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1种植物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的植物杀菌成分,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香茅油、薰衣草油、菊花油、月桂油、柠檬油、广藿香油、肉桂油、天竺葵油、迷迭香油、茶树油、薄荷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发现在2 g/L的浓度下,上述11种精油对6种供试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茅油、肉桂油、天竺葵油、月桂油、茶树油和薄荷油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剂量效应试验表明,肉桂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29.05μg/mL和42.96μg/mL,而天竺葵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34.02μg/mL和68.48μg/mL。  相似文献   

2.
迷迭香酸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迷迭香酸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芒果灰斑病菌、柑桔青霉和梨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615.04μg/mL、698.23μg/mL、714.50μg/mL和809.10μg/mL;对杉木猝倒病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抑制作用次之,EC50分别为1039.92μg/mL和1044.72μg/mL;对松枯梢病菌和种实霉烂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弱,EC50分别为1256.90μg/mL和1270.87μg/mL。迷迭香酸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大致在400~700μg/mL范围,其中对梨黑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95.37μg/mL。  相似文献   

3.
李伟  陈怀谷  李伟  张爱香  陈丽华  姜伟丽 《遗传》2007,29(9):1154-1160
利用公共的真菌基因组数据库资源, 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基因组中SSRs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及最长序列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与已经研究过的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等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SSR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的SSRs非常丰富, 分别为6 539和8 627个, 并且在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与其他几种病原真菌相比,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长重复的四、五、六核苷酸基序更为丰富, 从而使得这两种真菌具有更高的变异性。同时, 我们发现真菌基因组中SSRs的丰度与基因组的大小及GC含量没有必然的关系。文章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SSRs的丰度、出现频率及最长基序的分析为快速、便捷地设计多态性丰富的SSRs引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藓类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苹果轮纹病菌(Macrophoma kawatsukai)、梨黑星病菌(Fusicladium pirina)、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等七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4种藓类的乙醇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2mg干样/mL,大镰刀藓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为67.8%.藓类提取物不仅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抑菌活性,而且还有多种藓类提取物对病原真菌菌丝有促进生长活性,如锐尖匍灯藓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促进率为95.1%.选出大镰刀藓、扁灰藓、紫萼藓、山地水灰藓、疣小金发藓、橙色净口藓、锐尖匍灯藓和羊角藓对立枯丝核菌和灰霉菌的抑菌性或菌丝生长促进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藓类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性或菌丝生长促进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并且抑菌性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40种杂草的丙酮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40种杂草的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ts.)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7种杂草的丙酮提取物至少对1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在60%以上.其中,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苍耳(Xanthiumsibiricum Patrin)和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的丙酮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都在60%以上;鳢肠(Ecliptaprostrata L.)的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和尖孢镰刀霉的抑制率在60%以上;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夏至草[Lagopsis supina(Steph.)IK.-Gal.]和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的丙酮提取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几种药用植物精油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作用浓度为0:7-4.0μL/mL的南方药用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和蛇床(Cnidium monnier(L.)Cusson)的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叶桉、广藿香和香茅精油对串珠镰刀病菌(Fus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弯孢霉菌(Curvjlaria lunata)对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活性,其中,香茅精油在浓度为3.3μL/mL时,能完全抑制大部分供试真菌的生长。但不同精油对于各病原真菌的抑制率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复合植物精油抗真菌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26发酵液中抑菌物质存在情况,明确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初步探索其抗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通过硫酸铵沉淀、大孔树脂吸附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从菌株BA-26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物质;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抗菌物质抑菌活性;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活性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研究其对菌丝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从菌株BA-26发酵液中获得抗菌粗提物抑菌谱广,对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抑制作用;分离纯化得到11个具有抑制真菌作用的活性组分;其中A6-19和A6-20组分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抑菌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7.81μg/mL;菌株BA-26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能使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受阻、膨大变粗、细胞膜破坏并能抑制其孢子萌发。明确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26菌株产抗菌物质情况,初步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为抗菌物质在防治病原真菌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从番茄果实表面成功分离了1株真菌BC2016-2,经过鉴定确定其为灰霉病的病原菌——灰葡萄孢菌;以灰葡萄孢菌BC2016-2为指示菌,筛选到了3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CM3、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30和解淀粉芽孢杆菌Y-48。盆栽实验结果显示,菌株CM3、Y-30和Y-48对灰葡萄孢菌BC2016-2引起的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5.58%、54.1%和72.13%。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两种葡萄孢属真菌对不同百合品种叶片和花瓣的侵染能力,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对4个百合品种叶片和花瓣的侵染时间和病斑扩展速度。结果表明,供试百合花瓣接种灰葡萄孢病斑出现时间明显早于叶片,而不同品种花瓣接种椭圆葡萄孢病斑出现时间差异显著。此外,百合品种‘木门’叶片接种椭圆葡萄孢96 h后仍没有病斑出现,而花瓣接种后48 h病斑出现,说明‘木门’叶片对椭圆葡萄孢抗性较强,而花瓣较易感病。  相似文献   

10.
