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检测血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良性胸水患者和40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IL-6、IL-8水平,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6、IL-8水平。结果:良性胸水组及恶性胸水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胸水组比较,良性胸水组胸水及血清中IL-6、IL-8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5),良性胸水组IL-6、IL-8的胸水/血清比值也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检测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变化,从而探究这3种细胞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共78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0例、恶性胸腔积液组38例,本实验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这两组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IFN-γ、TNF-α和IL-2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通过ROC曲线可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分别为90.3%、91.2%和97.5%,特异度分别为79.5%、89.3%和86.6%。在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检测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s-CRP(high-sensitivity CRP,超敏CRP)、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A(癌胚抗原)对胸腹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EILSA方法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81例患者胸腹腔积液中hs-CRP、VEGF和CEA的浓度.结果:恶性胸腹腔积液组hs-CRP浓度为[(10.03±10.86)mg/l]与良性胸腹腔积液组[(3.24±4.56)mg/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恶性胸腹腔积液组VEGF浓度为[(321.41±295.91)pg/ml]与良性胸腹腔积液组[(31.00±92.87)pg/m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恶性胸腹腔积液组CEA浓度为[(227.46±738.08)ng/ml]与良性胸腹腔积液组[(1.10±1.12)ng/ml]比较,浓度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hs-CRP、VEGF和CEA恶性胸腹腔积液中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47%、58%和47%、特异性为57%、96%和98%;在区分良恶性胸腹腔积液时,hs-CRP、VEGF和CEA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恶性胸腹腔积液组中hs-CRP、VEGF和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hs-CRP、VEGF及CEA联合检测可区分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性质,其中以VEGF及CEA联合检测为最佳,对于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及青岛胸科医院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差异及意义。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8、8.126、8.066、7.221;P=0.000、0.000、0.000、0.00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诊断临界值为201.45 pg/mL、41.91 pg/mL、21.55 pg/mL、33.78 U/L;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3%、93.5%、91.2%、89.1%;特异度分别为91.0%、92.1%、89.9%、90.1%。结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测定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胸腔积液性质分为两组,良性组47例,恶性组42例,对两组的NSE、CEA和CYFRA21-1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独NSE、CEA和CYFRA21-1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E、CEA和CYFRA21-1测定对胸腔积液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任兆强  邢维聪  孙勇  刘菲  林存智 《生物磁学》2014,(23):4471-447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及青岛胸科医院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差异及意义。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8、8.126、8.066、7.221;P=0.000、0.000、0.000、0.00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诊断临界值为201.45 pg/mL、41.91 pg/mL、21.55 pg/mL、33.78 U/L;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3%、93.5%、91.2%、89.1%;特异度分别为91.0%、92.1%、89.9%、90.1%。结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22的表达特点,探索IL-22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Bioscience IL-22和IFN-γ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52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5例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上清、PF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培养后上清中IL-22和IFN-γ的浓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与IFN-γ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相关(r=0.3485,P=0.032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反应性IL-22可作为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病因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AL)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53例AL患者(AL组),并同期抽选我院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以及酶联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2、TNF-α和VEGF水平,并探讨A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2、TNF-α、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L组化疗前外周血TNF-α、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外周血IL-2、TNF-α和VEGF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长期缓解未复发者42例、复发者11例;复发患者的外周血TNF-α、VEGF水平较未复发组高,IL-2较未复发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L患者的外周血IL-2、TNF-α、VEGF含量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探讨CD31、CD34、CD105及VEGF在胸水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技术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水、30例增生胸水和20例炎性胸水中CD31、CD34、CD105及VEGF的表达.CD31、CD34、CD105及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和炎性胸水表达(P<0.05).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患者CD31、CD34、CD105及VEGF高表达,并且在存在着肿瘤细胞血管样管型结构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发现肿瘤细胞血管样管型的胸腔积液.检测CD31、CD34、CD105及VEGF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水中CA125在结核性和癌性胸水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抽选我院确诊的结核性胸水病人85例(结核组)和癌性胸水病人71例(癌症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A125表达,并以胸水/血清中CA125比值10(p-CA125/s-CA12510)为临界值,观察其对癌性胸水的鉴别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癌症组胸水中CA125表达及p-CA125/s-CA125比值均显著高于结核组(P0.05);但血清中两组CA125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水中,以35U/ml为临界值,两组患者阳性率92.9%(79/85)、100%(71/7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7.0718,P=0.0078)。癌症组中p-CA125/sCA125比值10的比率(84.5%VS 17.6%)明显高于结核组(X2=66.6244,P=0.0000);并以其为诊断癌性胸水的临界值,鉴别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2.3%、84.5%、83.3%。结论:血清和胸水中CA125表达对于鉴别结核性或者是癌性胸水的临床意义不大,但是p-CA125/s-CA125比值对于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糖蛋白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7例作为肺癌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肺良性病变患者55例纳入良性病变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的阳性率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9-9、SCC-Ag和CYFRA21-1在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高于在血清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血清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呈现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肺部感染、胸水葡糖糖(Glu)水平的相关性,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并发胸腔积液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6例,术后无并发症,观察组患者40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Pearson分析法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胸水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一般资料进行Pearson分析显示,肺部感染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正相关,胸水Glu与SP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呈现负相关(P0.05)。