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我国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c)一新属周氏沫蝉属Choua及其新种卵圆周氏沫蝉Chouaovalis。新属新种标本采自我国云南及东京湾。本属与云南沫蝉属Yunnana China,1925外型比较相似,但据雄性外生殖器可以相区别。  相似文献   

2.
-带中脊沫蝉Mesoptyelus fasciatus Kato, 1933及多斑锤形象沫蝉Philagra fusiformis mumerosaLallemand,1912系二学术意义颇大的重要尖胸沫蝉,在我国大陆周围的部分国家及地区(苏联、印度、日本、我国台湾省)皆有分布记录,唯在我国大陆尚系空白。作者近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馆藏尖胸沫蝉科标本中鉴定出该二种(亚种)标本。这一发现对于深入进行中脊沫蝉属Mesoptyelus Matsu-mura 1904及象沫蝉属Philagra Stal 1863的区系分市、起源问题以及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3.
象沫蝉属Philagra Stil是尖胸沬蝉科(Aphrophoridae)中以头冠前伸成头突为共同离征的一个自然类群,迄今共有38个种和亚种的记载,分布于中国(包括台湾省),日本,北部湾,缅甸,印度及澳大利亚。中国是象沫蝉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已有20个种和亚种的记录。本文增加象沬蝉属一新种,标本采自中国云南泸水。新种定名为陈氏象沫蝉Philagra cheni sp. nov., 以表示作者对中国著名分类理论家陈世骧教授的敬意;其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藏、陕西的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歧脊沫蝉属Jembrana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长茎歧脊沫蝉Jembranalongipensis,新种(图1—3) 头顶褐黄色,长约前胸背板的1/3;前缘钝圆,唇基端横向极狭长。触角檐短且厚,褐黄色;额脊、唇基端沟缺无。颜面短宽,棕褐色,二侧横脊浅簿。喙伸出后足转节之外,除东端一点黑褐色外褐黄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沫蝉科昆虫,Metcalf & Horton(1934)及Matsumura(1940,1942)曾有重要著作发表,此后Liu(刘淦芝,1942)及Lallemand(1961)报导过一些种类,二十年来再无人问津过。 作者(周)四十年来一直关心沫蝉的采集,近年来全国各地进行昆虫普查,各单位送来要求鉴定的标本也多,中国昆虫志编委会要求作者承担这一分册的编写,因之对这一范畴开始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象蜡蝉科1新纪录属平象蜡蝉属IndrivalFennah,1978及该属的模式种泥润平象蜡蝉Indrival nerinusFennah,1978.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我国歧脊沫蝉属二新种:阿里山歧脊沫蝉,新种Jembrana arisanensis sp.nov.及西藏歧脊沫蝉,新种Jembrana tibetana sp.nov.前者采自我国台湾阿里山,以其雄性外生殖器结构(图1—3)区别于属内其它种;后者采自我国西藏波密结达,与产自西藏错那及亚东阿桑的近似种长茎歧脊沫蝉J.longipensis Liang以其体极小型,触角檐细长,头冠及前胸背板中纵隆脊浅灰白色等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记述中国象蜡蝉科(半翅目:蜡蝉总科)1新属:滕象蜡蝉属 Dictyotenguna gen. n.,其模式种为周氏滕象蜡蝉 Dictyotenguna choui sp. nov..简要介绍了东洋界和东古北界象蜡蝉系统学发展概况。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张润志  梁爱萍 《昆虫知识》2005,42(4):457-457
沫蝉总科Cercop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包括沫蝉科Cercopidae、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巢沫蝉科Machaerotidae及长盾沫蝉科Clastopteridae4个科,我国只有前3个科的种类。沫蝉总科目前全世界记录约3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的种类300余种。沫蝉的若虫第七、八腹节具有发达的泡沫腺,能分泌胶质,与呼出的气体相混,形成泡沫状液体盖住身体以作保护,因而得名沫蝉。本期封面照片拍摄于安徽宣城。  相似文献   

