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遗传丰余与酵母后基因组研究潘辉李育阳(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上海200433)关键词酿酒酵母遗传丰余后基因组研究酿酒酵母(以下简称酵母)基因组DNA全序列测定后,人们从中发现了很多DNA重复序列,其中一部分为完全相同的DNA序列。如rDNA与CUP1...  相似文献   

2.
遗传变异产生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毅 《化石》1995,(1):21-23
遗传变异产生的分子机制孙毅查理士·达尔文(C.RDarwin)在接受前人进化思想和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环球旅行中获得的丰富进化证据,进行了科学总结。他在物种形成问题上提出了三个因素:即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现代达尔文主义学派基本上同意经典达尔文...  相似文献   

3.
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1)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2)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变异;(3)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具有多样性,上述两性状可以由细胞核杂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25日,对南农人来说,是一个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一天科技部正式批准南京农业大学建设“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这是江苏省唯一的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该省建设的第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南京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园艺科学与应用学科为依托.经过近10年建设.实验室和重点学科齐头并进、成绩斐然。在植物遗传资源学、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22对微卫星引物对5个红罗非鱼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经PCR扩增,16个微卫星位点扩增产物在关岛红罗非鱼(GD)、珍珠白红罗非鱼(ZZ)、佛罗里达红罗非鱼(FL)、明月红罗非鱼(MY)、马来西亚红罗非鱼(ML)中均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条带。分析结果显示:16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46个等位基因。5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在6.5625-8.562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4.1495-6.1330,平均杂合度(He)在0.7491-0.824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939-0.7840,说明它们的遗传多态性丰富。卡方检验表明5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大部分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5个群体中,关岛红罗非鱼(GD)与珍珠白红罗非鱼(ZZ)遗传相似系数(0.6171)最小,遗传距离(0.4827)最大,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远;佛罗里达红罗非鱼(FL)与马来西亚红罗非鱼(ML)遗传相似系数(0.9069)最大,遗传距离(0.0977)最小,可推断两者亲缘关系最近。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佛罗里达与马来西亚先聚成一支,二者再与珍珠白聚在一起,接着三者与明月聚在一起,最后,四者与关岛聚到一起。聚类结果说明关岛群体与其他4个群体亲缘关系最远;佛罗里达与马来西亚亲缘关系最近,珍珠白群体次之,明月群体再次之。以上结果可推断5个红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态性丰富,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5E教学模式,即引入(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拓展(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的“表观遗传”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探究问题,分析科学研究资料并构建“表观遗传”概念,借助物理模型解释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针对社会性议题展开讨论,以及构建表观遗传概念模型等5个课堂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广东高州7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对SSR引物对来自全部7个自然居群的217份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简称"高野")材料进行遗传结构、多样性和遗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野各居群因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而相对独立,但各居群之间由于存在基因渗透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野总体多样性指数(Ht)为0.65,居群内的多样性(HS=0.431)略大于居群间的多样性(DS=0.392),二者差异并不显著。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11,说明高野群体的遗传差异是由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B、E居群间,D、F、G居群间遗传相似性较高,C居群与其它居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7个居群的遗传结构,结合其地理分布状况,认为遗传多样性最大的B和E居群以及遗传分化最小的C居群应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粤东地区204例(男49例,女155例)弥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均简称亢进)的一级亲属和在籍贯、年龄、性别以及数量方面均与甲亢(先证者)组相对应的204例正常健康人的一级亲属的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粤东地区`甲亢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3.232,正常健康人一级亲属患病为0.145% ,两者对比,相差22.3倍,经χ2检验,差异极显著(P<0.001)。按多基因病遗传率公式计算,粤东地区甲亢遗传率为68.6±3.8%。此结果与先前多数学者的报告相符。  相似文献   

9.
《遗传学报》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学报》是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2年获得“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近年来,《遗传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小开本改为大开本,论文发表周期大为缩短。2002年得到的统计数据显示,《遗传学报》的各项指标均比上年增加。其中影响因子由0.605增至0.662;总被引频次由703次增至747次;基金论文比由0.80增至0.956;指标综合加权评分由62.71分增至65.887分。尤其是继美国化学文摘(CA)和医学索引(MED)收录之后,又被重要的检索系统美国生物学文摘(B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PЖ)收录。  相似文献   

10.
在5E即“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问题链引导法驱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3个探究活动中实现表观遗传概念的构建;在模型与建模中探究表观遗传修饰的本质,深刻理解表观遗传机制;运用表观遗传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认同表观遗传的研究价值。本教学探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知识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殷康俊 《生物学通报》1996,31(11):26-26
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与从性遗传殷康俊(安徽省铜陵有色铜山矿中学247127)伴性遗传(sex-linkedinheritance)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方式上与性别相联系。在生物的性状中,还有限性性状和从性性状,这两类性状的遗传分别叫限...  相似文献   

