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杨敬之、王水两同志至山西东南部研究地层,在石盒子系地层中采集标本甚多,其中有一块分叉的蕨叶(Frond)化石,令人异常注意,本文系着重讨论这一块标本的。此标本系采自武乡县的蟠龙镇的上部石盒子系地层中。这一块分叉的蕨叶化石,显然是属于一种“种子蕨”Protoblechnumwongii Halle 的。这一块标本其蕨叶基部作分叉状态,分叉后其两个叉枝的宽度大致相等,共长度不明,在一个保存较长的叉枝上面,还着生一枚Pr.wongii 一种的羽片的基部(Pinnabase)。羽片虽仅仅保存着基部,但其形态及叶脉的型式属  相似文献   

2.
Protoblechnum Wongii Halle二次羽状复叶标本的发现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陆军 《古生物学报》1989,28(4):447-454
Protoblechnum wongii一名系瑞典古植物学家Halle(1927)在研究我国山西中部晚古生代植物群时,给一种在蕨叶形态和叶脉特征上与北美二叠系的Protoblechnum holdeni(Andrews)Lesquereux十分相似的,一次羽状分裂的化石植物所创建的。此后,这个种的标本在我国华北地区多有发现,但均为一次羽状分裂的蕨叶碎片。1955年,斯行健在研究杨敬之、王水采自山西东南部石盒子系中的植物化石时,首次描述了这个种蕨叶分叉的特征,并详尽讨论了Protoblechnum属与Danaeopsis,Glenopteris,Supaia,Brongniartites 及Megalopteris等属之间的关系。后来,周志炎  相似文献   

3.
这里记述的一个象化石的标本,是1956年夏北京市自来水厂,在北京西郊开掘一个水井时发现的。地点在西郊黑山沪安河桥东边。化石保存于地面下约10米处的砾石层里。砾石层的胶结很紧,由颗粒直径从1—35毫米间的中等圆度的河成砾石组成。这个比较完整的带有最后一个臼齿的下颚骨化石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地层和古生物学上的价值。首先,因为北京,以至整个华北平原,非洞穴堆积中发现的第四纪化石还很少。从标本本身说,在已发表的这个地区的象化石材料中,还没有像这样比较完整的标本。因此,笔者根据这方面现有的标本及发表过的资料,对我国有关namadicus 类象化石的古生物学和地层问题作了初步的整理和讨论。笔者深切感谢裴文中教授校读原稿,供给一部分尚未发表的资料,并提出讨论意见(附后)。  相似文献   

4.
拟合囊蕨(Marattiopsis)是蕨类植物门中较原始的厚囊蕨纲莲座蕨目合囊蕨科的一个化石属,是中生代植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分子。由于与现生植物形态相似,部分含繁殖器官化石标本常被归入现生合囊蕨属(Marattia)。尽管Marattiopsis和Marattia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但传统上前者多用于裸羽片标本,而实羽片标本则多使用现生属名。然而,最近分子证据表明Marattia是一个并系类群的属,原有定义有所改变,因此,仅Marattiopsis属名应该保留并使用于化石标本。中国中生代的拟合囊蕨属(合囊蕨属)植物共计9种,其时空分布显示:该属在晚三叠世出现,并且分异度达到顶峰,但仅分布于华南;早侏罗世多样性大幅降低,但产地数量略有增长,并从华南扩散到华北;中侏罗世分异度和产地数量急剧衰退,仅在东北有少量残存;晚侏罗世至整个白垩纪,完全消失。本文认为拟合囊蕨多样性变化和时空分布模式与古气候和古地理综合效应密切相关: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炎热、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拟合囊蕨的发生和发展;中侏罗世以后逐渐温凉、干燥的气候大大缩减了该属的生存空间,并最终导致其绝灭。  相似文献   

5.
前言广东北部南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最早是在1962—1963年间冬季发现和采集的(张玉萍、童永生,1963),1963—1964年间冬季又在同一地区进行了调查和发掘(郑家坚等,1973),总共发现了9个蛋窝计78枚比较完整的蛋化石和许多蛋壳碎片。由于这批标本保存完整,数量又多,在目前已知的恐龙蛋化石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批较为重要的标本。因此,南雄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蛋化石经杨钟健(1965)研究,认为根据蛋的大小、形状和蛋壳表面的纹饰,基本上可以分为粗皮蛋(Oolithes ru-gustus)、长形蛋(Oolithes elongatus)、圆形蛋(Oolithes spheroides)和南雄蛋(Oolithesnanhsiungensis)四种。  相似文献   