17例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阴性菌为11例,构成比64.71%,革兰氏阳性菌为6例,构成比35.29%,无真菌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胸水Glu水平呈现负相关,与肺部感染呈现正相关,且肺部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相对较多,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CNG)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正常对照组与4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VEGF的浓度,同时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与尿Alb浓度。结果:①治疗前后CNG患者血清中IL-6、TNF-α和CRP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血清CRP与IL-6和TNF-α呈正相关(P<0.01)。②治疗后,CNG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尿Alb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且血清VEGF与尿Alb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CRP、IL-6和TNF-α参与了CNG患者慢性炎症反应,VEGF则与蛋白尿的产生密切相关,治疗前后血清CRP和VEGF检测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了解及临床疗效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内科胸腔镜术、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SPOT.TB、血清和胸腔积液IL-6(interleukin-6,IL-6)水平检测对于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我们纳入经内科胸腔镜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患者49例、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患者37例,入选患者均完善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SPOT.TB和IL-6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内科胸腔镜镜下显示:TPE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粟粒样结节,常伴胸膜粘连、充血、水肿;MPE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样改变,常伴胸膜凹凸不平、触之易出血。(2)胸腔积液T-SPOT.TB与IL-6水平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外周血T-SPOT.TB和血清IL-6检测。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875,胸腔积液T-SPOT的SFC数的最佳临界值为217/2.5×105/L,胸腔积液IL-6检测的最佳临界值为226 pg/m L。(3)胸腔积液T-SPOT.TB和IL-6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857、0.811、0.837,0.857、0.784、0.826,高于外周血T-SPOT.TB和血清IL-6检测。由结果可知,(1)内科胸腔镜具有直观、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价值高。(2)胸腔积液T-SPOT.TB和IL-6水平测定可以用于辅助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外周血T-SPOT.TB和IL-6水平对鉴别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意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48例),恶性结节组(32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血清TSH、TT3、TT4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各组血清TSH、TT3、TT4水平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TSH、TT3、TT4水平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TSH、TT3、TT4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组血清TSH、TT3、TT4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高分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TSH、TT3、TT4水平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TSH、TT3、TT4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93.75%,准确度为95.00%,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优于单独血清TSH、TT3、TT4检测和单独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TSH、TT3、TT4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胸腔积液、痰液中肺腺癌细胞的不同表达及二者在肺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胸腔积液、痰液共计264例癌性及异型增生细胞标本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MMP-2 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MMP-2在胸腔积液中腺癌细胞、异型增生上皮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71.7%(99/138)、16.7%(6/36),在胸膜炎和结核病变典型良性胸腔积液增生上皮细胞中不表达;在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为39.1%(27/69),统计结果显示MMP-2在恶性胸腔积液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异型增生的上皮、增生的上皮及痰腺癌细胞的表达率(P均0.05)。VEGF在胸腔积液中腺癌细胞、异型增生上皮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89.1%(123/138)、33.3%(12/36),在胸膜炎和结核病变典型良性胸腔积液增生上皮细胞中不表达;在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为47.8%(33/69),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腺癌细胞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增生的上皮细胞及痰腺癌细胞的表达率(P均0.05),且MMP-2同VEGF总阳性表达率之间成正相关(r=0.867,P=0.049)。结果 MMP-2 VEGF在胸水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与肺腺癌的转移、侵袭有关;两者联合做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肺腺癌细胞病理诊断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RA患者59例,包括32例RA活动期患者(RA活动期组)与27例RA缓解期患者(RA缓解期组),另抽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VEGF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A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三项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血清VEGF以及CRP、IL-6、TNF-α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以上各指标在RA活动期组、RA缓解期组、对照组中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血清VEGF与CRP、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56、r=0.517、0.682,均P0.05)。结论:血清VEGF及CRP、IL-6、TNF-α在RA患者病理改变过程中均表达过度,且VEGF与炎性因子间存在协同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典型表现,探讨SWE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62例行SWE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经组织活检或病理证实良性肿块105例(良性组)、恶性肿块57例(恶性组)。对比良、恶性组SWE的典型表现、SWE参数[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平均值(Emean)、标准差(SD)、病灶与邻近脂肪弹性比值(SWE-Ratio)]的差异,分析SWE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恶性组乳腺肿块"硬边征"检出率、Ⅲ型~Ⅴ型弹性图像检出率、Emax、Emean、SD、SWE-Ratio均高于良性组(P0.05),Emin低于良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硬边征"、Emax、Emean、SWE-Ratio与病理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独立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硬边征"、Emax、Emean、SWE-Ratio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3、0.686、0.873、0.879。结论:SWE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影像手段,SWE的"硬边征"、SWE-Ratio、Emean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黄胶囊联合GP方案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每组。对照组使用G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采取西黄胶囊联合GP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VEGF、MMP-2、MMP-9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9%(37/44)vs 50.00%(22/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VEGF、MMP-2、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VEGF、MMP-2、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TNF-α、VEGF、MMP-2、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发、腹泻、肝功能异常、食欲下降、贫血、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GP方案较单用GP方案能更有效降低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TNF-α、VEGF、MMP-2、MMP-9水平,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K19和MC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P)研究44例肺癌患者胸水中的癌细胞和26例肺良性疾病胸水中的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CK19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阳性率95.5%(42/44)明显高于在良性胸水中的阳性率7.7%(2/26),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MC在良性胸水中的阳性率96.2%(25/26)明显高于在肺癌患者胸水中的阳性率22.7%(10/44),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当CK19和MC联合应用时为最佳选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100%和88.5%。结论CK19和MC对肺癌患者胸水中癌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