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载体卧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糖蜜废水的快速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而设计了固定载体卧式厌氧反应器R1和R2, 它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改进, 以活性炭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固定并充当反应器的折流板, 在实验室规模上对R1和R2处理糖蜜废水进行快速启动运行。HRT和ORL是影响R1和R2稳定高效运行及启动的2个重要工艺参数。实验证明: HRT为2 d时, 反应器运行最佳。在第30天时, R1的COD去除率达到84.88%, R2达到81.72%。随着进水ORL由1.25 kg/(m3·d)提升到10 kg/(m3·d), 沼气容积产气率由0.35 L/(L·d)逐渐增加到4.98 L/(L·d)。进水pH值为3.9?4.5之间, 整个启动运行过程中, 未调节pH值, R1和R2的出水pH值均在6.7?7.6之间, 2个反应器均有较强的抗酸能力, R1的pH波动更为平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污泥流失量小, 没有发生堵塞现象, 在处理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时, 2个反应器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模拟高负荷SPAC厌氧反应器运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模拟废水, 对新型高负荷螺旋式自循环(Spiral automatic circulation, SPAC)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在30oC, 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 进水COD浓度从8000 mg/L升至20 000 mg/L的条件下, 反应器的COD去除率为91.1%~95.7%, 平均去除率为93.6%。在进水浓度为20 000 mg/L, HRT由5.95 h缩短至1.57 h的工况下, COD去除率从96.0%降低至78.7%, 反应器达到最高容积负荷率306 g COD/(L·d), 最大容积COD去除率240 g/(L·d), 最高容积产气率131 L/(L·d)。该反应器对基质浓度的连续提升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进水COD浓度由8000 mg/L提升至20 000 mg/L时, 出水COD浓度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平均为852?mg/L), 容积COD去除率和容积产气率分别提高162%和119%。该反应器对HRT的连续缩短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HRT由5.95 h缩短至1.57 h时,反应器容积COD去除率和容积产气率分别升高191%和195%。  相似文献   

3.
同步厌氧生物脱氮除硫工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同步厌氧生物脱氮除硫工艺的性能。该工艺具有很高的硫化物和硝酸盐转化潜能,稳态运行时的容积硫化物去除率和容积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3.73kg/(m3.d)和0.80kg/(m3.d);能够耐受580mg/L的硫化物浓度和110mg/L的硝酸盐浓度,适宜浓度分别为280mg/L和67.5mg/L;能够耐受较高的水力负荷,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13d,反应器运行性能会因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而突发性恶化。  相似文献   

4.
燃料乙醇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现在主要通过木薯等非粮作物发酵制得,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处理问题成为制约技术革新的关键。高温厌氧条件下,利用连续全混反应(CSTR)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厌氧处理,探究容积负荷、温度和p H对反应器产甲烷能力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设备启动完成后,保证COD去除率在90%以上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容积负荷为8.2 kg COD/(m~3·d),容积负荷达到6.8 kg COD/(m~3·d)时,系统产甲烷能力达到最大值。58℃条件下,系统转化甲烷的效率最高。反应系统本身具有较强的p H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系统p H稳定在7.3~7.5之间;人为降低p H能够提高系统产气比,但气体中甲烷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上流式厌氧复合床反应器(UASBF)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启动期、负荷提高期、运行期的处理效果及CODCr负荷、pH、碱度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期最佳启动温度在35±1℃,进水pH6.8,CODCr浓度1000~1200 mg·L-1,水力停留时间(HRT)48h,容积负荷为0.5kgCODCr·m-3·d-1.提高期和运行期容积负荷为10kg CODCr·m-3·d-1,CODCr去除率为71.5%,氨氮去除率为57.5%,总磷去除率为64.8%,悬浮物达到去除率为55%.  相似文献   

