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6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81.7%,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方法与用药情况基本一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整体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15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组)及170例良性疾病住院患者(良性组)进行焦虑、抑郁自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他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调查及统计分析;将肿瘤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组(护理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SAS、SDS、HAMD、HAMA评分变化。结果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及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站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110例妇女,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SAS焦虑心理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AS焦虑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0%)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妇女心理焦虑,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切实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一华  陈二玲  郑建敏  余丽 《蛇志》2017,(3):350-35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疗的年轻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6、9、12个月性生活情况、心理状况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6、9、12个月性生活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及恐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胃镜检查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对200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调查,选取98例术前紧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用视觉模拟焦虑(V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紧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实施干预后,VA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明显减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心率、呼吸干预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9,(3)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2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判断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适应性,有效控制患者负面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延缓了周围神经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情绪及认知的影响,选取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n=40)和认知行为干预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感、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显示,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0.0%)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22.5%(9/40)(p0.05);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本研究表明,颅脑肿瘤术后患者深受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认知行为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疼痛感、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优质组(优质护理模式)、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GQOL-74评分)、简明心境状态测试(pOMS)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干预前,优质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74量表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质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74量表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优质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抑郁、疲劳、紧张、愤怒、慌乱、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质组患者的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的抑郁、疲劳、紧张、愤怒、慌乱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不良心境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DS及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DS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肿瘤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抑郁状况,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干预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出血以及胆漏、放射痛、肠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系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术后疼痛分级与早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术后24 h、48 h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画钟测验(CDT)及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验,分析VAS评分与MMSE、CD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术后48 h较24 h VAS评分降低,而MMSE、CDT评分均升高(P0.05)。术后24 h、48 h VAS评分与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而VAS评分与CDT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24 h=-0.732,r48 h=-0.659,均P0.05)。结论:老年术后疼痛分级与早期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术前心理沟通疏导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干预组和常规手术组,常规手术组按常规行术前患者教育,术前干预组行术前心理沟通疏导,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应激反应,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简化的McGill问卷(SF-MPQ)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疼痛情况。结果:术前干预组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术后即刻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出院时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术后VAS评分、SF-MPQ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沟通疏导能够明显减轻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5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n=64)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前四式干预,n=64)。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情感/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生理功能、活力、总体/精神健康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前屈、后伸、外展关节活动度更大(P<0.05)。结论:基于ERAS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彩连 《蛇志》2017,(2):202-20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牵拉疼痛、尿潴留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发生焦虑状况的可能影响因素。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量表(STAI)、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和VAS疼痛评分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根据术前的SAI和TAI评分将牙列缺损患者分为低焦虑组、中焦虑组和高焦虑组,高焦虑组的VAS评分和MDAS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AI、TAI和MDAS评分分别与VAS评分显著正相关(r=0.664,r=0.758,r=0.437,p<0.05)。性别(女)、年龄(<25岁)、付费方式(自费)、居住地(农村)和收入(<4 000元)为牙列缺损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牙列缺损患者行种植修复手术前的焦虑水平与术后的疼痛正相关。性别、年龄、付费方式、居住地和收入是牙列缺损患者焦虑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整形术(TUES)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腹壁美观及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胆囊炎择期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整形术,对照组采用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满意度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评分低,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日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ALT、AST和AL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ALT、AST和ALP水平均高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LT、AST和AL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整形术能够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提高腹壁美观效果,而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积极意义,为胃癌的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0例,手术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肿瘤剔除术、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及胃大切除术等。按照术后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将所选病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76.6%,抑郁发生率为83.3%;干预组焦虑发生率为55%,抑郁发生率为50%。干预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干预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胃癌患者术后出现的负面情绪,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理论上联合使用不同机制镇痛药较镇痛药单独使用镇痛效果更完善,在妇科、骨科等手术中已有结论;笔者观察比较腹腔镜结肠手术术使用单一止痛药及联合使用不同机制镇痛药在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各自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地佐辛+氟比洛酚酯行术后镇痛为多模式镇痛组;B组使用地佐辛行术后镇痛;C组使用氟比洛酚酯行术后镇痛。记录每组术后4、8、12、24 h视觉模糊评分(VAS)及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嗜睡、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4 h、8 h的VAS评分低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A组无嗜睡及躁动发生,发生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佐辛+氟比洛酚酯联合用药可安全有效应用于腹腔镜结肠手术术后镇痛,是一种有效的多模式术后镇痛方式,在减弱疼痛的放大效应及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两方面起效,因而较单独使用地佐辛及氟比洛酚酯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低于单独使用地佐辛及氟比洛酚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