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性信息素大面积诱捕法防治东北越冬代水稻二化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和2003年,在吉林省柳河县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开展了应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越冬代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试验。与对照区相比,2002年和2003年两年诱捕区诱蛾量分别下降84.54%和83.75%,雌虫交配率分别下降54.10%和47.67%; 同时,诱杀区二化螟卵孵化率下降25.50%,卵块密度也显著降低。2002年二化螟雌雄性比由对照区的1.14上升为诱捕区的3.96,而 2003年由1.12上升到3.84;诱杀区二化螟幼虫为害率,无论是枯鞘、枯心,还是白穗,也较之对照区显著下降,造成稻谷产量损失也明显降低。通过上述一系列评价指标表明性信息素诱捕法能有效控制东北越冬代水稻二化螟,可为东北绿色大米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与水稻被害株的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建中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92,35(2):187-194
本文基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与水稻被害株的相互联系,着重研究了二化螟被害株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揭示了幼虫为害后水稻的枯鞘、枯心及白穗的空间聚集强度、聚块面积及其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文中给出了二化螟幼虫及其被害株的数量动态与空间动态的综合模型.本研究明确了二化螟的扩散为害行为对稻株群体的影响,为探索水稻对二化螟为害损失及其补偿的规律,确立合理的防治指标以及害虫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茭白锹额夜蛾是舟山市 (区 ) 1997年初次查见的主害茭白新害虫。它以幼虫主害茭白 ,为害状似螟害的枯鞘、枯心 ,一般受害田的株受害率达 30 %~ 4 0 % ,重发田在 6 0 %~ 70 % ,甚至绝收。为解决生产急需的预测预报、最佳施药适期和筛选高效防治农药等问题 ,作者进行了 2年试验研究 ,从而得出了灯光诱蛾预测及在田间以 2龄幼虫为主期 (即初见茭白心叶青卷为害状时 ) ,每公顷用杀螟松 2 .2 5kg、三唑磷 2 .2 5kg、久效磷 1.2 kg,各掺水 2 2 50 kg喷雨防治 ,可分别达 90 .3% ,88.1% ,92 .5%的效果 ,其防治区比对照区增产 95%以上。  相似文献   

4.
麦水蝇(Hydrellia grisla Fallen)是我县为害麦类作物害虫之一。每当穗期,幼虫就蛀入叶鞘内为害,使叶鞘变成枯白色,受害重的麦地有虫株高达100%,一般在20—30%,减产10—15%左右。为了掌握麦水蝇的生活规律,找出防治适期和有效农药,近几年内进行了一些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化螟卵在寄主上的分布与孵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娟  王建富 《昆虫知识》1999,36(6):327-328
水稻的主要害虫。90年代以来,因耕作制度。水稻品种的变更等因素,该虫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发生和为害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在利用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的同时,研究其卵的生物学特性,为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依据,现将1996~1997年对三化螟卵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研究内容与方法1.1卵块孵化观察于各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在中粳稻田(品种为武育粳3号,下同),随机采卵20块,分别置于室内培养皿内进行保湿,观察每块卵孵化幼虫数和寄生蜂头数。1.2卵块孵化后为害水稻株数及残留虫量调查分别在1、2代盆栽…  相似文献   

6.
曾水盛 《昆虫知识》1998,35(6):321-323
二化螟Chilosopressalis(Walker)是建宁县水稻重要害虫,尤其一代为主害代。因此,准确及时预测其发生是测报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因二化螟越冬场所和越冬虫龄的复杂性,常给测报,特别是长期预报带来困难。基层测报现常用功臣法剥查越冬代化蛹进度,预测发生期,不仅工作量大,且难于准确,无法作长期预报.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利用10年资料,从35个气象因子中,采用普查法[‘]筛选出2个预报因于:x;——当年1月份降雨量(mm)。x。——上年间月份积温阳度),对预报对象少——越冬代二化螟蛾高峰(月、日)应用FuZZy分析[’,’]…  相似文献   

