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毒毒素的中毒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的一类强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甚至死亡。国内外均有肉毒毒素中毒及其相关检测方法的报道。本文简要论述了肉毒毒素的中毒情况和检测方法,并介绍了近年来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毒性极强的一类神经麻痹毒素,可引起人类和动物肉毒中毒。因其制备简单、毒性强,已被列为最具威胁的生物恐怖剂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毒素战剂。其感染剂量极低,每个人都易感。肉毒中毒后,病情严重者一般2-3 d内即可能死亡。如采取正确及时的治疗,可使肉毒中毒死亡率降低,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无疑是成功治疗的前提。本文就肉毒毒素及其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E型肉毒中毒及其病原菌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原苏联与美国分别发现海鱼引起的肉毒中毒并认定其病原菌为一新型即E型的肉毒梭菌之后,世界各地也相继发现E型肉毒中毒发生,且多为沿海地区居民因食用处理不当的鱼,鱼子及各种海栖动物肉所导致。而我国的E型肉毒中毒及其病原菌的地理分布状态以及中毒诱因等方面在国际间具有某些独特之处。在我国,除大连新金县罐头鱼引起的一起E型肉毒中毒之外,E型中毒主要发生在海拔4~5千米的青藏高原或远隔海域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中毒均为食物中毒型,原因食品及发病因素基本上都是生吃冬藏肉或豆谷类发酵食品。我国的E型肉毒梭菌也多分布于黄土高原或内陆平原,而在沿海的泥沙和鱼类中则很少能检出该菌。华北平原微山湖周边几个县发生的3起食物中毒型E型肉毒中毒已经证实均系酪酸梭菌产生的E型神经毒素所引起,并又查明该湖周围土壤中确有E型神经毒素原性酪酸梭菌存在,此乃世界上最早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 1976年在这个国家是不寻常的。因为认识了一种新的内毒中毒,即婴儿肉毒中毒;同时这一年发生的肉毒中毒比过去四十年任何一年都多。 本报告介绍了这一年在三种肉毒中毒,即婴儿肉毒中毒,创伤性肉毒中毒和食物性肉毒中毒方面的经验。 食物性肉毒中毒 1976年共发生了二十三起由食物引起的肉毒中毒,比1970年到1975年每年平均发生起数(11.3)高2倍。在17起爆发中,证实了毒素型别。其中8起A型,7起B型,2起E型。有11起牵连到家庭储藏的食品,其中7起在食品中发现有肉毒梭菌或肉毒毒素。A型中毒中,一起是吃了家制的八目鳗罐头引起的,而其它几起则  相似文献   

5.
左庭婷  端青 《生物技术通讯》2010,21(1):103-106,144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通常被分为A~G共7个血清型,其中A、B、E型是最常见的人类中毒型别。肉毒中毒的流行特点与菌体的地域分布、各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社会活动都有一定关系。目前,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大洲均有B型肉毒中毒的报道。我国、日本及欧洲B型肉毒中毒主要为家庭自制食物引发的食源性中毒,而美国则主要为婴儿肉毒中毒。近年来,创口型B型肉毒中毒与"注射型吸毒人员"的关联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为了加深对B型肉毒中毒的了解,我们对我国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B型肉毒中毒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作用特点剂量-反应曲线引起机体中毒或阻遏离体神经-肌肉标本接头传递所需要的肉毒绝对量是很少的,曾有人以每只豚鼠与小白鼠含有250万个神经细胞推算,它们分别平均每个神经细胞只要4或8个肉毒分子便可被杀死。将稀释几个数量级的肉毒溶液注射给动物,动物存活时间仅较注射未经稀释原液的延长几分钟。肉毒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双对数曲线,即将毒素剂量、反应大小分别取对数,二者关系呈一直线。将哺乳动物膈神经-膈肌  相似文献   

7.
C型肉毒毒素与C型肉毒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C型肉毒毒素的纯化、生物学特性,并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动物C型肉毒中毒的发生、中毒机理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进行了概述。对近年来C型肉毒毒素在分子水平、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 一、肉毒中毒一般概念[1-3]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它能引起死亡率很高的人和易感动物的肉毒中毒,尽管根据抗原的不同已将肉毒毒素分为A、B、C_1、C_2、D、E、F和G8个型,但它们都有抑制周围胆硷能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硷,妨碍神经传导,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的药理作用。它们的结构和分子量也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9.
<正>梭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厌气性芽胞菌。肉毒梭菌和破伤风梭菌能产生较强的神经毒素,分别引起典型的肉毒中毒和破伤风疾病。肉毒中毒大都和吃污染肉毒毒素的食物有关。过去一直认为肉毒梭菌在肠道中不能生长和产生毒素;但是,近来的研究表明,肉毒梭菌能在新生小鼠和新近给了广谱抗菌素治疗的成鼠肠道中生长并产生毒素。最近认识到,新生儿肉毒中毒乃是婴儿猝死症的原因之一。因为肉毒梭菌芽胞能在  相似文献   

10.
吴剑峰 《生物学通报》1994,29(11):15-16
我国常见的有毒动物吴剑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226006)有毒动物可分为“主动毒”动物和“被动毒”动物。主动毒动物是指该类动物产生的毒素能主动输入其它动物或人体中以致中毒,如毒蛇、蜜蜂、赤胆、毒助等。被动毒动物是指该类动物如被食用则引起中毒,其又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