五种新疆植物的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采自新疆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北艾(Artemisia vulgaris)、梭梭(Halaxylon ammodendro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axysporum f.sp.vasinfect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其中黄花蒿对真菌菌丝生长、多枝柽柳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植物病害防治和新疆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真菌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使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原真菌被认为是更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式。芽胞杆菌能产生多种抗真菌活性物质(脂肽、细菌素和酶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防菌。基于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防治剂,可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芽胞杆菌代谢产物的生物防治潜力及其对抗3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稻瘟菌、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的拮抗属性和机理研究等,通过调研近年来已发表的芽胞杆菌代谢产物抗菌的相关文献,对几种重要的芽胞杆菌代谢产物进行介绍,并总结了芽胞杆菌代谢产物对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效果及其机制,同时对芽胞杆菌代谢产物对病原真菌的壁膜损伤、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以及竞争性结合真菌DNA等机制的研究手段和效果进行了总结,期望为今后芽胞杆菌类生防制剂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具有应用潜力的生防菌种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抑制试验、菌丝形态影响试验以及分生孢子萌发抑制试验,了解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灰葡萄孢、茄病镰刀菌、大丽轮枝菌、麦根腐平脐蠕孢、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6种病原真菌的菌丝形态、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都有明显的破坏或抑制作用。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处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灰葡萄孢、茄病镰刀菌、大丽轮枝菌、麦根腐平脐蠕孢、尖孢镰刀菌后,在PDA培养基上均形成了明显的抑菌圈,直径达3. 00 cm左右;菌液处理后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仅30%左右。显微镜观察发现,处理组菌丝生长异常,体表凹凸不平,局部膨大,分枝变多,原生质体外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灰葡萄孢、茄病镰刀菌、大丽轮枝菌、麦根腐平脐蠕孢和尖孢镰刀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灰葡萄孢、茄病镰刀菌、大丽轮枝菌、麦根腐平脐蠕孢和尖孢镰刀菌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以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为试材,利用rDNA-ITS扩增测序技术鉴定自然发病番茄果实中分离的8种形态特征相异的菌株,并分析肉桂精油对采后病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成分。结果表明,采后病原菌可归为5大类:枝孢属、青霉属、链格孢属、灰葡萄属和聚端孢属;肉桂精油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为粉红单端孢菌、链格孢菌、扩展青霉菌、芽枝状枝孢菌、灰葡萄孢菌;抑菌圈试验中,粉红单端孢菌最为敏感,而芽枝状枝孢菌敏感度较弱;肉桂精油的75%成分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南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23株海洋真菌,通过ITS测序进行鉴定。以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柱枝双胞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受试植物病原真菌,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和肝癌细胞(HepG-2)为受试肿瘤细胞,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SRB法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液粗提物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11个菌株的粗提物在浓度为50 mg/mL时,对至少1种受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50%以上,有9个菌株的粗提物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至少1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在80%以上,其中菌株Eupenicillium sp.FS100、Penicillium sp.FS105、Dichotomomyces cejpii FS110、Acaromyces ingoldii FS121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或)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对植物病原菌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et Daniels)、链格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作用并鉴定抗菌物质,为其病害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菌。【方法】平板对峙法初筛和杯碟法筛选拮抗菌株;微生物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鉴定拮抗菌株;薄层色谱(TLC)和编码基因分析鉴定抗菌物质;玉米田间生防试验评估拮抗菌对3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筛选到一株能够明显拮抗玉蜀黍尾孢菌、链格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1841,抑制率分别为65.95%、71.04%和46.69%,抑菌物质为伊枯草菌素类脂肽。玉米田间生防试验表明,菌株B-1841对玉蜀黍尾孢菌、链格菌和灰葡萄孢菌感染的玉米病害均有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60.25%、69.89%和45.21%。【结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1841对玉蜀黍尾孢菌、链格菌和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作用,在农作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油茶多酚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报道十分匮乏。