7.
Bt与锐劲特混用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仰东  莫小平 《昆虫知识》2001,38(4):273-275
Bt与锐劲特混用对水稻二化螟有较显著的防治效果。每 667m2 用Bt2 5g加锐劲特 1 5mL ,防治第 1 ,3代二化螟 ,适期在 2~ 3龄幼虫盛期 ,一般情况下 1次施药即能控制全代二化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温度制约下的白背飞虱窝卵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窝卵数,俗称卵块大小(clutchsize,每卵块所包含的卵粒数),是近年来深受注意的昆虫产卵行为之一[1,2]。针对各种生态条件,人们已提出各种假说,阐述昆虫产卵块比产单粒优越;一些数学模型提出,随着在同一小斑块(Patch)产卵的雌虫数增加或幼虫期竞争加剧,卵块一般会变小[1],即卵块大小是受物种本身的特性诸如分类地位、卵巢管数目、母代个体大小、年龄以及种群密度、营养条件、天敌、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湿度等)影响的。白背飞虱Sogatellaf。roil。ra(HorvAt)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卵成块地产在水稻叶鞘、叶片组织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年来,多个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危害加重,对水稻生产造成新的重大威胁。由于水稻二化螟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unakata)作为田间二化螟幼虫的优势寄生蜂,正逐渐引起大家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以探明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的防控能力;同时研究多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比较药剂防治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控制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放蜂密度和7种不同药剂处理,通过全查法系统调查不同处理小区的枯心数、白穗数、枯孕穗数、残留活虫数等变化以分析比较防效。【结果】2个放蜂密度(125头蜂茧和250头蜂茧)处理下都可有效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为害;但2个放蜂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放蜂密度高,寄生率就高。药剂实验结果发现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效最佳,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次之,杀虫双的防效最差。不同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此外,放蜂处理的小区二化螟盘绒茧蜂具有最高的寄生率,但无论那种农药处理都显著降低了二化螟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寄生率。【结论】二化螟盘绒茧蜂在田间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但放蜂密度和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所试验的7种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二化螟绒茧蜂的控害效能,与释放二化螟绒茧蜂不兼容。在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时不仅要考虑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还应考虑对天敌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为后续建立以二化螟盘绒茧蜂为中心的二化螟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浙江稻田稻秆潜蝇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4在浙江较系统地研究了山区和半山区稻田稻秆潜蝇的种群动态与为害损失的关系,组建了田间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1、2代稻秆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死亡率分别为42.7%、14.5%、4.4%、12.6%和32.8%、16.5%、18.9%、15.6%。水稻秧苗期、大田期稻秆潜蝇卵(虫)量与株为害率、为害损失率的关系分析表明,随着卵(虫)量增加,株为害率上升,产量损失率加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稻秆潜蝇防治指标为秧苗期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为害率1%以上;大田期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为害率3%~5%。  相似文献   

11.
上高县是以三化螟为主的稻区,常年一、二代为害早稻较轻,三、四代为害晚稻较重。1965年在防治早稻第一代螟害战役中,由于农药不能满足需要,于是采取了挑治枯心团的办法。其作法是:在三化螟卵块盛孵后5-7天,即幼虫处于一、二龄阶段,受害禾苗心叶枯萎呈死绿色时,用药土挑治(6%可湿性666粉一份拌半干湿细土25份)。用药量视田间虫口密度和枯心苗多少而定,凡每亩卵块在50个左右、枯心率在1%左右者,用药土1.52斤,即666粉6-8钱;卵块大于  相似文献   

12.
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及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仰东  莫小平 《昆虫知识》1999,36(3):161-164
锐劲特对水稻三化螟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每 666.7m_2用锐劲特 30mL,防治适期较宽,最佳防治时间在1~2龄幼虫高峰期。使用不同防治方法都能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锐劲特对稻象甲成虫有很好的兼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73年全国制订《主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中规定玉米螟的防治标准为:“春玉米心叶中期百株累计卵量超过30块时必须进行防治……。”要作好预测预报、正确指导大田防治工作,必须在玉米地进行查卵。 一、应用序贯分析的必要性 现时测报对卵块调查是以五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20株,工作量较大。如果在卵块少的地块,可无需检查100株,即可凭经验肯定其卵块数不会达到防治指标;同样,在卵块密度很高的地块,其实也无需查到100株就也能大致推断其卵块数能否达到防治标准。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都硬性规定调查至100株,便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浪费。但调查株数须少到什么程度而我们的判断又能保证不产生错误?可用序贯抽样根据假设检验理论来作出推断。  相似文献   

