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者着重对药、食用植物磨芋的古代佚名进行了考证.认为磨芋在古代亦如在今天一样有多种称谓。我国先秦古籍《尔雅》所记录的“(艹月句)”和“艼荧”是现今所知磨芋最早的中国名称。大约自汉末以后,先后又有“英药”、“英(?)”、“英蒻、“芳蒻、“蒻”、蒻豆”、“鬼艼”、“斑杖”等十多种名称。文章对这些名称以及它们的各种异体字进行了考证,对现在仍在使用的“蒟蒻”、“蒻头”、“鬼芋”等名称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恒   《广西植物》1986,(3):187-192
经过历史考证,作者确认: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蚤休为重楼属的Paris polyphyllaSmith var. chinensis (Fr.)Hara;首载于《滇南本草》中的重楼为重楼属的Paris polyphyllaSmith var. yunnanensis (Fr.) Hand. -Mazz.;《植物名实图考》中的王孙则是三白草科的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  相似文献   

3.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春林  顾志建  李恒   《广西植物》1989,9(4):317-321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三个种(其中包括两个最近发现的新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核型公式分别是: 1.结节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2.疣柄磨芋 K(2n)=2x=28=2M+16m+8sm+2st; 3.矮磨芋 K(2n)=2x=26=20m+4sm+2st; 本文还在报道磨芋(A.konjac)两个居群的核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居群磨芋的核型存在一定异;并比较了矮磨芋和磨芋两个居群的核型,从核型上分析了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恒  顾志健  龙春林  杨永平   《广西植物》1990,10(1):21-24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六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5个种属于首次报道。其核型公式如下: 1.滇磨芋 K(2n)=2x=26=26m.2.磨芋 K(2n)=2x=26=26m.3.攸落磨芋K(2n)=2x=26=22m(2SAT)+4sm.(2SAT).4.西盟磨芋 K(2n)=2x=26=20m+4sm+2st.5.勐海磨芋 K(2n)=2x=26=22m+4sm.6.白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相似文献   

5.
魔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花魔芋(AmorphophaluskonjacK.Koch)的干燥块茎,亦名磨芋、、头、由跋、雷星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魔芋属全世界有115种以上。印度、斯里兰卡、东亚、南亚、东南亚及非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1.《Advanees in eeologieal researeh》.(生态研究进展),v.」6,343页,v.17,412页,二卷都是1987年由学术出版社出版。*索书号:58·碑1/A244 2.《Environmental biology》(环境生物学),439页,1957年由Agro Botanieal Pu七5.出版。*索书号:58.182/A261 3.《Eeology:individuals,populationsa耐eommunities》(生态学:个体,种群和群落),576页,]_956年由Blaekwell出J饭社出版。*索书号:58.18连/B417e 4.《Population eeolo;y:a unified study of animals and plants》(种群生态学:动物和植物的联合研究),第二版,220页,1986年由Sinauer出版…  相似文献   

7.
每期10题     
1.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纲的是( )。 A.鲨鱼;B.章鱼;C.文昌鱼;D.娃娃鱼。 2.“两个黄鹏鸣翠柳”,黄鹏和其他鸟类的发音器官鸣管位于( )。 A.气管;B.鼻腔与气管的交界处; C.支气管;D.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 3.“松鹤延年”是我国传统的画题,意寓长寿不老,但《动物学》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因为丹顶鹤属于( ),绝不可能站在松枝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与日本磨芋产业的历史、现状为背景,讨论了四个问题。第一,中国与日本磨芋种植业的现状与困因;第二,中国与日本磨芋加工业的现状与困因;第三,中国与日本磨芋产品流通的相关性;第四,中国与日本磨芋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位于滇南,北纬21°10′~22°40′,东径99°55′~101°50′之间,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本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古老,地形复杂,土壤,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适宜丰富多样的植物生长繁殖,天南星科磨芋属植物丰富多彩。磨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地茎富含葡萄甘露聚糖(多糖),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药用,食用和作工业原料。由于近几年的开创性研究,磨芋的应用范围扩大,其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尽快开发利用本地区丰富宝贵的磨芋  相似文献   

