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该节内容在编排上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一些重要实验和推论。旨在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使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同时加深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师《生物学》第一课——绪论是全书内容的导言,这里简要地介绍了生物学的概念和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的发展和中师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及要求等。目的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生物学的最基本观念,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并通过生物学的发展等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法及要求等。可见这一课对于以后的生物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高度认识、充分准备上好开学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内容。现将高中生物3册教科书中明确介绍到的科学家及其成就做一总结,便于学生加强对各位科学家的记忆,了解他们伟大成就在生物学发展史中的意义及在生物学课本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衬托相关的主干知识,使学生在明晰的知识背景中掌握重点知识。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素材,其教育价值有多方面的体现。选择4个案例,介绍如何将生命科学史融于生物学教学,分别阐述生命科学史的四大教育价值:1有助于学生领会生命科学思想;2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体系和学习规律;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批判性思考能力;4有助于学生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与合作等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并贯穿于科学探究全过程,也是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的原动力。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从客观事物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生物学探究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准确地表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绿色植物的呼吸”是初中生物学学习的难点,利用全新情境,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托课堂实验探究活动,辅以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助力学生形成概念,借助传感实验室、种质库参观等资源,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关键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1实践项目"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围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生物学学科特点,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以项目式学习或实践活动为载体,灵活运用STEAM理念和方法,科学设计STEAM融合教学方案,通过课前预制作模型;课堂反思、完善、应用、创新和评价模型;课后归纳、巩固、拓展和研究模型,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和探究中构建物理模型及开展生物学创新、创客活动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掌握生物学概念,提高学习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内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深化我校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师生共同确定以植物生长素为课题 ,开展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使师生受益非浅。1 问题的提出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基本理论要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以及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其中 ,生长素的发现主要是介绍科学家研究和发现生长素的简史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习得有关生长素基本理论的要点 ,而…  相似文献   

9.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David Julius与Ardem Patapoutian 2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温觉感受器与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主要成果及工作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尝试将2021年诺贝尔奖成果与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寻找该成果与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的关联性及教学创新性,提出本次诺贝尔奖成果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为教师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家蚕饲养过程中,进行以家蚕为实验对象的系列实验,依据每个实验的重、难点阐述实验在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通过开展家蚕系列实验,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贯彻于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重表征理论,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概念教学为例,创设贯穿始终的问题情境与外显三重表征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学习活动序列,带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概念,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发展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策略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通过将论证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论证的概念出发,综述了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提出与发展、现状以及对科学学习的意义,并对论证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是一项很有规律的活动 ,科研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具备科研素质。中学时期是科研思想的启蒙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会接触到一些生物学实验和生物学现象 ,了解一些生物学家的事例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这些契机 ,适当地引导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科研思想 ,相信会对他们今后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有相当的益处。1 科学的研究方法新教材的绪论在讲到“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时 ,明确指出 :“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如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介绍科学家们研究一些生…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设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强调综合运用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知。运用TDBU(top-down&bottom-up)教学模式开展“苔藓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跨学科实践活动,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并完成切分为若干模块的完整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由郑光美院士主编的《生物学通报》科普文选系列丛书第1册《纷乱中的秩序——主宰生命的奥秘》一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郑光美院士为丛书撰写了《丛书序》。2013年,本刊开辟了"生物探秘"栏目,邀请了一些热心于科学知识传播教育的科学家撰写高水平的科普文章,以期扩展一线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普通生物学实验是我院面向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好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生物工程专业普通生物学实验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的一些改革及取得的经验作以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活动课就是以生物科学为主要载体,以充分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体性活动方式组织的一种辅助性课程。活动课要想上得成功,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一环。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活动课教学中总结的三类设计方案。1 以激发兴趣为主的活动课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生物科学的兴趣,扩大生物学知识领域,学会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学习生物学实用技术,是这类活动课的主要目标。这类激发兴趣为主的活动课,主要有这些内容:A专题讲座、出…  相似文献   

18.
孙庆兴 《生物学通报》2009,44(11):28-29
生物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活动”和“探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汇。本文拟以教材“促胰液素的发现”作一点探讨,目的很简单,尽管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课堂终究不是真正的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6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对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持肯定态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其教育价值并不容易.笔者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论述如何实现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项目化学习的策略,结合象山本土特色,将本节内容的学习转换为一个小型的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帮助同伴养护“红美人”柑橘植株为主题,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实验探究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分析、论证、实验设计与实施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