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植物学报》2014,(5):610
《杂交水稻》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刊号:ISSN 1005-3956,CN 43-1137/S。该刊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历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不育分别是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生产利用的遗传基础,而(亚)种间杂种不育则是杂交稻生产中要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水稻育性调控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也是研究植物核质互作和物种生殖隔离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模型。我国植物遗传学家在阐明杂交水稻育性调控的分子遗传基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杂交水稻生产涉及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光/温敏不育与育性转换、杂种不育与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讨了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的、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刊号:ISSN1005-3956,CN43-1137/S。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历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突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水稻是喜温的短日照植物,光照阶段的发育特性是确定水稻适应地区、安排播种季节、制订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依据之一。要使杂交水稻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栽培上必须要按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我们于1977至1979年的三年中,对目前推广的及准备推广的杂交水稻和它们的不育系及恢复系对日照长度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稻BAC在玉米有丝分裂染色体上FISH杂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为探针在玉米有丝分裂的细胞学制片上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讨玉米基因组Cot DNA对BAC探针重复序列的封阻、杂交后洗脱的严谨度、杂交液中FAD的浓度变化、水稻BAC探针的特异性重复序列的封阻对FISH杂交信号特异性的影响.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水稻BAC探针在玉米有丝分裂染色体上进行BAC-FISH杂交的优化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玉米基因组Cot DNA来封阻水稻BAC探针的重复序列玉米基因组C ot DNA的Cot值应小于50,同时还需根据不同探针调整Cot DNA的Cot值及与探针的比例;而降低杂交液中FAD浓度和适度控制杂交后洗脱的严谨度,尤其是使用水稻BAC探针本身特异的重复序列的封阻对BAC-FISH杂交信号特异性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6,41(4):48-48
在2005年国家主推的19个籼型超级杂交稻中有9个印水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连续创造了世界水稻最高产量纪录, 1/15hm2产达到了1 231.17 kg。印水型杂交水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其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把我国杂交水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米质主要指标达到国际3-2级;制种产量创造并保持了我国和世界制种最高产量纪录,达到每1/15hm2440 kg;制种成本降低50%以上。从1998年至2004年,全国累计推广印水型杂交水稻24万hm2以上,增产稻谷64亿kg,创造经济效益 95亿元。该所“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项目荣获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插入对水稻花粉活力和杂交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花粉活力和杂交结实率评价转基因插入对水稻品种异交潜力的影响.选用含bar、crylAb、BADHXa21等4种基因的5份转基因水稻品系研究转基因插入对转基因受体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受体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差异显著;转基因水稻花粉离体萌发率在0.416~0.584间,与受体品种(0.004~0.574)相近;转基因品种与相应受体品种间花粉离体萌发率差异不显著.对所选配的26个人工杂交组合杂种结实调查表明,bar、crylAb基因的插入对受体品种杂交结实率影响显著,而Xa21基因的插入对受体品种杂交结实率影响较小;转基因水稻品种(花粉供体)与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的杂交结实率变幅为0.056~0.13,在受体品种(花粉供体)与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的杂交结实率范围(0.052~0.417)之内.本研究花粉离体萌发和杂交结实结果表明转基因的插入对水稻品种异交潜力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开展杂交水稻生理的研究,3月8—10日有关单位在长沙市举行了杂交水稻生理研究碰头会。会上交流了近年来各家在杂交水稻生理生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七五”期间工作方向与重点课题。认为今后应围绕“杂交优势早期预测指标”、“早衰与后健”、“降低空瘪率”、“超高产育种”、“抗性”、“遗传规律”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水稻V20B 为材料,研究外源植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植酸浓度为10 mmol/L 时能明显抑制种子萌发。生理生化检测表明,植酸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内源植酸含量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杂交水稻青优159(母本青A,父本R159)和广优四号(母本广A,父本青六矮)及其亲本功能叶片光合碳代谢中一些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两组杂交水稻的RuBPCase活性、RuBPCase/RuBPOase活性比值超过其各自的亲本;而杂交水稻青化159和广优四号的RuBPOase活性、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光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比值明显的低于其各自双亲.