6.
以序批式气提生物反应器(SABR)为平台,研究了苯胺和氯苯胺类有毒有机废水处理过程好氧污泥颗粒化。结果表明,通过缩短污泥沉降时间、逐步提升目标污染物进水负荷,反应器连续运行3个月,最终在污泥沉降时间5min、COD负荷1.0~3.6kg/(m3.d)、苯胺和氯苯胺负荷1kg/(m3.d)条件下实现污泥颗粒化,COD、苯胺和氯苯胺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99.9%以上;获得的成熟好氧颗粒粒径在0.45~2.5mm,SOUR稳定在150mgDO/(gVSS·h)以上,颗粒污泥EPS中PN含量为28.0±1.9mg/gVSS,PN/PS比值为6.5mg/mg,苯胺类比降解速率达0.18g/(g·d);应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了稳定运行的颗粒化反应器内好氧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好氧颗粒内主要细菌分属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及Flavobacteria等类群,优势菌为Pseudomonas sp.、Flavobacterium sp.;与已获得的降解氯苯胺好氧颗粒相比,苯胺存在下培养获得的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群结构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酸性条件下耐酸产甲烷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中性颗粒污泥和河底沉积物接种运行两个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通过逐级降低pH的运行策略,驯化和培养了耐酸产甲烷颗粒污泥,两个EGSB反应器均能在pH5.8-6.2条件下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5.5-7.5kg COD,(m^3/d),COD去除率约90%;两种颗粒污泥在低pH值下均能保持较高的产甲烷活性,pH5.5时,仍能保持pH7.0时活性的51.8%和55.6%;还对耐酸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沉降性能、金属元素含量、微观结构及细菌在颗粒表面和内部的分布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分别以香根草 (Vetiveriazizanioides)和风车草 (Cyperusalternifolius)为植被 ,按 1.0m× 0 .5m×0 .8m建立人工湿地 ,通过 4季测试 ,研究其对猪场废水有机物的净化功能及其随季节、进水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4个季节香根草或风车草人工湿地对COD和BOD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 ,两湿地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 .在春季 ,停留时间 1~ 2d ,COD和BOD去除率分别为 70 %和 80 %;在夏季 ,进水COD高达 10 0 0~ 140 0mg·L-1情况下 ,COD去除率接近 90 %;在秋季 ,停留时间 1~ 2d ,COD和BOD去除率分别为 5 0 %~ 6 0 %和 5 0 %;在冬季 ,进水COD达 10 0 3mg·L-1情况下 ,COD去除率在 70 %以上 .COD、BOD和SS的去除率在两湿地间没有显著差异 .人工湿地污染物 (Y)随水力停留时间 (t)延长的降解遵从指数方程规律Yt=Y0 ·e( -kt) .在相同停留时间时 ,随进水污染物浓度 (x)提高的出水污染物浓度 (y)的回归关系遵从直线方程规律 y =a+bx .  相似文献   

9.
ABR结合SBR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曝气反应器(SBR)结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对ABR-SBR处理系统工艺条件的试验,在ABR段HRT为24~36 h,污泥负荷为0.43~2.46 kg COD/(m3.d),进水pH值为6.5~8.0,温度20℃~35℃;SBR段的溶解氧为2 mg/L,曝气时间为3~10 h,沉淀时间为2 h的条件下,经处理的印染工业废水COD、色度和苯胺去除率分别为32%~95%、89%~99%和50%~98%,其COD为30.0~97.1 mg/L,色度为8~40倍,苯胺浓度为0.20~0.95mg/L,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精对苯二甲酸(IOTA)生产废水的启动及相分离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2d的运行,反应器在(35±1)℃、水力停留时间40h、容积负荷3.60kg/(m3·d)的条件下,最大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ABR启动成功。沿着水流方向,不同格室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依次减小,CH4含量不断增加,且污泥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VSS)及其与总悬浮固体浓度(弼)之比、产甲烷活性和辅酶F420不断增大,ABR中显示出显著的厌氧微生物相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曝气反应器(SBR)结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对ABR-SBR处理系统工艺条件的试验,在ABR段HRT为24~36 h,污泥负荷为0.43~2.46 kg COD/(m3.d),进水pH值为6.5~8.0,温度20℃~35℃;SBR段的溶解氧为2 mg/L,曝气时间为3~10 h,沉淀时间为2 h的条件下,经处理的印染工业废水COD、色度和苯胺去除率分别为32%~95%、89%~99%和50%~98%,其COD为30.0~97  相似文献   

