综述IL-41/Metrnl的生物学特性、表达及其在代谢与炎症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为研究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或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腐殖酸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泥炭、煤和水域中结构复杂的一组天然高分子物质。它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刺激作用(Ticky 1975,梅慧生1980)。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腐殖酸可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运送到植株的地上部分(麻生末雄1975,Vimal 1972,李京淑1982)。但经叶面喷施后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尚缺乏直接证据。李京淑(1982)报道,~3H-硝基腐殖酸(~3H-NHA)通过叶面涂抹似乎不能被植物吸收。可是,实践证明,叶面喷施腐殖酸确能提高作物的产量(Iswaran 1973,大同利群煤矿1975;Vimal 1972;许旭旦1983,1983a)。这样,腐殖酸能否通过叶面进入植物体内,是一个首先需要探明的问题。我们用示踪技术,对氚标记黄腐酸(fulvic acid)叶面喂饲后,在小麦幼苗体内的吸收与运转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洗胃在我国仍是抢救急性口服毒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口服毒物中毒是生活中误服或有意自服而发生的中毒,是医院急诊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它的发病时间与药物浸入的途经、毒性、剂量等有关。口服毒物中毒,情况紧急严重,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和观察护理不到位,可危及生命,而彻底清除胃肠毒物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成功的关键。洗胃用物的合理选择,洗胃液的正确使用以及洗胃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李小英 《蛇志》1997,9(3):84-84
急诊中毒洗胃抢救的护理配合李小英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546500洗胃是抢救各种经口中毒的常规措施之一,抢救服毒病人的首要问题是尽快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减少毒物吸收。现结合本科多年来抢救中毒洗胃的工作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1洗胃所用器材如胃管、压舌板...  相似文献   

19.
电休克     
人体通以电流对生命构成危险叫做电休克或电击。除电工或家庭用电发生的事故外,在临床上使用医用电子仪器时也往往发生电休克的事故;随着各种各样仪器的使用,这种事故也随着增多,不得不慎重。电流通过皮肤进入体内造成的休克称为宏观电休克;电流经心导管等插入器械直接作用于心脏者叫微观电休克。前者引起室颤的电流强度须达100mA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制品概况  本品系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献血员采集的含有一定乙型肝炎抗体效价的血浆 ,按低温乙醇法制备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其中丙球蛋白在 90 %以上。每毫升含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效价不低于 1 0 0IU。本品经过病毒灭活处理。药理作用  主要激活补体系统 ,增强体液免疫 ,能使感染肝细胞释放出来的HBV(乙肝病毒 )在进入未感染细胞之前就被清除 ,可防止和减少正常细胞感染 ,也可能减少HBV在体内的复制 ,利于病情恢复。适应症  主要用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