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植物学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验方法力求多样化、变部分过程性实验为过程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尝试,进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在家蚕饲养过程中,进行以家蚕为实验对象的系列实验,依据每个实验的重、难点阐述实验在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通过开展家蚕系列实验,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贯彻于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桔青霉发酵生产核酸酶P1的发酵动力学特性:以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为基础,进行最优参数估计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描述整个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进行比较,发现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桔青霉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和预测核酸酶P1发酵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高三生物学实验专题复习的目标定位、课堂操作模式等入手,将高中生物学实验复习按“原型实验相关分析—相关实验延伸—回归教材、自我校正—实验拓展”4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意在让学生在复习实验的过程中,既能领悟实验的方法,又能巩固和提升实验思想,进一步加强实验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诱发电位的提取通常依靠相干平均方法,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复刺激,实验时间较长.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受试者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诱发电位的正常形态(波形、强度和相位).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和小波变换方法,通过时域信息和空域信息的综合应用,可成功提取到听觉诱发电位晚成分的强度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对由于实验时间增加对晚成分的影响做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10 min左右的实验过程中,听觉诱发电位晚成分的幅度会下降约40%.  相似文献   

6.
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TS)是以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在微孔板上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通过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运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因此HTS具有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特异性作用靶点、检测系统的高灵敏度、自动化操作系统和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系统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中融合科学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身感悟科学家实验探究的过程,进而增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养成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良好品德.以“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以科学史重演过程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深刻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药物临床前研究与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转化研究的要求和条件.讨论了实验动物质量对新药研发的影响,分析了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实验动物模型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了进行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要点和要求;分析了动物模型与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转化研究的条件,提出加强转化研究需要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研究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在实验内容上设置了综合性实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实验讨论、实验方案的确定,独立完成实验过程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Xenorhabdus nematophila发酵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批发酵中,研究了Xenorhabdus nematophila YL001的生长、基质消耗及抗菌物质产生的特性.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模型参数,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验证比较.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模型基本反映了Xenorhabdus nematophila YL001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分批发酵中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属于偶联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课堂教学过程分为3个步骤:A.实验前讨论研究的问题并作实验设计;B.实验过程中获取数据;C.实验后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如何将探究实验与学生获得的概念联系起来.突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型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实验动物福利是人类应当给予实验动物的良好条件(正面因素),主要体现在动物的饲养和运输等过程,以“5F”为基本理论;伦理则是人类给予动物实验处理(负面因素)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动物实验过程中,以“3R”为基本理论.同时总结了实验动物饲养和运输过程的实际经验,从环境、笼具、垫料、密度、饲料和饮水、社会和行为需要、安乐死、运输等方面,介绍了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以花背蟾蜍为材料进行发育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性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以花背蟾蜍为材料,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设计4个单元的综合性实验,以期为发育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设计及开放实验项目提供参考.同时,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实验准备和设计,实践多项实验技术,可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和条件,随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和量的不断提高,对实验动物兽医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实验动物兽医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本文简要阐述了兽医在动物实验中的作用.文章就实验动物兽医应该具备的资质、实验动物兽医的基本职责以及实验动物健康与兽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实验动物兽医的各项基本职责及任务.兽医在实验动物的管理以及动物实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应充分发挥兽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 AS5.776)液态分批发酵产木素过氧化物酶(LiP)发酵动力学规律,实现其发酵过程的优化,达到进一步提高酶产量.方法:对P.chrysosporium AS5.776进行5L液态分批发酵,根据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及LiP形成规律,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P.chrysosporium AS5.776液态分批发酵的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方差分析及验证比较.结果: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R2分别为0.9891、0.995 6和0.9925,模型显著性极高.验证实验显示所构建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9%、3.6%和12.5%.结论:该模型能较好揭示木素过氧化物酶发酵代谢过程的特征,可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钙波作为一种胞内的钙释放通道相互触发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在心肌中,由于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心肌细胞中的钙波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为了在微观上研究钙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利用激光共聚焦钙成像技术对心肌细胞中的钙波进行了成像.实验和分析发现,钙波的起始是钙火花连续随机募集的过程,因此正常细胞中钙波发生概率很低.钙波传播过程中相邻位点开放的时间间隔接近正态分布,显示传播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且钙波速度越慢,位点间时间间隔的离散度越高.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随机性产生的内在机制,构建了一个数值模型对心肌细胞中的钙波进行模拟.研究证明,钙释放位点开放的随机性能够完整地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钙波传播的随机行为.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相互印证,首次明确证明,钙波起始和传播过程的随机性,并揭示了该随机性与钙释放位点开放概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3种实验方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设计了3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在课堂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现将这3种实验方案陈述如下,并将学生的争论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酶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FS140蛋白酶分枇发酵的代谢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描述了FS140分枇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产物积累、糖消耗的变化规律.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酶发酵过程细胞生长、产物合成及基质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动力学模型计算值结果与实验值拟合良好,较好反映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韦桂峰  胡韧 《生态科学》2009,28(4):382-384
植物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对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改革研究以2007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优化整合实验课内容、引导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强化实践过程三个方面,对生态学系的植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三梅  王永飞 《植物学报》2005,22(4):510-512
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植物学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进行了实验方法力求多样化、变部分过程性实验为过程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尝试, 进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