12.
厌氧氨氧化膨胀床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蕾  郑平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7):1240-1247
试验研究了以竹炭为载体的厌氧氨氧化膨胀床反应器的运行性能.接种反硝化污泥,用模拟废水可成功启动该反应器:运行至144 d时,容积总氮去除率达到3.02 kg N/m3/d.这是国内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动力学分析表明.这种反应器的最大容积总氮去除率可迭12.77 kg N/m3/d.具有很大的脱氮潜能.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可分为菌体自溶、活性延滞和活性提高三个阶段.与此相应,污泥性状也从黄褐色絮状污泥变为棕灰色颗粒污泥和红色颗粒污泥.红色颗粒污泥以杆茵和球菌为主.厌氧氨氧化活性可达0.56mg TN/(mgprotein)/h,它们是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功能的主要承载者.  相似文献   

13.
862309对高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废水用旋转圆筒过滤方式进行连续处理的方法〔日〕/安平仁美…了食品产业中心技术研究报告一1982,(6)一109一127〔译自文献速报,1984,58(9),J84092279」 对豆酱制品厂排出的蒸煮大豆的废水进行处理。从最高MLSS20,50oppm时容积负荷21 .3kg/m3/日,污泥负荷1 .o4kg/kg/日,到最低12,SO0ppmH寸,容积负荷i.3kg/m3/日,污泥负荷o.ilkg/kg/日,能稳定运转。这时,处理水COD最高时gs.7ppm,最低时35 .7ppm,55分别为23.5、s.sppm时即得出满意的结果,(孙国凤;孙昌其)862310食品工厂废液处理研究:关于烧酒蒸馏废液的固…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盐型同步厌氧生物脱氮除硫工艺的运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靖  郑平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1):1684-1689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研究了亚硝酸盐型同步厌氧生物脱氮除硫工艺的性能。该工艺具有很高的硫化物和亚硝酸盐转化潜能,最大容积硫化物去除率和容积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13.4kg/(m3·d)和2.3kg/(m3·d);所能耐受的最大进水硫化物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880mg/L和252.7mg/L;最适进水硫化物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460mg/L和132.3mg/L,最适水力停留时间为4h。硫化物和亚硝酸盐的表观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03.9mg/L和120.8mg/L,两者之间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短程硝化启动运行中功能菌群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是可实现的最短生物脱氮工艺,短程硝化是实现该工艺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方法】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来实现短程硝化过程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并对该过程中的相关功能菌群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通过控制低DO浓度(<1 mg/L)和逐步提高氨氮进水负荷,可抑制氨氧化细菌(NOB)菌群增殖并促进亚硝酸氧化菌(AOB)菌群规模显著扩大,实现短程硝化过程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在氨氮进水负荷为0.055 kg/(m3.d)时,平均氨氮去除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可达到0.043kg/(m3.d)和0.16 kg/(kg.d),平均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到83.4%。在短程硝化启动和稳定运行过程中,NOB菌群密度从2.0×105CFU/mL降至1.5×104CFU/mL,相对丰度从5.51%降至2.14%;AOB菌群密度从4.5×104CFU/mL增加至1.5×107CFU/mL,相对丰度从0.18%增加至7.25%。【结论】AOB菌群规模的扩大是实现短程硝化和氨氮去除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较高的进水氨氮浓度和负荷也会造成亚硝化活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模拟污染地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小娜  李刚  吴波  郭书海  郑涛 《生态学杂志》2012,31(7):1882-1886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为包埋菌剂,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其中包埋剂与包埋菌剂的比例为2:1。将该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按20%的填充率装填到自制反应器中,用于处理模拟污染地表水,研究该固定化微生物的性能特点及其对模拟污染地表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最佳进水COD负荷为1.15~1.85g·L-1·d-1。在水温为20~29℃、溶解氧为3~4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10h的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为70.58~91.76mg·L-1、铵氮浓度为13.68~17.82mg·L-1时,COD去除率>62.3%,铵氮去除率>90.6%,表明固定化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地表水中的COD和铵氮。  相似文献   