10.
从云南省森林昆虫考察的标本中,鉴定出雅角蝉属Dentrochares Stal一新种。雅角蝉属Centrochares属于同翅目角蝉科露盾角蝉亚科雅角蝉族Centroeharesini。该属主要识别特征是:体表粗糙,多刺或瘤齿,上肩角伸张宽阔,小盾片完全露出,前足胫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加藤蝉属2新种:太白加藤蝉Katoa taibaiensis与寡刺加藤蝉K.。模式标本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与神经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2.
记述采自中国海南、贵州、广东的短象蜡蝉属Dictyopharina Melichar(半翅目,蜡蝉总科,象蜡蝉科,象蜡蝉亚科)1新种,即六突短象蜡蝉D.hexasaca sp.nov.。编制了短象蜡蝉属分种检索表,提供了新种的鉴别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梁爱萍 《昆虫学报》1990,33(1):89-91
华沫蝉属(Sinophora Melichar)是同翅目(Homoptera)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中的一个小属,目前全世界已知13种(Aaufriev,1972;Matsumura,1942;Me-lichar,1902;Metcalf和Horton,1934;周尧等,1986),分布于中国(东北,北部、西部及青藏部分地区)、日本(九州、本州及北海道)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滨海地区,我国记载的12种。该属后足胫节刺数3—6根,生殖板短小、指形,生殖刺突宽大,尾向伸展几与臀刺等长,阳茎大型复杂、横置,不难与别的尖胸沫蝉属区分。 本文记述华沫蝉属一新种,标本采自我国西藏通麦。新种正模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陕西杨陵)。  相似文献   

14.
记述半翅目角蝉科结角蝉属1新种:双峰结角蝉Antialcidas binodulus Caiel Xu,sp.nov.,标本产自广西罗城。模式标本保存在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园艺系。  相似文献   

15.
扁足瓢蜡蝉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瓢蜡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扁足瓢蜡蝉属Neodurium Fennah(半翅目,蜡蝉总科,瓢蜡蝉科)进行了重新描记,该属目前已知3种,其中2新种,即指扁足瓢蜡蝉Neodurium digitiformum Ran et Liang,sp.nov.和平扁足瓢蜡蝉Neodurium flatidumRan et Liang,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雷仲仁  李莉 《昆虫学报》1996,39(4):410-412
中国三瘤蝉属一新种(同翅目:蝉科)雷仲仁,李莉(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作者在进行中国蝉科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时,发现三瘤蝉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正模)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长度单位为mm。穹三瘤蝉...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颜袖蜡蝉属Vivaha Distant,1906的分类研究历史,提供了分种检索表。记述中国颜袖蜡蝉属1新种——洁颜袖蜡蝉Vivaha rectificata,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昆虫学报》2005,48(2):310-313
观察了同翅目头喙亚目12种沫蝉雄性的染色体数目和减数分裂行为。通过对沫蝉总科现有核型资料的分析,认为沫蝉总科的核型特点是:①染色体较小,数目较多,总科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较大,众数为2n=26(24+XO);②染色体的易位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可以推测,通过染色体的易位导致染色体数目增加是核型进化的主要机制;③减数分裂前期Ⅰ具有典型的花束期,但没有弥散期。因此从精子发生来看沫蝉总科与叶蝉总科、角蝉总科和蝉总科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与蜡蝉总科的关系较远。头喙亚目的亲缘关系可能是:蜡蝉总科+{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总科+角蝉总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了璐蜡蝉科Lophopidae华北璐蜡蝉属Boresinia 1新种,模式标本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采自东南亚地区象蜡蝉科Dictyopharidae短象蜡蝉属Dictyopharina 2新种,长头短象蜡蝉D.longicephala sp.nov.和彭亨短象蜡蝉D.pahangensis sp.nov..研究标本保存于美国Bernice P.Bishop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