6.
福建境内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发现很少,只胡步伍(1935)记述过宁化的一枚剑齿象牙、宋泰恒(1943)记述过龙岩麒麟山貘、鬣狗和鹿的几块零星标本以及徐余瑄(1959)报道过惠安的一枚印度象臼齿化石。这里记述的一批标本采自永安坑边寨岩山一石灰岩洞穴中,是永安水泥厂工人同志们在爆破时发现的。其中一部分是1965年福建省文管会采集的,也有一部分是1973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采集的。化石数量不多,保存也较差,但作为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和化石地点的报道,在福建来说还是第一次。此外,在连城、晋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山东兖州矿区太原组(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一种具叶座的鳞木类茎的解剖构造.叶座呈略不对称的菱形,下侧边略长于上侧边,顶、底角均平截,底角并略呈拖延状;叶座上部突起较强烈,叶痕双凸镜形,叶迹呈宽V字形,叶迹与侧通气束可能都以近水平状在叶座内向外延伸;叶舌穴深,自叶座最内处向外斜伸,开口位于叶痕顶角附近.叶座底部表面具横皱纹.茎可能具管状中柱和薄壁组织的髓.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外缘较平滑.仅见有外部皮层,由径向伸长的壁较厚的细胞条带和夹于其间的空腔交替排列构成,空腔内可见弧形或宽V字形叶迹,其凹面朝向内方.周皮较发育,由近等量发育的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经比较,当前标本与华夏植物区的印痕--压型化石种美丽鳞木在叶座的形态上非常相似,暂归入该种.由于无论是当前标本还是美丽鳞木的模式标本与狭义的鳞木属都有很大区别,因此美丽"鳞木"的确切归属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对保存更好的具解剖构造的茎和生殖器官的研究.美丽"鳞木"与欧美植物区几个乔木状鳞木类植物属的茎都不完全相同,具有它们的混合特征,很可能代表了一个新属.美丽"鳞木"是目前华夏植物区研究得最详细的一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的茎,对于研究华夏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952年盛金章同志曾至山西隰县调查煤田地质,仅采得植物化石三种,经研究结果其时代当属於上石炭纪,兹分别述之於下:Lepldodendron oculus-felis(Abbado)Zeiller(图版Ⅰ,图1—2)这一种鳞木系莘夏植物群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份子之一。正如种名 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 所表示,此种鳞木,以其猫睛状的叶痕为其特徵。当前的标本,保存异常佳美,叶痕中的三点(当中的一点代表维管束,两旁的两点代表Parichnos 痕)亦甚为明显。日本学者松泽动将此种化石定为 Lepidodendron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的中国对囊蕨属一新记录植物——光叶对囊蕨Deparia otomasui(Sa.Kurata)Seriz.。光叶对囊蕨之前仅发现于日本,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一回羽状,羽片羽状分裂,叶为纸质,有光泽,近光滑无毛,是对囊蕨属中形态较为独特的一个物种。该文对光叶对囊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生态照片和线描图,编制了安徽省对囊蕨属部分物种的检索表,同时对该种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评估。凭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10.
具叶舌痕的圆印木状茎干在安徽巢湖上泥盆统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描述的几块产自安徽巢湖五通组中上部(法门期)的圆印木状茎干中,首次发现其中一块标本具有明显的叶舌痕,它与另一块叶痕特征相同但不具叶舌痕的标本共生.说明它们很可能应归为同一种植物。因此叶舌痕的有无很可能与化石的保存状态有关。圆印木属与窝木属仅根据茎干叶痕特征是难于区分的。但由于这两个属的生殖部分(球果)存在差别,目前仍被视为不同的属。当前的标本未发现生殖部分,难于确定其归属。笔者建议,为了实用方便将这类发现于上泥盆统的标本,暂归为Bothrodendron(Cyclostigma)属名之下,作为形态属或卫星属来处理。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薄鳞蕨属(中国蕨科)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将2种 (华西薄鳞蕨和察隅薄鳞蕨) 和2变种(大叶薄鳞蕨和宽叶薄鳞蕨)进行了归并处理, 承认该属有4种1变种。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平泉、北京西山早白垩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河北平泉九佛堂组及北京坨里群辛庄组、芦尚坟组早白垩世的植物化石共12种,包括一个新种。其中小叶型的卤叶蕨 Acrostichopteris 和莱尼苏铁杉 Podozamites reinii 在我国为首次发现,它们对确定地区时代颇具意义。对伸长似金粉蕨 Onychiopsis elongata 的实羽片形态与现代金粉蕨 Onychium 作了比较。与邻近辽西及东北其它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对比,归入北方温带植物区。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山东兖州矿区太原组(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一种具叶座的鳞木类茎的解剖构造。叶座呈略不对称的菱形。下侧边略长于上侧边,顶,底角均平截,底角并略呈拖延状;叶座上部突起较强烈,叶痕双凸镜形,叶迹呈宽V字形,叶迹与侧通气束可能都以近水平状在叶座内向外延伸;叶舌穴深,自叶座最内处向外斜伸,开口位于叶痕顶角附近,叶座底部表面具横皱纹。茎可能具管状中柱和薄壁组织的髓,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外缘较平滑,仅见有外部皮层,由径向伸长的壁较厚的细胞条带和夹于其间的空腔交替排列构成,空腔内可见弧形或宽V字形叶迹,其凹面朝向内方,周皮较发育,由近等量发育的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经比较,当前标本与华夏植物区的印痕-压型化石种美丽鳞木在叶座的形态上非常相似,暂归入该种,由于无论是当前标本还是美丽鳞木的模式标本与狭义的鳞木属都有很大区别,因此美丽{“鳞木‘的确切归属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对保存更好的具解剖构造的茎和生殖器官的研究。美丽”鳞木“与欧美植物区几个乔木状鳞木类植物属的茎都不完全相同,具有它们的混合特征,很可能代表了一个新属,美丽”鳞木“是目前华夏植物区研究得最详细的一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的茎,对于研究华夏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蕨型叶的植物化石原来都是依其小羽片的一般形态和叶脉型式而分类的。然而,自从上一世纪格朗尤利(Grand’Eury)、斯图(Stur)、蔡耶(Zeiller)等人的著作问世以来,蕨叶结构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求解决种子蕨类各主要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剖学资料及关于其繁殖器官之知识。此种知识与已知的印痕与压模叶部化石比较起来,仍然是颇为贫乏而显然不足的。脉羊齿(Neuropteris)是最早创立的属之一。该属是 Brongniart(1822)作为 Filicites属的一个组或亚属而创立的,其特征为小羽片  相似文献   

