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幼年大鼠青霉素点燃后慢性认知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建立发育期大鼠青霉素点燃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点燃后至成年期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以及对海马记忆分子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3(PRG-3)、抗惊厥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锌离子转运体1(ZnT-1)和3(ZnT-3)表达的远期影响.生后29天(P29) 的SD大鼠随机分为青霉素点燃模型组(RS组,n=39)及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21).RS组隔日腹腔注射青霉素,按体重5.60×106 U/kg,连续6次,NS组以同样方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末次惊厥后1.5、3、6和12 h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凋亡及自噬,于末次惊厥后1 h进行脑电记录,于末次惊厥后24 h 原位末端标记凋亡法(TUNNEL)检测海马凋亡细胞.分别于P51~P56、P81~P84、 P92~P95 进行3次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后,采用Timm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发芽,实时定量RT-PCR测定海马CaMKⅡα、PRG-3、CCK、ZnT-1和ZnT-3的表达.结果如下:a.电镜显示末次惊厥后1.5~12 h可见大鼠海马本部神经元内溶酶体被激活,自噬小体形成,12 h自噬和凋亡同时存在;TUNNEL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 < 0.05).b.RS组末次惊厥后3~5 min脑电图记录显示额叶丛集放电,棘波和尖波阵发.c.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第1次测试各组逃避潜伏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RS组第5天潜伏期明显高于NS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RS组第2次水迷宫测试中第1天潜伏期明显高于N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水迷宫第2天的潜伏期仍明显高于N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d.在Morris水迷宫搜寻策略分析中采用秩和检验,第1次水迷宫对照组在第4天和第5天成绩明显优于R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第2次和第3次水迷宫中对照组3天成绩均明显优于R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Morris记忆实验显示:3次记忆测试平台象限路径与总路径之比,RS组3次记忆测试均明显低于NS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f.Timm染色显示,RS组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和CA3区锥体细胞层可见明显异常增生苔藓纤维,对照组未见发芽.g.在实时定量RT-PCR试验中,方差分析显示RS组海马CaMKⅡα和ZnT-1表达明显低于NS组(P < 0.05),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NS组CaMKⅡα、PRG-3、CCK、ZnT-3这4个基因具有共聚特征,并且各个基因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RS组仅海马CaMKⅡα和ZnT-1具有明显的共聚现象且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幼年大鼠青霉素点燃后不仅能够造成海马神经元早期损伤(包括自噬和凋亡增加),而且产生远期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并可能与海马记忆分子CaMKⅡ及ZnT-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铝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PKC、CaMKⅡ、Ng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慢性铝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长时程增强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的影响,并检测海马神经元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 活性及Ca2+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CaMK Ⅱ) 和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 Ng) 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铝暴露损害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选用断乳后 Wistar 大鼠,以含有不同浓度 AlCl3 的蒸馏水进行饲养.3 个月后,测定铝暴露组大鼠脑内和血中的铝含量;测量记录大鼠海马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LTP;用改良 Takai 法测定海马神经元 PKC 活性变化;Western 印迹法检测 CaMK Ⅱ和Ng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组的 PKC 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组的CaM 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组的 Ng 蛋白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慢性铝暴露可以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 PKC 的活性及 Ng 和 CaMKⅡ 的蛋白表达,可能影响 Ng 磷酸化水平,从而影响 CaM 与 Ng 之间的亲和性,也影响 Ca2+CaM 对 CaMKⅡ 的调节,抑制 LTP 的形成,损害学习记忆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e contined medium,ACM)对大鼠脑内钙调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McCarthy和DeVellis的方法作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然后收集对照组ACM和CL激活的ACM。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CL组(32只),对照组侧脑室注射未加任何刺激物的ACM 10μl,CL组侧脑室注射CL激活的ACM 10μl(按注射后的时间分为2h、4h、8h和12h,每个时间点8只)。观察两组大鼠的行为表现,用免疫组化检测脑内CaMKⅡ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内CaMKⅡ含量的变化。结果CL组大鼠有痫样发作,而对照组无痫样发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aMKⅡ在CL组的皮质和海马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皮质和海马CaMKⅡ亚基含量的结果显示,α和β亚基在CL各时间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L激活的ACM对致痫大鼠脑内CaMKⅡ亚基α和β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 A(TⅡ A)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TⅡA治疗组.运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并给予TⅡA(10 mg/kg·d)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实验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在脑片水平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水平.结果:(1)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导致的慢性脑缺血可使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TⅡA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2)各组均可见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的LTP,均可持续lh以上,但模型组较对照组LTP显著减弱(P<0.05),TⅡA治疗后LTP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TⅡA可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该作用与TⅡA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LTP抑制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内静息态游离Ca2 浓度([Ca2 ]i)和钙调素(CaM)、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上述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第29 d、第30 d进行学习、记忆成绩测试,然后快速取海马制备海马活细胞,以Fluo-3/AM为荧光探针,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 ]i变化,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内CaMmRNA、CaMPK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模型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②模型组神经细胞静息态[Ca2 ]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CaMmRNA、CaMPKⅡmRNA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 ]i增高、CaMmRNA和CaMPKⅡmRNA表达减少是导致小鼠血管性痴呆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电休克组和伪电休克组,每组12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电痉挛刺激,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共10天;第11天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然后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一组于学习后1小时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活性,另一组于48小时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检测大鼠的存储记忆。