12.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基因组合的鱼类进行了基因组指纹图谱构建,在DNA水平上对基因组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陈春遗传多态性。PARD结果发现,在26个随机引物扩增的产物中,平均每个个体观察到约142个RAPD标记,单个的扩增图谱(Fig.1)可将红鲫(RA)与其它组合区分开,还可将鲫鲫杂种二倍体(CA)鲫鲤杂种三倍体(CAA)和人工复合三倍体鲤(CCA)区分开;S-8引物(Fig.2)可区分开红鲤(RC)和镜锂(MC);S-45引物(Fig.3)可区分开RC和CA;S-22引物则可区分开CAA和CCA。六种生物型均存在基因组特异性的图谱即各种独特的“诊断性”图谱,作者由此建立了详细的分子标记检索表(Table1)。通过对RAPD图谱的量化分析。利用UPGMA构建了不同生物型的遗传关系树图,反映了鲤鲫及各种组合生物型之间的遗传相似关系:RC的MC属同一种系,聚为一族;CAA和CA基因组类型相同,聚为一族;CCA虽自成一体,但可与各种生物型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率均大于群体间的(P<0.05)。此外,本研究还对基因剂量效应对PAPD扩增图谱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综合以上结果,RAPD技术有简捷,灵魂、花费少等特点、在鱼类品系鉴定和遗传多态性研究方面具有血型血清学和蛋白质多态性等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SSR与PFLP及其与杂条优势的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48对SSR引物和50个RFLP探针对来自6个生态型的57份水稻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历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看,SSR的多态性要高于RFLP,从遗传距离看,在总计1596对材料的遗传距离中,只有144对(占9%)用RFLP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简称GDRFLP,下同)高于用SSR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简称GDSSR,下同),平均高出的幅度为0.0371,而有1452对(占91%)材料间的GDSSR高于GDRFLP,平均高出幅度为0.2492,无论是籼,粳亚种内还是灿粳亚种间,SSR标记比RFLP估计的遗传离高,如用SSR标记估计的籼稻亚种内材料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5483,而RFLP标记估计的只有0.2776,粳稻亚种内SSR平均遗传距离为0.5777,RFLP的只有0.2405,用SSR和RFLP估计的亚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047和0.731,成对材料的SSR遗传距离与RFLP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对于典型的籼粳品种,这两种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相关系数较高,而中间型材料或偏籼偏粳材料的相关程序较低,通过分析4个两系不育系与48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与F1的产量表现及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得知,这两种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间的相关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与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中,除108s与恢复系的GDRFLP和LS2S与恢复系的GDSSR与超亲优势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简称《条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遗传资源获取和公平公正地分享由遗传资源利用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议定书》)是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领域两个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书,建立了各自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由于担忧两个法律文书之间存在监管重叠,以及对我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不够了解,我国均未批准加入。本文从目标、范围、获取和惠益分享框架和模式及受益者等4四个方面比较了《条约》和《议定书》的差异,结合我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就是否加入《条约》与《议定书》提出了以下建议:(1)两个国际法律文书均应加入;(2)在履行《条约》时,需要加强作物野生近缘种的保护,防止资源流失;(3)在履行《议定书》时,监测和评估我国遗传资源应用能力,并适时提出修订《议定书》条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群落DNA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同工酶研究基础上,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DNA扩增指纹(DAF)方法,从生态学观点分析了北京东灵山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ddz.)种群的遗传和多样性。对12个引物扩增产生的205个产物(部分)经,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栎群群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中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边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总遗传多样性的95%发生在种群内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1)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2)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变异;(3)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具有多样性,上述两性状可以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也可以由细胞核纯合基因控制,还可能由细胞质因子控制。试验结果还指出,苎麻疫霉的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均可稳定遗传,表明在供试的苎麻疫霉菌株中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相似文献   

17.
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1)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2)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变异;(3)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具有多样性,上述两性状可以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也可以由细胞核纯合基因控制,还可能由细胞质因子控制。试验结果还指出,苎麻疫霉的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均可稳定遗传,表明在供试的苎麻疫霉菌株中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相似文献   

18.
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为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教学内容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借助于“遗传图解”的部分课时作业。从单元内不同课时相关作业的纵向结构出发,引导学生从学会规范书写“遗传图解”解释现象到使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期作出的科学判断,最终能熟练运用“遗传图解”解决实际问题并概括规律,体现课时作业间的递进性。此教学实践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构建科学概念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永久  杨跃雄 《遗传学报》1997,24(5):410-4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  相似文献   

20.
杂交产生的遗传危害--以植物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杂交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并在农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不注意亦会带来遗传危害。当把两个遗传差异较大的物种(种群)混植在一起时,我们要考虑远交衰退的危害,即杂交破坏了亲代具有的共适应等位基因组合,导致杂交后代适应性的降低;当杂交发生在两亲本个体(或花粉)数量悬殊时,我们就要考虑遗传同化的危害,即小种群一方由于产生自己“纯”后代数量的减少而被前者“稀释”掉,导致小种群遗传特异性丧失或灭绝。另外,当杂交体具有杂种优势时,它可取代亲本,威胁到亲本的生存;如果有害物种(种群)由渐渗杂交获得某种优良性状(抗病、抗药、抗逆性等)时,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生态危害。针对杂交在这几个方面潜在的遗传危害,本文在濒危物种的迁地和就地保护、生态恢复中的种源选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