17.
分段组合式厌氧反应器预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有机废水,研究了分段组合式厌氧反应器 (Compartmentalized anaerobic reactor,CAR) 的预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效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低于常效厌氧反应器。在高效工况下,进水的化学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浓度的小幅提升 (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8.08%) 可引起出水COD浓度 (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32.95%) 和出水挥发性脂肪酸 (Volatile fatty acids,VFA) 浓度 (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0.46%) 的大幅增加。容积负荷饱和度和VFA饱和度与反应器工况密切相关,可用于厌氧反应过程的预警。常负荷工况下 (容积负荷饱和度和VFA饱和度低于0.89与0.40),反应运行性能稳定;满负荷工况下 (容积负荷饱和度和VFA饱和度趋近1),反应运行性能波动增大;超负荷工况下 (容积负荷饱和度和VFA饱和度超过1),反应运行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硝化反应器处理含氨废水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小鹰  郑平  胡宝兰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279-283
研究了膜 生物硝化反应器对含氨废水的处理效能以及分离膜的截留和渗透效能。膜_生物反应器启动迅速 ,在水力停留时间为 1d的情况下 ,反应器最高进水浓度达 80mmol(NH4+-N)·L-1 ,最高容积负荷达 1 12kg(NH4+ -N)·m-3·d-1 ,氨氮去除率保持在 95%以上。试验证明 ,分离膜对微生物有良好的截留作用 ,50天内反应器的污泥浓度从 5g·L-1 增长到 10g·L-1 ,分离膜表面附着的生物层则对废水氨氮和亚硝氮有进一步的转化作用。在液位差低于 80cm时 ,提高液位差可增大膜渗透通量 ;液位差超过 80cm后 ,增大液位差的膜渗透通量效应很小 ;其中 ,当液位差为 2 0cm左右时 ,膜通量达 2 . 5 1L·m-2 ·h-1 ,阻力最小 [(2 . 6 3× 10-5)m-1]。该膜_生物硝化反应器可依靠液位差压力驱动出水 ,无需外加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凤眼莲对无锡电影胶片厂含银废水的净化生产性应用试验结果:(1)污水停留时间为49h时,氧化沟出水中的银净化率为98.0%到100%(未检出);(2)COD的去除率为54.58%;(3)混浊度的去除率为68.9%;(4)NH4+–N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为45.55%和34.3%。该法已被该厂采纳应用,并取代了原来的活性炭吸附和O3氧化三级处理,年节约运转费用12.5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湿地生态系统中常见水生植物的净水效果,在铁-碳内电解质下以凤眼莲、睡莲、菖蒲、芦苇4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植物及其组合在不同试验时间(1~5 d)对污水中铵氮、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与无植物的对照相比,铁-碳内电解质下单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铵氮、COD、TP去除效果更好,但物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污水处理2 d时,凤眼莲对铵氮的去除率达到100%;3 d时,铵氮在菖蒲水体中的浓度接近0;各类型植物组合对铵氮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在污水处理2 d时,凤眼莲的水体COD浓度接近0,菖蒲次之,凤眼莲-菖蒲组合水体的COD浓度降为最低(4.33 mg·L-1),去除率为85.1%.在处理4 d时,凤眼莲的TP浓度最低,芦苇次之;处理2 d时,凤眼莲-菖蒲水体的TP浓度最低.内电解质与植物的组合效果比单纯内电解质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好,植物的配置应依据污染物水平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