结果:电休克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伪电休克组(P0.01)。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伪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休克组海马p-ERK活性较伪电休克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休克可导致大鼠显著空间记忆障碍,海马p-ERK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预处理对SPS暴露大学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60 g)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sham)组,高压氧(HBO)组,SPS组以及高压氧+SPS组.高压氧组每天1小时高压氧预处理(2.5个大气压,100%O2)连续5天;SPS组采用单次延长应激模型;高压氧+SPS组每天l小时高压氧预处理连续5天于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小时,制作SPS模型.4组大鼠于SPS暴露后72小时进行TUNEL染色,第15天经行水迷宫测试.结果:水迷宫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四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差异[F0.01(3,28)=4.88>4.57,P<0.01;F0.01(3,28)=5.31>4.57,P<0.01].SPS组明显长于Sham组(P<0.01),而高压氧预处理能够逆转这种效应(P<0.01).游泳速度四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差异[F0.05(3,28)=2.23<2.95,P>0.05]. SPS暴露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和密度明显减少,给予高压氧预处理后,神经元形态明显好转,但仍不及对照组.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以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改善SPS暴露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两种水迷宫对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进行比较。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给药组。用Morris水迷宫和MS-2水迷宫自动控制仪分别测试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模型组与对照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MS-2水迷宫自动控制仪测试中,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游出水迷路的时间均有所减少,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orris水迷宫和MS-2水迷宫自动控制仪测试方法均能反映动物学习和记忆功能,而前者能更敏感地反映出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Morris水迷宫应为实验首选,当然在实验需要时,两种水迷宫最好结合使用,以得到客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5月成熟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DBP暴露组(E组)、药物预防组(P组)、药物治疗组(T组).E组食用经DBP浸泡后的食物3个月、P组食用经DBP浸泡后的食物3个月,期间每天注射抗小胶质细胞活化药物吲哚美辛(按照2.5mg/kg,2次/天,腹腔注射),T组食用经DBP浸泡后的食物3个月后使用吲哚美辛治疗(按照2.5mg/kg,2次/天,腹腔注射1周),N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于停药后1d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末次水迷宫测试结束后1h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进行化学比色法检测其海马组织内AChE活性.结果:E、P、T组与对照组组比较,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降低(P<0.001),AChE活性明显增加(P<0.001);P、T组与E组,P组与T组相比,大鼠学习能力及记忆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AChE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DBP可引起正常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组织AChE活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模型(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组织内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血管性痴呆(VD)组,每组15只。VD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手术制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SHAM组手术步骤同VD组,但不结扎颈总动脉。于术后第29天起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第1-5天为定位航行试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试验,评估大鼠空间记忆功能。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学技术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中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结论:线粒体损伤是血管性痴呆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海马内注射后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及雷公藤甲素(TRP)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正常的SD雄性大鼠90只(200-220g).将实验动物分为:右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NS+NS)、右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后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KA+NS)、右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后雷公藤甲素灌胃干预组(KA+TRP).动物分别存活1天、3天、5天、7天、14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动物空间位置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结果:与NS组(NS+NS)比较,KA组(KA+NS)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5);CA1区的神经元出现胞体肿胀、排列散乱等形态改变及神经元的丢失(P<0.05);TRP组(TRP+KA)与KA组比较,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从第5天起缩短(P<0.05),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神经元形态好转,数目增多.结论:KA 海马内注射,可以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形态的改变;雷公藤甲素干预治疗,能够改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Xin WJ  Li MT  Yang HW  Zhang HM  Hu NW  Hu XD  Zhang T  Liu XG 《生理学报》2004,56(1):83-88
实验旨在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Ⅱ)在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LTP形成30min和3h脊髓背角(L4-L6)CaMKⅡ的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脊髓局部给予CAMKⅡ选择性抑制剂KN-93后对脊髓背角LTP和CaMKII磷酸化的影响。观察结果如下:(1)诱导LTP后30min,CaMK Ⅱ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aMKⅡ的总量无变化;诱导LTP后3h CaMKⅡ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而且CaMKⅡ的总量也明显增加(n=4);(2)强直刺激前30min于脊髓局部给予CaMKⅡ的特异性抑制剂KN-93(100μmol/L),可阻断LTP的诱导,同时明显抑制CaMKⅡ的磷酸化水平;(3)诱导LTP后30min给予KN-93,可显著抑制LTP的维持,同时CaMKⅡ的磷酸化水平与未用药组相比也明显降低(n=3);(4)LTP3h后给予KN-93,LTP的幅值不受影响,磷酸化的CaMKⅡ的含量与用药前相比也无差别(n=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认为,CaMKⅡ的激活参与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诱导和早期维持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对AD大鼠海马周围微环境中SNAP-25 表达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0 只。采用凝聚态Abeta1-42 注射到大鼠海马组织内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 鼠动物模型,通过Y 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SNAP-25 的表达。