15.
蹄痕茎属在内蒙古乌达地区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新种乌达蹄痕茎(Caulopteriswudaensissp.nov.SunetDeng)。蹄痕茎为石炭纪和二叠纪树蕨植物的茎干印痕化石,多分布于欧美植物区,在华夏植物区则非常少见。本新种的发现为蹄痕茎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刘俊 《化石》2016,(2):42-46
正美国保存了世界上最佳的早二叠世脊椎动物群,这一时期的脊椎动物化石主要来自于德克萨斯。德州中北部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历史有一百多年,经过几代古生物学者的工作,发现了许多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类群,如异齿龙(Dimetrodon)、基龙(Edaphosaurus)、引螈(Eryops),等等。这些化石是美国大大小小许多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德州二叠系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始于1876年的春天,达拉斯的博尔(Jacob Boll)在阿彻(Archer)县东部采集动物标本,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以及别的材料。次年美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先驱科普(Edward D.Cope,1840-1897)来到达拉斯,见到这些标本,很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中国西藏自治区蕨类植物新记录2属,即粉叶蕨属(Pityrogramma)和肋毛蕨属(Ctenitis),以及新记录15种1变种——疏叶卷柏(Selaginella remotifolia)、粉叶蕨(Pityrogramma calomelanos)、云南网藤蕨(Lomagramma yunnanensis)、灰绿耳蕨(Polystichum scariosum)、高大复叶耳蕨(Arachniodes gigantea)、兆洪鳞毛蕨(Dryopteris wuzhaohongii)、亮鳞肋毛蕨(Ctenitis subglandulosa)、高山蹄盖蕨(Athyrium silvicola)、卵果双盖蕨(Diplazium ovatum)、肉刺双盖蕨(D.simile)、瘤羽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tuberculifer)、耳羽钩毛蕨(Cyclogramma auriculata)、尖嘴蕨(Lepisorus mucronatus)、黑鳞瓦韦(L.sordidus)、喙叶假瘤蕨(Selliguea rhynchophylla)和灰茎节肢蕨(Arthromeris himalayensis var.niphoboloides)。该文还对墨脱鳞盖蕨(Microlepia medogensis)的分类学处理提出了新的建议。凭证标本保存在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18.
苏铁杉属(Podozamites)曾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其可能属松柏纲植物,有人将其置于独立的目和科中,即苏铁杉目(Podozamitales)、苏铁杉科(Podozamitaceae)中。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态属,包括外形相同的类似属类,区分种颇为困难;我国以往发表的有关该属资料,几乎全是依据叶的外形来定名的。苏铁杉果属(Cycadocarpidium),一般认为是苏铁杉属的生殖器官。但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很少见到该两属在一起连生或共存的化石标本,而大都是以单独状态保存的。笔者报道该二属化石在同一标本上伴生出现——即大量的线叶铁杉(Podozamites schenkii Heer)和三个完整苏铁杉果的果穗化石,在晚三叠世发现,无疑进一步阐明了这二个属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它们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卢氏上始新统卢氏组下部含脊椎动物化石层中,曾发现过好几种在第三纪早期哺乳类进化上很有意义的化石,例如:古齿兽科的副等尖齿兽(Paratriisodon),古剑齿虎(Eusmilus),始犬(Miacis),双锥兽(Dichobune)等。最近,在同一批材料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跗猴类的灵长类化石,虽然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标本,但因我国已知的古老灵长类化石的材料很少,所以还是一个较有意义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鄂西中侏罗世香溪组几种本内苏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年秋,笔者在长江三峡东部参观三叠、侏罗系剖面时,采获了一批植物化石.其中有些标本保存良好,它们不但外形完整,而且叶角质层等微观构造也有较好的保存;有的尚为本区或我国首次发现.本文研究报道保存叶角质层的3种本内苏铁.标本均产自湖北秭归县香溪镇香溪组(狭义)下部.它们是 Nilssoniopteris vittata(Brongn.)Florin, Otozamites hsiangchiensis Sze, Otozamites of. mimetes H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