14.
利用茭白、荸荠及水稻饲养二化螟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用水稻苗、茭白、水稻 +荸荠 3种方法 ,喂饲二化螟Chilosupperssalis初孵幼虫 ,比较室内 3种饲养方法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从而为二化螟的实验室饲养提供方法和依据。其中 ,在整个幼虫期用茭白饲养的二化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化蛹历期最短 ,分别为 ( 1 7 8± 0 5 )d和 ( 9 8± 0 8)d ,而用水稻苗饲养的二化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化蛹历期最长 ,分别为 ( 3 0 4± 1 2 )d和 ( 2 0 0± 1 6)d。水稻苗喂饲二化螟的雌雄蛹的比例较低 ,仅为 0 44;荸荠有利于雌性个体的分化 ,用水稻 +荸荠相结合喂饲二化螟的雌雄蛹比例为 1 1 8。用荸荠喂饲的蛹最重 (雌和雄蛹重分别为 71和 5 1mg 头 )。 3种饲养方法对二化螟的产卵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但是 ,用水稻饲养二化螟蛹的羽化率比其它 2种饲养方法显著降低。由此可见 ,用茭白、水稻苗 +荸荠饲养方法进行二化螟饲养是切实可行的 ,它们有利于二化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栗瘿蜂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树嘉  刘世儒 《昆虫知识》1992,29(5):275-277
栗瘿蜂的蛹可化分为前蛹、白蛹和黑蛹。生殖方式为孤雌生殖,平均单瘿内幼虫数与每米枝条瘿数为正相关关系。自然种群密度呈周期性猖獗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寄生天敌的作用,研究中查获我省寄生蜂28种,主要天敌有10种。发生期的预测可根据板粟的物候期进行。发生量的预测可用有效基数预测式的简式“(1-d)(1-M)”,进行种群数量变动趋势的估测。采用早春人工修剪,邻地助迁、枯瘿挂笼等保护利用寄生蜂的方法,并适当辅助以化学防治:涂环内吸防治瘿内幼虫及成虫期喷雾等综合防治措施。使防治区比对照区当年虫口减退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丁建云  于忠阳 《昆虫知识》1997,34(4):218-220
德国小煤Btottellagermanica(.)是蜚镰目中分布最广,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昆虫。在黑龙江、内蒙和新疆等省区市的宾馆、饭店、医院、仓库和船舶、火车等场所,德国/J‘谦为优势种群’‘’‘’。其食性复杂,除为害各种食品外,还可为害工商业原料及成品等。此外,在居民楼内也普遍发生,其体内可携带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胞菌、变形杆菌、霉菌、曰tor弧菌、腺病毒、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综合防治蜚蛾,对提高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邦颖 《动物学研究》1981,2(4):355-361
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为害玉米、大麻、泽麻、甜菜、粟等,蛀食茎内,使作物受害甚烈。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属鳞翅日夜蛾科,于幼虫期蛀害棉铃,是使棉花减产的重要害虫。如何消灭玉米螟和棉铃虫于卵期,即消灭于其危害之前,是人们关切的问题。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已取得显著成绩。在我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许多省市日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的寄生率可达96%,卵粒寄生率可达85%以上。在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卵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据报导在吉林、湖北和山西等省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卵,寄生率达70—100%,放蜂后蕾铃被害率减少1—2倍,百株虫口也  相似文献   

18.
第1期第2期水稻穗期褐稻虱产卵部位转换观察…浦茂华等(I)纵卷叶螟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高凤宝(3)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与防治适期的研究·…… ’‘’.”二‘’‘·’‘·‘二’··················……“顾成玉等(5)飞机大面积喷施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申·……“·“ .‘”.’…‘.·…’‘·’·…,’’二“···,·…”…辛惠普等(7)棉铃曳猖撅因子研究~一土坡含水量与化蛹、 羽化的关系···“···········”·”··”一张孝羲等(9)棉铃虫人工饲料植物防腐剂及其对昆虫发育的 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东北稻区北部二化螟出现不完全第二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9月 2 6日至 1 0月 1 1日 ,水稻收获季节 ,作者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及通河县进行大面积调查 ,在稻杆中发现大量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的 3~龄幼虫及蛹壳 ,其中在五常市的调查结果为 :有幼虫株率1 0 .8% ,有蛹壳株率为 4.9%。按幼虫历期推算 ,调查时 3~ 4龄幼虫应当是由 8月下旬到 9月上旬的成虫所产的卵块孵化而来 ,这些成虫应属第 1代 ,从而表明以上地区今年出现了二化螟不完全第 2代。1 999年夏季我国东北稻区气温较常年偏高 ,高温持续时间较长 ,如黑龙江省五常市和通河县出现 3 0℃的高温 ,比常年高 1~ 2℃ ,前后达 2…  相似文献   

20.
吉安樟筒天牛(Oberea sp.)属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是危害樟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幼虫蛀食樟树的一、二年生侧枝或主梢,严重为害樟树幼林(但也为害数年生的大树),被害幼林林分外貌呈灌丛状,甚至死亡。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咬断落地的枝条内越冬,完成一个世代发育平均需364天。成虫羽化高峰期出现在湿度较小的晴朗天气,幼虫生长最快在4龄至5龄,约8月上旬至10月中旬之间。 防治方法可采用越冬期搜集幼虫越冬咬掉的枝条,集中烧毁或结合幼林抚育,剪去枯梢虫害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