结果:Y 迷宫测试结 果显示术后4 周时AD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均低于对照组,与AD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 高于A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术后4 周时AD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内 SNAP-25 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与AD 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SNAP-25 蛋白表达量高于AD 模型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的NSCs 可改善AD 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海马区周围的微环境并上 调了海马组织内SNAP-25 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pCaMKⅡ)在异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作用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经侧脑室置管全脑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control组)和CaMKⅡ抑制剂十四烷酰肉豆蔻酰-钙调蛋白自变性抑制肽(myrAIP)处理组(n=10),给药40min后行异氟烷吸入麻醉(1MAC,30min),监测动物脑电,取脑电波平稳清晰的波段,在异氟烷麻醉30min时间点进行分析,并于异氟烷麻醉30min取脑组织样本进行蛋白定量分析。结果:抑制剂组动物给药30min时脑电抑制波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脑组织pCaMKⅡ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CaMKⅡ抑制剂能明显改变异氟烷全麻过程中大鼠的脑电变化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pCaMKⅡα参与了异氟烷全身麻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对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GTPs治疗组,每组8只,观察GTPs的保护作用.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BBB的变化以及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BBB破坏,海马CA1区结构紊乱,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o.05),GTPs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缺血性脑损伤明显减轻,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结论 GTPs能够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从而发挥改善脑缺血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染铅对海马CA1区LTP及α-CaMKⅡ活性的抑制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染铅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及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同心圆电极刺激海马的Schaffer侧支,于CA1区用细胞外玻璃电极记录单脉冲刺激引起的锋电位群(PS),观察对照组及不同剂量染铅组大鼠于高频刺激(HFS)前后PS幅值的变化;同时以磷酸化抗体,用Western blots方法检测海马CA1区-αCaMKⅡ活性。结果:HFS后,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铅组的幅值分别为各自的HFS前的162.5%、105.2%、86.8%、83.0%,染铅组PS幅值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以对照组-αCaMKⅡ活性为100,则低、中和高剂量染铅组活性分别为62.0±3.7、50.8±4.0、43.3±4.1,和对照组相比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染铅可抑制CA1区LTP形成,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铅使-αCaMKⅡ活性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SY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敏  潘贵书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7,23(4):454-455,461,I0013
目的:初步探讨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逐日递增的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成瘾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成瘾后及针刺治疗后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记忆相关蛋白突触素(SYP)在海马的表达。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成瘾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针刺组较成瘾组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成瘾组在第4象限搜索时间及第4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针刺组较成瘾组明显增加(P〈0.05)。②海马组织中SYP的表达成瘾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针刺组明显高于成瘾组(P〈0.05)。结论:韩氏针刺戒断治疗可以部分恢复由于海洛因依赖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增加海马内SYP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Wistar、SD两种品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应激模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两种品系大鼠(Wistar、SD)采用每天束缚10 h,束缚28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采用物体认知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工作记忆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束缚应激对两种品系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束缚28 d后,物体识别实验中,Wistar、SD模型组的辨别指数(discrimination index,DI)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SD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水迷宫空间学习阶段,SD模型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第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Wistar模型组与对照组间的潜伏期没有差异;水迷宫工作记忆阶段,SD大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Wistar模型大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这两种反应动物不同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实验结果都表明,慢性束缚应激(10 h,28 d)对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较Wistar大鼠明显。SD大鼠可能更适合作为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γ(PKCγ)和蛋白磷酸酯酶Aα(PP2B-Aα)在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增强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对应激组实行慢性复合应激42d后,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对2组大鼠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组大鼠PKCγ和PP2B-Aα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阳性反应结果进行处理。结果 应激组比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在海马CA3区PKCγ的免疫反应阳性日月显增强;PP2B-Aα在海马CA1和CA3区的免疫反应阳性明显减弱。结论 海马内PKCγ和PP2B-Aα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慢性复合应激致大鼠学习记忆增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测慢性复合应激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记忆能力及其杏仁体和海马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探讨情绪性记忆相关脑区的作用机制及神经元网络可塑性变化的机理。水迷宫实验中两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具有显著性差异,6个训练周期中,应激组有5个训练周期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存在显著性差异;应激组小鼠在目标象限游泳停留时间显著长于其在其它3个象限的时间,同时显著长于对照组,而在对侧象限游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小鼠在慢性负性刺激下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提升,其杏仁体内GABA能神经元功能出现下降、海马锥体神经元功能出现增强,表明情绪性记忆可能与海马和杏仁体的神经元网络整体兴奋性的可塑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