10.
广西磨芋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寿养  韦松基   《广西植物》1986,(3):183-186
<正> 桂平磨芋 新种 图 Amorphophallus coaetaneus S. Y. Liu et S. J. Wei, sp. nov. Affinis A. bulbifero (Roxb.) Blume, sed floribus foliisque coaetaneis petiolo vetusto apice et stipito segmenti Ⅰ. versus apicem uterque saepe in tuberculum incrassato, spatha breviore 6—12 cm longa, atropurpurea vel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Due to the indigestibility, utilization of konjac taro, Amorphophallus konjac has been limited only to the Japanese traditional konjac food. Koji preparation with konjac taro was examined to utilize konjac taro as a source of utilizable carbohydrates. Aspergillus luchuensis AKU 3302 was selected as a favorable strain for koji preparation, while Aspergillus oryzae used extensively in sake brewing industry was not so effective. Asp. luchuensis grew well over steamed konjac taro by extending hyphae with least conidia formation. Koji preparation was completed after 3-day incubation at 30°C. D-Mannose and D-glucose were the major monosaccharides found in a hydrolyzate giving the total sugar yield of 50 g from 100 g of dried konjac taro. An apparent extent of konjac taro hydrolysis at 55°C for 24 h seemed to be completed. Since konjac taro is hydrolyzed into monosaccharides, utilization of konjac taro carbohydrates may become possible to various products of biotechnological interest.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首部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的书籍,晚清李善兰等人翻译的《植物学》一书也包含一小部分真菌学知识,这对我国近代真菌学的发展具有启蒙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发现在该书的分类体系中,真菌被视作一类植物,统称为“蕈类”,隶属于“通长类”(低等植物).然而和植物学专有名词的创译相比,《植物学》的译者在翻译真菌学内容时,用词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固定的译法,文中甚至还有错误.现代真菌学中常见的“真菌”“孢子”“子囊”等词汇,书中虽简单提及相应的概念,但并未创造出这些中文词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译者和时代的问题外,也与当时真菌学尚不发达、真菌学内容在植物学专著中篇幅较小、地位次要等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便于国内外植物分类学同行的交流,本文介绍了48个国内尚未收入的植物分类学术语,提出了建议的中译名,并对10个巳有术语的定义和中译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国内外植物分类学同行的交流,本文介绍了48个国内尚未收入的植物分类学术语,提出了建议的中译名,并对10个已有术语的定义和中译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学和医药在科学启蒙时期是合而不分的。东西文化相同。中国古代本草(ancient Chinese materia medica),欧洲中世纪的药物书籍(European medieval herbals),共同证明这件史实。欧洲17—18世纪经典的植物著述,是那个时代医生们业余的工作成果;19世纪亚洲美洲的植物志,以及植物地理知识,基本上是舍弃医药职业从事植物研究之先锋植物学家的成绩。现代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更是研究中草药不能缺少而且不可忽略的基础。试举三例说明,职业植物学家如何以正确鉴定和合法命名,解决国际间药物交流问题,并怎样以植物解剖知识澄清药材商品素质混乱情形。凡是能力强工作负责的药用植物学家,都是热心的环境保护者,因为他们工作的地方,既是标本馆实验室,又是野外的大自然;他们确知,自然没有任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更没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加之以人们无情地挖掘,任意地采集,无数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己遭到不可挽救的毁灭,绝了种!有的也接近灭绝的危运。再看未来,植物学家除了研究植物本体之外,更加上唤起民众爱惜自然植被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责,并且筛选有利于人畜保健的植物,逐一研究其生境与其成活的环境条件,和农业科学家合作引种驯化,以达成合理利用中草药植物资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证了中国先秦时期到清末古籍中对“地衣”的解释;其中有共生学意义的“地衣”一词,是在清代李善兰的《植物学》一书中被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5,(3):146-150
<正> 广西位于我国南方,南面濒临北部湾,北面和湖南、贵州相邻,西部和云南高原相接,既受到太平洋气候的影响,也受到大陆气候的影响。广西的地形地质奇异,有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形,因此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从事植物调查采集研究的广西植物研究所成立已届五十周年,回顾过去在广西进行植物调查研究的历史,对于今后植物科学研究和工作的开展可能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中国植物园发展历史及当前国际植物园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植物园面对对世纪所必须重视的5个方面。(1)植物园整体质量和特征化,作者列举了10个方面的差距。(2)药用植物的栽培、利用和保护。从药用植物分类学研究,有效成分的分析及动态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化和“地道药材”问题4个方面论述植物园的优势和潜力。阐明了“栽培化”的涵义。(3)引种和物种保护,指出广泛引种的重要性和重点种类迁地保护的必要性,并首次提出了“濒危生境”这个术语及其概念。指出了未来引种理论研究的方向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4)活植物收集圃信息系统。(5)科普教育。作者认为,虽然不少植物园目前还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困难,但就整体而言,未来的10年将是植物园继续较大发展的10年。  相似文献   

19.
An ancient, sustainable, and low risk Colocasiataro monoculture has persisted until modern times among the Mountain Ok peoples of central New Guinea. There is a monoculture-polyculture axis in the region with taro monocultures predominant in the rain forests of the mid-altitude fringe. We argue that when examin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cosystem simplification, biological variability, and subsistence vulnerability, the taro monocultures exhibit many ecological and systemic properties commonly attributed to polycultures. Monoculture is not an exclusive category; specific cases must be placed in a broader context of the larger ecosystem and the options people have at their disposal. Reduction of the taro monoculture is occurring in response to modernization pres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