对RuBPCase活性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光合速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uBPCase活性与光合速率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68;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光合速率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4;两者均达到α=0.0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袁隆平研究员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 930年 9月出生于北京 ,1 95 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 95 3~ 1 970年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 970年后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继续杂交水稻研究 ,历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或博士生导师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 ,中国农学会理事 ,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 ,湖南省农学会理事长 ,农业部技术顾问 ,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两系法杂交…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别探讨了玉米和水稻基因组c 0t DNA对探针的封阻、杂交后洗脱的严谨度、杂交液中FAD的浓度变化对BAC-FISH杂交的影响;探讨了玉米BAC探针中重复序列含量对FISH信号的影响.初步形成了一套以玉米BAC探针在玉米有丝分裂染色体上进行FISH杂交的优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玉米基因组c 0t DNA对探针封阻的c 0t值应小于50;而降低杂交液中FAD浓度和适度控制杂交后洗脱的严谨度,尤其是使用水稻基因组的c 0t 100 DNA封阻探针重复序列对BAC-FISH杂交信号特异性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验证了选择重复序列含量较少的玉米BAC作为FISH杂交的探针也是获得特异性杂交信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建三  赵世绪 《植物学报》1999,16(3):284-287
粳稻品种84-15是非洲长花药野生稻(O.longistaminata)和栽培稻80-6195杂交,在杂种第三代出现的不分离粳稻品系。它们的杂种F10代农艺性状保持整齐—致(赵世绪,1990;陈建三,1995)。它比水稻品种郑粳107增产 22.2%。用粳稻84-15与水稻喜峰杂交,在杂种第二代选育出中新一号比秋光增产11%,已种植F10代农艺性状保持—致。为了证实粳稻84-15固定杂种优势的原因,我们进行了细胞胚胎学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粳稻84-15珠心胚生殖现象(陈建三,1988;1990;1991)。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此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始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低温对5套杂交水稻组合的影响。始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最大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受低温抑制的程度表明:其耐冷顺序为粳稻型的“秀优57”>“釉稻型的青优早”>“汕优63”、“汕优64”与“威优64”。杂交水稻 F_1的耐冷水平与母本近似,与父本关系不大,保持系的耐冷性相似于不育系。杂交水稻幼苗经低温处理后的存活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证明所试5套杂交水稻的生育后期与苗期对低温的反应是一致的。本文对该结果在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种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郑金贵 《应用生态学报》2018,(1):I0004-I0004
正《水稻分子生态栽培学》的出版.无疑对学术界同行是件好事.本书作者率先应用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作物栽培学科学问题.从水稻细胞质类型和核质互作角度研究了杂交水稻性状表达的遗传生态特性及其栽培调控策略,很好地回答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利用数量遗传方法构建了遗传群体,系统研究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的遗传生态特性,并运用差异蛋白组学技术研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在结实期间剑叶和谷粒中的蔗糖含量的变化,穗上不同部位的结实情况,实粒率和千粒重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实率对有机营养供应变化的反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结实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穗的中、下部尤其是稳下部出现较多的秕粒造成的;与常规水稻比较,杂交水稻在灌浆的前中期,剑叶和籽粒中的蔗糖含量高,籽粒增重快,后期则相反;穗上部和下部的结实率和千粒重皆差异大;在实粒增加过程中,千粒重与常规水稻相同时,实粒率低,在灌浆后期,实粒率对有机营养应给的变化较敏感,早、晚季及“库”“源”关系变化时,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化幅度大。本文还对杂交水稻结实率较低和较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研究》2004,8(3):241-241
《杂交水稻》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的、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  相似文献   

18.
早籼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早籼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为材料,对它们在不同生育期根系生长量和活力的动态变化、根系再生能力以及根系对~(32)P中的吸收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早籼杂交水稻根系生长量和活力、根系再生能力及对~(32)P的吸收机能等都有明显的优势。但生育后期杂交水稻根系活力下降幅度较大,需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根系早衰。近年来,杂交水稻的生理研究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在我国水稻及粮食生产中占有突出地位 ,基因工程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杂交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应将优质、抗虫和抗病作为当前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因工程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 ,优质基因工程着重改良保持系及聚合转基因等策略 ,以培育出超高产优质抗病虫转基因聚合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杂交水稻青优159和广优四号及其亲本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及诱导荧光动力学特性.这二个杂交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别高于其亲本,其超亲优势分别为18.72%和18.2%,平均优势分别为29.6%和26.2%.杂交水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在650nm和675nm处光密度扫描峰面积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与光合速率之间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叶绿素诱导荧光动力学特征参数Fv/Fm和Fv/Fo比值超过其高值亲本,具有杂种优势;杂交水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杂交水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a/b比值均低于其亲本,并且叶绿素a/b比值与光合速率呈较为密切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