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油茶叶多酚的提取率,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分析了不同浓度多酚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并对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0的液料比、60%的乙醇浓度、60 min的超声波处理后,多酚提取率最高,达14.01%。每克油茶叶中加入0.80 g β-环糊精,可使多酚提取率提升至22.92%。10%的多酚对新月弯孢霉、假禾谷镰刀菌、链格孢、草莓多主棒孢霉、大丽轮枝菌、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率高达78.52%。多酚处理对植物病原真菌体内的可溶性蛋白的代谢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是植物病原真菌对化学胁迫适应过程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本研究结果为油茶的综合开发以及植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植物精油4种成分丁香酚(eug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肉桂油(cinnamon oil)和香茅油(citronella oil)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活性以及马来酸二乙酯和水杨酸乙酯对这些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毒力的影响,为无公害防治枸杞(Lycium spp.)害虫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采用二项选择法测定上述4种精油成分(1%)对枸杞棉蚜无翅成蚜的驱避作用;玻璃管药膜法进行生物测定,评估这4种化合物及其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的混合液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力;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这些化合物处理后枸杞棉蚜成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离体活性。【结果】α-松油醇(1%)对枸杞棉蚜无翅成蚜的驱避作用明显,1, 2和3 h的驱避率分别为58.1%, 58.6%和55.7%; 3 h时测试的4种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成蚜的驱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α-松油醇>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丁香酚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杀作用最强,处理4 h时的LC50值为0.48 mL/L,肉桂油、α-松油醇、香茅油对枸杞棉蚜成蚜的LC50值分别为1.23, 6.24和11.97 mL/L。对枸杞棉蚜成蚜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马来酸二乙酯对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和α-松油醇的增效比分别为2.75, 2.86, 1.78和1.56;水杨酸乙酯对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和α-松油醇的增效比分别为3.41, 2.67, 2.00和1.89。毒力比结果表明,所测定的4种化合物对枸杞棉蚜的毒力相差49.9倍,丁香酚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的混合液对枸杞棉蚜的触杀毒力最高。4种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成蚜AChE和ATPase活性有不同的作用,丁香酚对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但对ATPase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结论】α-松油醇对枸杞棉蚜驱避作用最好;丁香酚、α-松油醇、肉桂油和香茅油这4种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的毒力相差很大;丁香酚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混合后对枸杞棉蚜的毒力提高,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所测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离体AChE和ATPase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链霉菌S01菌株几丁质醇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纯化后的链霉菌S01菌株几丁质酶用环柱法在PDA平板上对杨树腐烂病菌、葡萄孢菌(Botrytis sp.AS3.2616)、黄瓜黑腥病菌、辣椒疫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立枯丝核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及产黄青霉、啤酒酵母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6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液体培养物中加入几丁质酶后,菌丝出现扭曲变形、细胞质聚集、外溢等异常现象。在高渗缓冲液中,经几丁质酶处理后,啤酒酵母、葡萄孢菌和产黄青霉的细胞壁受  相似文献   

19.
Acremonium hansfordii是中国一新记录种,在PDA平板上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通过95%乙醇提取、YPR-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沸点30-60℃石油醚沉淀等方法从Acremonium hansfordii菌丝体分离纯化出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枝顶孢素(acremonin),并得到结晶。acremonin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IC50为0.095μg/mL,热稳定,121℃灭菌30min抑菌活性保留91.9%,pH4-9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熏蒸法研究了13种香辛植物精油对6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气相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3种革兰氏阳性呼吸道致病菌对13种植物精油均敏感,特别是芳樟油、薄荷油(亚洲)、山苍籽油抗菌活性很高,MIC和MBC仅为250μL/L;与革兰氏阳性呼吸道致病菌比较,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3种革兰氏阴性呼吸道致病菌明显对13种植物精油不太敏感,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需要较高的浓度才能被抑制或杀灭,迷迭香油对3种革兰氏阴性呼吸道致病菌抗菌活性较高,MIC和MBC为1000μL/L。可见,香辛植物精油通过气相熏蒸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呼吸道致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